APP下载

中医情志内伤病症的机理及中医治疗现状

2016-04-06杨艳妮

陕西中医 2016年9期
关键词:内伤情志机理

杨艳妮

审 校

李益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46)



中医情志内伤病症的机理及中医治疗现状

杨艳妮

审校

李益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46)

中医情志理论最早在《黄帝内经》中形成,笔者在本文中对情志内伤病症的含义及现阶段的理论进行了阐述,从中西医两个方面分析了情志内伤病症的发病机理,对如今的中医治疗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与情志内伤病症相关的治疗体系,总结出了情志病症应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以物理治疗和心理疏导,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量西药治疗,是一套行之有效,思路清晰,操作相对简易的治疗方案,可为临床诊疗情志病症提供理论依据。

主题词情志疗法/中医药疗法 病机治疗

近年来,情志内伤病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由于情志对心态存在影响,而心态又对健康存在影响,因此情志内伤病症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均带来了严重影响。情志主要是指七情,即喜、思、忧、怒、恐、悲、惊。在《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有提到,人有五脏可化为五气,以生喜、思、忧、怒、恐,即机体的情志变化由五脏精气为根本而化生,反之,情志异常也可影响五脏的正常功能。现代医学表明:情志的支配是由大脑皮层完成的,情绪的反应主要取决于脑干网状结构、脑边缘系统及下丘脑的功能。本文旨在分析中医情志内伤病症机理及中医治疗现状,并对情志内伤病症的治疗进行了展望。

1情志内伤病症的发病机理1.1情志内伤病症中医发病机理从中医角度出发,情志内伤病症的发病机理可概括为:①情志过度刺激使得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在《素问·五运行大论篇》中有提到:“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据相关研究显示,当处于不良情志状态时可使得小鼠的肝脏产生纤维化,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肝硬化[1]。有学者通过采集病例分析显示,情志刺激与肺系疾病的发展及发生存在关系[2]。调查显示,在情志病症的损伤中对肝的损伤最严重,其次为心、脾、肾,肺的损伤最小;在六腑中胆、胃,特别是胃与情志最为密切[3]。此外 孙英霞等[4]研究表明思、怒、悲、忧均可引发胃脘痛。不同程度的情志刺激,可对脏的形成不同程度的刺激,导致机体脏腑的气机平衡被破坏,对脏腑的功能造成影响。②情志过度刺激可引发阴阳平衡的失调:阴阳平衡,内外协调是确保机体的各项功能能够正常运转的保障。若机体受到过度的情志刺激则会导致阴阳平衡的失调,使得机体的生理功能紊乱。《素问-疏五过太论》指出:“大怒而伤阴,大喜而伤阳。”③情志过度刺激可引发气机运行紊乱:气机的升降及出入均会影响到气血津液的运行、脏腑功能的支配。过度的情志刺激会引发气机的运行紊乱。情志可对机体的气机运动直接影响,进而发生对应的不适症状。例如,不良的情志可导致机体的气机受阻,若长期受阻则会引发瘾瘕,在妇科子宫肌瘤患者中,约有87.9%的患者存在情志异常。④个体的体质、先天禀赋均与情志内伤病症有关:张丽萍等[5]研究认为人们的青年阶段是情志内伤病症发病率较高的阶段,且体质为气郁质的是情志内伤病症发生的潜在体质,对于体质为阴虚质、平和质的机体发病的概率较小,此外老年人群中阳虚质也是情志内伤病症的易感体质。

1.2情志内伤病症西医发病机理从现代医学角度出发,情志内伤病症的发病机理可概括为两点:①过度的情志刺激可引发机体神经内分泌紊乱:雅森·米吉提等[6]对大鼠“怒伤肝”造模实验中显示,受到情志刺激的大鼠,其巨噬细胞中释放的过氧化氢的量降低,血浆中皮质酮的水平上升,表明不良的情志刺激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另有研究发现,不良的情志刺激可通过激素水平及神经递质的影响而使得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最终使机体发病[7-9]。②脑与情志病症的联系:机体接受的外界信号均由脑的高级整合作用后最终表现出七情反应,情绪的最终产生是由脑传达于外的,相关研究显示,大脑内部可能存在心里应激反应的核团[10-12]。另外还有研究显示,肝主疏泄的所在的反应位置涉及到了海马、下丘脑及杏仁核等,主要神经肽、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合成酶有关[13-14]。

2情志内伤病症的中医治疗现状2.1 情志相胜疗法情志相胜疗法主要是以五行相克为理论依据,利用一种或者一种以上情绪去对不良情绪进行控制、调节、克服的心理疗法,以使心态恢复动态平衡为治疗目的。具体表现为思伤脾,木克土,怒(木)胜思(土);怒伤肝,金克木,悲( 金) 胜怒( 木);喜伤心,水克火,恐(水)胜喜(火)等[15-16]。在古代文献中,情志相声疗效早有明确记载,且其见效快,效果显著[17]。由于情志相胜疗效有重要五行相胜作为理论基础,加之操作简便,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2.2心理疗法心理疗法主要是指通过表情、语言、情志、行为等,对患者进行帮助教育、语言开导、情理感化、体贴关心,来对患者的心理、精神产生影响,最终以调和患者的心理情志为最终的治疗目的[18-19]。心理疗法治疗的同时多配合其他情志治疗,例如行为治疗、心理暗示等,该方法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与药物治疗对比,其避免了因药物而带来的不良反应,治疗更安全。

2.3中药治疗对于情志内伤病症可经中医辨证后,根据病症给予相应的方剂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相关研究显示,针对更年期出现的消极的情志病症可应用交通心肾法进行辨证治疗,交通心肾验方对于忧郁、失眠、焦躁等情志症状均具有改善效果,且疗效忧郁西药对照组[20-21]。此外在应用理气药方治疗情志内伤病症患者的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高达94.44%,显著高于西医对照组[22]。综上,在经中医辨证后,针对主要症状施治,并给予相应的药方,对于治疗情志病症具有显著的疗效,此外在临床治疗时可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志内伤病症施以活血通络、理气解郁、调畅脏腑气机等疗法,具体根据情志症状而定[23]。

2.4其他疗法除上述疗法外,情志内伤病症还有气功外物外力、中医针灸等。例如可通过全身按摩,活血行气、疏通经络,以缓解因肝气机不舒而引发的烦躁、失眠、抑郁等症状;针灸一般以百会、水沟、神门、内关、太冲等作为针刺的主穴,例如肝气郁结,可针刺印堂、太冲、百会、四神聪、期门;心神失养,可针刺思神聪、内关、神庭、三阴交、神门。此外还可进行全身药浴、增加运动量的方法来缓解情绪狂乱、烦躁等症状。

3情志内伤病症治疗展望由于中医情志内伤病症的不同,因此发病机理也不同,进而表现出不同的病症表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机体具体的发病原因找到治疗切入点,分析病症的发展方向,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方法,内外兼顾,虚实结合,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目前临床上对于情志内伤病症的治疗并没有具体的和完备的治疗方案,而西药治疗不仅带来了不良反应,疗效欠佳,效果不能令患者满意。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中医辨证应该作为情志内伤病症的治疗核心,先由中医辨证,找到病因,再确定发病机理,再根据机体的主要症状施以中药方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可适当加以西药辅助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疏导,也可结合气功、针灸等物理辅助治疗手段改善患者预后。从而构成以中医辨证为主,西药治疗、心理支持及物理疗法为辅的情志内伤病症治疗体系,并在临床实践中对治疗方法不断的改善,以寻最佳治疗方案,使患者早日康复。

[1]张登本.中医情志理论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和实践性[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2):7-8.

[2]孟婵.情志因素与肺系病发病规律的关系[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3]李翠娟,孙理军,巩振东.《内经》对体质与情志关系的研究探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7(5):15-16.

[4]孙英霞,乔明琦.胃脘痛相关的情志病因调查与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37-39.

[5]张丽萍,武丽,张曼,等.不同年龄段情志病证患者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分析[J].天津中医药,2011,28(2):112.

[6]雅森·米吉提,玉苏甫·吐尔逊,热孜万古丽·艾合买提.情志应激诱发肝硬化大鼠模型肝脏病理学的研究[J].中医研究,2012,25(10):62.

[7] Zivanovi D,Sipeti S,Stamenkovi-Radak M,et al.Graves-Basedow disease and potential risk factors[J].Vojnosanit Pregl,2008;65:633-8.

[8]Ohira T.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the Circulatory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 (CIRCS).Psychosom Med,2010;72(6):556-618.

[9]Chaki S,Yamaguchi J,Yamada H,et al.ATC0175: an orally active melanin-concentrating hormone receptor 1 antagonistfor the potential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J].CN SDrugRev,2005;11(4):341-52.

[10]朱旻晓.交通心肾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情志症状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11]冯驭臣.柴胡桂枝汤治疗以疼痛为主诉的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12]李秀芹, 魏霞, 乔明琦, 等.肝气逆肝气郁两证患者发病前后血清甲状腺素含量测定结果分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5)∶359-361.

[13]孙浩.略述情志致病与心理疗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6): 320-321.

[14]章道宁,陶晓华,王天芳.中医整体观在情志疾病中的体现[J].河南中医,2015,35(12):2878-2880.

[15]张慧,柳红良,赵志付.古代情志致病理论在中医心身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3):652-654.

[16]倪红梅,何裕民,王颖晓,等.情志致病及中医情志医学相关“理论建构”探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48(6):3-6,12.

[17]杨巧芳.《黄帝内经》对认知过程的认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1(7):1-2.

[18]Wong CM.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dvances in psychoneuro immunology[J].Psychiatr Clin North Am,2002,25(2):369-383.

[19]于艳红,乔明琦.情志刺激致病四段式模式假说的提出及其意义[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6):1768-1770.

[20]乔明琦,张惠云,王文燕,等.肝气逆、肝气郁两证发病与个性特征和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5):349-352.

[21]Moller J, Hallqvist J,Laflamme L. Emotional stress as a trigger of falls leading to hip or pelvic fracture. Results from the study a case-crossover study among elderly people in Stockholm, Sweden[J].Isr Med Assoc J,2007;9(4):310-315.

[22]林利.理气药对于情志病的应用36 例疗效观察[J].中医中药,2012, 10(18):282-283.

[23]孙理军.情志致病的藏象学基础及其与免疫的相关性[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0) : 17.

(收稿2016-03-30;修回2016-05-25)

R25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6.09.076

猜你喜欢

内伤情志机理
内伤内服
隔热纤维材料的隔热机理及其应用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再认识
“外邪致中”还是“内伤致中”?——说说“真中风”和“类中风”
雾霾机理之问
憋出内伤
DNTF-CMDB推进剂的燃烧机理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