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森林分区抚育经营初探
2016-04-06吕江鱼
吕江鱼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陕西 西安 710082)
陕西省森林分区抚育经营初探
吕江鱼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陕西 西安 710082)
摘要::根据陕西省森林资源及其抚育经营现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要求,按分区施策、分类指导,行政区域完整等原则,把陕西省森林抚育经营划分为长城沿线风沙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黄龙山桥山林区、渭北黄土台原区、关中平原区、秦巴山区等六大区域,并提出了各个区域的经营措施。
关键词:陕西省;森林抚育;分区;经营措施
森林经营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永恒主题,加强森林经营工作,开展中幼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对于提高森林质量,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1]。根据2014年陕西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省林地面积1 236.79万hm2,森林面积886.84万hm2,其中乔木林707.10万hm2,森林覆盖率43.06%,乔木林蓄积47 866.70万m3,实现森林资源面积、蓄积“双增长”。但陕西省林业发展总体上仍处在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与不断增长的生态需求矛盾将长期存在,林地生产力不高、森林生态功能脆弱等森林质量问题尤为突出[2]。因此,本文以陕西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成果,森林抚育任务及投资数据为依据,对陕西省森林抚育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陕西省森林分区抚育经营措施。
1森林资源状况
根据2014年陕西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陕西省乔木林蓄积量为67.69 m3·hm-2,低于全国和世界平均水平;乔木林年生长量2.5 m3·hm-2,仅为全国平均值的59.0%,年净生长率为3.78%,林木生长缓慢;林分树种单一,乔木林以阔叶林为主,分别占乔木林面积、蓄积的81.4%和83.0%,其中以栎类最多,其面积、蓄积分别占阔叶林的50.8%和53.1%;树种结构不合理,组成结构以纯林为主,面积占99.6%,混交林仅占0.4%。
郁闭度高者(0.75~1.00)面积占23.0%,中等者(0.45~0.74)占56.0%,较低者(0.20~0.44)占21.0%,总体为“三过”(过密、过稀、过纯)林分多,过密、过稀林分接近一半。
全省健康森林仅占45.6%,低于全国74.5%的健康水平比例,仍有一半森林处于亚健康、中健康和不健康等级,林分的稳定性、抗逆性和生物多样性较差,存在一定的火灾和病虫害发生隐患。根据森林质量、结构、受干扰程度等多方面因素,依乔木林生态功能状况评定为好、中、差的3个等级中好者仅占3.9%,生态综合效能未能高效发挥。
2森林抚育经营现状
2005—2008年陕西省承担建设国家林业局中幼林抚育、珍贵树种示范基地12个,完成中幼林抚育任务4 240 hm2,珍贵树种示范基地建设任务660 hm2。黄龙山林业局在森林经营工作上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于2012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15个森林经营样板基地之一。
2009年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工作在陕西省启动实施以来,全省完成中幼林抚育任务68.8万 hm2,累计投资11.37亿元。通过开展森林抚育经营,全省森林蓄积量年均净增率4.52%,森林综合生态效益明显提升,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固碳释氧、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进一步增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加协调发挥。
3分区经营措施
依据《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和《陕西省林业发展区划》,考虑行政区域完整性,结合各区域立地条件、森林类型和抚育重点的不同[3],划分六大区域,即长城沿线风沙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黄龙山桥山林区、渭北黄土台原区、关中平原区、秦巴山区。根据各区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要求、林地状况、生态环境、生产条件等,制定区域森林抚育管理技术与措施。
3.1长城沿线风沙区
3.1.1涉及范围榆林市定边县、靖边县、横山县、神木县、府谷县、佳县、榆阳区7个区县。面积356.4万hm2,占全省总面积17.3%。
3.1.2区域概况森林覆盖率28.6%,森林资源匮乏,99.9%为人工林,植被以沙棘、柠条、紫穗槐等灌木占绝对优势,乔木树种主要有杨树、刺槐,立地条件差,“小老树”较多,蓄积量15.8 m3·hm-2。
3.1.3抚育经营措施严格保护山地天然森林、沙区特有灌木林,对风沙区老化灌木林进行平茬复壮;对降水量400 mm以下区域进行浇水,通过引水灌溉改善水肥条件,促进林木生长;对幼苗幼树保存率小于80%的地块采取补植。采取保护性经营,避免因措施不当造成风沙危害加剧。
3.2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
3.2.1涉及范围榆林市米脂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绥德县,延安市吴起县、延长县、延川县、子长县、安塞县、志丹县,共11个县。面积246.5万hm2,占全省总面积12.0%。
3.2.2区域概况森林覆盖率11.4%,天然植被稀少,阔叶林多,针叶林少,树种结构单一。主要以刺槐、杨类等阔叶林为主,柏类、油松等针叶林占5.6%。生长在阳坡的刺槐,密度不均,多为低效劣质林分或疏林地。红枣、山杏、山桃等兼用树种随着退耕还林工程启动以来,面积迅速扩张,占80%左右。
3.2.3抚育经营措施对刺槐、杨树中幼林进行间伐、定株、修枝等措施;对组成单一、结构不良、林相残败、防护功能低下、无培育前途的低效林和树种不适林进行补植补造;按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对划分为公益林的红枣、山杏等生态经济兼用林,进行修剪、反坡围坑蓄水经营措施。
3.3黄龙山桥山林区
3.3.1涉及范围延安市宝塔区、甘泉县、宜川县、富县、洛川县、黄陵县、黄龙县,共7个区县。面积97.6万hm2,占全省总面积9.6%。
3.3.2区域概况森林覆盖率58.8%,天然植被的分布分别以子午岭和黄龙山为中心向四周扩展,是陕西的两叶“肺”。构成林分的主要树种有:辽东栎、麻栎、白桦、山杨、油松、侧柏等。辽东栎多分布在海拔1 100~1 400 m的阴坡、半阴坡,多次萌芽而呈灌木状;在子午岭、葫芦河中游山地分布有小片状的辽东栎纯林,在黄陵县的双龙、建庄及富县的月亮坪以南有较大面积的麻栎林。山杨分布较广,多分布于海拔1 000~1 500 m的阴坡、半阴坡中、下部,块状或小块状分布;白桦分布于海拔1 000~1 500 m的阴坡、坡度平缓处;油松分布于海拔800~1 600 m之间的阴坡、半阴坡以及阳坡的上部,在桥山林业局建庄、双龙、上畛子林场及黄龙山林业局的蔡家川林场有面积较大、集中连片的分布;侧柏林面积较小,一般分布于海拔1000~1300m的石质山坡的陡峭坡面上,多小块状分布,生长不良[4]。
3.3.3抚育经营措施保护好油松、华山松、侧柏、槭树、椴树等天然林群落;对天然次生林采取低强度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措施;对人工林实行透光伐、择伐和疏伐,保留天然更新下木,为天然更新下木创造条件;对较稳定区域实现林分转化,生态防护功能显著下降的衰败林分用优良乡土树种进行团状补植补造;注重培育辽东栎、麻栎、侧柏等大径级高品质林分。
3.4渭北黄土台原区
3.4.1涉及范围铜川市印台区、王益区、耀州区、宜君县,宝鸡市陇县、凤翔县、千阳县、麟游县,咸阳市永寿县、淳化县、旬邑县、彬县、长武县,渭南市澄城县、合阳县、白水县,韩城市,共16个区县(市)。面积203.9万hm2,占全省总面积9.9%。
3.4.2区域概况森林覆盖率31.6%,现存有为数不多的以辽东栎、山杨、白桦、侧柏为主的天然次生林植被,多呈灌木状,块状或小块状分布,生长不良。人工栽培的林分以刺槐林、油松林居多,刺槐是本区面积、蓄积最大的树种,面积占70%左右,其次有油松、楸树、榆树、椿树等。关山林区以辽东栎为优势,华山松、山杨、红桦林、多呈块状分布。
3.4.3抚育经营措施抢救性地保留镶嵌在农区、低山丘陵的天然次生林植被,使其成为农业区的生态岛和生物避难所,保持森林植被的连通性。对刺槐、侧柏、杨树等中幼林,采取定株、修枝措施;修复老化退化刺槐等林分,改善树种结构;注重探索以防护功能为主的枣树、花椒等生态经济兼用树种的经营技术模式;关山林区主要以透光伐、生长伐、疏伐为主的经营措施,促进目的树种生长。
3.5关中平原区
3.5.1涉及范围宝鸡市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扶风县、眉县、岐山县,咸阳市渭城区、秦都区、兴平市、礼泉县、乾县、武功县、三原县、泾阳县,西安市莲湖区、新城区、碑林区、雁塔区、霸桥区、阎良区、未央区、长安区、临潼区、高陵区、户县、周至县、蓝田县,渭南市临渭区、华阴市、华县、潼关县、大荔县、蒲城县、富平县,杨凌区,共35个区县。面积292.2万hm2,占全省总面积14.2%。
3.5.2区域概况森林覆盖率46.6%,平原区现存植被均为人工栽培植被。主要乔木树种有:杨类、柳树、刺槐、泡桐、臭椿、中槐、榆树、楸树及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树种。本区南部,暨秦岭北坡森林植被,海拔800 m以下为以侧柏林为主的次生林带,人为破坏严重,侧柏林呈片状分布,阔叶树多萌生林;海拔780~2 200 m之间为落叶栎类林带,主要是栓皮栎林、锐齿栎林、辽东栎林、麻栎林、槲树林、山杨林、华山松林、油松林等所组成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以栓皮栎林占优势。其中海拔1 500~2 200 m主要为松栎混交林带;海拔2 300~2 800 m为桦木林带,主要有红桦林和牛皮桦林;海拔2 800~3 400 m为针叶林带,主要有冷杉林、落叶松林带,主要树种巴山冷杉、云杉、铁杉等;海拔3 400 m以上为高山草甸和灌木林带。
3.5.3抚育经营措施中幼林抚育和低效退化林修复结合绿化美化的要求进行经营管理,以满足城市建设和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对杨树、泡桐等人工速生丰产林或用材防护兼用林可在不影响生态功能的前提下进行集约经营;秦岭北坡以发挥水源涵养功能为主,保护好饮用水源地,减小人为干扰,中幼林抚育以卫生伐、割灌修枝措施为主,消除火灾、病虫害隐患。
3.6秦巴山区
3.6.1涉及范围宝鸡市太白县、凤县,商洛市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柞水县、镇安县,汉中市汉台区、南郑县、城固县、洋县、佛坪县、西乡县、镇巴县、留坝县、勉县、略阳县、宁强县,安康市汉滨区、汉阴县、白河县、岚皋县、宁平利县、石泉县、旬阳县、镇坪县、紫阳县、宁陕县、平利县,共30个区县。面积761.43万hm2,占全省总面积37.0%。
3.6.2区域概况森林覆盖率53.4%,森林资源最丰富,质量最高的区域,中幼林面积比例大,是提质增效的重点区域。林分树种组成复杂多样,林分质量一般,乔木林蓄积量70.0 m3·hm-2。秦岭山地南坡植被类型主要为针阔混交林,其次还有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高山草甸等。乔木树种主要有:油松、马尾松、栎类、桦类、柏类、杉木、漆树、椴树等;秦巴丘陵区和巴山植被类型具有许多过渡类型,常绿阔叶树种较其它地区数量增加,亦有呈片状分布。森林多为次生林,有华山松、栓皮栎、麻栎、巴山木竹等,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巴山南坡,其主要建群种有包石栎、星毛青冈等,其它常绿或落叶阔叶树种有:小枝青冈、滇青冈、巴东栎、黑壳楠、樟、苦槠、新津栎等,其它树种有槭、朴、白栎、漆树、枫杨、卜氏杨等。区内特有种为巴山松,还有我国西部及南部地区的珍贵树种如:珙桐、连香树、鹅掌楸、水青树等。
3.6.3抚育经营措施飞播林采取透光伐和疏伐为主的抚育间伐,保留阔叶树,保护林下幼苗幼树,促进林分结构逐步转化为混交林、异龄林;培育栎类、红桦、山毛榉、漆树、巴山松等优质林分。对杉木实施集约化经营。对天然次生林采取疏伐、生长伐、卫生伐等方式,结合修枝、割灌除草措施,提高林分整体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
4抚育经营建议
4.1分区施策,提升整体质量
根据六大分区规划布局,按照先幼龄林、后中龄林,先人工林、后天然林,由近及远、先易后难、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原则[5],针对不同林分特点采取不同提质增效措施。
4.2抓好示范,推动整体步伐
坚持抓点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形成省、市、县三级林业主管部门齐抓共建森林抚育示范点的工作局面[6],以刺槐、侧柏、油松、栎类、马尾松、樟子松林和飞播林、沙区灌木林提质增效示范林为重点,提高实施标准,增强示范效果。
4.3加强培训,培养人才队伍
通过省、市、县三级分层次分内容开展培训,扩大培训覆盖面,以现场培训为主[7],重点加强基层管理人员和建设一线技术人员培训工作,打造一批掌握森林经营先进理论并能科学指导森林经营实践的专业技术队伍、熟悉森林经营相关政策制度和规程规范的管理人员队伍和掌握森林经营实用技术并能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施工作业队伍。
4.4探索交流,力争领先水平
进一步扩大森林经营示范区建设,建立各类森林提质增效技术推广示范林,以便能在更大范围摸索经验和示范推动[8]。主要是突出重点区域和典型林分类型森林抚育工作,对飞播林、栎类林和巴山松林开展重点抚育,成立西北栎类经营工程研究中心,为西北地区栎类林分的抚育经营探索高效模式。对榆林沙区、秦岭林区有针对性的开展森林抚育技术研究,探索国有林、集体林、国社合作林等不同所有制森林的抚育管理机制。聘请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专家进行讲座,讲授森林经营理念,开拓视野,活跃思路,定期组织省、市、县不同层次管理技术人员学习考察。
4.5科学监测
根据不同森林类型、抚育措施、区域分布等情况,对所布设的监测点开展森林抚育成效监测与评估工作[9],监测森林生长、森林结构、森林健康、林下灌草、森林碳汇变化和森林抚育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等,总结森林经营技术和管理模式。定期监测抚育后1年内以及抚育后第3、第5年相关因子变化情况。实施单位编制监测报告后上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成效评估。
参 考 文 献
[1]王志新. 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关于吉林省森林经营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 吉林林业科技, 2013, 42(1):30-36.
[2]孙福生.迎春林业局森林经营类型划定情况分析[J]. 林业勘查设计, 2015(1):17-18.
[3]王祝雄, 高均凯, 蒋三乃. 加强森林经营 促进绿色增长[J]. 林业经济, 2012(6):20-23.
[4]王乃江. 陕西黄土高原黄龙林区森林经营及恢复机理研究[D].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5]朱志诚. 关于陕西省森林区划问题(一)[J]. 陕西林业科技, 1983(3) :17-21.
[6]马安平. 对实施森林健康工作的一些探讨[J]. 陕西林业科技, 2005(3):75-77..
[7]谢凤鸣. 森林抚育技术浅谈[J]. 陕西林业, 2010(S2):24-25.
[8]何小红. 森林抚育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 陕西林业科技, 2013(3):83-86.
[9]辛力. 森林抚育对不同林分类型结构及健康的影响研究[D].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On District-based Forest Tending Management in Shaanxi
LV Jiang-yu
(ForestInventoryandPlanningInstituteofShaanxiProvince,Xi'an,Shaanxi710082)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forest tending management in Shaanxi Province, new measur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forest in Shaanxi Province were based on the districts which were divided according to division principles, specific guidance and complete administration as follows: sand an windy area along Great Wall, gully and hilly area of Loess Plateau in North of Shaanxi, Forest area in Qiaoshan of Huanglong, loess tableland area in Weibei, flat area in Guanzhong and Qinling-Bashan Mountainous Area. For each district, specific management measures were developed.
Key words:Shaanxi Province; forest tending; district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7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117(2016)02-0032-04
作者简介:吕江鱼(1958- ),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
收稿日期:2015-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