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6-04-06王恩斌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化教育运动员现状

王恩斌

(沈阳工程学院体育部,辽宁 沈阳 110136)



辽宁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王恩斌

(沈阳工程学院体育部,辽宁 沈阳 110136)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辽宁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详尽的总结,同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提出改变这一现状的相应对策,为进一步做好辽宁省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对策

目前,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瓶颈。运动员文化教育不仅关系到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关系到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辽宁作为全国的体育大省,优秀运动员较多,文化教育已经影响了这一群体退役后的生活,潜在地制约了后备人才的数量。因此,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研究辽宁省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现状,在借鉴国外、国内其他省市的经验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实现辽宁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体育强省的目标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辽宁省专业队、训练基地正式注册的运动员。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年来有关我国运动队文化教育工作的政策、法规等文件,搜集、整理有关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面的资料和学术论文。广泛收集辽宁省及各市运动队文化教育工作相关材料,并进行认真的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相关的信息保障。

1.2.2问卷调查法

在召开专家座谈会的基础上,设计了《辽宁省运动队、体校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情况综合调查表》,面向省体育局各直属训练单位和各市体育运动学校,对目前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层次及人数、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学习时间、学习态度、影响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因素等情况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78份,有效问卷172份,有效率96.6 %。

1.2.3深度访谈法

对辽宁省运动队和训练基地的优秀运动员及教练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文化教育的看法。走访了辽宁省体育局、辽宁省各级院校、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田培中心、海校和市体校等部门领导及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现状进行深度访谈。

1.2.4数理统计法

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做好客观准确的评价提供依据。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辽宁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

2.1.1辽宁省优秀运动员学历情况分析

随着国家对运动员文化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许多优秀运动员制定了自身的文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加入到了提升自己文化素质和追求学历的行列中。调查中(见表1)我们发现,小学文化程度的运动员非常少,历史上的世界冠军三年级文化程度在未来将不复存在。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运动员越来越多,特别是等级越高的运动员,学历层次也越高。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辽宁省优秀运动员的文化层次较高。但是,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由于运动员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学习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基础较差,今后的学历教育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其次,优秀运动员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比较单一,集中在易于自学和较容易毕业的文科专业上;第三,一些优秀运动员挂靠高校现象较为严重,很少去参加高校的课堂教学,自学加上单独考试,然后就等着拿毕业证;第四,个别运动员对于学历教育认识有待提高,对于文化课程的学习需要进一步引导。

2.1.2辽宁省优秀运动员文化学习的态度

态度是实现自我价值和提升运动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有了一个端正的态度,才能够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才能加入到文化课程的学习之中,也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运动员等级越高对于文化课程的学习越重视。这就要求体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年轻运动员和等级较低的运动员,使他们能够树立信心,做好基础教育的积淀。

表1 辽宁省优秀运动员学历现状调查表(n=172)

表2 辽宁省优秀运动员学习态度调查表(n=172)

2.1.3辽宁省优秀运动员文化学习的时间保障

由于长期以来的重竞技、轻教育的思想,使得教练员和运动员对于文化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相应的时间也就难以保障,没有足够的时间就不能保证学习的质量。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等级的运动员,由于文化学习重视的程度不同和参加学历教育的需求有所差异,文化学习花费的时间也有所差别,等级越高的运动员,花费的学习时间就相对越多。

表3 辽宁省优秀运动员学习文化学习时间调查表(n=172)

2.1.4辽宁省优秀运动员参与文化教育的方式及课程设置

辽宁省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过程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中小学的九年义务教育是在片区学校和运动学校学习;大专基本是在运动技术学院进行学习;本科和研究生是在高校学习。这里面就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由于运动员的比赛和冬训,基础教育就会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其次,大专的学历教育设置比较单一,缺乏高等职业技能教育;第三,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也同样存在参加课堂教学时间较少的现象,致使学习不够系统,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因此,要想使优秀运动员学习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就要求管理部门积极推进文化教育改革。比如:利用网络资源,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远程教学等,课程的设置和学习时间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2.2影响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因素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影响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政策因素和管理部门的因素,也有运动员自身的因素和教育体制的制约。我们对于重要的因素进行了分类总结和梳理:

1)重训练轻教育的思想制约了优秀运动员的文化学习。 由于我们国家历史形成的唯运动成绩论的思想根深蒂固,无论是上级主管部门对下属运动员管理部门的考核还是教练员的绩效考核都以运动队的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这就使得各级组织和教练员视运动员的成绩如生命,久而久之就淡化了文化课程的学习。同时,从国家到地方,大部分教练员都是从优秀运动员选拔上来的,他们当时也是以成绩论走过来的,要想改变也是难上加难。因此,主管部门要更新观念,改革考评制度和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支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2)优秀运动员参加文化学习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得冠军者得天下,这是体育界的一个定律。至于文化学习,完全可以置之不理。最后造就了一些小学文化程度的世界、亚洲冠军,使得这一群体除了运动能力之外,难求一个特长,退役后更难以找到一个适当的工作,进入大学学习更是一种奢望。目前,我们国家虽然重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但是从主管部门的做法来看,还是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从事专业体育运动,最终形成了许多项目青少年运动员选才短缺的现象。

3)教育制度的缺失,制约了优秀运动员的文化学习。 我们国家目前的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学籍化管理,没有学籍就难以进入学校学习,而且各省市使用的教材和教学进度也有所差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动员的“走学”。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南北的温差较大,冬训和夏训运动员的学习还存在地域的不确定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动员们学习的连续性和学习热情,也制约了运动员文化课程的学习。

4)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单一,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优秀运动员都挂靠高等学校,参加的基本上是学历教育,但是实际参加学习的时间非常短,所学到的东西也非常少,没有能够达到预期参加文化学习的目的。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建立多层次、短期培训等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措施。

5)强化外语学习,增进国际赛场上运动员间的相互交流。 外语的学习是运动员提升自身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够使运动员吸收国外先进的训练和比赛经验,能够促进运动员之间的国际交流,更主要的是能够与聘请的国外教练员实现无障碍的信息沟通,为提高运动成绩奠定基础。比如:我国著名游泳运动员孙杨,在澳大利亚进行训练,语言没有障碍,他在那里可以查到许多专项方面的先进资料进行学习,也可以经常和世界顶级选手进行交流,进而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辽宁省体育各级主管部门重视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但是在政策和监督机制等方面有待加强。

2)辽宁省优秀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对文化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态度有待提高。

3)辽宁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学习时间难以保证。

4)辽宁省必须适应当前的运动员需求,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来适应不同年龄和不同群体参与文化课程的学习。

5)辽宁省优秀运动员基础教育有待提高,必须重视注重基础教育的连续性,高等教育学历参与的人数较少,层次不高,特别是参加更高层次教育的人员数量较低。

3.2建议

1)制定相关的政策来约束和强化优秀运动员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和学习。 提高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首要的问题就是政策的支持,无论是建立新的体育主管部门和教练员的考评机制还是从文化角度对于运动员的参赛提出文化成绩要求,以及“走训”的托管和运动技术学院的改革都要靠主管部门政策的支持,只靠教练员的管理和运动员自身的约束,都难以实现对于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

2)指导优秀运动员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运动成绩的提高都有一个长中远期目标,相对应的文化学习也应该有一个达标的要求。主管部门应该根据每个运动员或者运动团队提出相应的学习计划,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来指导每个阶段运动员所需完成的文化教育目标。

3)构建新型的、多元化的文化教育体系来促进优秀运动员的文化学习。 由于运动员的年龄、性别、运动项目和个人爱好不同,应该设置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教育学习方式。首先,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建立远程教育平台,由于网络教学不受时空制约,可以自主学习,灵活安排,学训兼顾,这样就可以在操作层面解决学训矛盾、提高教学质量,是深化运动员文化教育改革的破题之举。其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如可以适当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保证基础教育质量;在异地比赛和训练时,安排就地、就近学习;灵活控制学籍;采取小班形式、单科结业的弹性管理。第三,建立多种学制来适应各层次运动员的需求。比如:除了高等教育之外,还应该建立职业技能教育和短期培训,从而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第四,强化外语的学习,为运动员们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促进国际间的运动员交流奠定基础。

4)设立文化辅导员,来指导和监督运动员的文化学习。 由于教练员的工作特点和时间安排,难以对运动员的文化学习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辅导,运动员训练之余,特别是“走训”和远程教育阶段,设立文化辅导员就会更好地监督和指导运动员从事文化课程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为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5)建立文化学习和运动成绩并重的参赛体制。 目前,我们国家各级运动队参加上一级比赛,都是以运动成绩论,文化基础好坏根本没有作为一个条件,哪怕是参考依据也没有相应的条款,这样就使得从教练员到运动员都淡化了对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将文化学习成绩纳入到参赛必要条件当中,是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重视文化学习的一个重要举措。

总之,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是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真正重视了文化课程的学习,才能使竞技运动有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才能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才能拓宽优秀运动员未来的就业渠道,也才能为优秀运动员走向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群,季浏,刘身强.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基于山东、辽宁、天津和八一队的考察[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120-123.

[2]陈祥岩,张贵敏,杨浩.辽宁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2(6):11-14.

[3]刘青,刘践,沙英,等.四川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2):19-22.

[4]于文谦,邦洪,杨君子.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缺失与发展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8):24-26.

[5]杨春荣.山东省运动队文化教育现状与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2):32-33.

[责任编辑:路晓鸽]

Excellent athletes’education situa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Liaoning Province

WANG Enbin

(Department of Sports 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henyang 110136,China)

Abstract:Using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logic analysis method, the educatioal situations of excellent athletes in Liaoning Province are analyzed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summarized in details.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ences at home and abroad, it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s,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in Liaoning Province.

Key words:athlete;cultural education;situation;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679(2016)01-0066-04

作者简介:王恩斌(1966-),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收稿日期:2015-11-18

猜你喜欢

文化教育运动员现状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如何通过韩国文化教育开展韩语教育工作
数学知识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