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奉公的女劳模宋欣茹
2016-04-06贺宏伟马桂同刘林象
文/贺宏伟 马桂同 刘林象
克己奉公的女劳模宋欣茹
文/贺宏伟马桂同刘林象
宋欣茹(1912- 1993),女,河北省饶阳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饶阳县常安村妇联主任、村支书,留楚公社党委副书记、衡水地区妇联副主任、河北省妇联常委、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二、三届河北省政协委员。三次获得国家金质奖章,两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并当选为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1960年、1979年两次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宋欣茹生于饶阳县西段村,后嫁到本县常安村。
在抗日战争年代里,宋欣茹带领群众挖地道,送公粮,传情报,做军衣,组织群众斗争。宋欣茹在村里当妇救会主任,白天藏在青纱帐里打游击,夜晚进村惩办日伪汉奸,宣传革命道理。那时,她怀着孕,炮火连天,东跑西颠,乡亲们都替她着急。可是,她照样和同志们一块儿去破路、割电线。
婚后,宋欣茹曾先后两次怀孕又流产,还有一个孩子是因为得病没空照顾死的。公公和丈夫也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为革命献出了生命。那时,她才29岁,日伪汉奸幸灾乐祸地说:“叫她整天革命,不到一年死了两口,看她还革命不!”听到这话,她擦干了眼泪说:“革命革定了!共产党员决不是为自己的小家庭活着。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再豁上俺这条命也心甘情愿!”
有一次,在常安的村西北,我们的游击队伏击鬼子,女八路孟唯训受了重伤,宋欣茹撕下自己褂子大襟,给她包扎好,背到家,藏在地洞里,一口饭一口汤地喂她。孟唯训的伤好后,老宋又帮她找队伍,重返前线。
饶阳县解放后,宋欣茹积极带领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坚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了改变生产条件,她带头参加生产劳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使常安村成为全省农业战线上的先进单位。
宋欣茹
宋欣茹担任常安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招工、招生、当兵都得走党支部这道门槛,但她从来不谋私利。她说,荣誉和权力是党给的,是人民给的,如果用来为个人的三亲俩厚开绿灯,就会损害党的崇高威信,玷污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一次,她的一个外甥女听说县被服厂招工人,就兴冲冲地找来说:“姨,你是全国劳模,跟县里领导熟,说句话让我去吧!”她听后说:“不是不给办,而是不能办。因为搞特殊,就要脱离群众呀!”凡是亲威朋友托她走后门、办私事,她都一概拒绝。
她常琢磨,一个党员干部,不论职位多高,在党内也是个普通党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丝毫不应当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要说有点特殊,就应当像羊群里的“领头羊”,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着大伙前进!一年麦收,县里的工人老大哥下乡支农,队上给炸的油条,炊事员见她去了,就挑了一个又酥又香拿来说:“老社长,你尝一尝吧!”她说:“尝什么!又不是没吃过,咱常安千数口子都来尝尝行吗?”
1963年秋季,连着几天下了暴雨,滹沱河的水,气吹似地往上涨,有一天,突然西街口开了口子,人们急红了眼珠子。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宋欣茹一个箭步上去,“通”一声跳进水里,用她的魁梧高大的身躯堵在口子上,大声命令:“快往我身上扔土!不要怕砸着我!”因为洪水过猛,还是把围村堤埝冲开了。村南边是队部,集体的几十头牲口都在那里。宋欣茹没有去管她自己的家,她淌着水,冒着雨,冲进了集体牲口棚,牵牛拽马,把一头头的宝贝疙瘩硬拉了出来。刚刚拉完最后一头牲畜,“呼噜噜”一片白烟,整个牲口棚“坐窝”了。
离开了牲口棚,宋欣茹蹚着齐腰深的水,又向孤老刘玉兰家冲去。这时老人正坐在坑上流泪,她着急地说:“老嫂子,来,我背你走!”老人抹了一把眼泪,问了一声:“你,你家那房子要紧不?”“我的家——没事。”其实,她的家怎么样,根本没顾得看一眼!她把刘玉兰背起来,朝外走,大街上的水,深处齐腰,浅处没膝,老宋深一脚浅一脚朝前蹚,一直把老人背到安全地方,才小心翼翼地把她放下。刘玉兰流着感激的泪水,说出了肺腑之言:“欣茹啊,你真比亲姐妹还亲。”
宋欣茹注重发展生产。上世纪70年代她所在大队连续七年平均亩产超过千斤,1979年达1350斤。但是她的家却很破旧。70年代时,她村里左邻右舍都是青砖抹缝的新房,唯独她那三间北屋是土坯垒的,东间卧室里,一张桌儿,一个柜,一张锄,两把镰,简简单单,一目了然;西间存放着粮食,蔬菜等生活用品。人们都说:老宋这个家,简单得不像个“过”的。老宋自己讲:“吃得好,睡得甜,过得蛮不错的。”
宋欣茹为党和人民事业忘我奋斗了56个春秋,就是到了晚年,虽患多种疾病,仍不辞辛苦日夜操劳,直至生命最后一息。她对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不图名利,光明磊落;她作风民主,为政清廉,一身正气;她克勤克俭,家风严谨,堪称楷模。
史海一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