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WHO版和世中联版两大国际标准的中医病机术语英译对比研究*

2016-04-06付甜甜都立澜刘艾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词素句法结构词组

付甜甜,都立澜,刘艾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

基于WHO版和世中联版两大国际标准的中医病机术语英译对比研究*

付甜甜,都立澜△,刘艾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

探讨以《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术语国际化标准》(简称WHO版)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标准》(简称世中联版)共有的中医病机术语及其英译为研究对象,对二者的英译差异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构成术语的词的翻译是否一致,二是术语内部的语法结构和语义逻辑关系翻译是否一致。研究表明,词的选择、词组语义逻辑的判断和是否考虑原术语中的句法结构这三个方面是导致版本术语英译不同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术语核心词和功能词的翻译应尽量统一;对语义逻辑关系比较复杂的术语,应透彻理解中医病机术语深层逻辑关系,译出术语的真正含义,同时运用英语相应的句法结构来表达汉语词组外显和隐含的意义。

中医病机术语;英译;词法结构;WHO;世中联

1 引言

词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具有不可再切分性。词是能够独立使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汉语的词可由1个词素或多个词素构成,由1个词素构成的叫做单纯词,由多个词素构成的叫合成词。在英语中,词素包括前缀、后缀和词根,英语的词也是可以由1个(自由词素)或多个词素(黏着词素)构成。词组也叫短语,是由2个或多个词语组成。不论是汉语词组还是英语词组,都可以从语法结构上分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和补充结构。

汉语和英语的语法结构单位层级从低到高依次为词素-词-词组-句子。汉语中医病机术语都是由2个或多个词语组成的词组。本研究认为要准确英译中医病机术语,首先要清楚构成术语的每个词的含义,其次要明白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关系。因此英译对比研究也可以从2个层面展开,一是构成术语的词的翻译是否一致,二是术语内部的语法结构和语义逻辑关系的翻译是否一致。本研究基于以上观点,对WHO版和世中联版两大国际标准的中医病机术语英译差异进行归纳总结。

2 WHO版与世中联版的中医病机术语英译比较

本研究的前期已建成供本课题研究使用的小型中医病机术语中英文平行语料库。语料库包括目前国内外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的国际、国家标准、中外知名学者的中医术语词/辞典共18部,中医病机术语汉语语料约4万字,对应的中医病机术语英语语料约25万词,库容共30万字。在语料库中共收录WHO版中医病机术语363个,世中联版病机术语528个,二者共同收录的中医病机术语有296个。使用英汉平行语料库检索软件Paraconc,通过检索中医病机术语英译的关键词和词频统计,发现在选词、语义逻辑关系和句法结构方面基本一致的有202个,翻译差异较大的有94个,二者的英译差异可以从词、词组2个语法结构单位层级加以分析。

2.1 从词的层级看,翻译差异主要表现在构成术语的部分词翻译不同

据统计,有69个术语的英译差异是由部分词翻译不统一造成的。“表里俱寒”“表里同病”“肺脾两虚”等含有“俱”“同”“两”一词的病机术语所占数量最多。“俱”“同”“两”表面看是3个不同的词,但在上述病机术语中都表示“二者全、都的意义”,在此将三者视为同一意义的词。下面以该词语为例,探讨单个词语翻译不统一对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的影响。

表1显示,翻译差异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dual”或“both”是用来修饰“表里”“肺脾”“心脾”等表人体部位或脏腑器官的名词,还是修饰“寒”“热”“虚”“实”表状态的形容词;二是对于“俱”“同”“两”是翻译成“dual”还是“both”。

据《中医诊断学》介绍,“表里俱寒意思为脏腑里寒而复感表寒,或外感寒邪而内伤饮食生冷等”[1]。由此可见,“俱”“同”“两”应该修饰的是表人体部位或脏腑器官的名词,所以在此用“both”更恰当。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中,“both”解释为“used to talk about two people,things,situations etc together”,而“dual”解释为“consisting of or involving two parts or components usually”。不仅从释义上“both”比“dual”更适合,就两词的用法而言,“both…and…”也比“dual…and…”结构更常见。李照国也谈到:“阴阳两虚”常译作“deficiency of both yin and yang”,似乎较“dual deficiency of yin and yang”更顺畅[2]。他还指出,在英语中“dual”表示的是“两部分”“二重”的意思,所以用“dual”对译“表里俱虚”等术语中的“俱“似乎有再推敲的必要”[3]。因此,像“表里俱寒”这类术语译成“cold in both exterior and interior”似乎更容易让人接受。

表1 含有“俱”“同”“两”一词的中医病机术语及其英译

由单个词语翻译不同而造成术语翻译不统一的现象在两大标准中还有很多。中医翻译的核心是术语翻译[4]。中医术语中每个词语的翻译统一,尤其是核心词的翻译统一,对中医术语英译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译者有必要厘清中医名词术语中翻译不统一的词语,追溯词语的意义和相应的目标语词语,这将对中医病机术语英译标准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2.2 词组层级的对比分析

2.2.1 从词组层级看,翻译差异主要表现在四字格术语的语义逻辑关系翻译不一致 词是构成词组的基本语法结构单位,但词组的意义并不是单个词义的简单相加,词组内部一般都存在着一定的语义逻辑关系,翻译时最好将隐含的语义逻辑关系表现出来,使术语具有一个整体意义。在两大国际标准中,由于对术语内部的语义逻辑关系理解不一致所造成的翻译不统一主要出现在四字格中医病机术语中。

表2 语义逻辑关系翻译不统一的四字格中医病机术语及其英译

表2显示,术语前后两词间的语义逻辑关系有人理解为并列,有人理解为因果。对词组内部语义逻辑关系理解不一致直接导致术语翻译的差异。统一这类中医病机术语英译首先要对术语内部的语义逻辑关系有统一的理解。

要理解术语内部的语义逻辑关系首先要正确理解术语的基本含义,如“寒凝气滞”《中医辞海(下)》的解释为“指寒邪凝结而使阳气阻滞不通的病机”[5]。从词组释义可以看出“寒凝”与“气滞”是因果关系,但从词组的语法结构来研究,以上术语更符合并列短语的结构特点。名词、谓词、数词、方位词、时间词、单位词、代词、副词都可以构成并列短语,名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或句子形式也可以构成并列词组。一般说,并列成分不但需要结构相同而且需要词类相近才能连类而及[6]。“寒凝”与“气滞”、“气虚”与“血瘀”、“上厥”与“下冒”等都属于动词词组,结构相同且词类相似,因此它们所组成的词组为并列结构而不是因果结构词组。当词组的深层含义所隐含的逻辑关系和表层结构所显示的逻辑关系不一致时,到底应该如何选择?

笔者认为,中医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传达中医术语的真正含义,使目标语读者对中医术语的理解与源语读者的理解一致。从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原则出发,中医术语翻译应更注重传达术语本身的意义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形式结构的统一。当词组的深层含义所隐含的逻辑关系和表层结构所显示的逻辑关系不一致时,翻译更倾向于传达词组深层含义所隐含的逻辑关系。对此吴建明也有类似的观点:“要翻译汉语的四字结构,首先要了解其内在含义,舍形而取义,用简洁、直观的英语表达出来。[7]”对于这类四字格中医病机术语,翻译时应该遵循“舍形取义”的原则,翻译出词组的深层含义和语义逻辑关系。

2.2.2 从词组层级看,翻译差异主要表现在翻译时是否考虑句法结构 表3显示,世中联倾向于遵循句法结构将术语翻译成相应的英语短语或句子结构,而WHO更倾向于按照魏迺杰提倡的仿造法进行翻译。所谓仿造法是指将汉语的词按照字切割,将字作为翻译单位,每个字翻译成相对应的译文,然后将英文字组成词组[8]。翻译差异体现了国内外译者在中医翻译理论方面的分歧。谢竹藩、李照国代表的中国学者赞成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观,认为中医翻译要以外国读者的接受度为主,中医术语应该翻译成相应的英语短语结构,以便于外国读者理解。而以魏迺杰、文树德和马万里为代表的外国学者赞成以原文为中心的翻译观,他们将中医看成一种替代医学,更关注其文化内涵和哲学观,他们认为字字对应的直译才能最大程度地保留中医术语的文化内涵。

表3 句法结构翻译不统一的中医病机术语及其英译

近年来,在中医术语翻译方面,翻译者已不再一味地关注个别字词的译法,有关中医术语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中医术语简洁明了,其内部的各成分之间尚无显现的连接手段,其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通常都隐含在术语含义中,这体现了汉语注重表义、薄形重义的特点。英语短语内部成分之间语法关系明显,各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靠关联词等显性连接手段直接标示,“以形显意”体现了西方人重分析的思维方式[9]。在中医术语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英汉2种语言在句法结构方面的差异。一般来说,英译的句法结构最好能显现中文的意义,有人在中医术语的分类中着重讨论从句法角度的分类,认为只有根据句法分类才能对中医术语进行准确的翻译[10]。从这一角度讲,将中医病机术语翻译成相应的英语短语更容易传达术语本身的含义,更有利于外国读者的理解。

3 结语

中医病机术语的翻译差异在两大标准中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术语中的部分词语翻译不同。如果是核心词语翻译不同,有必要将其译法统一起来;如果是普通概念、用语以及一些功能性词语翻译不同,需要探讨译法是否合理且尽可能地将其统一起来;二是四字格术语的语义逻辑关系翻译不一致。对此译者要透彻理解中医病机术语深层逻辑关系,才能正确诠释出术语的真正含义;三是翻译时是否考虑句法结构。对此译者要了解汉英语言的特点,汉语注重表义、薄形重义,而英语注重表形、以形显义。同时在翻译中医病机术语时,要运用英语相应的句法结构来表达汉语词组外显和隐含的意义。

[1]季绍良,成肇智.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7-108.

[2]李照国.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8:145.

[3]李照国.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8:148.

[4]李照国.中医术语英译的原则和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1995,9(4):32.

[5]袁钟,图娅,彭泽邦,等.中医辞海(下)[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241.

[6]郭燕妮.并列短语研究综述[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85-87.

[7]吴建明.英汉互译中的四字结构[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1):128-130.

[8]魏迺杰,许权维.中医名词英译:应用系统化原则的翻译模式[J].科技术语研究,2004,4:30-34.

[9]龚谦.中医术语的基本结构类型及翻译[J].中国科技术语,2012(5):19-22.

[10]王朝辉,林岩,陈淑芬,等.中医名词术语的分类及其英译的标准化[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2):107-108.

R228

A

1006-3250(2016) 02-0252-03

2015-05-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YJAZH022)-基于语料库的中医病机术语英译研究

付甜甜(1987-),女,山东烟台人,医学硕士,从事中医翻译研究。

△通讯作者:都立澜(1967-),女,副教授,教育学硕士,从事中医翻译、外语教学研究,Tel:010-64286567,E-mail: lilydud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词素句法结构词组
词素配价理论与应用
从词素来源看现代汉语词素同一性问题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读
《基本句法结构:无特征句法》评介
词素溶合与溶合词素
副词和副词词组
俄语词素及其意义探究
回避冲突:名词义与句法结构义之间
构词派生:语义关系与句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