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情景命题式复习教学的探索
2016-04-06袁含沙
袁含沙
摘 要:情景命题式复习教学是在新学考背景下“创设现实情境,借助命题思路”而开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地理情景命题式复习教学以《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对学考、选考的具体考核要求为依据,按照地理试题命制的一般思路设计“情景—问题—探究—整合”的基本教学流程,以期层次性整合落实高中地理学考、选考复习要点,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新学考;情景命题式复习教学;高中地理
一、地理情景命题式复习教学的构建
(一)新学考背景下地理教学的新特点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年版)》从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品质三个角度,明确了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的具体考核要求。其中,学科知识考核要求划分为四个认知层次,即“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对一线教师提出了层次性教学的要求。学科能力重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注重地理思维的能力。学科能力的培养与学科知识的考核之间联系紧密,学科知识层次性考核的背后隐藏着学科能力考查的层次性特征,学科品质是在上述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
新学考背景下,地理教学对一线教师提出了层次性教学的要求,因此复习课堂需在内容选取、复习要点整合、复习难度把控上体现该要求,力争使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始终明确复习方向,落实复习要点,提高复习效率。
(二)地理情景命题式复习教学界定
知识要点归纳、典例分析、巩固练习等环节是传统复习课堂的基本模式,容易导致知识点重复学习,存在难以形成对方法和知识的总结、提高的弊端,导致复习课堂效率低下。地理情景命题式复习教学是在应对新学考背景下地理教学新特点而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主要通过“区域情景—分层设问—活动探究—整合要点”等主要的教学环节来实施教学活动,旨在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满足高中地理对学考、选考不同层次的考核要求。
情景命题式复习教学以全新的情景、巧妙的设问以及创设的自主与合作学习的课堂环境,训练学生“以点概面”的学习方法,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学习创造性,让学生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地理情景命题式复习教学的课例设计
笔者以贵州省为区域载体,围绕必考和选考的考核要求,运用“情景命题式复习教学”的基本流程,对具体课例进行了如下设计。
【情境创设】
贵州省平均海拔1100米,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森林覆盖率高达31%,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省内石灰岩广布,为可溶性岩石,易导致地表水严重渗漏,且地下石灰岩溶蚀于水易形成溶洞暗河,自然风光神奇秀美。石灰岩抗风化能力强,成土速率低,植被一旦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贵州素有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气候呈现出多样性和不稳定性,灾害性天气频发。图1为贵州地形图。
【分层设问】
任务单1
①地形:贵州地处 高原,地势
高 低,地表起伏 (大或小)。多溶洞、地下暗河等喀斯特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为 。(云贵;西;东;大;流水侵蚀)
②气候:读贵州气候统计图(图2),贵州属于 气候,其气候特征为 ,但夏季比同纬度地区凉爽,是因为 山地气候表现出显著的 ;地域分异特征。(亚热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地势海拔高;垂直)
任务单2(挑战题二选一)
A组题
贵州土壤 (瘠薄或深厚),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瘠薄;石灰岩抗风化能力强,成土速率低;山地多坡度陡,降水集中,水土易流失;气候温暖湿润,微生物分解作用快)
B组题
贵州山麓自然带为 ,当地动植物种类繁多,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基地,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任务单3
①贵州交通线路总体密度 ,交通线多呈 字形分布,交通建设难度大、成本高的主要自然原因为 ; 。(小;“之”;山高谷深,地表崎岖;多溶洞暗河,地质条件复杂)
②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地质灾害有:
。(滑坡、泥石流)
任务单4
①贵州山区聚落总体规模 ,多呈现 状分布,人口数量 。(小;点;少)
②贵州山区聚落多分布在 ,聚落在此布局的主要自然优势有: ; 。(山间盆地、河谷沿岸;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相对充足)
③夏季危害山区聚落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为: 。选一种气象灾害,结合材料信息,从水循环角度(见图3)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干旱、洪涝;洪涝——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落差大,流水速度快,洪水流量集中;坝子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干旱——季风气候不稳定,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难以存留)
【学习资源】
自制3分钟小故事,视频编辑突出呈现浙江和贵州在交通线路、聚落布局两者的显著差异。
本课例设计主要围绕必修Ⅰ中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及《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三节课内容展开,其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节考核内容有“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作用”和“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三部分,分别对应“理解”“理解”和“简单应用”三个考核要求,任务单1、任务单2对应上述内容和要求加以设计,其中在任务单2中渗透了加试要求“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总体考核难度低的特点,课堂实施以自主学习方式展开。《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节考核内容有“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和“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分别对应“简单应用”“综合应用”两个考核要求,任务单3、任务单4①②对应上述内容和要求加以设计,在任务单3①、任务单4②中渗透加试要求“分析影响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综合因素”,结合考核难度增加的特点,课堂实施以同桌合作学习为主。《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节的考核内容有“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和“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分别对应“理解”和“简单应用”两个考核要求,任务单3②、任务单4③对应上述内容和要求加以设计,其中在任务单4③中渗透了加试要求“分析自然灾害的危害及成因”,结合考核难度高的特点,课堂实施以小组探究学习方式展开。
三、地理情景命题式复习教学的实践思考
研读《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选取典型区域,整合教学内容,编辑情景素材,层次性设问,实施课堂活动,是情景命题式复习教学流程的基本环节。笔者选取贵州为区域背景,结合贵州多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喀斯特地貌、水土流失、旱涝多发等区域突出特征,选取并整合了关联度高的必修I《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及《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三节内容,在此基础上完成编辑情景素材、层次性设问、实施课堂活动等环节。上述教学流程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笔者认为需重点关注下列事项。
(一)对内容取舍的理性思考
1.学考、选考层次性教学定位
地理学科知识考核要求划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地理测试采取闭卷式,必考题为必修模块“基本要求”的内容,加试题为必修模块“发展要求”内容及选修模块相关内容。其中,学考必考题满分70分,识记、理解要求的试题约占65%,简单应用、综合应用要求的试题约占35%。选考加试题满分30分,理解、简单应用要求的试题约占40%,综合应用要求的试题约占60%。情景命题式复习教学需根据考试内容、考核要求和考核比例分配合理设计课堂试题。在贵州课例的课堂结束环节,笔者以表格的方式呈现了本节复习课涉及的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和加试要求等相关内容,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复习方向。
2.围绕区域特征、考试标准整合复习内容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对高中地理必考、加试部分内容的考试要求落实到了章节的具体知识点,情景命题式复习课例设计需整合章节具体知识点,整合过程中应紧密围绕区域典型特征,在编辑情景素材、层次性设问时应突出与该区域关联度最高的核心考核要点,避免面面俱到、牵强附会。在贵州课例层次性设问环节中,笔者舍弃了“自然资源利用对环境整体性的影响”“聚落的概念与分类”“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三部分复习内容,突出了“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作用”“地形条件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影响”“主要自然灾害及洪涝灾害的成因”等核心知识的考查。
3.根据考核要求分层次设计试题
目前的地理测试题中,选择题命题多采用主题式题组的命题方式,综合题命题多采用一点多面式、多点连接式两种命题方式。笔者认为,情景命题式复习教学的试题设计采用综合题的多点连接式命题方式更为恰当,此类试题设计具有难度调节可控性强、考核知识面广、前后连接性强的优点。在贵州课例中,笔者就采用多点连接式命题。同时,试题设计突出分层次的特点,如任务单1突出必考“理解”要求,任务单2、3突出必考“理解”和“简单应用”要求,任务单4突出必考“综合应用”和加试要求。试题设计一般按照必考要求的“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和加试要求的顺序命题,根据生源基础有选择性地把“综合应用”和加试要求类的题型加以筛选或删减,以达到课堂复习难度和学生水平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二)对试题创设的价值思考
1.情景设置的贴切性
情景设置需以区域为载体,以学考、选考考核要点为核心,以为设问服务为目的,对原始素材经过筛选、剪辑和整合,使学生解题时需要用到的显性、隐形信息均能串联其中。情景材料可以借助文字、图片、表格、视频等多种方式呈现,情景材料的选取与剪辑需满足科学性、典型性和多样性。科学性是命题编制的生命,凡是科学界没有统一认可的观点、结论不可以在情景中出现,地理学权威报刊及相关文章可以作为取材的来源。材料呈现要符合高中学生实际水平,选取的材料应该是有利于考核和评价学生基础要求和发展要求的典型内容。选材来源多样性对命题者的觉察力和专业素养提出了高要求,具体来源可以是教材、书刊、专业地理网站、地理热点时事材料等。
同时,情景设置必须凸现蕴含性。通过材料创设的情景,应与考试标准或课本中的重要原理、观点、知识点相对应与联系,体现基本原理与实际情景的结合,材料中含有的信息,应包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线索,以引导学生分析、综合。材料中提及的实际问题可以用一个或几个原理来分析说明,也可以是同一原理的不同具体应用,但对原理的运用应有明确的限制,如用贵州课例分析气象灾害的自然原因时,情景材料提供了水循环示意图,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方向。
2.问题设计的科学性
设问的考核依据来自《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 ,设问的考核角度可以是知识角度(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也可以是能力角度(信息获取解读、描述和阐释、论证和探讨等)。设问的行为动词众多,如简答、简析、列举、比较、推测、描述、归纳、探究等,行为动词的差异体现命题指向性和考核要求的差异。设问直接影响课堂复习生成过程,因此设问需科学,避免设问不明确、要求过高、有歧义等现象。
设问必须体现知识的主干性。历年的高考和学考都强化了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主张用教材相关知识分析材料、解答设问,重点考查学生掌握教材相关内容时是否抓住了主干知识。在设问中,要以主干知识网络中的交汇点结合热点作为设问的起点和着力点,联系和整合知识;在设问中,要以学生用学科知识去透视和解决现实问题时,易混或易误点作为设问的关注点,联系和整合能力。
3.答案呈现的规范性
答案以科学、简洁为宗旨,答案的出处来自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和对情景材料的解读,能有效反馈对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核要求。拟制答案要注意从材料的不同角度全面地作答,更要突出重点和主旨,提纲挈领地回答。地理试题的答案应突出严密性,答案的文字必须简洁、准确、概括,尽量使用学科语言,对基本知识的表述要尽量把课本语言和材料中的观点有机结合起来。在贵州课例任务单1描述贵州的气候特征中,学生容易对冬、夏季气温特征的描述词汇出现高温、炎热、凉爽、低温、寒冷、温和、温暖、气温高、气温低等的混淆,此时试题答案必须体现严密性和科学性,否则容易导致学生在该问题上长期得不到有效更正。答案的组织要依照材料展开的逻辑顺序,层层推进,在贵州课例“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洪涝主要自然原因”中,笔者从季风气候、洪水来速、排水不畅的逻辑角度,分别从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的三个环节,层次清晰地组织了答案。
(三)对教学流程的操作思考
1.学生地位需突出 教师点拨需跟进
课堂活动的开展多采用问题解决法,落实到层次性设问这个流程,就需要在设计问题时由简到难、逐步加深,适应多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争取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讲。同时在实施课堂活动的环节中,采取多种组织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贵州课例中,笔者采用了自主学习、同桌合作学习、小组探究学习等多种方式。教师除了做好课堂生成的牵引工作,还需全程跟进课堂活动,当学生遇到如下问题——概念模糊不清、解读信息出现偏差、基本原理出现科学性错误、答题思路不明、原理应用能力欠缺等时,教师应及时点拨归纳、纠正错误。
2.学科能力需培养 学科品质需渗透
情景命题式复习教学除了强化落实知识考核要求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科能力,如信息获取、地理特征概括、地理事物分析、地理原理应用等能力。在贵州课例设计中,文字和图中包含的地形特征、降水气温特征、岩石性质等信息,不仅帮助学生直接解答任务单1,也为任务单2、任务单4高难度的题目解答提供了信息支撑,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反复解读素材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信息获取的敏感度,锻炼了信息获取等学科能力 。 3分钟的自制小故事,使学生直观感受浙江和贵州在交通线路、聚落布局方面的显著差异,有利于激发比较、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同时在视频播放中,贵州的人类活动、多发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等画面留给了学生深刻的印象 ,引发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环境保护的观念。
地理情景命题式复习教学是在新学考背景下对高中地理复习课堂的教学探索,期望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复习针对性,更好地应对学考、选考分层次的考核要求。情景命题式复习教学具有背景新颖、素材精选、设问巧妙、课堂自主的独特魅力,对高中地理复习课堂的有效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