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部地区服装创意人才激励机制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2016-04-06喻汇

当代经济 2016年2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服装

喻汇

(江西服装学院国际学院,江西南昌330201)



中西部地区服装创意人才激励机制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喻汇

(江西服装学院国际学院,江西南昌330201)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服装的经营模式、产业业态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产品由初级的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向品牌竞争、渠道竞争和供应链竞争演变。服装产品的创意设计能力对服装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创意人才已经成为决定服装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然而,对于服装企业,特别是中心部地区的服装企业,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他们很难招收到优秀的服装创意人才,这将严重制约中西部地区服装企业竞争力水平的提升。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力图探索欠发达地区创意人才的优化路径和激励机制。

关键词:服装;创意人才;激励机制

一、服装创意人才的类型和特征

服装既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体现消费者审美情趣和价值品味的创意产品。因此,服装的产品属性是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就产品层次而言,服装分为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三类。其核心产品是指其穿着舒适、保暖避寒等功能属性;其形式产品是其时尚前卫、色彩丰富、美观大方等外在属性;其延伸产品则是其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精神内涵。随着时代的进步,服装的市场竞争力逐步由产品质量向品牌影响力过渡。而服装的设计也正在由基本的款式设计、版型设计向品牌设计、风格设计、创意设计转变。这就需要设计师具有设计、文化、艺术、市场等多方面专业技能。根据服装创意人才在服装价值链中的作用和分工,服装创意人才又分为技术创新人才、设计创意人才、营销创意人才等三类。具体而言,这三类人才有以下特征。

1、技术创意人才

技术创意人才主要是指能通过服装面料再造、服装工艺改良、服装生产流程优化等环节提升服装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的技术性人才。技术创意人才侧重于服装产品质量的提升。技术性创意人才是服装企业发展的基础。

2、设计创意人才

设计创意人才是指通过对流行趋势的分析而进行服装款式设计、色彩搭配和配饰设计的创意人才。设计创意人才需要有较为扎实的艺术功底、独到的审美意识和敏锐的时尚捕捉能力。

3、营销创意人才

营销创意人才是指对服装产品进行品牌策划、渠道设计和营销策划的专业人才。营销创意人才对服装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服装创意人才的激励要素

服装创意人才的激励要素是指对于服装创意人才而言,哪些因素能够有效地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双因素理论指出,人的激励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满意因素;另一类是不满意因素。前者主要是指人才的工作机会、成就感、自我实现意识等内在激励要素;后者主要是指工作条件、环境、薪酬待遇等外在激励要素。为了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课题组特以江西省南昌、赣州、九江等地的63家企业为案例,对服装企业创意人才的激励要素进行深入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涵盖以下内容:首先,中西部服装企业创意人才的供需状况如何;其次,服装创意人才的工作满意度如何;第三,哪些是服装创意人才的核心驱动要素。经过近一个月的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1、中西部服装创意人才的供需状况分析

表1各种创意人才供需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中西部地区的服装创意人才普遍处于比较紧缺的状态,特别是技术创意人才和设计创意人才尤其紧缺,而营销创意人才需求度并不太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和产业结构有关。中西部地区的服装企业大部分是生产加工型企业,所以对生产工艺、版型设计和样衣设计的人才需求量很大。由于市场掌握在供应链下游的客户手中,因此营销环节职能弱化,营销人才需求量并不太大。

2、中西部服装创意人才满意度调查

表2各种创意人才满意度调查

从表2可以看出,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意人才满意度较高,这主要是因为沿海大量生产密集型服装企业内迁,对制版、工艺、生产管理等技术人才需求旺盛且薪酬待遇较高所致。而设计创意人才满意度较低,这主要是因为设计创意人才倾向于去资讯发达、创新环境开放的的沿海地区工作,对在内地工作兴趣不高。营销人才满意度一般,这主要是因为营销人才区域流动性很强,他们对市场更为敏感,而对工作区域的选择并无明显的偏好

3、中西部服装创意人才激励因素调查

表3各种创意人才激励因素调查

从表3可以看出,技术创意人才和营销创意人才对福利待遇和薪酬比较看重,而对发展空间和工作氛围等因素并不看重,而设计创意人才则对发展空间非常关注,对于他们而言,物质待遇固然重要,但是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则显得更加重要。

三、江西省服装创意人才激励弱化的成因

1、企业对创意人才重视程度不够

在对江西服装企业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企业并不重视服装创意设计,而将主要精力放在生产管理环节。部分企业甚至没有设计研发部门,这直接导致设计创意人才工作积极性不高,人才流失严重。

2、缺乏创新的体制机制

由于很多企业缺乏设计研发团队,使得创意设计人才缺乏创新的氛围和环境,无法通过沟通和交流从其他设计专业人才获取知识和灵感。而且,企业也缺乏激励创意设计人才的体制机制,造成江西服装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薄弱。

3、缺乏引进创意人才的相关政策

服装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特别是懂得服装设计、制版、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人才。要引进这些人才,不仅要靠企业的努力,还需要当地政府出台激励创意人才的各项政策,对创意人才的创业、技术创新提供各项扶持政策和财政补贴。但目前这些具体的相关政策尚未出台,对创意人才的吸引力非常有限。

4、缺乏服装协同创新平台

服装产业的创新来源于设计、生产、营销和服务各个环节,所以创新不是某个设计师或某个企业的事,而是整个服装产业链和科研院所、媒体、政府机构共同承担的任务。因此,需要一个服装协同创新来整合这些创新主体。然而,目前江西省还缺乏这样的创新平台,各种创新要素也难以得到有效整合。

四、政策建议

1、建立纺织服饰设计毕业生实训创业基地

加强与国内外纺织服饰院校的沟通联系,组织纺织服饰专业学生开展实训实习活动,把江西打造成为中部地区纺织服装人才培训基地。

2、拓展“产学研”合作纽带

加大财政投入,组织品牌企业到各纺织服饰院校开展城市及产业的推介、对接、交流活动;在国内外院校建立一批纺织服饰创意设计人才输出基地,开辟“柔性引才”新渠道。加强与国内外纺织服饰产业发达城市(地区)和港澳台等时尚前沿城市(地区)的交流合作。

3、积极建设各类服务平台

积极建设各类服务平台,为纺织服饰创意设计人才提供时尚资讯、成果转化、生产发展的配套服务。加强资金保障,开展载体建设、落实政策措施中应由政府承担的费用,由市财政全额保障。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同发起设立“时尚基金”,用于纺织服饰创意设计人才资源开发。

4、积极建设服饰产业创意园

通过园区建设,打造为纺织服饰创意人才提供工作、休闲、创业的时尚产业集聚地。完善园区的软硬件配套设施服务,健全创新成果评估机制,使创意园区的科研成果和市场有效对接,和服装产业链有效对接。

5、鼓励服装创意人才自主创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对于有意自主创业的创意人才,应当有针对性地提供金融、法律和公共服务。探索技术入股、科技贷款等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整合各种创新要素,发挥创新主体的集聚效应,全力促进江西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Florida R:The Rise of Creative Class [M].New York:Basic Books,2002.

[2]褚劲风: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冯子标、焦斌龙:文化产业解构传统产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晓彤)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产业集群的江西省服装文化创意产业集约化发展战略研究,编号:JC1342。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服装
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机制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道具服装
健全少先队激励机制 助推队员们幸福成长
服装造型!这部片大开眼界!
设计服装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