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探索与实践

2016-04-05符双学陆轶袁忠大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专业建设高职

符双学++陆轶++袁忠大

摘要:本文以飞机部件修理专业为例,从宏观政策、产业特点与现状分析、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相关性等三个方面对高职专业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情况作了一般性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高职;专业建设;飞机部件修理;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2-0014-02

收稿日期:2016-01-04

作者简介:符双学(1979-),男,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航空机械、高职教育与教学研究等。(广东 广州/510403)

陆轶(1981-),男,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高职教学管理和研究。(广东 广州/510403)

袁忠大(1984-),男,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航空动力装置技术的教育教学工作。(广东 广州/5104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YQ2014178)研究成果。

一、引言

随着民航业快速发展,民用航空器部件维修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在飞机结构修理专业的基础上,2010年我校创建了飞机部件修理专业,成为第一所培养从事飞机部、附件修理专业技术人员的高等职业院校。飞机部件修理专业主要培养从事航空器结构修理(STR)、起落架修理(LGR)、机械附件修理(MEC)、动力装置修理(PWT)、电子附件修理(AVC)和电气附件修理(ELC)等生产第一线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从专业开办到建设成为省级重点专业,笔者全程参与其中,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以来对飞机部件修理专业的教育教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适应(以飞机部件修理为例)的一般思路,旨在为高职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宏观政策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战略的推进,我国的航空维修产业面临着腾飞的契机。2006年2月9日,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大型飞机被确定为“未来15年力争取得突破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现代飞机制造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为一体,民航维修是飞机设计、制造的延伸,除自身带动新技术、新工艺发展外,还促进飞机设计、制造技术和工艺材料发展。

2011年4月12日,《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布。根据规划,到2015年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将达99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达4.5亿人次,货邮运输量达900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3%、11%和10%。作为民用航空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民用航空维修业也将得到迅速的发展。

《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第7条702款明确了将“航空机载设备及地面装置”定位为高新技术产品。其中包括:航空发动机、机上导航设备、机上控制设备、地面导航设备、地面飞行训练装置、航空仪表、生命保障系统等。航空部件维修行业重点维修这些产品,所需维修技术均属高精尖技术,是国家重点扶持产业。

三、产业特点及现状分析

民用航空维修(MRO)是民用航空器安全正点飞行的保障,是民航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一个国家民航业发展的指标是飞机数量、飞行员数量、机场数量、客运运输量、飞行小时和MRO年产值。航空部件修理作为航空维修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部件修理的产值占飞机总维修产值相当大的比重(约22%),详见表1。

目前国际航空维修市场的主流趋势是航空公司将维修业务外包。如:联邦快递(FEDEX)公司现有600余架飞机,其飞机维修主要外包给TMG等公司;俄罗斯的20家航空公司,目前无一家自己建立维修厂;美国夏威夷航空公司把80%维修业务外包;美国西部航空公司在过去的4年,有75%的维修业务是外包出去的。分析其原因,主要系航空公司专注主营运输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国内航空公司也充分认识到加强核心运输主业的重要性,未来将逐步加大维修外包的比例。因此,对航空公司来说,经济的做法是将维修业务外包。外包的顺序为:首先为部附件、航空电子及其他一些装进盒子的东西(单元体或组件),其次为发动机,最后是机体。

除了设有飞机部件修理部门的北京飞机维修公司和广州飞机维修公司等大型飞机维修企业外,我国从事航空部件修理的民营企业多不胜数,较著名的有海特、海新和航达等。纵观全国的航空部件修理企业,都迎来了蓬勃向上、不断壮大的发展势头,这正是适应了航空维修业尤其是部件修理业务外包的潮流。

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的MRO企业劳动力成本竞争优势明显。近几年来,全球知名航空公司,如:美国联航、德国汉莎陆续将MRO业务转移到中国,这种转移将成为一种趋势,正是意识到这种趋势和看到中国民用航空业的发展机会,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国外/地区维修单位申请CAAC 维修许可证的积极性。在新批准的维修单位中,以部件维修单位增长速度最快。

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探索与实践

四、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相关性分析

1.产业的发展决定了对人才的强烈需求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的飞机部件修理企业发展迅猛,对人才的需要日益强烈。目前我国仅有的几所民航院校开设的均是传统的飞机维修专业,毕业生能够较好地承担航线或机库的飞机维修工作,但不能完全胜任内场主机或部件的修理工作。我院开设飞机部件修理专业,定位清晰,特色鲜明,市场需求旺盛。该专业的开设填补了国内航空院校尚无该专业的空白,是对国内民航飞机维修专业教育的一大贡献。

2.行业特点决定了对人才的高技能要求

民用航空维修行业是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民航飞机的安全性要求决定了飞机的部件的精密性,这也决定了航空部件修理是专业性极强的高精尖技术。由于直接关系到民航飞机的飞行安全,我国民航局对民航维修行业的管理制度非常严格,只有按《民用航空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规定获取执照、合格证书的人员才能从事航空维修工作。因此,从事航空部件行业技术壁垒很高,技术更新快,对从业者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

3.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

本专业以培养航空部件修理企业急需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民航业归属感,掌握飞机部件修理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理论,能够从事飞机机械部件、飞机起落架部件、飞机电气部件、飞机电子部件及飞机动力装置部件等的维修工作。

4.专业设置高度适应产业发展

飞机部件修理专业以中国民航CCAR66部和CCAR147部为专业设置的依据,按照民航飞机部件修理岗位能力要求建立人才培养模式,与目前我国民航部件修理企业迅猛发展、急需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产业发展状态高度适应。本专业的开设,是我院主动适应产业需求、创新办学理念的一次成功实践,必将会培养出满足产业发展急需之高技能的专才,为民航维修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储备,对进一步促进我国民航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束语

高职新专业的开设与建设必须与产业发展适应,以行业背景为依托,专业只有与产业发展相适应,适应行业的发展趋势,才能使专业的特点更加鲜明,由此而建立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更具针对性,专业也更能适应行业的发展与需要,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吴万敏,姚琳莉.论行业高职院校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之必要性[J].高教探索,2010(6).

[2]田巨,符双学,张建荣.民航机务维修人才的培养与培训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2(1).

[3]符双学,陆轶.浅谈高职专业的特色建设与思路[J].内江科技,2015(11).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专业建设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