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在足球正脚背射门中的分析研究
2016-04-05吴佑年张红云裴家华
吴佑年 张红云 裴家华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湖北文理学院校足球队19名队员正脚背射门和正脚背凌空射门的准度和速度进行测试,分析核心力量在足球正脚背射门训练中的作用,从而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正脚背射门训练中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足球;核心力量;正脚背;射门
0 前言
在竞技运动训练中,人们一直将力量训练的重点放在四肢上,而忽视了躯干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20世纪90年代初,欧美的一些学者开始认识到躯干肌的重要作用,所有体育动作都是以中心肌群为核心的运动链,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
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主要是克服自身体重,在有对抗的情况下快速完成传接球和射门等动作。足球比赛的特点要求运动员在具有绝对力量的基础上,还应该有很好的平衡能力和稳定性。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一种新的训练理论,近几年在竞技训练中被广泛关注和采用,人们逐渐意识到核心力量在足球训练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湖北文理学院校足球队19名队员正脚背射门和正脚背凌空射门的准度和速度进行实验研究,阐述了核心力量引入足球正脚背射门中的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湖北文理学院校足球队队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主要通过各种体育书刊、报纸、光盘及互联网等途径收集相关资料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1.2.2 调查访谈法
收集学校足球队训练资料,与校足球队员进行交流,走访各二级学院足球队员以及部分热爱足球的学生,对研究课题设计的问题进行可行性和必要性调查。
1.2.3 实验法
通过选取湖北文理学院校足球队19名队员的身高、体重以及原地正脚背射门力度与准度,凌空正脚背射门力度与准度进行测试分析,其中实验组为理科专业10人,对照组为文科专业9人。
1.2.4 统计分析法
对所搜集的资料、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核心力量在足球正脚背射门中的主要作用以及训练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过程
2.1.1 测试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正脚背射门的力度和准度
两组运动员分别在球门前方 11m(即点球点)同一位置处用正脚背踢球射门,每人三次机会,测球的速度和准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2.1.2 测试两组运动员原地侧向正脚背凌空射门的力度和准度
两组运动员分别在离球门前方 11m (即点球点)处射门,抛球者在射门者前方同一位置处抛出最高点高于地面1-1.5m 的速度相同的凌空球,运动员原地侧向凌空射门,每人三次机会,测踢球的三次速度的最快速度和三次的总准度,并作记录。
2.1.3 测试射门准确度方法
将球门顺次分为甲、乙、丙三部分分别为 1.5m,4.32m,1.5m,射入甲和丙得两分,射入乙得一分,射不中为零分,每位测试者三次射门机会,测试结束后统计总分。
2.1.4 测试射门速度方法
将摄像机设置在球同侧门柱合适的位置,使射门地点与球门柱都在摄像机摄像最佳的范围内。从测试者踢球时开始,记录球离开测试者正脚背到完全越过球门线整个过程的时间。
实验组10人的平均身高 177.7厘米,平均体重 66.5千克。训练后原地正脚背踢球准度平均为3.8分(满分为5分),凌空正脚背踢球准度平均为2.8分(满分为5分)。实验组训练后原地正脚背踢球球速平均为8.63m/s,凌空正脚背踢球球速平均为10.5m/s;对照组9人的平均身高 177.4厘米,平均体重 68.3千克,训练后原地正脚背踢球准度平均为3.67分(满分为5分),凌空正脚背踢球准度平均为2.11分(满分为5分)。对照组训练后原地正脚背踢球球速平均为8.86m/s,凌空正脚背踢球球速平均为10.13m/s。实验组经过增加十周的正脚背射门相关的核心力量训练,对照组只进行湖北文理学院校足球队正脚背射门相关的专项训练。在训练之前对相关的专项能力进行测试并做好记录,经过十周的试验训练后,再运用训练之前相同的测试专项能力的方法来测定两组的各项专项能力的状况。
实验组的队员每周二,周四,周六的足球专项课训练中,热身活动结束之后增加半小时的相关核心力量训练(如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仰卧快速屈体;仰卧、两脚夹实心球离地15—20厘米,以腰为圆心划圆圈,肩负杠铃做体前屈和体转抓举械铃;两脚夹球原地纵跳2—3次,然后向前(或后)上方甩出再追上去射门 等方法)。
对照组的队员每周二,周四,周六的足球专项课训练按湖北文理学院校足球队常规的足球训练模式进行,在 实验组的队员进行核心训练的同时,对照组队员主要加强正脚背射门的训练。
2.2 实验前后运动员原地正脚背射门准度与球速的对比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原地正脚背射门的准度由平均3.8分到4.1分提高了0.3分,而对照组的原地正脚背射门由平均3.67分到3.78分提高了0.11分;实验组队员的原地正脚背踢球的球速由平均8.63m/s 到训练后的 9.67m/s 提高了1.04m/s,而对照组原地正脚背踢球的球速训练前后的测试结果没有变化,说明实验组的队员的正脚背射门球速和准度经过训练后得到了一定程度上提高。对训练前后正脚背射门球速与准度均数进行的配对样本T检验,准度P=0.081>0.05,因此没有显著性差异;射门的球速P=0.00<0.05,因此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实验组的原地正脚背射门准度提高不显著,而原地正脚背射门球速有显著性提高。对训练前后正脚背射门速度与准均数进行的配对样本T检验,原地正脚背射门准度 P=0.597>0.05,因此没有显著性差异;原地正脚背射门的球速 P=0.977>0.05,因此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实验后对照组的原地正脚背射门准度和球速没有显著性提高。对训练前后正脚背射门速度与准均数进行的独立样本T 检验 ,原地正脚背射门准度 P=0.384>0.05,因此没有显著性差异;原地正脚背射门球速 P=0.017<0.05 所以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原地正脚背射门准度没有显著提高而球速有显著性提高。核心力量的训练所达到的稳定、力量传导、发力作用应当是提高实验组队员踢球速度的因素。
2.3 实验前后运动员凌空正脚背射门准度与速度的对比
由表2可以看出实验前后,实验组队员的凌空正脚背射门准度没有变化,速度只平均提高了0.09m/s;对照组队员的凌空射门准度提高了0.11分,速度降低了0.1m/s。对训练前后凌空正脚背射门速度与准均数进行的配对样本T检验,凌空正脚背射门P=0.678>0.05所以没有显著性差异;凌空正脚背射门速度 P=0.624>0.05 所以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训练实验后实验组的凌空正脚背射门准度和速度没有显著性提高。对训练前后凌空正脚背射门球速与准均数进行的配对样本T检验,凌空正脚背射门准度 P=0.536>0.05,因此没有显著性差异;凌空正脚背射门球速P=0.893>0.05,因此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训练实验后对照组的凌空正脚背射门准度和速度没有显著性提高。对训练前后正脚背射门球速与准均数进行的独立样本 T 检验,凌空正脚背射门准度 P=0.069>0.05,因此没有显著性差异;凌空正脚背射门球速 P=0.346>0.05,因此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后对照组的凌空正脚背射门的准度和球速没有显著性提高。对训练前后正脚背射门的球速与准均数进行的独立样本T 检验,凌空正脚背射门的准度P=0.069>0.05,因此没有显著性差异;凌空正脚背射门球速P=0.346>0.05,因此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后对照组的凌空正脚背射门准度和速度没有显著性提高。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核心力量训练对足球运动员的正脚背射门的力度和准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10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对难度较高的凌空正脚背射门效果不是特别明显,但核心力量训练引入足球训练势在必行。
3.2 建议
3.2.1 足球正脚背射门训练中必须引入核心力量训练
随着足球运动技术的发展,核心力量作为新兴的力量训练方法应该更多的引入到足球正脚背射门的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很好地提高了足球运动员身体核心区域的肌肉能力,从而提高了运动员在平衡或是不平衡状态下的动作规格。
3.2.2 核心力量训练应当与足球正脚背射门训练有机结合
足球比赛是一项偶然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对球员的各项要求很高,正是因为足球运动的不可预测性,才有了这项运动的魅力。核心力量训练引入足球正脚背射门训练当中,意味着正脚背专项技术和核心力量训练一样重要,只有做好专项训练,才能将核心力量训练在正脚背凌空射门的作用显现出来。
正脚背射门中多种力量方式和多种技术的特点决定了没有一种特殊的训练方法可以对正脚背射门能力全面的提高,而核心力量训练对正脚背射门的力量传导能力、不稳定状态下的发力能力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特别是技术动作复杂的正脚背凌空射门等专项水平,这就要求核心力量训练必须合理地贯穿于足球正脚背射门训练中,它与正脚背射门专项训练应当互相促进,从而提高正脚背射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小平.力量训练的发展动向与趋势[J].体育科学,2004,24(9):36-40.
[2]史明.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足球运动员快速力量的实验研究[J].运动,2010,7(15):31-34.
[3]黎涌明等.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4):20-21.
[4]王卫星.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3):15-16.
[5]罗冲.核心力量训练对男子足球二级运动员部分专项能力影响的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25(34):7-10.
[6]王丽.浅析足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J].科学教育研究,2007,2(13):17-20.
[责任编辑: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