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6-04-05任小丽

兽医导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艾美耳球虫病球虫

任小丽

(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畜牧局,山西方山 033100)

关于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任小丽

(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畜牧局,山西方山 033100)

鸡球虫病属常见的寄生虫疾病,危害范围较广因一种或多种球虫诱发。日常诊断鸡球虫病,可自如下三方面着手:生产性能、典型症状、实验室检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消毒清灭虫卵、继续推广球虫免疫、及时辅助治疗、尝试用抗球虫中药剂、控制球虫用化学药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球虫病;诊断;防治

1 前言

鸡球虫病属常见的寄生虫疾病,危害范围较广因一种或多种球虫诱发。此病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尤其10~30日龄雏鸡或35~60日龄成年鸡致死率和发病率均高达80%以上。通常情况下,成年鸡感染后不发病为成虫携带者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受此病影响,病鸡发育受阻、产蛋降低,影响最终的养殖效益。

2 鸡球虫的诊断

日常诊断鸡球虫病,可自如下三方面着手:

2.1 生产性能

如果鸡群增重、饲料转化率、产蛋率等,均达不到理想的标准。而分析病因找不出合适的解释,不妨考虑下是否为感染亚临床型球虫的可能。通常情况下,3~4周龄的鸡群,感染堆型艾美耳球虫的可能性大。4~6周龄的鸡群,感染巨型艾美耳球虫的可能性大。

2.2 典型症状

2.2.1 急性盲肠球虫病

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所致,常见3~6周龄雏鸡。感染虫体,多数寄生雏鸡盲肠及真肠粘膜处。感染初期,精神萎靡,羽毛杂乱,闭眼缩头,饮欲高,食欲低,体温降低,肛门沾污,共济失调,两翅下垂,伴有痉挛、麻痹等典型神经症。剖检病理,盲肠肿胀,质地坚硬,肠壁增厚。肠内容物暗红,混杂有血块,浆膜处有密集的小白点。

2.2.2 急性小肠球虫病

因毒害艾美耳球虫感染所致,感染后潜伏期为4~5d。之后,突然排出大量的血便。严重感染病例,发病后的1~2d,即可死亡。典型症状,与柔嫩艾美耳球虫病例类似。自然感染病例,青年鸡及育雏后期多见。部分成年产蛋鸡,同样有大群发病的可能。

剖检病理,小肠粘膜处,可见栗粒状大小不等的出血斑。同时,小肠大量出血,滞留大量的干酪物坏死物。此症典型的病理变化,与正常肠道相比,小肠长度缩减一半,而体积增大两倍。

2.2.3 慢性球虫病

病原体为堆型、巨型艾美耳球虫,临床有较为持久的消化机能障碍。经虫体侵染后,1周后可见小肠段粘膜,出现诸多点状、线状、环状的坏死灶、肠壁上皮细胞组织脱落,肠壁粘膜变薄,失去弹性。

感染后的病鸡,食欲废绝,饮欲增加,仍有明显的脱水症。后期,水样腹泻,混有未消化的饲料,无明显的血便症状。发现感染病例,治疗护理措施未跟上,将加重病鸡的病死率。

2.3 实验室检查

卵囊计数,或病变检查,需要在强光下观察从十二指肠整个肠道的外表,在检查浆膜面上时,应仔细寻找淡白色的斑点(或斑块、淤斑)。在十二指肠区出现白色的梯形条纹或圆形的白斑(卵囊群落),则反映出堆型艾美耳球虫感染;若在小肠中段,即卵黄囊憩室两侧出现白斑,常反映出是毒害艾美耳球虫大裂殖体群落;在盲肠,散在或广泛淤斑则反映出是柔嫩美耳球虫感染。

3 鸡球虫病的防治

3.1 强化消毒清灭虫卵

虽然,球虫卵对消毒药剂,有很大的抵抗力。但是,预防性消毒,仍然有其现实的必要性。提升鸡舍消毒效果,空鸡舍建议用火焰消毒,所有用具用开水烫,定期清理垫料,减少环境中虫卵的数量。或者,改变饲养模式,用网上平养或笼养,减少鸡群接触粪便的机会,减低球虫病的发病率。

3.2 继续推广球虫免疫

接种球虫疫苗,用于球虫病防治由来已久,尤其是种鸡。虽然经过多年的防治实践,接种球虫疫苗不像接种新城疫疫苗那样,有着很好的免疫效果。而且,免疫副作用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免疫接种的推广应用。但是,配合使用抗球虫药及其他措施,比着单一用球虫疫苗效果理想很多。由此,笔者认为:推广使用球虫疫苗仍有其现实的必要性。这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生产低药残或无药残家禽的需要符合绿色食品的发展方向;二是球虫抗药性的出现,使得单纯以抗球虫药物来解决球虫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困难。三是随着对球虫免疫机理研究的深入,将会不断研究出副作用更小,免疫效果更高的球虫疫苗。

3.3 及时辅助治疗

球虫病的发生,常会引起食欲废绝,消化机能紊乱,降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同时,使用磺胺类药物,将抑制维生素B和维生素K在肠道内的合成。由此,治疗期间,辅助增加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用量,能很好起到止血、加速肠道上皮细胞修复的目的。

3.4 尝试用抗球虫中药剂

中药剂能提升鸡群免疫能力,缓解鸡群感染球虫后血便、下痢等症状,提升鸡群抗病能力,达到控病和防病的目的。目前,白头翁、苦参、地榆、黄柏等配置的单方或复方制剂,用于临床施治和预控的效果均要好很多。中药剂防治球虫病,毒性较低,残留少,与西药结合使用,有标本兼治的功效。

3.5 控制球虫用化学药物防治

控制球虫病的主导手段仍然是化学药物防治,常用的抗球虫药有: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如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霉素、甲基盐霉素、海南霉素、拉沙里菌素等;化学合成的抗球虫药,如尼卡巴嗪、盐酸氯苯胍、盐酸氨丙啉、氯羟吡啶、地克珠利、常山酮、磺胺噁啉、磺胺氯吡嗪钠、二硝托胺等。在用药方法上,建议穿梭用药法,在同一个饲养期内,换用二种或三种不同性质的抗球虫药。即开始时使用一种药物至生长期时使用另一种药物。目的是避免耐虫株的产生,缺点是往往非但没有阻止耐药虫株换用药更容易导致产生多重耐药虫株。或轮换用药法,季节性的或定期地变换用药,即每隔3个月或半年一年或二三年,改换一种抗球虫药。目地是避免耐药虫株的产生,或将药效已下降的某种抗球虫药替换下来,但要注意不要改用属于不同化学类型的抗球虫药,也不要改用作用峰期相同的药物,以免产生交叉耐药性或变用药后效果不能明显提高。

[1] 杨雪峰,钟华,赵东豪.鸡球虫病及其防治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57-5258.

[2] 梁清,赵雁玲,梁家攀.鸡球虫病综合防治对策[J].猪业观察,2011,(3):39-39.

猜你喜欢

艾美耳球虫病球虫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球虫感染鸡群有哪三种表现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鸡和缓艾美耳球虫早熟虫株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3种消毒药对猪球虫的体外抑杀效果观察
鸡球虫病的诊治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
一起肉鸭球虫病的诊治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