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2016-04-05闫岩
闫 岩
(甘肃省崇信县畜牧兽医局,甘肃崇信 744200)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闫 岩
(甘肃省崇信县畜牧兽医局,甘肃崇信 744200)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在正常分娩或非正常分娩后12h内胎衣不能自然脱落。健康奶牛在正常分娩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约为3~12%,异常分娩的奶牛,如双胎、难产、流产、早产以及感染布病的牛群,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20~50%,发生过胎衣不下的牛,其代谢性疾病、乳腺炎、子宫炎和以后发生流产的发病率更高。
奶牛;胎衣不下;病因;防治
1 发病原因
1.1 奶牛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
由其胎盘的生理特点所决定。奶牛的胎盘属于子叶型,有少量蜕膜的胎盘,此类胎盘母子粘合紧密,且其子叶为圆茹状产后胎衣排出缓慢,所以容易出现胎衣不下。
1.2 奶牛产后前列腺素含量过低
奶牛分娩后,体内前列腺素含量过低,降低了前列腺素对胎盘的分离作用。
1.3 奶牛怀孕期饲养管理不当
如运动不足过度肥胖,各种应激增加发病率,没有专门的产房,牛分娩环境差及不适当的助产均会增加发病率,营养不良(日粮的能量、蛋白质、钙、磷、碘、维生素D、A、E或微量元素硒的缺乏)。
产前能量过剩或不足。供给奶牛的能量过多,膘情过好,极易造成产前奶牛肥胖综合症及胎儿过大,造成产后奶牛采食量下降、难产和胎衣不下。应在泌乳末期控制好膘情,高者应减喂全株玉米青贮和精料,多喂干草。能量不足,奶牛膘情太差,奶牛身体虚弱,再加上分娩应激,无力排出胎衣,极易发生产后胎衣不下。另据报道,产前血糖低下和下降者,产后胎衣不下增加。故应适当增加精料和全株玉米青贮的喂量,提高日粮营养浓度。蛋白质不足,也会提高胎衣不下率。据美国资料报道:干奶期饲喂含8%粗蛋白的日粮,胎衣不下率可高达50%,而把日粮粗蛋白提高到15%,则胎衣不下率降为20%。
1.4 流产及常见的难产
如胎儿过大、胎儿过小、双胎、生产瘫痪、子宫捻转时产出或取出胎儿以后,子宫收缩力量往往减弱,而引起胎衣不下流产及早产后容易发生胎衣不下还与胎盘上皮未及时发生变化及雌激素不足,孕酮含量过高有关;难产可使子宫肌疲劳也会发生收缩无力,产后没有及时给仔畜哺乳,致使催产素释放不足,亦可影响子宫收缩。从而使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升高。
1.5 奶牛年龄过大也能使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1.6 奶牛产后子宫强直性收缩导致子宫肉阜严重充血
一方面腺窝和绒毛发生水肿,另一方面导致绒毛中血液循环不畅通,从而使腺窝内压不能降低、胎衣不能脱落。
2 症状
一般病牛没有全身症状,但食欲和产奶量下降。当子宫出现弛缓或外伤时,可出现全身症状。胎膜排出前子宫颈闭锁,可造成严重的子宫炎并伴有全身症状。(个人体会:初产牛对胎衣不下耐受力较差,尤其是胎衣部分不下,子宫颈口闭锁时,初产牛会发生极其严重的全身症状。)
2.1 胎衣全部不下
胎儿胎盘的大部分仍与子宫黏膜连接,部分胎膜悬吊于阴门外变性褪色。牛胎衣脱出的部分常为尿膜绒毛膜,呈土红色,表面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子叶。子宫严重弛缓时,全部胎膜可能滞留在子宫内;悬吊于阴门外的胎衣也可能断离,在这种情况下药进行阴道检查才能发现子宫内还有胎衣。
2.2 胎衣部分不下
将脱落不久的胎衣摊开,仔细观察胎衣破裂处的边缘及其血管断端能否吻合以及子叶有无缺失,可以查出是否发生胎衣部分不下。
3 药物治疗
原则上是尽早采取全身性抗生素疗法,防止胎衣腐败吸收,并促进子宫收缩。可以使用垂体后叶激素如催产素、雌二醇、前列腺素等,其中催产素是有效的子宫收缩剂,常用剂量50~100单位,肌肉注射,也可皮下注射人造雌酚溶液4~5g,25%葡萄糖500~1000ml,5%葡萄糖酸钙500ml,静脉注射。
灌服羊水。经实践经验所得,奶牛在产后灌入适量羊水对胎衣的及时脱离有一定作用。所以在奶牛分娩时收集干净的羊水,放置在洗干净的容器中常温保存,适时灌服。另外羊水中含有大量的垂体后叶激素,奶牛产后约6h胎衣未排的,可灌服3ml,经过5~6h仍未排的可以再灌服3ml。
防止子宫内容物被吸收,胎衣腐败,待其自行脱落。可以向子宫内注入10%高渗盐水造成高渗环境,同时高渗盐水有刺激子宫壁收缩的作用,为了防止胎衣腐败向子宫内同时注入土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
中兽医疗法。生化汤:当归60g,川芎30g,桃仁30g,甘草20g,黄酒200g,童便1碗,红糖500g,益母草60g研末水冲服。归川汤:当归120g,川芎45g,荷叶4~5片,加水六碗煮四碗灌服。
4 综合预防
加强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科学合理搭配日粮饲料。根据当地的饲草资源合理的配置日粮,既要满足怀孕母牛的营养需要,又要考虑适口性,使母牛在临产期健壮而不过肥,要特别重视补给与奶牛胎衣不下有关的维生素(A、D、E)等和微量元素(硒、碘、钠等)。加强运动。需要注意的是在奶牛场应该有奶牛适当的活动场地。妊娠奶牛进行适当的运动,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而且利于妊娠母牛的健康,减少和预防难产和胎衣不下,同时增加了光照时间,增强了维生素D的合成量,促进了钙的吸收。怀孕8~9个月时,活动量相对要大一些每天舍外运动最好不少于4h。保证奶牛营养平衡。干奶期奶牛饲养日粮中应适当提高蛋白质水平,保证营养平衡,如钙的吸收能力、维生素E、硒等的补充,尤其对于饲养技术相对落后的奶牛场的奶牛饲养来说,在冬季等可以直接添加鱼肝油胶丸等,比较简单而实用。对于规模化奶牛场的奶牛饲养来说,使用专业产品公司的阶段料,可满足奶牛不同阶段营养需要,保证营养稳定高效。
[1] 叶日松.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及防治措施[J].China Dairy Cattle,2005,(6):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