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低畜牧业对环境污染的营养调控措施研究

2016-04-05于长玉

兽医导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排泄量排泄物环境污染

于长玉

(黑龙江省明水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明水 151700)

降低畜牧业对环境污染的营养调控措施研究

于长玉

(黑龙江省明水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明水 151700)

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氨气、硫化氢、粪臭素、三甲基氨等恶臭气体和粪尿中的氮磷等元素、重金属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极大的影响了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充分运用营养调控技术,降低畜牧业环境污染,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成了畜牧生产中函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传统养殖技术对环境的污染,提出了发展生态养殖的营养调控技术新方法。

畜牧业;环境污染;营养调控;措施

1 畜牧业存在的主要污染

1.1 氮磷污染

氮污染主要来源于饲料中粗蛋白质的降解。据测定,1头猪从断奶体重到100kg屠宰体重为止,共消耗氮8~9kg,其中能被吸收而沉积的氮不足3kg,其余5~6kg氮均被排出体外。排出体外的氮大部分被氧化成硝酸盐渗入地下水或地表水流入江河,使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超出允许范围(50mg/L),从而造成广泛的污染。人们通常认为高磷日粮会提高生产性能,所以高磷提高奶牛受胎率等研究不断开展,但这又忽视了对环境的污染。单胃动物对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很低。目前,各饲料生产单位为了满足单胃动物对磷的需要,在考虑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率时多用经验值或者表观消化率值,而很少检测它们的真消化率值,从而导致配合饲料中所含有的磷量比维持猪正常生长的实际需要量高20~30%,多余的磷从粪尿中排出,造成生产单位附近粪养分过度承载,导致了磷流入或渗入表层水,严重污染地表、地下水。

1.2 恶臭污染

由于集约化饲养畜禽密度较高,栏舍内潮湿,粪便、灰尘、霉变垫料及呼出的二氧化碳等散发出恶臭气味。据分析其中含有臭味化合物168种,其中含量最多的有硫化氢、氨气、酚类、吲哚、粪臭素(甲基吲哚)、甲烷和硫醇类等。这些气体不仅对养殖场周围的居民造成危害,也对动物本身的健康不利,这也是目前集约化养殖较之多年前的散养各种病的发生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从环保角度讲,废气加剧了空气污染和土壤酸化,增加了地球温室效应。

1.3 生物污染

目前,我国98%以上的养殖场都没有对粪便污水进行任何处理而直接排放。污水会大量传播人畜共患病,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至少有90余种,经测定,养殖场所排放的污水进入土壤后,部分病菌被杀灭,其余部分则可直接通过水或水生动植物扩散与传播,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

1.4 微量元素铜、锌等对环境的污染

近年来各种微量元素添加剂广泛应用,虽然在单纯考虑动物生产性能时有促进作用,但是某些微量元素的确切吸收机制还很模糊,所以真正被动物吸收的微量元素的比例可能很少,更多的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其中,铜和锌在粪中的排泄量占总排泄量的95%以上,只有微量从尿中排泄,所以粪中铜和锌含量较高。而用铜和锌浓度高的畜禽粪堆肥,不仅还田困难,处理也有困难,并妨碍堆肥作为整体在土壤中的顺利还原,阻碍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2 营养调控措施

2.1 按照理想蛋白质模式配制低蛋白质日粮

按照理想蛋白质模式,配制符合动物营养需要的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对于节省蛋白质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和减轻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无论在仔猪阶段还是在生长猪阶段,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均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并可降低粪氮的排放量。早期报道猪日粮的粗蛋白质水平在小猪、中猪和大猪阶段可以分别降低4%、4%和3%。相比之下,肉鸡日粮的粗蛋白水平可降低的幅度较小。猪日粮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大约超过最低需要量的3%,减少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补充合成氨基酸可使猪排泄物中氮含量减少25%,同时改变新鲜粪中各种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与比例。研究表明:应用氨基酸平衡的低蛋白质日粮饲喂蛋鸡,鸡粪中吲哚、粪臭素和粪氨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7.98%、42.61%和53.95%。

2.2 配制低磷日粮

有关氮、磷真消化率的试验研究表明,按NRC(1998)猪的营养需要配制的饲料中氮和磷的含量高于猪的实际需要量,豆粕和玉米分别被低估24%和28%左右,这样既增加成本,又造成浪费。根据低磷日粮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养分利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影响猪磷营养需要的条件下,能有效地改善猪排泄物中磷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2.3 适量添加粗纤维

饲料中添加粗纤维也可减少尿中的尿素浓度。日粮中非淀粉多糖(NSP)含量较高时,一部分排泄物中的氮可从尿中的尿素转化为粪中的细菌蛋白,为大肠微生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从而减少血液中的尿素含量。当尿素转移到大肠时,会被细菌尿素酶转化成氨,用于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减少排泄物中氨的排放。许多NSP包括木薯粉、甜菜渣能减少猪尿中氨的浓度,然而NSP能否减少猪排泄物中恶臭化合物的浓度仍不清楚。

2.4 合理选用添加剂

饲用酶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高效、无毒副作用和环保型的饲料添加剂,可以补充动物不足的内源消化酶和机体不能分泌的一些外源酶,促进对养分的消化以及对肠道消化吸收环境的改善,从而提高养分的消化率,节约能量和蛋白资源,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降低动物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减少动物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节约1个百分点的蛋白质,使氮的排泄量降低10%,而不影响其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同时,添加微生物植酸酶可使粪便磷的排泄量减少50%,而通过减少外源磷的添加或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方法仅能降低10%。在断奶仔猪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750U/kg植酸酶,植酸酶的利用率呈线性升高趋势,粪便中磷的排泄量降低42%。在家禽、仔猪或生长育肥猪的(小麦或大麦)基础日粮中添加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可减少非淀粉多糖产生的粘性物,提高能量、磷和氨基酸的利用率。

[1] 孙建广,张石蕊. 降低畜牧业对环境污染的营养调控措施[J].Feed China,2008,(8):24-26.

猜你喜欢

排泄量排泄物环境污染
术前尿钙排泄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利用点尿钠估测24h尿钠水平准确性的验证
亚洲象浮膜性肠炎排泄物的病理学诊断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福清市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便于清洁的兔笼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
绝食法与无氮饲粮法测定黄羽肉鸡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及变异的比较研究
治理城市环境污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