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能繁母牛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04-05李云祝
李云祝
(四川省大竹县饲草饲料站,四川大竹 635100)
大竹县能繁母牛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李云祝
(四川省大竹县饲草饲料站,四川大竹 635100)
为了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肉牛产业快速兴起己成为畜牧业的强劲势头。能繁母牛是肉牛生产的“牛鼻子”,我县己紧紧扭住这个关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把能繁母牛纳入畜产品政策扶持范围。突破了肉牛发展瓶颈。通过近两年能繁母牛扩群增量项目的实施,调动了养殖户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生态效益发展。现对我县能繁母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生态环境;能繁母牛;发展
1 因地制宜发展能繁母牛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半农半牧地区,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丰富了草山草坡资源发展,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部分边远乡村农地已大量闲置,把闲置起来的农地利用于种草养畜,因地制宜发展能繁母牛,再次把家畜粪尿应用于牧草种植,充分利用天然有机肥料发展农业,减少对土壤、空气和水源的污染,增强土地承载能力,长效保护耕地资源。
2 申报能繁母牛补贴政策应把生态效益作为首要条件
农区母牛的发展,根据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建设牛场,将全部有机污染物应用于农业。申报能繁母牛项目场的首要条件应符合环评要求,禁止把家畜粪、尿等污染物直接或间接排入江河、水库等重要水源的养殖场纳入项目建设场。养殖污染已变成继工业污染之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如何将有机污染物变废为宝,应成为今后发展畜牧业的重头戏。对没有生态饲喂的母牛项目场取消其项目补贴资金,并依据相关法律给予处罚。
大力发展草山草坡等山区能繁母牛场建设。新形势下,大量农村人口进城,能在大山深处安营扎寨发展养殖业的人越来越少,大片的山区森林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有的地方甚至成为无人区,鼓励有志青年回家创业,上山养牛,也可成为政府引导就业的一条门路。山上养牛成本低,适度放养,绿色、经济,发病率低,产子效率高,更适合我县适度小规模能繁母牛场的发展。
3 争取国家政策扶持,把种草养畜资金全部纳入财政补贴
由于市场经济和商业利益的驱使,部分养牛场饲喂母牛全部用酒糟代替青绿饲料,把母牛按育肥牛喂养,致使母牛过肥,无法正常生育,即使个别母牛怀孕也会出现难产或死产现象。为奖励生态饲喂母牛,鼓励养殖户积极种草,政策引导把全部种草养畜资金(即草种款)全部纳入财政补贴,给养牛场免费发放草种,再添措施促进能繁母牛发展。
4 选择优良种畜,充分利用杂交优势繁育后代
饲养能繁母牛主要目的是为了繁殖小牛,所以在品种选择上就非常重要。选择品种不能盲目选择一些“优良品种”,必须考虑我县气候条件、饲料提供等因素,选择生产性高、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的品种。比如西门塔尔牛、利木赞、安格斯等,这些比较适合我县农区集中饲养或山区放牧,是抗病力、繁殖力和适应力都比较强的牛。西门塔尔牛与本地的优良母牛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能获得生产性能较高的牛群,具有成年母牛难产率低、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等优点。
但我县一部分能繁母牛养殖场为获得国家补贴,对未达到性成熟(18月龄左右)的后备母牛过早使用黄体酮等孕激素类药催使怀孕,导致母牛繁殖性能下降,二胎、三胎已无繁殖能力,严重措伤养殖效益,损害自身利益。
5 修建舒适圈舍,加强饲养和管理
牛舍选址。如果建设大型养牛场的话,在选址上要遵守:交通方便但不紧靠主要交通道路;供电方便但远离村镇;有利于预防瘟疫;不能靠近工厂和屠宰场;最好处于村镇的下风向;地势开阔,使养殖场具有扩建的空间。另外,养牛场要选在地势较高、地质坚实干燥、排水性好、具有较缓坡度的地方。地势低洼排水不便、空气潮湿不流通、光照不足的位置则不适宜建设养牛场。牛对水的需求较大,尤其牛在夏天饮水量更大,所以在养牛场周围要有干净、流动的水源,以供牛饮用。
边远山区牛舍修建,应结合当地交通状况,可利用周边木材资源搭建牛棚,并避开西北劲风,尽量利用南北方向日照充足,东暖夏凉的特点修建牛舍。牛场要求要有充足的淡水资源,不近临河道,粪便排放及处理符合环保要求。
农区集中饲养的母牛应加强妊娠后期适量运动,利于正常分娩。在日常管理上应根据母牛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添加足量的青绿饲料,引进先进的饲养管理模式,喂养出高品质、高繁殖力的能繁母牛。我县边远山区的母牛饲养以放牧为主,大部分养殖场产仔率高,犊牛存活力强,发病率极低。但大部分是随机直配,存在近亲配种现象,所产犊牛个体小,养殖效益低。山区母牛场应注意提高生产性能,及时更新优良种公牛或加强人工授精,发挥杂交优势的产出效益。
[1] 王兴磊.能繁母牛养殖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14):18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