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莫西汀联合行为矫正对小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
2016-04-05刘叶明李芳梅邱小燕
彭 榕,刘叶明,李芳梅,邱小燕,胡 琳
(萍乡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江西 萍乡 337000)
托莫西汀联合行为矫正对小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
彭榕,刘叶明,李芳梅,邱小燕,胡琳
(萍乡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江西 萍乡 337000)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托莫西汀和行为矫正综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ADHD患儿38例为观察组,采用药物盐酸托莫西汀联合行为矫正治疗;2011年ADHD患儿38例为对照组,采用利他林治疗。2组分别在治疗后第12周末采用Conners家长评定量表和不良反应量表进行评分。结果2组患儿治疗12周后,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因子和多动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儿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盐酸托莫西汀联合行为矫正治疗能有效改善ADHD患儿的症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托莫西汀; 利他林; 行为矫正; 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最常见的儿童期心理行为性疾病。我国儿童患病率为3%~10%,男童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童,为2:1~3:1。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产生原因在医学上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是经过研究发现该症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铅中毒、脑组织损伤及心理问题等[1]。其突出表现为注意障碍,过度的活动和冲动控制力差,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未明了。因此本病在治疗方面除采用药物治疗,还应注意心理行为矫正的治疗。盐酸托莫西汀是第一个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非兴奋性药物,目前已经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中国等多个国家上市并应用[2]。现将在萍乡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就诊的76例ADHD患儿经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矫正后疗效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排除标准:既往有精神病障碍,癫痫史或广泛性发育障碍,其临床诊断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关于ADHD的诊断标准,儿童韦氏>70分。观察组为2014年1—12月在本院儿保科心理行为门诊就诊的38例患儿,对照组为2011年1—12月来在院儿保科心理行为门诊就诊的38例患儿。入选患者共76例,其中男65例,女11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12岁。
1.2方法
1.2.1药物治疗
观察组:采用药物和行为矫正综合治疗。对38例患儿首先向家长交待病情,取得家长的同意合作后,口服盐酸托莫西汀胶囊(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70024),每日0.5 mg·kg-1,服用3 d后1.2 mg·kg-1,早饭后1次给药,如有白天嗜睡者晚饭后给药。
对照组:口服利他林(苏州第一制药厂,批号:32023102,现已停产)治疗,5~10 mg·d-1,分早、午两次服用。
1.2.2家庭干预和行为矫正管理
1)行为矫正:帮助患儿建立一些好的行为,当合适行为出现时,就给予奖励,并继续改进。如有不恰当行为出现时,就加以漠视,或剥夺一些权利,以示惩罚。然后再根据疗效巩固的情况,逐步增加需要矫正的行为,但每次增加的内容不可太多、太复杂,以免造成分心。
2)认知行为训练:通过采用问题解决策略,自我指导训练、合理情绪治疗和认知治疗方法,其目的是提高行为教育的持久性。例如训练上课时不得随意走动,加强组织观念,受到遵守纪律的锻炼,使其适应学校集体生活环境,保证学习的进行。
3)疏泄疗法:让患儿将不满情绪或对事物、父母的不满全讲出来,然后与家长共同分析,对的加以肯定,错的加以指导矫正,使患儿心情舒畅,并利用机会,让患儿适当户外活动,释放部分旺盛精力,再回到课堂或做作业就会更安静。
4)社会技能训练:根据患儿的冲动行为进行训练,能减少攻击行为,提高儿童解决问题的技能。可通过指导、示范、反馈和角色扮演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
1.2.3疗效评估方法
采用Conners家长评定量表评定治疗情况,问卷内容包括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和多动指数六项因子。行为总分包括社交能力和行为问题两部分。CIH总分包括10个项目,由对患儿情况熟悉的老师评定。2组患儿均由家长和老师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周末完成填表,并得出自动分析报告。
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呕吐、腹泻、厌食等),根据TESS量表进行评定。
1.2.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经SPSS13.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一般情况比较
2组患儿性别、年龄、患病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患儿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评分
2组患儿治疗12周后,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因子和多动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2组患儿服药前后症状变化
观察组治疗12周后患儿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5与对照组比较。
2.42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
2组患儿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P>0.05与观察组比较。
3讨论
ADHD是一种复杂、可引起多种问题的精神障碍,任何单一的治疗方法都难以达到持久的效果[3]。盐酸托莫西汀是一种非中枢兴奋性药物,其与突触前膜上的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转运、结合,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同时与其他神经递质的亲和力低,可有效提高突触间隙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从而改善ADHD患儿的症状,间接促进认知的完成和注意力的集中,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没有滥用的风险[4]。该药可提高前额叶皮质的多巴胺水平,但不会增加付膈核的多巴胺活动,不会导致滥用或成瘾现象;同时因为不增加纹状体的多巴胺活动,不会诱导抽动症状或增加运动障碍[5]。利他林属中枢兴奋性药物,主要是通过大脑神经细胞间隙提高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来改善多动症的临床症状,但其缺乏对患儿整体功能的调节与改善作用[6],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失眠、头痛等不良反应[7],存在成瘾的隐患,且不能用于抽动障碍患儿。
本研究资料表明,男孩发病率要高于女生(男/女:31/7)与报道[8]相符,对比Conners父母问卷中各因子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和多动指数均有明显改善,提示盐酸托莫西汀能有效改善ADHD儿童的神经心理功能。本研究还显示盐酸托莫西汀服药后早期的不良反应包括食欲减退、头痛、腹痛等,且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在使用其他药物治疗(健脾胃消食等药物)或调整药物用法剂量后得到较好的缓解,使患者的依从性得到保障。
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行为矫正管理,对患儿家长进行多动症的知识宣传,使其明白ADHD患儿行为是一种病态,对患儿要有足够的耐心、关怀和爱护,对患儿的不良行为要正面教育,多给予鼓励。指导方法应具体,执行有规律的生活制度来培养患儿良好的习惯,不断增强患儿的信心。行为矫正管理需要医生、家长及老师配合,有易于掌握、无不良反应等特点,此法可以一直使用,但药物与教育、行为上的指导相结合更为有效[9]。
总之,ADHD不是儿童的天性,也不是儿童的故意行为,是儿童难以自控的病态;它不是急性、短时的病态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心理行为矫正和药物治疗,患儿周围的不良行为(频繁的斥责、处罚、歧视等)只会导致ADHD症状的加重[10]。只有让人们都来了解、关注及关心ADHD,使ADHD儿童有个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让他们更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杜亚松.治疗ADHD的新药——托莫西汀[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2(16):65-66.
[2]阿斯木古丽·克力木孔杜斯,卡迪丽亚·吾马尔.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和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510-5512.
[3]杜亚松.儿童心理障碍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75.
[4]徐莉萍,郑洪波,刘小燕.盐酸托莫西汀早或晚单次给药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比较[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1,4(2):228-232.
[5]Garnock Jones K P,Keating G M.Atomoxetine:a review of its use in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Paediatr Drugs,2009,11(3):203-226.
[6]金星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9):526-528.
[7]缪敏.行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多动症患儿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36):97-98.
[8]金海玉.36例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J].中国保健营养,2013,8(下):4276.
[9]方芳.小儿多动症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及护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5):64-65,67.
[10]沈晓明,金星明.发育和行为儿科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61.
(责任编辑:罗芳)
收稿日期:2015-03-16
中图分类号:R749.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194(2016)01-0038-03
DOI:10.13764/j.cnki.lcsy.2016.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