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灸法研究的战略思考*

2016-04-05吴焕淦马晓芃刘慧荣余曙光吴璐一孙艳红张建斌赵百孝常小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3期
关键词:灸法内源性艾灸

吴焕淦,马晓芃,刘慧荣,余曙光,吴璐一,孙艳红,田 甜,施 茵,张建斌,赵百孝,胡 玲,常小荣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上海 201203;2.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成都 611137;3.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 上海 201800;4.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南京 210023;5.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北京 100029;6.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研究所 合肥 230012;7.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长沙 410208)

灸法研究的战略思考*

吴焕淦1**,马晓芃1,刘慧荣1,余曙光2,吴璐一1,孙艳红3,田 甜3,施 茵1,张建斌4,赵百孝5,胡 玲6,常小荣7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上海 201203;2.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成都 611137;3.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 上海 201800;4.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南京 210023;5.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北京 100029;6.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研究所 合肥 230012;7.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长沙 410208)

在中医针灸学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灸法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灸法作用机理研究已成为针灸医学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该文在总结前期灸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灸法下一步深入研究进行了思考和展望,认为亟需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阐明灸法的内源性调节机制,揭示艾灸得气、灸温、灸材等因素的作用特点、规律和机制,明确艾灸热、光、烟与灸效的关系,并确证艾灸与针刺作用的异同,以推动灸法研究新一轮的发展和创新;并展望灸法在“治未病”及防治疾病中的作用与贡献。

灸法 疗效 机理 关键因素 思考与展望

灸法是最具传统特色的中医药疗法。《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则强调:“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近年来,灸法的应用与疗效的提高日益受到关注。深入阐明灸法作用机理与科学内涵,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推动灸法的发展与应用,促进灸法理论创新,是我国卫生事业和社会发展及人民健康的重大需求。

2009年科技部首次立项了973计划项目“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该项目初步阐明了“艾灸理化特性的生物效应机制、灸疗的热敏规律及其科学基础、艾灸效应关键因素的临床科学基础”之关键科学问题,实现了多项重大创新。在此基础上,如何继续开展灸法研究值得深入思考。灸法作用机理研究是目前针灸医学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无疑,以灸法临床确有疗效的病症为载体,开展基于临床的灸法作用机理研究,阐明影响灸效的关键因素,揭示艾灸作用的自身特点和生物学机制,有利于灸法研究的新一轮发展和创新。本文就灸法如何进一步研究进行深入探索与思考。

1 艾灸内源性调节机制研究,是揭示灸法作用机理与科学内涵的关键

艾灸防治疾病是通过艾燃烧后,给予机体热、光、烟刺激,多靶点、多途径激发了机体自身的内源性调节系统,产生了内源性保护物质,进而发挥靶器官调节效应。因此,探索灸法作用的内源性调节机制,是揭示灸法作用机理的核心问题。

灸法对机体具有内源性调节作用(主要包括内源性修复作用和内源性保护作用)。研究显示艾

* 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9CB522900):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负责人:吴焕淦;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5CB554501):艾灸效应的启动机制及其内源性调节作用的机理研究,负责人:吴焕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81303033):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合募配穴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应机制,负责人:吴璐一;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重点学科资助项目(S30304-A3):艾灸烟气安全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负责人:吴焕淦。

** 通讯作者:吴焕淦,本刊编委,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针灸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灸能诱导多种内源性保护物质的表达,艾灸预处理可以促进正常大鼠胃黏膜HSP70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组织炎症反应,上调胃黏膜损伤大鼠血清与胃黏膜EGF、TGF-α的含量,增强EGFR、PCNA表达及细胞增殖[1-4],说明艾灸预处理可以对胃黏膜起到预保护作用。在艾灸内源性修复作用方面,发现艾灸能下调炎症性肠病大鼠TNF-α及其受体表达,修复大鼠结肠上皮超微结构,改善结肠上皮屏障结构和功能[5];艾灸能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HSP70,IL-1β、IL-6等多种内源性物质的表达,发挥治疗作用[6-8];同时,还发现了艾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内源性镇痛的部分物质基础[9-11]。这些研究初步证实了灸法对机体具有内源性保护和修复效应。在此基础上,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研究灸法的内源性调节作用(保护和修复作用)及其科学原理,探索灸法作用的基本特点,有望全面系统地揭示灸法的作用机理与科学内涵。

因此,有必要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艾灸的内源性调节作用,以临床有效病症为载体,深入开展灸法效应的内源性保护机制、内源性修复调控机制、内源性痛觉调制效应和内源性中枢整合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揭示灸法作用机理,以促进灸法的临床应用和灸疗学的发展与繁荣。

2 艾灸得气、灸温、灸材等因素的作用特点与规律研究,是阐明和提高艾灸疗效的关键

2.1 得气是影响灸效的重要关键因素之一

艾灸穴位时人体局部及全身出现的一种特殊感觉和反应,称之为艾灸得气。与针刺后产生的“得气感”与“气至”等经气活动一样,艾灸得气也是人体穴位的经气被激发的表现,是人体内源性调节功能被激活的标志。古代医籍中,有散在的关于艾灸得气现象的记载,如《备急灸法·骑竹马灸法》:“灸罢二穴……其艾火即随流注先至尾闾,其热如蒸,又透两外肾,俱觉蒸热,移时复流足涌泉穴,自下而上,渐渐周遍一身”。但是针对艾灸得气的研究和文献较少,多为现象的描述,尚没有关于艾灸“得气”特征的客观量化指标。已结题的973计划项目“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从艾灸“热敏现象”的角度对艾灸得气进行了初步探索,显示艾灸热敏态穴位能激发透热、扩热、传热等灸感和经气传导;得气状态下,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均能取得更佳疗效[12-14],发现“得气”是影响和提高灸法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对针灸得气相关理论的重要补充和深入发展。

目前,亟需找到“得气”的客观评价工具,明确艾灸得气与临床疗效的量学关系,优化艾灸得气温控激发的皮温参数,并从脑功能网络动力学和神经突触可塑性角度探索艾灸得气现象的生物学基础,有助于揭示灸法得气状态下疗效产生和提高的生物学机制,为临床促进艾灸得气、提高灸法疗效提供科学指导。

2.2 灸温是影响灸效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施灸温度是影响灸效的重要因素。适宜灸温是取得最佳灸效的重要前提和决定性因素之一。研究发现45℃/46℃艾灸的降脂、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与预防动脉硬化等效应均优于38℃艾灸[15,16];45℃艾灸的抗炎效应优于38℃艾灸[17,18]。但也并非温度越高,效应越强,国内有学者认为绝大多数情况下,当温度到达50℃时,继续升高温度,艾灸热刺激的作用不再增加[19]。这些研究结果初步提示适宜的温度是艾灸取效和提高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学者提出适宜的艾灸温度为43-45℃,认为该温度既可激活穴位局部TRPV1,同时又可使病人耐受;但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综上所述,机体对艾灸刺激可能具有一定的有效阈值范围,即适宜的艾灸温热刺激,当艾灸达到有效阈值,即达到效应的平台期,即使刺激量超过阈值,效应也不再增加[20,21]。但这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展,不同施灸温度与临床疗效关系如何,其效应差异的作用机制如何,还亟待进一步的深入揭示。因此,有必要从多角度开展灸温作用的研究,阐释灸温对艾灸疗效的影响机制。

2.3 灸材(艾)的质量是影响灸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规范和确保灸材质量一直是艾灸临床研究的核心问题。不同储存期的艾被认为具有不同的治疗效果。不同产地的艾绒也被认为有疗效差异,各地艾叶质量变异很早就引起古人重视,“蕲艾”被认为是高品质的艾叶。近年来,对艾叶的本草考证、性状鉴别、显微特征、化学成分、药理药效、安全性评价都有大量报道[22-25]。艾叶质量随产地、储存和采收时间、加工方式、贮藏方式等不同其药效有很大变化。其中,不同储存期、不同产地的灸材质量变异尤其突出。由于严格的大范围采样及对比研究的困难,产地对艾叶的影响仅有一些简单的结果,如就化学成分及燃烧热量比较,发现蕲艾较其他产地的艾叶多种化学成分含量更高[26,27]。储存期研究方面,发现储存期为3年和5年艾条燃烧生成的醌/半醌自由基、烷基和烷氧自由基以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自由基均少于1年艾条[28];3年陈艾灸治肠易激综合征较1年艾在有效性、安全性上有一定优势,提示不同储存期的艾条燃烧效应和疗效存在差异。进一步深入研究艾条不同储存期、产地和疗效的关系以及其燃烧特征,揭示不同储存期、产地艾叶质量的变异规律,明确优质艾叶的物质基础与燃烧特征,阐明不同储存期、产地艾叶的作用特色及生物学机理,是当前灸材研究的热点,也是研究影响灸效关键因素的重点之一。

可见,得气、灸温、灸材与灸法疗效密切相关,从不同方面影响着艾灸疗效的发挥,均是影响灸效的关键因素。此外,施灸壮数、时间、面积、频次、疗程等也是影响灸效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深入、系统研究这些关键因素影响灸效的作用特点、规律和机制,以促进灸法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3 艾灸热、光、烟与灸效的关系研究,有助于揭示灸法起效的关键因素

艾灸作用环节中存在着温热刺激、光辐射、艾燃烧生成物3个主要因素[29]。973计划“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 项目初步证实:灸法疗效可能是热、光、烟的综合作用。

热、烟分离的研究证明温热刺激是艾灸起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温热刺激方面,研究发现不同灸法的温度曲线存在差异。如施灸时,温和灸表现为相对平稳的温度上升;而隔姜灸表现为每隔1.5 min左右的峰谷变化。艾灸温热刺激可明显改变机体穴位局部皮肤、皮下与肌层温度,不同灸法对深部组织温度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多种灸法可明显改变皮肤至肌肉的温度,表皮的温度变化为先高后低,皮肤组织温度先低再高,而深层肌肉组织的红外热像呈现逐渐升高后的稳态规律, 推测可能是皮肤温度的变化改变了多种感觉型感受器的活动;艾灸引起的局部温度变化可能通过激活施灸局部多觉型感受器产生艾灸疗效[30,31]。还有研究发现艾灸温热刺激穴位局部组织,可诱导局部组织产生某种物质,作为免疫原激活免疫系统从而发挥治疗效应。但是这些结果都是热、光、烟综合作用于穴位时得出的结论,尚未见有将“热”作为单独因素刺激穴位的效应和生物学机制的报道,要想回答在灸疗热、光、烟中,温热刺激是否是决定因素,需要将灸“热”作为单独刺激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在光辐射研究中发现,艾灸辐射光谱具有靠近近红外并以远红外为主的红外辐射特征,自然状态下艾条的热辐射光谱主要是靠近红外的远红外光谱,谱峰约为2.8-3.5 μm;艾绒燃烧时的辐射光谱在0.8-5.0 μm之间[32-34]。在进行穴位艾灸时,穴位对传统隔物灸的共振红外辐射和匹配吸收是传统隔物灸起效的重要机制[35,36]。

在艾烟的研究中,虽然有研究认为艾燃烧的相对烟气生成率为126.42%,绝对烟气生成率为146.17%[37],艾烟中含有单环芳香烃(MAHC)、甲醛(HCHO)、多环芳香烃(PAHs)等[38]对机体有害的物质;但也有研究发现,短期艾烟暴露对人体自主神经系统具有良性调整作用,25 min临床常规浓度的艾烟暴露未见负面心率变异性影响[39];艾烟急性毒理实验也显示艾烟毒性分级为微毒,低剂量亚慢性染毒对大鼠组织器官并无明显影响[40,41]。一定浓度艾烟可以增强SAMP8小鼠抗氧化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并对Th1/Th2细胞因子进行平衡调节,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42,43]。艾烟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显示,艾燃烧生成物中既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亦含有可能对人体不利的成分[44,45]。

综上所述,现有的文献初步证实艾灸通过热、光、烟综合发挥作用。目前艾灸效应的研究多是热、光、烟综合作用于穴位时得出的结论,尚缺乏系统的对比研究,尚不清楚热、光、烟单个因素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和权重。因此,应探索热、光、烟在综合效应中所占的权重及其产生灸效的生物学基础,明晰热、光、烟单个因素与灸效的关系,评价热、光、烟在艾灸临床效应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明确热、光、烟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有助于深入揭示灸法起效的关键因素。

4 艾灸与针刺效应的比较研究,能有效指导临床针、灸的应用和丰富针灸学理论

艾灸与针刺,均为一种有效的刺激方法,在机体特定状态下刺激相关腧穴,激发经络之气,启动机体内在的整体调节能力(即内源性调节作用),发挥扶正祛邪、协调阴阳之作用。但艾灸与针刺具有不同的刺激特征。艾灸是热、光、烟的综合刺激,而针刺是一种生物力学(针刺过程中产生的触觉、压力与位移等)引起的创伤性物理刺激。艾灸作用面积较大;而针刺的作用面积较小。艾灸发挥效应由点及面,由中散边;而针刺则由点及线,由浅入深。艾灸穴位的局部效应启动部位较浅;而针刺较深。艾灸温热效应更强,免疫调节作用更明显;而针刺抗炎止痛作用更强[46,47]。针对艾灸和针刺的不同刺激特点,有必要借鉴生物传热学、光子生物医学理论,以系统生物学的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脑功能成像等现代生物学技术为手段,阐释艾灸与针刺效应的局部启动机制—传导途径—靶器官响应的特点和作用原理,分析其异同点,以期初步揭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科学内涵,以便进一步有效指导临床针法、灸法的选择或组合应用。

5 多学科交叉研究,有助于系统、全面地阐释灸法作用机理

当代先进的技术与方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的应用,促进了对灸法的科学认识,也为进一步阐明灸法的作用机理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深入研究灸法作用机理,尤其是艾灸启动因素、作用关键参数、以及内源性调节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时,必须借助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开展多学科合作和交叉研究。这样,既可以深入到细胞、蛋白质、基因等水平,从微观角度解析灸法效应的物质基础和实现过程;也可以通过信息整合,从整体水平宏观地探究灸法所表现出的多层次、多靶点调控模式;同时,物理学、影像学等其他学科的相关技术,为系统、全面阐释灸法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可靠保障。

6 展望

灸法研究尤其是基于临床的灸法作用机理研究,能极大地推动灸法的临床应用,促进灸法理论的创新。同时灸法作用机理研究是灸法现代化、国际化的迫切需求。国际上对针灸医学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对针刺疗法的研究与应用,近几年国内灸法研究已在逐步兴起,已完成的973计划项目“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初步阐释了艾灸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有力推动了国内灸法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使灸法成为针灸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国际社会对灸法的认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阐明灸法的内源性调节机制,揭示得气、灸温、灸材等因素的作用特点、规律和机制,明确艾灸热、光、烟与灸效的关系,并确证艾灸与针刺作用的特点和异同,有助于推动灸法研究新一轮的创新与发展。同时,艾灸作用机理的阐明,也有助艾灸方法的改良和新型灸具的研发。

此外,古今医家还将艾灸应用于防病保健。艾灸治未病(又称“逆灸”),即给予健康机体一定的温热刺激,使机体产生“良性预应激”,以减缓随后各种不良刺激对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研究表明,逆灸可适度激发应激蛋白与激素的预警系统,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启动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应激-免疫反应系统”,实现对机体的多重保护;逆灸亦可以缓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us-Potuitary-Adrenal,HPA)轴过度应激、预防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us-Potuitary-Gonadotropin,HPG)轴的过度负反馈,并减少过度应激时HPA 轴对HPG 轴产生的不利影响;还能通过调节NOS、激发钠-钾-ATP酶的活性、调用机体不同部位的糖原等,提高极限运动的运动耐力和时间[48-50]。艾灸对健康机体稳态的调制,可能是超越以疾病诊治为学术目标之当下医学视野的。深入研究艾灸治未病的作用及其机制,丰富针灸医学的科学内涵,是今后值得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1 刘密,常小荣,严洁,等.艾灸预处理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 27(1): 61-65.

2 刘密,常小荣,严洁,等.艾灸对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α及其受体的影响.针刺研究, 2011, 36(6): 403-408.

3 Liu M, Chang X R, Yan J,et al. Effects of moxibustion pretreatment on GSH-Px, SOD and MDA in gastric mucosa of rats with stress ulcer.J Acupunct Tuina Sci, 2011, 9(1): 17-20.

4 易受乡,杜燕,林亚平,等. 艾灸及烟条灸预处理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热休克蛋白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1, 18(4): 26-28.

5 施茵,包春辉,吴焕淦,等.艾灸对克罗恩病大鼠结肠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及艾灸鼠结肠上清液对培养的结肠上皮细胞内紧密连接蛋白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针刺研究, 2011, 36(4): 235-241.

6 Qi L, Shi Y, Mu J P,et al. Effects of herbs-partitioned moxibustion on heat-shock protein 70 expression in the spinal cord and colonic mucosa of ra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Neural Regen Res, 2010, 5(22): 1717-1722.

7 Zhao C, Wang X M, Wang J H,et al. Effect of moxibustion on the expression of protein KGF-1,KGF-2 and IL-6 in colon of ra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J Acupunct Tuina Sci, 2012, 10(3): 138-145.

8 吴焕淦,刘慧荣,施茵,等.隔药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IL-1β、IGF-1表达影响的研究.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 16(6): 56-60.

9 Yi T, Qi L, Wu H,et al. Analgesic action of suspended moxibustion in rats with chronic visceral hyperalgesia: relations to enkephalins in the spinal cord.Neural Regen Res, 2012, 7(3): 219-222.

10 Liu H R, Qi L, Wu L Y,et al. Effects of moxibustion on dynorphin and endomorphin in rats with chronic visceral hyperalgesia.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0, 6(32): 4079-4083.

11 Zhou E H, Wang X M, Ding G H,et al.Suspended moxibustion relieves chronic visceral hyperalgesia and decreases hypothalamic 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levels.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1, 17(5): 662-665.

12 Lv Z, Liu Z, Huang D,et al.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Deqi during moxibustion in stroke rats.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3, 2013: 140581.

13 Chen R, Chen M, Xiong J,et al. Influence of the deqi sensation by suspended moxibustion stimulation in lumbar disc herniation: study for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two arms cohort study.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3, 2013: 718593.

14 Chen R, Chen M, Xiong J,et al.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qi sensation and non-deqi by moxibustion stimulation: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3, 2013: 906947.

15 张会芳,王玲玲,张建斌,等. 艾灸温通调脂临床研究.世界中医药, 2013, 8(8): 871-874.

16 张会芳. 不同灸温调脂通脉效应及TRPV1介导灸法“以温促通”效应机制研究.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3: 45-47.

17 季辉,王玲玲,周攀,等.不同灸温对急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β、IL-2及TNF-α含量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 2015, 33(7): 597-599.

18 周攀,张建斌,王玲玲,等. 不同灸温的艾灸抗炎效应及TRPV1作用机制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 21(9): 1143-1145.

19 李亮.不同热灸温度和面积刺激对大鼠延髓背侧网状亚核神经元的激活作用.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7: 54.

20 邢海辉,王玲玲,张建斌,等.温和灸不同时间参数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疗效的影响.中国针灸, 2010, 30(11): 937.

21 王耀帅,王士超,张建斌,等.不同灸时温和灸对急性高脂血症大鼠施灸局部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影响.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0(1): 44-47.

22 周英栋,费新应.艾叶的药理作用研究.湖北中医杂志, 2010, 32(11): 75-76.

23 靳然,孟笑男,赵百孝.灸用艾叶的道地药材及加工标准的探讨.中国针灸, 2010, 30(1): 40-42

24 瞿燕,曾锐,刘圆.艾叶研究概况.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1(2): 254-256.

25 梅全喜,高玉娇.艾叶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中成药, 2006, 28(7): 1030-1032.

26 江丹,易筠,杨梅,等.不同品种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09, 4(5): 339-344.

27 李林,程慧.不同产地艾叶中异泽兰黄素含量比较.中国食盐方剂学杂志. 2013, 19(3): 121-122.

28 窦传字,吴焕淦,洪宗国,等.不同储存年份的艾条燃烧生成自由基的ESR波谱研究.世界中医药, 2013, 8(8): 852-855.

29 吴焕淦,严洁,余曙光,等.灸法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上海针灸杂志, 2009, 28(1): 1-6.

30 董新民,董全声,先茂全,等.不同灸法对穴位温度影响的对比观察.中国针灸, 1999, 19(1): 22-25.

31 陈日新,陈明人,康明非,等.重视热敏灸感是提高灸疗疗效的关键.针刺研究, 2010, 35(4): 311-314.

32 洪文学,蔡建红,景军.艾灸的热辐射光谱特性研究.应用光学, 2004, 25(4): 1.

33 洪文学,蔡建红,景军,等.传统中医艾灸疗法的热辐射光谱特性的研究.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3, 22(4): 27-30.

34 洪文学,景军,蔡建红,等.基于色温测量原理的艾灸热辐射光谱特性研究.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4, 23(4): 277-230.

35 丁光宏,沈雪勇,褚君浩,等.中医灸与人体穴位红外辐射光谱特性研究.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2, 21(4): 356.

36 沈雪勇,丁光宏,诸君浩,等.人体穴位和艾灸红外辐射光谱与穴位红外传输.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15(4): 33.

37 常小荣,兰蕾,张国山,等.艾条燃烧测试试验报告.光明中医, 2011, 26(9): 1801-1803.

38 Mo F, Chi C, Guo M,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selected indoor air pollutants from moxibustion.J Hazard Mater, 2014, 270: 53-60.

39 Cui Y, Zhao B, Huang Y,et al. Effects of Moxa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smoke exposure on heart rate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healthy young adul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human study.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3, 2013: 510318.

40 兰蕾,常小荣,谭静,等.艾烟的急性毒理试验.光明中医, 2011, 26(10): 1992-1995.

41 兰蕾,常小荣,张国山,等.艾烟对大鼠病理组织切片和肺HSP70及Caspase-9表达的影响.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 27(4): 1042-1047.

42 许焕芳,崔莹雪,黄茶熙,等.艾燃烧生成物对SAMP8小鼠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 27(5): 1387-1390.

43 许焕芳,崔莹雪,黄茶熙,等.艾燃烧生成物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P8血清抗氧化酶的影响.中国针灸, 2012, 32(1): 53-57.

44 王金海,赵天平,吴焕淦,等.艾烟临床安全性评价的思考.上海针灸杂志, 2010, 29(1): 6-8.

45 Zhou C L, Feng X M, Wang J H,et al. Research advance on Moxa smoke.J Acupunct Tuina Sci, 2011, 9(2): 67-72.

46 Goldman N, Chen M, Fujita T,et al. Adenosine A1 receptors mediate local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f acupuncture.Nat Neurosci, 2010, 13(7): 883-888.

47 Takano T, Chen X, Luo F,et al.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triggers a local increase in adenosine in human subjects.J Pain, 2012, 13(12): 1215-1223.

48 李晓泓,张露芬,解秸萍,等.艾灸预处理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下丘脑HSP70的影响及保护机制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8(4): 86-89.

49 郑玲,徐莉莉,李晓泓,等.逆灸对自然更年期大鼠热休克蛋白及应激激素的影响.中国针灸, 2010, 30(2): 135-139.

50 朱世鹏,李晓泓,孙志芳,等.逆灸命门穴对大鼠力竭游泳时间及血清Cort、下丘脑GnRH、垂体GnRH和血睾酮的影响.中医药学报, 2013, 41(5): 44-47.

Thinking of Moxibustion Research

Wu Huangan1, Ma Xiaopeng1, Liu Huirong1, Yu Shuguang2, Wu Luyi1, Sun Yanhong3, Tian Tian3, Shi Yin1, Zhang Jianbin4,Zhao Baixiao5, Hu Ling6,Chang Xiaorong7
(1.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and Meridia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2. College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uina,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China; 3. Division of Physical Biology & Bioimaging Center, 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CAS Key Laboratory of Interfacial Physics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1800, China; 4. The Second Clinical Medical School,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3, China; 5. College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uina,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6. Research 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and Meridian,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fei 230012, China; 7. College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uina,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e application and efficacy of moxibustion attracts more attention. According to previous researches and the theory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inking and outlook of moxibustion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study, it was emphasized that furthe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es are required for elucidating endogenous regulation mechanisms of moxibustion; and for revealing the effective characteristics, disciplines and mechanisms of three key factors--arrival ofqi, moxibustion temperature and moxibustion materials; and confirming relations betwee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and heat, light and smoke of moxibustion, and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ffects of moxibustion and acupuncture. These findings will deep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moxibustion researches, and even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s in TCM.

Moxibustion, curative effect, mechanism, key factor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10.11842/wst.2016.03.005

R245

A

(责任编辑:朱黎婷 张志华,责任译审:朱黎婷)

2016-02-14

修回日期:2016-03-04

猜你喜欢

灸法内源性艾灸
董氏奇穴联合透灸法治疗感冒后咳嗽验案
灸法治疗“未病”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家庭灸法轻松缓解眼疲劳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病毒如何与人类共进化——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秘密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内源性12—HETE参与缺氧对Kv通道抑制作用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