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狭义角度的医患沟通研究

2016-04-05关卫东王芙蓉

关键词:医患学者交流

关卫东,王芙蓉

(1.山东省青岛疗养院,山东 青岛 266071;2.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青岛 266071)

狭义角度的医患沟通研究

关卫东1,王芙蓉2

(1.山东省青岛疗养院,山东 青岛 266071;2.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青岛 266071)

目前我国的医患关系不容乐观,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医患之间缺失信任、缺乏理解,诊疗过程中缺少沟通,这已经是医务人员和管理者、研究者的共同认识。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学习,从狭义角度对国内外医患沟通研究现状做了综述,西方国家对医患沟通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经验已经比较丰富,但国内研究者对于医患沟通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方面,尤其是对于建立适宜的沟通方式和合理的长效沟通机制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提出医院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机制,畅通交流渠道,改进沟通形式、规范内容和技巧,不同的沟通对象有着不同的沟通方式,应为此构建多维医患交流模板,引导医患积极沟通,形成良好的沟通文化,保证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狭义;医患沟通;研究;综述

医患关系是反映民生水平、关乎社会稳定的一种社会关系,这亦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内容,可促进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1-2]。有学者认为,现代临床医学进一步发展的源动力为医生及医患关系。医患关系会严重影响医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现阶段我国的医患关系不容乐观,医疗纠纷的数量日益增多,医患矛盾激化的现象也不少见,不少地方出现了病人闹医院、殴打医护人员的恶性事件,医患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学习发现,西方国家对医患沟通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经验已经比较丰富,但国内研究者对于医患沟通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方面,尤其是对于建立适宜的沟通方式和合理的长效沟通机制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

1 医患关系及沟通

1.1 医患沟通

沟通为人与人之间所有信息交流而达成的共识,以此为基础构建的人际共识,从而分享利益并发展的过程,医患沟通为医疗卫生及保健工作中以重点内容为主题,医方为主要指导,以有特征的信息进行多途径交流,从而有效引导患者诊疗伤病,促使医患双方构建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以便更好的维护人类健康,推动医学与社会共同发展。医患沟通真正的内涵可分为狭义与广义,狭义则认为医患沟通是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日常诊疗中,涉及到的各种费用与服务,多采用诊疗服务方式展开沟通与交流;而广义上的医患沟通为义务工作者与卫生管理者、医疗机构、医学教育工作等人员,其均是基于医疗卫生及健康服务法律法规、道德展开各项服务工作,并严格规范医疗技术,采用非诊疗服务与社会各界展开沟通。本文着眼于狭义角度对医患沟通现状进行了综述。

1.2 医患关系的含义

对于医患关系(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s)的概念,学术界从经济学、法学、伦理学等各个角度做了讨论,但大部分学者还是认可从医学伦理学角度给与的定义,即医患关系是以医方和患方在共同的防病、治病过程中所结成的医学伦理关系。这里的医方是指医生护士以及医院管理人员,还包括医院和医学界本身;患方不仅指病人本人,还包括病人家属及监护人等[3]。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既包含了经济交往的服务与消费的关系,又包含着人文关怀、社会公益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等特殊的伦理道德内涵要求。对于医患关系的性质,不同学者有着不同认识。但是共同认为医患关系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影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医患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人际关系,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本文所涉及的医患关系正如上所述。

2 医患沟通的国外研究现状

1976年,萨斯与赫伦德认为,医生与患者的地位是不同的,而其主动性大小不同,通常医患关系管理模式有三种模式,即:主动被动模式(即父权主义型);指导合作模式(即以患者主动配合并执行医嘱为前提);共同参与模式(不仅主动合作而且还参与诊治过程)。Szasz和Hollender对医患模式的研究被世界各国学者所接受,奠定了这个领域的基础。

1976年,有学者对修正医生治疗方案的方式进行了深层研究,医患互动为良好的协商过程,并不是医生简单下令,之后便引导患者机械地听从命令;之后亦有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层研究,此次研究更注重医患沟通交流,其认为医生与患者的地位、教育程度、职业训练、权威等方面均有差异性,这亦是医患沟通最为关键的障碍,亦是导致医患冲突的关键原因。医患之间存在大量的信息需要交流、沟通、互动,因此有必要掌握信息交流的技巧、时机和全过程的效果评价。

3 医患沟通的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学者对于医患沟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已经比较丰富了,但国内的大多数学者对此还多停留在宏观理论研究,对于医患沟通的实证研究则更少。究其原因,医患双方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在中国国情下医患关系比国外更复杂。而医患沟通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人际交往技术,在实践中的干扰因素很多,难以规范。此外,由于医患沟通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过程,并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由于医患间专业知识的差距,存在信息不对称,给双方沟通带来障碍。

综上所述,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医务人员沟通技能培训,基于此来探究良好的医患沟通方式,尤其是在实践中建立适宜的沟通方式和长效沟通机制,对推动卫生事业的健康科学发展至关重要。新医改政策实行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医院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机制,畅通交流渠道,改进沟通形式、规范内容和技巧,应以不同的沟通对象,基于实际情况构建多维医患交流模板,加强医患积极沟通文化的培养,从而推动医患和谐发展。

[1] 李晓明,郭 梅.医患关系:不容忽视患者的义务[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8(5):309-310.

[2] 王锦帆.医患沟通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 陈晓阳,曹永福.医学伦理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本文编辑:孙春宇

R395.1

A

ISSN.2096-2479.2016.05.198.02

猜你喜欢

医患学者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学者介绍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