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口服伊马替尼治疗慢粒白血病发生间质性肺炎的护理

2016-04-05

关键词:伊马替尼甲磺酸间质性

庄 洁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肿瘤诊疗中心,江苏 徐州 221004)

一例口服伊马替尼治疗慢粒白血病发生间质性肺炎的护理

庄 洁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肿瘤诊疗中心,江苏 徐州 221004)

本文总结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出现间质性肺炎的相关护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施有效的呼吸道管理,正确的饮食指导,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发热、皮疹的对症处理以及激素副作用的预防。经过及时诊治和精心护理,患者37天后病情好转出院。

甲磺酸伊马替尼;间质性肺炎;护理

甲磺酸伊马替尼(商品名;Glivec,格列卫)是一种2-苯嘧啶衍生物,它通过取代BCR-ABL融合蛋白中的ATP而阻断ABL酪氨酸激酶的持续磷酸化,从而抑制Ph阳性白血病克隆的增殖和抗凋亡作用,成为第一个成功治疗Ph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靶向药物[1-2]。对CML的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都有很好的疗效,为CML的治疗带来了希望。甲磺酸伊马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水肿、腹泻、纳差、乏力、口腔溃疡、肝功异常,肌痛、肌痉挛等[3]。也有发生间质性肺炎报道,如于洪霞等[4]报道由甲磺酸伊马替尼致间质性肺炎1例,Ohnishi K[5]等发现,在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27例出现间质性肺炎。但未见伊马替尼致间质性肺炎的护理报道。2015年10月本病房收治一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服用伊马替尼后并发间质性肺炎,现将该病人的治疗及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李某(ID 00374991),男,53岁,因腹胀、纳差、体重减轻诊断为CML(慢性期)3个月。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 mg/d,间断服用呋塞米40 mg/d、螺内酯60 mg/d。2月后因出现皮疹、发烧、咳嗽、咳痰、上楼喘憋于2015年10月12日入院。

1.2 体格检查及治疗经过

体温:38.6℃,脉搏:118次/ min,呼吸:26次/min,血压110/70 mm Hg。患者神志清楚,体重下降2 kg。全身皮肤可见大片红色斑丘疹,表面可见皮屑,瘙痒;气促、咳嗽、咳白色胶冻样痰,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无头痛、头晕,四肢活动正常,无水肿。血常规示:WBC:13.13*109/L、中性:93%、CRP:34.06 mg/L、血气分析未见明显异常,CT示两肺磨玻璃样模糊影。经氧疗,氨溴素雾化吸入,静滴地塞米松、头孢地嗪抗过敏、抗炎,皮炎灵擦剂外用止痒等治疗。于2015年11月18日好转出院。

1.3 护理评估

1.3.1 评估患者全身情况

通过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史和功能状态:自理能力评分95分、压疮评分23分、跌倒坠床评分2分。重点评估患者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带来的副作用:间质性肺炎情况:发热、气促、咳嗽、咳白色胶冻样痰和全身皮疹。以及治疗间质性肺炎使用激素的不良反应的监测:高血糖、骨病、水肿、形象的紊乱等。

1.3.2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对疾病预后往往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用药后出现的一系列的症状:皮肤瘙痒、气促不能平卧,更易引起紧张甚至是绝望情绪。再加上激素的使用及长时间的保护性隔离,无疑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出现失眠、抑郁等精神症状,进行抑郁和焦虑自评得分是:SDS60分、SAS58分,为轻度抑郁和焦虑,予心理支持并持续观察。

2 护 理

2.1 间质性肺炎的护理

2.1.1 呼吸道的护理

①给予半卧位,尽量卧床休息,减少耗氧,用面罩以6~8 ml/min的流量给氧,维持外周血氧饱和度95%以上,以保证各个脏器的供氧[6]。整个护理过程中,监测血气分析2 d/次,随时调节氧流量,根据情况适当调整给氧工具,此病人入院开始3天用面罩给氧,气促好转后予鼻导管以4~6 ml/min的流量给氧,2周后逐渐停用氧气。②采用氧气雾化吸入协助患者咳痰,予生理盐水加氨溴索氧气雾化吸人治疗3次/d,每次雾化吸人治疗后协助叩背、利于拍痰。同时观察痰的颜色、量和性质,并且教会患者有效咳痰的方法(身体向前倾,采用缩唇式呼吸方法做几次深呼吸最后一次深呼吸后,张开嘴呼气期间用力咳嗽,同时顶住腹部肌肉)。观察呼吸的频率、深度和节律有无改变,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定时听诊肺部呼吸音,并且随时做好抢救插管的准备。③肺功能锻炼:向患者提供全面的肺功能锻炼计划,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的锻炼。首先护士应指导患者每日行呼吸肌运动锻炼(仰卧位,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经口缓慢吸气,升高顶住手,缩唇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肌肉,并收腹),2次/d,l0~20 min/次,以增加膈肌活动度,改善呼吸功能。2周后每天有计划地进行深呼吸、吹气球锻炼。20天后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此病人在住院期间没有因过劳而引起气喘、呼吸困难等。

2.1.2 发热的护理

发热时及时给予物理降温措施,但此病人是白血病患者禁用酒精擦浴。遵医嘱给予退烧药,定时监测体温4 d/次,及时补充水分、更换衣服和床单元,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因为发烧卧床不动造成压疮并发症的发生。严格无菌操作,抗菌药物现配现用,以保证药物的疗效,防止再次并发其他感染或感染加重。最大限度地切断呼吸道感染途径,避免再次受凉感冒。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提供单人房间,减少探视和陪护人员。开窗通风2次/d,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2次/d,30 min/次,地面、床、床头柜用0.1%含氯消毒液每日擦拭1次。1周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2.1.3 饮食护理

本例患者由于肿瘤细胞使机体能量大量消耗,疾病导致胃肠功能减退,加之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胃肠道反应,故患者出现纳差、体重减轻。因此在日常饮食中要增加食物的色、香、味,做到多样化以增加食欲。合理搭配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多吃瓜果蔬菜,多饮水,避免食用蛋、鱼、虾等易诱发哮喘的食物。同时鼓励患者进食植物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少吃多餐,不要暴饮暴食,食物温度、硬度要适宜,戒烟酒,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在护士正确的饮食指导下,患者食欲逐渐增加,出院时体重增加1 kg。

2.1.4 应用激素的护理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间质性肺炎的主要方法。但大剂量激素的使用,会带来新的风险:如高血糖、骨头坏死、影响形象和睡眠等。监测血糖3次/d,随时报告医生,记录24 h出入量,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认真听从患者主诉,防止高血糖的发生。每日询问患者有没有关节疼痛及疼痛的性质和部位,防止药物性骨病的发生,同时还做好防护,防止跌倒、碰撞等由于外伤导致的伤害。在此护理过程中,我们选派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足够耐心的老护士为其责任护士,顺利帮助患者度过心理应急期,在治疗期间没有发生高血糖、药物性骨病和水肿。而且在治疗开始就向患者宣教使用激素的相关知识,患者没有因为失眠、体型的改变而过度紧张。激素的应用减量过程很关键,应当慎重,告诉患者逐渐减量停药,此病人出院前激素已减量。

2.2 皮肤护理

对于皮疹要求患者勤剪指甲、保持皮肤清洁,忌用手抓皮肤及强行撕脱未完整脱落的痂皮,免引起感染。穿纯棉衣裤,避免用碱性肥皂、乙醇和粗毛巾清洗皮肤,减少日晒时间,外出时要戴太阳眼镜和遮阳帽避免受损皮肤暴露于日光下。有瘙痒时勿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温水局部擦拭后采用我院自制的皮炎灵擦剂局部外用,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3天后痒感减轻,5天后皮疹渐消退,15天后皮疹完全消退,留有色素沉着。

2.3 心理护理

由于是白血病患者,对疾病预后往往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加之用药后出现的一系列的症状:皮肤瘙痒、气促不能平卧,更易引起紧张甚至是绝望情绪。再加上激素的使用及长时间的保护性隔离,无疑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出现失眠、抑郁等精神症状[7]。对此,病情严重时责任护士每小时巡视患者,与其交流,解释病情和药物的作用,提供治愈的病例,使患者充分信任医护人员,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并配合治疗。科主任和管床医生也多次与患者交流,经各方面努力,帮助其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整个康复计划过程实施中努力配合,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失眠、抑郁,予每晚温水泡脚20~30 min,听轻音乐,必要时口服阿普唑仑,qd。为患者提供宽松、柔软的内衣裤,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患者病情稳定后,鼓励家属陪护,增加其安全感。随着病情好转,病人20天后SDS和SAS评分由60分和58降为48和42分,焦虑、忧郁症状减轻。

3 小 结

甲磺酸伊马替尼目前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一线用药,用药患者逐渐增多[8]。间质性肺炎是其罕见不良反应之一,对于用药初期患者不明原因出现发热、咳嗽、气短等症状,及时进行肺CT检查,及早采取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对本例患者的护理,体会到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控制感染、指导有效咳嗽排痰、加强营养、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和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阻止间质性肺炎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不足之处,护士对患者的心理变化没有做到全程动态的观察,导致患者出现失眠。通过后期的心理护理干预和药物治疗,患者睡眠情况逐渐改善。该患者由于疾病的关系,需要长期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可能还会有其他的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变化,并要做好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

[1] Odwyer ME,Mauro MJ,Druker BJ.Recentadvancem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J].Anna Rev Med,2002,53:369-381.

[2] 周 励,王爱华,王 黎,等.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51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8,29(1):33-36.

[3] 吴洪斌,陆 益,陆国椿.甲磺酸伊马替尼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处理[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22):1923-1925.

[4] 于洪霞,赵亚滨,何 娟.甲磺酸伊马替尼致间质性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9):856-857.

[5] Ohnishi K,Sakai F,Kudoh S,et al. Twenty-seven cases ofdruginduced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imatinibmesylate[J].Leukemia,2006,20:1162-1164.

[6] 郭晓菊,郭晓燕.氧气雾化问歇吸入法应用于老年肺部感染的效果,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3):1512-1513.

[7] 钟南山,李时悦.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87-389.

[8] SNEED T B,KANTARJIAN H M,TALPAZ M, etal.The significance of myelosuppression during therapy with imatinib mesylat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myelogenous leukemia in chronic phase [J]. Cancer,2004,100:116-121.

本文编辑:刘欣悦

R733.7

B

ISSN.2096-2479.2016.05.043.02

猜你喜欢

伊马替尼甲磺酸间质性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腕踝针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的临床观察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间质性肺炎不可逆转吗?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医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138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生伊马替尼耐药病例1例并文献复习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
FDA批准扩大伊马替尼在罕见胃肠癌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