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规模猪场疾病混合感染的预防及综合治疗措施

2016-04-05陈连芳顾宏程

兽医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预控猪病养猪

陈连芳 顾宏程

(泰州市高港区胡庄畜牧兽医站,江苏泰州 225300)

浅谈规模猪场疾病混合感染的预防及综合治疗措施

陈连芳 顾宏程

(泰州市高港区胡庄畜牧兽医站,江苏泰州 225300)

近些年来,生猪规模化养殖渐成趋势。随之多病原混合感染病例渐长,给猪病诊治带来不小的难度。分析规模猪场出现疾病混合感染的病因,与规模化养殖与之配套的的兽药、疫苗、防疫、防治等等工作跟不上极为相关。猪场有混合感染病例出现,症状将趋向复杂化,病理变化多数非典型性经过,确诊难度大,需结合实验室诊断。针对此病种的出现,单一的防控措施,难以有效遏制此病的蔓延。采取综合性的防病措施,注意改善猪场环境、疑似病例及早隔离、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注意预控各类不良应激、做好舍内污物体的清理、适时接种防疫疫苗等等,为目前预控此病发生的关键。文章就对此展开详细的论述和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混合感染;猪病;防控

1 前言

当前规模化养猪的兴起,影响养猪效益最大的因素,要数猪传染性疾病了。传染病的发生病因复杂,猪场养殖环境恶劣,卫生防疫不到位,猪场多种致病菌滋生,当气候变化,养殖环境恶化,猪体抗病体质降低,将导致过往单一的病原体所致疾病转为两种或多种传染性病原体所致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造成猪病混合感染的病例明显增多,并导致猪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尤其是一些条件性、环境性病原微生物所致的疾病更为突出。

2 规模猪场出现疾病混合感染的病因分析

(1)现阶段,本地规模猪场的发展尚且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整体发展速度迅猛。与之配套的兽药、疫苗、防疫、防治等等工作相对较滞后。如有些疫苗(如蓝耳病)保护率低下,有些病(如附红细胞体病)还没有疫苗,有些养猪场还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防疫程序和消毒制度,有些从业人员而对新情况束手无策。

(2)规模养猪管理观念滞后,现阶段,不少规模养猪户主仍凭经验养猪,参照过往的散养习惯或方式,对待发展当下的规模养猪。甚至个别猪场,养殖走向规模化,消毒管理却未跟上,接种防疫疫苗更是不到位,甚至是有一搭无一搭。即使有疫病感染,个别认为是偶然现象,未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3)长途贩运加剧了疾病的传播和扩散,加上有些检疫部门行政不作为,使得有些病猪能跨省、跨县运输,导致疾病的传播。

3 猪病混合感染症的特点

规模猪场病猪感染混合感染症,其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一定程度上,与单一感染病症有类似之处,同样有诸多不同之处。剖检病死猪,病理变化呈典型性或非典型性经过。单纯靠肉眼判断,难以确诊,必须要结合实验室诊断,如此给检测检疫条件较差的猪场,确诊疫患带来不小的难度。就混合感染症而言,临床诊治不及时的话,往往将造成治标不治本,病情反复,顾此失彼,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难以起到理想的康复治疗效果,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由此,针对混合感染症的各种病因,务必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确保自根本上有效控制病情。

4 预防措施

规模猪场混合感染症的发生,分析致病因与多因素相关,由此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方可起到理想的预控效果。

4.1 注意改善猪场环境

改善猪场养殖环境,加强猪场饲喂用料管理,禁止饲喂霉变饲料。科学配比日粮,满足不同阶段营养需求,切实提升猪群体质。

4.2 疑似病例及早隔离

发现疑似病例,及早隔离诊治。注意猪场内外环境消毒,日常消毒确保每周1次,患病流行期消毒每天1次。同时,注意限制用具及人员的四处走动,避免病原菌借机传播感染。

4.3 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冬季注意保温,夏季注意防暑,注意清灭蚊虫,改善舍内通风,营造舒适的养猪环境,增强猪群体质,更有利于病猪病情的康复。

4.4 注意预控各类不良应激

不良应激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将加重疫情。转群、换料、接种等关键时期,均会产生不良的应激反应,导致病情加重。由此,病猪处于特殊护理期,应注意预控各类不良应激的发生。

4.5 做好舍内污物体的清理

注意清理舍内污物,注意处理病死猪尸体,所有污物集中堆积,无公害化处理,避免疫情扩散和蔓延。

4.6 适时接种防疫疫苗

待猪病疫情稳定,渐渐恢复正常之后,建议根据不同疫苗接种防疫的要求,注意做好各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同时,制定切合实际的免疫程序。有的养殖户主片面的认为,猪场从未发生过的猪病不必要免疫。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现在的猪病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感染性强,一旦有一个猪场发现疫情,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相邻的几个猪场将向“糖葫芦”似的迅速蔓延开来。由此,只要本地有此病的流行,就应注意免疫。

5 混合感染症的综合治疗措施

(1)以猪瘟为主的混合感染:猪瘟弱毒疫苗(10~30头份/头)+转移因子或白细胞介素+黄芪多糖肌注,连用3次。首先注射猪瘟弱毒疫苗(超过40 kg的猪每头注射50头份,低于40kg的减半)。实践证明大剂量注射猪瘟弱毒疫苗对猪瘟的治愈率能达到85%左右。

(2)以蓝耳病、圆环病毒为主的混合感染的治疗。病的特点是传播快,多发生夏天,高热,多数便秘,用退热药后可降温,第二天又上升,在民间称“高热病”。治疗可用干扰素(或诱导剂)+黄芪多糖+蓝瘟高热康肌注,每日1次,连用3 d。

(3)有链球菌混合感染时可再加用链球欣、肿链双抗。有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混合感染时再加用氟利健。有附红细胞体或弓形体混合感染时可再加用血喘抗。

[1] 聂海盛.仔猪腹泻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12):55-56.

[2] 刘志勇,杨丽.山区散养土鸡疫病的综合防治对策[J].畜牧兽医杂志,2008,(1):101-102.

[3] 宁加钦,覃锡勇,王缉春.当前常见猪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对策[J].畜牧市场,2010,(10):30-31.

猜你喜欢

预控猪病养猪
疫情预控公益广告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浅谈猪病的临床诊断
养猪
RNA干扰技术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猪病中的应用
监理预控在工程实施中的有效应用
猪病诊断的一些误区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实现安全预控管理的几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