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的治疗
2016-04-05姜宏波
姜宏波
(江苏省海安县高新区畜牧兽医站,江苏海安 226600)
鸡球虫病的治疗
姜宏波
(江苏省海安县高新区畜牧兽医站,江苏海安 226600)
近些年来,随养鸡规模的扩大,鸡球虫病呈肆虐之势。针对此病的发生,长时间、低浓度、单一的使用某一种抗球虫药,球虫对该药易产生耐药性,使药物防治效果下降。如何科学用药成为养殖户主普遍关心的话题。文章介绍此病发生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鸡球虫病治疗的常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供参考和借鉴。
球虫病;诊断;防治
1 前言
鸡球虫病为分布极广的原虫病,养鸡生产实践中,此病一则导致雏鸡大批死亡,二则明显降低鸡只的生产性能,影响最终的养殖经济效益,危害禽畜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现阶段,鸡球虫病对雏鸡和育成鸡的危害性均要大,15~30日龄雏鸡,发病率更要高些,此病耐过后多数长势不好,发育不良。
2 鸡球虫病的原因
鸡球虫病是鸡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它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10~30日龄的雏鸡或 35~60日龄的青年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80%。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成年鸡一般不发病,但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是传播球虫病的重要病源。
3 流行病学
鸡球虫病四季皆发,尤其潮湿温暖的4~7月份,此病发病率极高。此病常见幼鸡,3~5周龄幼鸡易感,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要高很多。成年鸡对此病同样敏感,尤其地面散养鸡易感性最大。
此病的传播,球虫寄生鸡体内,形成卵囊排出体外,污染水源、饲草、土壤等等。易感鸡群误食后,经口摄入回到鸡群体内,继续繁殖下一代,形成循环传染源。调查证实:其他鸟类、昆虫、家畜等等,都可成为此病的间接传播者。
4 鸡球虫病的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头卷缩,食欲减退,嗉囊内充满液体,鸡冠和可视粘膜贫血、苍白,逐渐消瘦,病鸡常排红色葫萝卜样粪便,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开始时粪便为咖啡色,以后变为完全的血粪,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致死率可达50%以上。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粪便中带血液,并含有大量脱落的肠粘膜。
急性球虫病:
精神、食欲不振,饮欲增加;被毛粗乱;
腹泻,粪便常带血;
贫血,可视粘膜、鸡冠、肉垂苍白;脱水,皮肤皱缩;
生产性能下降;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死亡率可达80%,一般为20-30%。恢复者生长缓慢。
慢性球虫病:
见于少量球虫感染,以及致病力不强的球虫感染(如堆型、巨型艾美耳球虫)。拉稀,但多不带血。生产性能下降,对其它疾病易感性增强。
5 鸡球虫病的临床诊断
(1)鸡30日龄左右,易感盲肠球虫;60日龄左右,易感小肠球虫。
(2)盲肠球虫,可诱发出血性肠炎。病鸡精神萎靡,食欲废绝,羽毛蓬乱,鸡冠苍白,渐显消瘦,有血便,多数在发病后3~5d,死亡。
(3)小肠球虫,危害小肠中段,诱发出血性肠炎。感染后,病鸡精神萎靡,排大量棕色粪便,出生后3~5d死亡。耐过病鸡,长势弛缓。
(4)慢性球虫病,常见1~3月龄。病鸡感染后,渐显消瘦,严重贫血,间歇性下痢,相对病程要长些。
6 治疗措施
6.1 常用药物
目前,抗球虫药物种类繁多,大致分为二类:第一类为离子载体抗生素,如真能霉菌,马杜霉菌,盐霉素等。第二类为化学合成药物,如氯苯胍、地克珠利,另外,中药抗球虫剂也有,如常山酮。
6.2 用药方法
磺胺类药物,比如: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喹噁啉等等。结合诊断结果,根据病情轻重,尝试适量比例混饲拌料,或直接添加饮水中,治愈效果不错。经用药实践,拌料喂服的效果更好些,相当于饮水中加2倍的药剂。
氨丙啉,0.012%~0.024%比例溶解水中,自由饮服,连续用3~4s。
百球清,2.5%药剂溶液,0.0025%比例溶解水中,自由饮服,连续用3~4d。
及早用药预防此病,目前仍为不错的选择。但是,适用的抗球虫药,用于抑杀球虫发育早期阶段较好。而一旦临床出现血便症状,球虫实现了无性繁殖向有性繁殖的过渡,此时再尝试用药防治的话,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由此,雏鸡2周龄易感或流行季节来临前,建议在饲料中和饮水中提前投药,达到有效预控的目的。
6.3 注意事项
就球虫病而言,球虫卵囊有着极强的生命繁殖力。尤其在潮湿的土壤环境中,能存活达1年之久。由此,在鸡群生长的整个周期内,都有感染此病的可能。在此,抗球虫添加剂的使用,务必要持续使用,不要随意中断,避免爆发球虫病,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在抗球虫药施用期间,应准确把握适用剂量。剂量不足,预控效果不良,易产生耐药性,爆发球虫病。剂量过量,易产生不良反应,严重甚至导致中毒。以马杜拉霉素为例,常规剂量在5~6mg/ kg,超过6mg/kg,将明显抑制鸡只的长势,降低饲料利用率。
抗球虫药的使用,常见的几种药物,比如:盐霉素、氨丙啉、常山酮、尼卡巴嗪等等,之间有配伍禁忌。2种或2种药物同时使用,将影响相互间的作用效果。比如:莫能菌素、盐霉素,不能与泰乐菌素、泰妙菌素,配伍使用,很容易抑制机体长势,导致中毒死亡。氨丙啉,不能与维生素B1组合使用,存在的明显的拮抗作用,将直接影响最终药效。
抗球虫药的施用用量,严格意义上来讲用药要偏少,最好能在2次以上的预混后,再次使用。预混期间,注意调拌均匀,确保药效发挥的稳定性。避免调拌不均匀,导致药物中毒。
[1] 于咏兰,汪明.一种复方抗球虫制剂的研制[J].中国兽医杂志,2006,(9):49-50.
[2] 颜卉,郗伟斌,杜绍范.中西结合制剂防治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试验[J].中国兽医杂志,2006,(5):37-38.
[3] 聂奎,颜焰,高俊伟,等.地克珠利、氨丙啉与左旋咪唑联合使用对Eimeria tenella的效力试验[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06,1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