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治
2016-04-05葛建军
葛建军
(江苏省灌南县新安动物防疫检疫所,江苏连云港 223500)
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治
葛建军
(江苏省灌南县新安动物防疫检疫所,江苏连云港 223500)
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危害性很大的传染病。如不及时防治措施,将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其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与一般病症有所不同,应早发现早治疗,以有效降低临床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饲养者的经济效益。
仔猪大肠杆菌;诊断;防治
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危害性很大的传染病。本病流行面广,每个猪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主要症状以排黄色稀便和急性死亡为特征,发病快,病程短,经常一头发病,很快会传至整窝。如不及时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就会造成全窝死亡,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成为养猪业发展的严重障碍之一。
1 病因分析
1.1 病原因素
大肠杆菌属于肠杆菌科的埃希氏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短杆菌,有鞭毛,易在普通琼脂上生长,形成凸起、光滑、湿润的乳白色菌落。本菌对碳水化合物的发酵强,在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红色菌落,在SS琼脂上多数不生长,少数形成深红色菌落。大部分肠道大肠杆菌在血液培养基中都具有溶血性。大肠杆菌的抗原构造由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荚膜抗原(K)组成目前分离的大肠杆菌,O抗原有171种,H抗原有64种,K抗原有103种,其互相组合可形成许多血清型。纤毛(F)抗原用于血清型鉴定。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许多血清型都可以引起猪发病,其中最常见的有O8,O45,O147,O149,O157,O138,O139,O141等血清型。
1.2 非病原因素
1.2.1 环境因素
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该病的发生主要与母猪,特别是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有关,如栏舍不清洁,母猪乳头消毒不彻底,污染垫料等都是仔猪黄痢的诱导因素。所以,做好环境消毒工作,可以有效的减少仔猪黄痢的发生。
1.2.2 营养因素
不注重母猪饲养,没有供给营养全面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全价饲料,是仔猪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抵抗力降低。所以要加强对母猪的饲养,通过母乳来增强仔猪的抗病能力。
2 发病机理
现代的研究揭示了大肠杆菌致病的本质是由于多种毒力因子引起的不同的病理过程。
2.1 内毒素
大肠杆菌内毒素是大肠杆菌外膜中含有的脂多糖,当菌体崩解时被释放出来,其中的类脂A成份具有内毒素的生物学功能,是一种毒力因子,在败血症中作用尢为明显。
2.2 外毒素
大肠杆菌外毒素分两大类,第一类为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LT有抗原性,分子量大,60度经10分钟破坏,可激活肠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的腺苷环化酶。增加环腺苷酸(cAMP)产生,使肠粘膜细胞分泌亢进,发生腹泻和脱水;而ST可激活回肠上皮细胞刷绒毛上的颗粒性的鸟苷环化酶,增加cGMP产生,同样引起分泌性腹泻。
2.3 细胞毒素
SLT有3型:SLT-ⅠSLT-Ⅱ及SLT-Ⅳ,目前研究发现SLT-Ⅱ使猪产生水肿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除此之外据有致病性的因子还有定植因子、直接侵袭性、大肠杆菌素。据李昆等[1]报道。
3 流行病学
常发生于出生后1周以内,以1~3日龄最常见,随日龄增加而减少,7日龄以上很少发生,同窝仔猪发病率90%以上,死亡率很高,甚至全窝死亡。
4 临床症状
病猪主要症状是突然腹泻,初期拉黄色糊状软粪,不久转为半透明的黄色液体、腥臭。严重的病猪肛门松弛,大便失禁,眼球下陷,迅速消瘦,皮肤失去弹性,外阴部,会阴部、肛门周围以及股内等处皮肤潮红,很快昏迷而死。发病最早的常在生后数小时,无排粪便症状而突然死亡。
5 病理变化
病猪尸体被毛粗乱,严重脱水,颈部皮下水肿;胃内有酸臭的凝乳块,胃黏膜潮红、肿胀,少数病例有出血;肠道膨胀,有大量黄色液体内容物和气体,并有浓烈的腥臭味,主要病变是仔猪急性胃肠卡他性炎症,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肠系膜淋巴结有弥漫性小出血点,肝肾有凝固性小坏死灶。
6 诊断
6.1 实验室诊断
6.1.1 肠毒素测定
选择健康的青年家兔,禁食48h(饮水不限)。将待试菌株在普通肉汤(最好是CAYE-2培养液)内,用电动搅拌器以60~240转/min、在37℃连续有氧搅拌培养18h。以无菌手术切开兔腹壁,自盲肠游离端的回肠开始,沿向心方向用4号丝线单结扎,注射段长4~5cm,间隔段3~4m,每段分别注射被检菌滤液及用作对照的CAYE—2培养液各ll,每份样品以随机方式注射两个肠段,llh时扑杀动物,取出结扎肠段,测定每个肠段的液体积聚量(l)和肠段的长度(cm),求出液体积聚量与肠段长度之平均比值(ml/ cm)。如肠段积液lml/cm,时即判为LT阳性。用猪作结扎肠试验敏感,方法类似于兔。
6.1.2 吸着因子的显微镜检查
将回肠前段反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用接种环从粘膜取材作细菌涂片,染色镜检。阳性者在片中每个视野均可发现大量大肠杆菌状细菌。如没有吸着因子的大肠杆菌则细菌被冲洗干净,视野中基本没有细菌。有吸着因子、特别是具有K88的大肠杆菌,一般都能产生热敏肠毒素。因此,查出大肠杆菌的吸着因子,一般就能证明是致病菌。
非致病性大肠杆菌只能产生内毒素,不产生肠毒素,故用小肠结扎试验呈阴性反应。
6.2 临诊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尤其是2~3日龄仔猪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剖检可见急性卡他性胃肠炎可以初步确诊,采集病料进行病理学诊断即可确诊。
7 治疗方法
取病样(未经治疗的发病仔猪心、肝、肾、心血、直肠内容物)送化验室分离分离病菌做药敏试验,选择最敏感药物,
同时对发病的所有仔猪进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喹诺酮类。同时给仔猪补液(10%安呐咖注射液5ml+2.5%维生素B1溶液3ml+10%维生素C溶液5ml+1%硫酸阿托品溶液2ml+15%葡萄糖溶液100ml+生理盐水85ml),用前加温至39℃,腹腔注射量5ml/头,一到两天一次,发病窝中所有仔猪口服0.1%亚硒酸钠1ml。抗生素和磺胺药疗法,庆大霉素每次4~7mg,每天一次,肌肉注射,已基环丙沙星 2.5~10mg/kg,每天两次,肌肉注射。壮观霉素25mg/kg,分两次口服。氯霉素,每日50mg/kg,肌肉注射。青霉素8万单位加链霉素80mg,一次内服,一天两次。黄胺脒0.5g加甲氧氨卞氨嘧啶0.1g,研末,每次5~10mg/kg每天两次,连用3d以上。
8 预防措施
8.1 饲养管理方面
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母猪分娩时专人守护,所产仔猪放在有干净垫草萝筐内,待产仔完毕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乳头。圈舍用生石灰消毒,注意保持猪舍环境清洁、干燥,尽可能安排母猪在春季或秋天天气温暖干燥时产仔,以减少发病。产前母猪48h内用奥克米先 10~15ml,分点肌肉注射,一天一次,或氧氟沙星0.3~0.4 mg/kg,肌肉注射,每天两次,连续给药两天进行预防。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微生态制剂,如含无致病性嗜氧芽胞杆菌的康大宝,通过调节仔猪肠道内微生物区系的平衡,抑制有害大肠杆菌的繁殖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据近年来在江苏一些地区的试用情况来看,效果很好,值得进一步试用。另外,注意保持猪舍环境的清洁、干燥,尽可能安排在春、秋天气温暖干燥的季节产仔,可减少本病的发生。
8.2 免疫预防的方法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已研制出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活疫苗,妊娠母猪在分娩前10~20d,耳根深部皮下注射1ml,保护抗体可通过初乳传递给仔猪,以防本病的发生。有条件的猪场,可利用本场分离的致病菌制成灭活菌苗或制成抗血清或经产母猪的血清,进行注射或口服。据秦道国等人报道。
8.3 微生态制剂预防
在仔猪吃奶前投服某些微生态制剂,如益生素,其他含蜡状芽孢菌,枯草杆菌,乳酸菌,固氮菌,酵母菌等。这些正常菌群的大量存在,能够抑制动物体内致病菌的生长繁殖,从而起到预防作用。据赵英华,吴绍康等报道。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仔猪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其发病急,死亡率高,若能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预防,完全可以降低临床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生,获得饲养业更大的经济效益,使养猪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1] 李昆.规模猪场仔猪黄痢的综合防治[J].畜禽业,2011,(1):59-60.
[2] 秦道国.仔猪黄痢白痢的综合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1):98-99.
[3] 赵英华,吴绍康.仔猪黄痢的中西医综合防治[J].中兽医学杂志,201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