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2016-04-05文素华

兽医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血凝细小猪群

文素华

(江油市大堰畜牧兽医站,四川江油 621700)

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文素华

(江油市大堰畜牧兽医站,四川江油 621700)

针对猪细小病毒病的研究,发现其实影响猪健康成长的典型病毒,容易造成猪流产、胎儿死胎、仔猪腹泻和皮炎等现象,进而造成疾病在猪场的扩散,影响严重。加强对猪细小病毒病的研究,应针对相应猪疾病的分析,完善其诊断措施,从而结合相关的治疗措施和技术,以实现对猪细小病毒病的科学控制,进而确保猪的稳定生长。本文对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进行探讨,以实现对猪细小病毒病的全面认识,结合地区相关医疗水平,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以确保猪的稳定生长和养猪场的稳定进行。

猪细小病毒病;诊断;防治措施

1 猪细小病毒病的症状

猪细小病毒病,主要是在猪养殖和生长阶段出现的主要病毒,由猪细小病毒引起,其病毒抵抗性较强,对热、酸性和碱性的抵抗力很明显,如果针对这类病毒进行消毒剂的处理,其效果不明显,相反运用0.3%录酸钠溶液进行处理,其根除效果明显。猪细小病毒病的传播,容易造成母猪怀胎期间受感染,进而影响胎猪的发育,造成流产、胎猪早死的现象。同时母猪由于受感染的范围较广,易受横向感染的影响,胎盘感染也是主要的形式。因此针对感染病毒后的母猪,应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病毒以此为感染源,将病毒扩散、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公猪对猪细小病毒病的抵抗力同样较弱,容易造成配种期间,将自身携带的病毒传播给母猪,进而造成养猪场范围内的猪群全部感染病毒,扩大影响的现象。通过对猪细小病毒病传播途径的分析,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公猪、母猪和育肥猪等。由于猪细小病毒病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因此养猪场针对该类疾病的预防措施,应以春夏季为主要预防阶段,同时该疾病多发生母猪待产、配种期间,应结合母猪的生育时间加强相关预防措施的处理和进行。

2 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方法

针对猪细小病毒病的分析,其主要的诊断方法包括免疫荧光诊断、病毒分离诊断和血凝抑制诊断等。

2.1 免疫荧光诊断

免疫荧光诊断在猪细小病毒病中的运行,主要是针对猪细小病毒的病源体进行分析,通过对猪细小病毒和特异情况下猪细小病毒以1:3的比例,进行添加到灭菌生理盐水中,结合研磨器的研磨处理,以均匀的浆糊状为宜,同时进行反复冷冻处理,以3次为宜。通过对12000r/min情况下上清夜的处理,运用过滤器进行过滤杀菌操作,结合PK-15细胞培养瓶的混合处理,并对相关情况进行及时记录,观察天数以6d为宜。同时针对猪细小病毒细胞进行此类操作,观察天数以3d为宜。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结合显微镜下猪细小病毒的荧光特性进行判断,如果显示结果为阳性,则具备猪细小病毒,由于该类研究方法,较为先进,但是实验时间较长,因此在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中应用较少。

2.2 病毒分离诊断

病毒分离诊断在猪细小病毒病中的诊断,主要是针对疑似猪细小病毒细胞的整理,通过观察的方法,实现对其判断。其实验时间和免疫荧光诊断时间相同,由于其设备要求较低,因此在广大地区得到推广,个别地区研究人员对其研究方法进行创新,如典型刘秀芬ST细胞培养研究法,即针对猪细小病毒病的研究,主要通过ST-细胞上盲传6带的形式,实现对细胞病变的分析、观察和记录,从而实现对猪细小病毒的判断。

2.3 血凝抑制诊断

血凝抑制诊断在猪细小病毒病中的诊断,主要针对猪细小病毒携带的血凝性进行分析,以人类O型血和豚鼠红细胞的混合进行实验,如果猪细小病毒特异性性的血清和猪细小病毒的中和,进而产生血凝抑制的现象,则判断为猪细小病毒携带该病毒。但是由于血凝抑制诊断,受人类血型、豚鼠红细胞构造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科学程度不高,因此在对猪细小病毒病中的诊断中,运行较少。

3 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3.1 合理安排疫苗接种

针对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治措施,应根据该病毒产生的季节特点和传播途径,定期安排相应的疫苗接种工作,以实现对猪细小病毒病的有效抵制,提高猪群的免疫能力。其中猪细小病毒病的接种疫苗,多种多样,典型的包括灭活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和基因工程或载体疫苗等。针对疫苗接种工作的进行,应结合地区经济特点和病毒类型,安排相应的疫苗接种类型,确保疫苗的接种,能够对猪细小病毒病的抵制产生实质性作用。因此地区疾病控制中心,应加强对疫苗接种工作的管理,安排合理的注射工具,避免针头型号问题造成疫苗接种工作失败,造成地区疫苗接种的经济支出。针对疫苗接种的效果,疾病控制中心应定期对猪群进行诊断、检测,及时掌握猪群的免疫情况,从而安排相应的疫苗接种工作,切实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3.2 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针对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治措施,应根据其产生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切实做好饲养管理工作,以确保猪群饲养环境和生长环境的干净、卫生,有利于促进猪群的健康成长。做好猪群的饲养管理工作,应定期进行猪舍的打扫、消毒工作,同时应定期运用不同种类药物进行消毒,以避免病毒对消毒药物产生抵抗效果。加强对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治,应科学设计饲养配料,以中药性效果明显和营养价值高的配料为主进行饲养,以全面提高猪群对细小病毒的抵抗力。为确保猪细小病毒病的及时发现,应加强对猪群生长情况、配种情况的记录,以实现对猪细小病毒病产生的及时发现,确保短时间内实现对该病毒的治愈,确保猪群的稳定生长。

4 结束语

猪细小病毒病,是影响猪进行正常配种、生育和幼猪成长的主要病毒,应结合该病毒产生的季节特点和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全面运用合适的诊断方法,以实现对该病毒的及时发现。为确保猪细小病毒病的的有效防止,应合理安排疫苗接种工作和饲养管理工作,以全面提高猪对该病毒的抵抗力,客观上促进养猪业的稳定发展。

[1] 李娇,祖立闯,王金良,等.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研究进展[J].猪群保健,2016,33(2):105-106.

猜你喜欢

血凝细小猪群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2种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方法的评价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犬细小病毒病(CPV)的诊断与治疗
为善小 传播爱——乐善好施从细小处开始
猪群亚健康
对影响禽流感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