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营山黑山羊传染性脓包病的诊治

2016-04-05冉志宇

兽医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营山县脓包全群

冉志宇

(四川省营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营山 637700)

一例营山黑山羊传染性脓包病的诊治

冉志宇

(四川省营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营山 637700)

营山县某山羊养殖场饲养营山黑山羊83只,2016年5月7日发现3只3月龄羔羊口角、上唇有散在小红斑,病羊饮水、采食减少,5月8日、9日相继发现7只3~4月龄羊羔出现相同症状,5月12日又有3只成年羊发病。5月14日接到疫情报告后赶赴现场进行诊断,最先患病的3只羔羊已经极度消瘦、虚弱,暂无病死情况。

营山;黑山羊;脓包病

1 诊断

(1)根据病羊口角、上唇或鼻镜上发生散在的小红斑点,以后逐渐变为丘疹、结节,继而形成小疱或脓疱,蔓延至整个口唇周围及颜面、眼睑和耳廓等部,形成大面积具有龟裂、易出血的污秽痂垢,痂垢下肉芽组织增生,嘴唇肿大外翻呈桑葚状突起。口腔粘膜损害,粘膜潮红,在口唇内面、齿龈、颊部、舌及软腭粘膜上发生水疱、脓疱和烂斑等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羊传染性脓包病。

(2)与羊痘鉴别诊断:羊痘病初体温升高达41~42℃,痘疹多发于皮肤无毛或少毛部位,如眼周围、唇鼻、乳房,四肢和尾内侧,全身性反应严重,痘疹结节呈圆形隆起,突出于皮肤表面,界限分明,似脐状。而羊口疮主要是唇、鼻,口腔病变严重。

(3)与羊口蹄疫的鉴别诊断:羊口蹄疫初期体温升高达41~42℃,流涎,嘴角常带白色泡沫,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粘膜发生蚕豆大小水泡,水泡破裂后形成浅表的红色糜烂,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发生水泡,破溃后出现糜烂,或干燥结成硬痂,口部病变不会出现肉芽组织增生、嘴唇肿大外翻呈桑葚状突起等症状。

(4)采集发病羊血5份、场内未发病羊血15份分离血清,用ELISA进行O性口蹄疫、亚洲I型口蹄疫免疫检测,免疫抗体均在保护值范围内。

2 防治

(1)全群进行仔细检查,将发病羊全部隔离饲养,严禁混群,全场用2%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消毒,然后进行彻底清扫,粪便堆积发酵。再用1%强力消毒灵全场消毒,每天坚持打扫清洁卫生和消毒。

(2)饲喂草料尽量拣出芒刺,避免皮肤及粘膜损伤,加喂适量食盐,减少啃土啃墙,保护口腔粘膜不受损伤,适当增加精料,保证清洁饮水。

(3)药物治疗: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0%的盐水冲洗患部,对结痂者可用纱布浸湿后捂在结痂上,待痂皮软化后,轻轻剥离痂皮,再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0%的盐水冲洗,然后涂擦冰硼散(冰片50g、硼砂(煅)500g、朱砂60g、玄明粉500g,共研为末,亦有成品盒装冰硼散。取冰硼散适量兑于冷开水中,可兑成30%冰硼散溶液。用棉花或纱布蘸药液涂擦患部),也可用土霉素软膏涂擦,每天两次痊愈为止。对于病情较重的可用黄芪多糖注射液+VC肌注,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补液,每天1次,连用3d,有继发感染的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配合治疗(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不应大量或连续使用),全群用清瘟败毒散拌料或饮水。剥离的痂皮不能随意丢弃,要用容器收集集中烧毁,避免病毒扩散和污染环境,治疗过程中戴手套,做好自身防护。

3 疗效

采取上述治疗措施,3只极度虚弱的羔羊因后期无法进食死亡,8d后其他病羊痊愈。

4 体会

羊传染性脓胞病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传染速度快,危害严重,一旦发生,羊群、羊场都可能长期带毒,治疗起来劳动强度大、病程长,防治难度大。为有效防控该病,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引种管理。不从疫区、疫场购羊,引进羊只必须进行隔离饲养,隔离期满方可混群。

(2)严格消毒。制定消毒制度,定期清扫、消毒,保持羊舍清洁干燥,羊粪堆积发酵处理,消毒药品轮换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

(3)加强营养,定期驱虫。适当添加精料,合理补充矿物质饲料,保证饲料营养全面保持羊群良好膘情,对瘦弱个体及时检查,单独饲喂养;定期驱虫,防寄生虫感染,不要长期单一用一种驱虫药物。

(4)一旦发现病例,全群仔细检查,患病羊及时隔离,避免接触传染,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遏制病情发展。

[1] 曾进.一例大足黑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7):186.

猜你喜欢

营山县脓包全群
牙龈长脓包是牙根发炎
营山县:变“坐堂待访”为“流动接访”
营山县医保局召开医疗救助“我为群众办实事”座谈会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接种疫苗要防过敏
营山县现代林业建设基础与研讨
营山县湿地规划浅谈
怎样降低养鸭用药成本
小脓包会惹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