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汉台区畜牧业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

2016-04-05刘永强曹建荣李炳友张晓强

兽医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肉牛畜牧业畜牧

刘永强 曹建荣 李炳友 张晓强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陕西汉中 723000)

关于汉台区畜牧业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

刘永强 曹建荣 李炳友 张晓强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陕西汉中 723000)

近年来,产业扶贫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畜牧产业又是农村家庭经济的第二大产业,本文深入调查了畜牧产业现状和发展潜力、适宜于发展的养殖种类和组织模式,提出了汉台区畜牧产业以肉牛养殖为主的精准扶贫的主要思路、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对于当前开展的精准扶贫和扶贫攻坚战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畜牧业;扶贫;调研

1 我区畜牧业发展基本情况

汉台区地处汉中市中部,国土面积556km2,畜牧产业体量不大,但畜禽养殖种类比较齐全,集约化、专业化程度较高,对市场价格反应灵敏,属于典型的城郊型畜牧业模式。

据统计,2016年全区有养猪户2478户,存栏60627头;肉牛1480户4906头;奶牛83户826头;羊229户7485只;鸡5926户729536只;鸭、鹅和其它种类养殖户变化不大,但多为散养户。全区登记注册的养猪场有43家,养殖量占70%以上,其它均为适度规模户,零散养猪户很少;蛋鸡规模化程度较高,已有1万只以上的自动化养鸡场4家,其余大多为千只以上的适度规模养鸡户;肉牛、肉羊产业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把养殖户作为职业,起步至少要有一定的规模。随着现实的考验和时间的推移,规模化程度将会得到逐步提高。

2 汉台区贫困户基本现状

汉台区属汉中市中心城市,常住人口55.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9.5万人),共辖14个镇(办事处),涉农镇办9个,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47元。汉台区2016年确定畜牧产业扶贫的涉及7个镇(办事处)的48个行政村。经过调查,这些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几乎各占三分之一:因病致贫、缺乏劳动力、因年老(70岁以上)失去劳动能力的无助老人。若每户有一人常年在外打工,按汉中市最低工资1500元/月计算,年收入18000元,加上农村承包土地的收入,越过年人均2950元的贫困线不是什么难题。

3 我区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和实际困难,依托畜牧业脱贫的有利条件

我区地域面积较小,仅556km2。除城区和316国道以南及汉江河以北、褒河以南的限养区和禁养区外,适宜养殖的区域面积非常有限。其次,随着汉江、褒河沿岸污染源治理工作的深入和推进,我区早在2013年就划定了沿汉江3km之内为禁养区,316国道以南、108国道以北为限养区。加之城镇化建设在不断扩展,西汉高速、十天高速、西汉高铁和宝巴高速的建设,畜牧业在我区的发展空间在逐步缩小。宜养区仅限在武乡、汉王、徐望及老君和宗营部分乡镇,养殖用地日趋紧张。但是,汉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属典型的稻麦两熟区,是国家粮油生产基地,农作物秸秆丰富,特别是我区的丘陵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在8万亩以上,全年可以利用的农作物秸秆15万t,发展舍饲肉牛有较好的饲草资源。发展肉牛养殖不但能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还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能有效缓解政府秸秆禁烧工作的压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且在汉台区投资建设规模肉牛场(公司)有以下客观存在的优势:

3.1 肉牛养殖发展前景广阔

(1)价格稳定,市场风险小。据畜牧业务部门统计资料显示,长期以来,牛肉价格没有出现过巨大的波幅,价格一直保持比较稳定持续的上升通道,相对于其它畜产品巨大的价格波动幅度来讲,肉牛养殖市场风险低,是一项效益稳健的养殖项目。

(2)抗病力强,疾病较少,管理粗放,易于饲养。牛是反刍动物,食草经过反刍、倒沫、促使体格健壮,患病概率低,比饲养猪、鸡等动物省事省心,只要有农作物种植、简易圈舍,大部分农村家庭都可从事肉牛养殖,其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3)饲养成本较低,养殖效益显著。牛是草食动物,圈养以食用农作物秸秆为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粮食利用率高,而粮食作物的秸秆利用率较低,为发展养牛提供了方便条件。秸秆通过肉牛“过腹还田”可以促进种植业发展,形成畜多粮多秸秆多的良性循环,为生态型农业开辟一条新路。若按耕地年产1000kg/667m2秸秆,每饲养1头肉牛可消耗0.2hm2秸秆。据调查,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肉牛杂交后代的体重在200日龄可以达到200kg,400日龄可以达到400~500kg,平均日增重1000g以上。按目前市场价格28~30元/kg计算,一头500日龄(16~18月龄)的育肥牛至少可以获得1.4万元的收益,除去养殖成本,净收益可达3000~4000元,是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再好不过的门路。

(4)牛肉食品的安全性有保障。肉牛以食草为主,牧草更接近大自然,其特殊的消化生理结构决定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极少用药物治疗,不存在药物残留问题,食品安全性大大提高,符合现代的消费要求。

2 汉台区发展肉牛产业具有的优势条件

(1)地理位置优越。汉台区是陕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属西北地区欠发达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常年平均气温9.7~13.3℃,降水量900~1100mm,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为稻麦两熟的优生区,农作物秸秆与饲草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养牛产业,且有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

(2)饲草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养牛产业。汉台区作为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区,地域面积556km2,有耕地2.33万hm2,其中水田1.33万hm2,优质的玉米秸秆在5333.33hm2左右,年生产农作物秸秆15万t,可以养牛至少3万头。同时,可以有效缓解政府每年在夏、秋收获季节片面要求农民禁烧秸秆的工作压力。

(3)技术支撑体系完善。汉台区建有配套完善的区、镇两级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网络站,不必饲养种公牛,优良肉牛冷冻精液常年可以从省级家畜良种站直接购买,良种繁育体系健全、功能完整。

(4)市场需求旺盛。据市场调查,近年来我区牛肉消费量增长较快,而且60%依靠外调,从肉品价格持续上升的势头看,市场对牛肉的消费需求旺盛的态势不减,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所以,在我区发展肉牛养殖可就地屠宰销售。

3 养殖肉牛的优惠政策

(1)汉台区政府对养牛业非常重视,支持土地流转,在土地使用方面作为农业用地的优惠;有坚强有力的场区规划、圈舍建造、疫病防控、饲养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技术支撑,能确保肉牛的健康养殖。

(2)汉台区每年一定数量的副食品调价基金发展养殖业,省政府从2014年起每年将投入1亿元资金发展牛羊产业,只要能达到年出栏100头肉牛的规模就可以得到项目扶持。

4 发展畜牧业促进农民脱贫的主要思路和经验做法,依托畜牧业精准脱贫的典型案例

我区目前畜牧业的规模化程度较高,畜牧业投资成本较高,加之城市周边劳动力成本高、灵活就业机会多。如果让贫困户直接投入畜牧业,量少了不能专人饲养,量大了又一时投资不起,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都跟不上当前发展水平,因陋就简难以实施先进的生产技术,市场行情好时可能会勉强维持,市场行情差时还有可能亏损,不但不能脱贫,反而使贫困雪上加霜。同时就地扶持零散的畜禽养殖户,不符合当前畜牧业发展方向,不符合新农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新理念,村庄养殖污染难以治理,脏、乱、差现象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同时,散养户的养殖环境千差万别,养殖技术和养殖水平参差不齐,产品质量难以保证。随着养殖业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逐步实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所以,我们认为在汉台区开展零散畜牧养殖的方法扶贫是不可行的。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在我区以畜牧业特别是肉牛养殖为主的扶贫方式只有提供有利条件、吸纳企业或投资人开展规模养殖,为无技术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如汉台区徐望镇瑞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存栏肉牛218头(其中母牛65头),就近吸纳长期农民工5人,临时或季节性劳动力10人(饲草收贮、加工等),有效地带动了农民致富。

5 思考与建议

畜牧业精准扶贫在汉台区不宜采用给贫困户零散投放2头猪或5只羊的方法,一是规模太小,即使盈利收入太少,难以摆脱贫困;二是贫困户没有经过系统培训,技术水平低,养殖效果不会太好;三是贫困户资金投入不足,养殖设施设备简陋,先进技术难以施行,与规模养殖场在同一市场上竞争,几乎没有优势可言,很难脱贫;四是贫困户大多文化水平偏低,接受新事物能力差,且多为六〇三八人员(老人和妇女),缺乏相应的劳动能力,即使从事畜牧养殖,养殖量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形成规模,即或能为家庭带来少量的贴补,但若将此作为脱贫项目显然是不可行的。只有开拓适合发展养殖的土地和环境,制定有关发展养殖业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建立高水平标准化、专业化养殖场或公司,就近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到养殖场或公司打工(就业);或是以自然农户为单位,利用农村家庭现有的基础条件,从养殖一头母牛开始,不断壮大、滚动发展3年以上,就可以达到真正脱贫,这才是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的有效方法。

[1] 张晓强,曹建荣,廖胜华.汉台区畜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6):8-9.

猜你喜欢

肉牛畜牧业畜牧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肉牛口炎咋防治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