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迁与整合——魏晋时期入迁河西地区移民的历史考察

2016-04-05黄兆宏张相鹏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70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09

关键词:魏晋移民影响

黄兆宏,张相鹏(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70;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09)



内迁与整合——魏晋时期入迁河西地区移民的历史考察

黄兆宏1,张相鹏2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70;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摘要]河西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中西交往咽喉要道,也是多民族汇聚的地方。自汉代推行移民实边政策之后,大量其他地区的居民入迁河西地区。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地区政治局面相对稳定,再加之政治、经济及其他原因,不断地有人迁入河西地区定居。大量移民的入迁,致使这一地区的民族结构和社会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对河西地区地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魏晋;河西地区;移民;魏晋壁画;影响

一、魏晋时期河西移民产生的条件

(一)汉代“移民实边”思想的影响

在汉文帝时期,西汉政府曾在晁错的建议之下“募民徙塞下”[1]P2287,这一策略对抗匈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至汉武帝中期,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一方面,由于汉匈双方战事不断,向边疆地区移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由于西汉王朝逐渐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不仅使得徙边之民所面临的生存危险和压力较之以前大为减轻,而且还为边民提供了随军出征以获取战利品的良机。因此,在这一阶段,就接连出现了大规模国防移民的高潮。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夺得河西之地,汉政府“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1]3873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徒民以实之。”[1]189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武都氐人起事,遭到镇压后被“分徙酒泉郡。”[1]194

根据晁错的建议,政府对徙边的移民,首先要在一定年限内给予一定的经济资助,即“先为室屋,具田器”,同时还要“赐高爵,复其家,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1]2286这对于政府来说,有时候确实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汉武帝之所以接二连三地大规模向边疆移民,主要是因为这项举措具有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长远利益。在经济上,它可以减轻内地人口密集地区的人口压力,促进地广人稀的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扩大全国的耕地面积,促进农业生产。在政治上,它可以使那些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依托,安定生产,免致流亡,又可使那些罪谪、刑徒之辈获得自食其力的机会,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在军事上,移民充实了边疆地区的人口,实际上为国家准备了更多的御敌之人,增强了国防力量。

(二)河西地区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

东汉末年,朝纲崩溃,社会秩序混乱,军阀割据,战乱不断,据《晋书》卷62《刘琨传》记载:“臣自涉州疆,目睹困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携老扶弱,不绝于路。及其在者,鬻卖妻子,生相捐弃,死亡委危,白骨横野,呼哀之声,感伤和气。群胡数万,周匝四山,动足遇掠,开目睹寇。”[2]1680可见,战争给中原及周边地区带来了极大的破坏。而此时的河西地区则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加之汉政府时期所采取的一系列安定民生的政策也促成了河西地区在这一时期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因此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原地区的居民开始不断向河西迁徙。“永嘉之乱,中州之人避地河西。张氏礼而用之,子孙相承,衣冠不坠”[3]3877。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盖张轨领凉之后,河西秩序稳定,经济丰饶,既为中州人士避难之所,复是流民移徙之区,百余年间纷纷扰攘固所不免,但较之河北、山东屡经打乱者,略胜一筹。”[4]30此时“中原之地悉为战区,独河西一隅……尚称治安,故其本土世家之学术既可以保存,外来避乱之儒英亦得就之传授,历时既久,其文化学术遂渐具地域性质。”[4]23西凉建国初期“诸事草创,仓帑未盈,故息兵按甲,务农养士”[2]2263。在李暠至酒泉后“乃敦劝稼穑。群僚以年各频登,百姓乐业,请勒铭酒泉”[2]2264。苻坚末年,曾将江汉人万余户迁于敦煌。其后,中州之人因田畴不避而被徙于敦煌者又七千余户;后凉攻武威,武威、张掖以东之人奔于敦煌者又有数千户。到了李暠从敦煌迁至酒泉时,便将他们都迁到了酒泉,分置会稽、广夏、武威、武兴和张掖五郡,一面生产,一面守疆。通过李暠的励精图治,河西出现了“年谷频登,百姓乐业”[2]2264的升平局面。北凉沮渠蒙逊统治时期,“内修政事,外礼英贤,攻战之际,身均士卒,百姓怀之,乐为之用”[3]3728。可见,魏晋时期,河西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无疑是一个避难的理想之地。

(三)比较优越的地理位置

河西地区是一个形胜之地,所谓“欲保秦陇,必固河西”[5]297,反映出它的重要性。自汉武帝时期开河西之地设立郡县后,汉政府尤为重视。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这一地区进行屯戍,以防止游牧民族的侵扰。构筑了严密地军事防御系统[6]49-54。据《后汉书》卷23《窦融传》记载:“河西殷富,带河为固……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7]796《汉书》卷28《地理志下》引朱赣条奏云:河西“地广民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1]1645。这一地区“水草宜畜牧”,因此对于那些善于游牧的鲜卑、氐、羌等民族来说也是生活的极佳场所。《通典》卷1《食货·田制上》引崔寔《政论》载,“而三辅左右,及凉幽州内附近郡,皆土旷人稀,阙田宜稼。”[8]14随着中原农耕技术在这一地区的普及,许多的农耕民族也逐渐向地广民稀的这一地区迁徙。

二、魏晋时期入迁河西移民的类型和特点

由于以上原因,魏晋时期大量的外地居民入迁河西地区,并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及特点。

(一)移民的类型

其一,统治者通过政令或战争将俘获的民众迁入河西地区。据《资治通鉴》卷79晋武帝泰始五年(公元269年)二月条记载,三国时曹魏的安西将军邓艾曾“先是,邓艾纳鲜卑降者数万,置于雍、凉之间,与民杂居,朝廷恐其久而为患,以烈素著名于西方,故使镇抚之”[3]2509。前凉时期,东部边境先后与前赵、后赵、前秦毗邻,前凉慑于其威胁,先后多次将秦陇一带人口强制性西迁。前凉徙安定郡祖厉县人民于姑臧地区别置祖厉县,据《舆地广记》卷17记载:“乌兰县,本汉祖厉县……前凉张轨收其县人入于凉州,别置祖厉县。”到张骏时,“懼为刘耀所逼,使将军宋辑、魏纂将兵徙陇西、南安二千户于姑臧”[2]2238。据《十六国春秋·前凉录》记载,永和七年(公元351年)谢艾打败后赵将麻秋、王擢,“还讨虏斯国真等,万余落皆平,斩首千余级,俘擒二千八百户,获牛羊万余头。”《晋书·张轨传》记载:“骏观兵新乡,狩于北野,因讨轲没虏,破之。”[2]2240这两条材料虽未明言将俘获的民众迁入河西地区,但前凉的统治的中心地区在河西地区,战争取得胜利后将俘获的战利品带到统辖地区是可能的。苻坚占领河西后,“以凉州新附,复租赋一年”。为尽快恢复河西经济,还派人征发江汉及中原百姓迁徙河西。苻坚于“建元之末,徙江汉之人万余户于敦煌,中州之人有田畴不辟者,亦徙七千余户”[2]2263。

其二,因躲避战乱而入迁河西地区。据《魏书》卷93《恩幸传》记载:“王睿,字洛诚,自云太原晋阳人也。六世祖横,张轨参军。晋乱,子孙因居于武威姑臧”[9]1988。《宋书》卷65《杜骥传》载:“杜骥字度世,京兆杜陵人也。高祖预,晋征南将军。曾祖耽,避难河西,因仕张氏。苻坚平凉州,父祖始还关中”[10]1717。《南齐书》卷51《裴叔业传》载:“裴叔业,河东闻喜人,晋冀州刺史徽后也。徽子游击将军黎,遇中朝乱,子孙没凉州,仕于张氏”[11]869。又有《魏书》卷45《韦阆传》载“又有武功苏湛,字景俊,魏侍中则之后也。晋乱,避地河右,世祖平凉州,还乡里”[9]1016。《魏书》卷24《崔玄伯传》载“时清河崔宽,……祖彤,随晋南阳王保避地陇右,遂仕于沮渠、李暠”[9]624。后赵灭亡,将军王擢率部投奔前凉。除此之外,由于战争失败或士兵为了逃避战争而入迁到河西地区。如西晋灭亡,秦雍一带有晋宗室南阳王司马保率军与前赵对峙,失败后,大量兵卒、将领散奔凉州。《晋书·张轨传》说张慑时“会保薨,其众散奔凉州者万余人”[2]2229。

其三,因犯罪而被发配而迁入河西地区。如《晋书》卷37《宗室传》载:“顺,字子思。初封习阳亭侯。及武帝受禅,顺叹曰:‘事乖唐虞,而假为禅名!’遂悲泣。由是废黜,徙武威姑臧县。虽受罪流放,守意不移而卒。”[2]1124《魏书》卷14《神元平文诸帝子孙传》记载,在拓跋宏迁都洛阳期间,“太子恂留于旧京”,同族拓跋隆与拓跋超兄弟等“密谋留恂,因举兵断关,规据陉北。”此事发生后,“隆、超与元业等兄弟并以谋逆伏诛。……隆、超母弟及余庶兄弟,皆徙敦煌”[9]361。

其四,由于经济行为而迁移到河西地区定居。这一类型集中体现在中亚粟特商人群体的入迁。1907年,斯坦因在我国敦煌西北的长城烽隧遗址发掘中,获得八件粟特文文书。林梅村和李均明合编的《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一书中认为这些粟特文书不应晚于汉代[12]8。由此可以看出粟特商人自汉代就开始经河西地区地区与中原地区通商,并且在河西地区地区定居。《三国志》卷16《仓慈传》记载:“又常日西域杂胡欲来贡献,而诸豪族多逆断绝;既与贸迁,欺诈侮易,多不得分明。胡常怨望,慈皆劳之。欲诣洛者,为封过所;欲从郡还者,官为平取,辄以府见物与共交市,使吏民护送道路,由是民夷翕然,称其德惠。”[13]512说明这个商人群体还是有相当大的数量的。

(二)移民的特点

通过上述入迁河西地区的移民类型及文献记载所反映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魏晋时期入迁河西地区移民有以下两个特点:

其一,入迁移民的多方向性。一种是由中原地区向河西地区的移民,包括在永嘉之乱后迁往河西的大量士族、平民等。一种是从西域向河西地区的移民。如中亚粟特商人向河西地区的移民,可以以出土的粟特文书为证;有康居人在河西,如《南史》卷55《康绚传》载“康绚,字长明,华山蓝田人。其先出自康居。初,汉置都护,尽臣西域,康居亦遣侍子待诏河西,因留不去,其后遂氏焉。晋时陇右乱,迁于蓝田”[14]1373。

其二,入迁移民身份的复杂性。西晋永嘉之乱后,大量的士人前往河西地区,如《魏书》卷93记载:“王睿,字洛诚,自云太原晋阳人也。六世祖横,张轨参军。晋乱,子孙因居于武威姑臧。父桥,字法生,解天文卜筮。凉州平,入京,家贫,以术自给。历仕终于侍御中散。天安初卒,赠平远将军,凉州刺史、显美侯,谥曰敬。睿少传父业,而姿貌伟丽。恭宗之在东宫,见而奇之”[9]1988。同时,因河西地区“土旷人稀”,且社会“尚称治安”,平民、商贾也纷纷往河西地区;河西作为御边地区,每年会有一部分刑徒被发配到这一地区;再加上为躲避战争的士兵也前往这一地区,使得这一地区的人口成分极为复杂。

三、魏晋壁画墓所反映的民族构成及社会状况

在嘉峪关地区发掘的魏晋墓葬中,所出土的大量画像砖反映了这一时期河西地区的民族构成及社会状况。

(一)民族构成

从《嘉峪关壁画发掘报告》所反映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河西地区居住着大量的少数民族,而这些民族是在不同时期迁入到这一地区的,到魏晋时期构成为河西地区多民族群体的主要成份。

嘉峪关壁画墓M5:013采桑图。二人在树下采摘桑叶,其中一人手持笼钩,一手提笼。二人皆编发作辫。据《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评注引《魏略》云:氐人“俗能织布,善田种,蓄养豕、牛、马、驴、骡……皆辫发”。所谓辫发,是将发编成若干条辫垂于项背。图中所见即为氐族[15]50。《南史·武兴国传》也记载氐人“著乌阜突骑帽,长身小袖袍,小口袴,皮靴”。

M 5:013采桑图①本文所用图片资料均来自甘肃省文物队等编:《嘉峪关壁画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氐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自殷周至南北朝时期,分布在陕西、甘肃、四川等省境,从事着畜牧业和农业。魏晋时,氐族接受了汉族大量的文化和生产技术,说汉语、穿汉衣、习农耕、从汉姓。据《魏略·西戎传》记载,氐族为槃瓠之后,槃瓠是古代南方民族中传说的神犬。《魏略》关于氐族为槃瓠之后的说法可能反映了氐与南方民族之间的某种联系。氐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大约属汉藏语系,但与羌族的语言并不相同。编发,妇女穿长袍,以农业为主[16]17-28。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当时武帝开拓西南境,遣中郎将郭昌等,进入白马氐族地区,设置武都郡。氐人在汉军的骚扰下,大部分逃亡于山谷间;一部分被迁移到河西福禄(今酒泉)地区等地。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武都郡氐人发动叛乱,汉政府派兵镇压。叛乱结束后,氐族逐渐迁移散布在河西、陇右地区。东汉到三国时期,氐人势力渐强。到西晋时期,氐族发动反晋叛乱而被镇压。到十六国时期,氐人苻坚建立前秦政权。在河西地区临渭氐人吕光建立了后凉政权。由此可见,氐族已成为河西地区不可小觑的一股政治力量。

M6:09采桑图中,右为一赤足女童,胸前挂一受桑器,正弯弓作射状,作为一剪发赤足的少数民族妇女,一手提笼,一手在采摘桑叶。

M 6:09采桑图

魏晋之时,汉族妇女崇尚高髻,可知图中妇女应当是少数民族。河西一代的少数民族以剪发为俗的虽然不见于记载,但是《晋书·西域传·龟兹》曾记载:龟兹人“男女皆剪发垂项”。龟兹虽在今新疆境内,地近河西,此妇女可能即为龟兹人[15]57。

M6:029耙地图。一衣褐、披发的少数民族蹲在地上耙地。

M 6:29耙地图

《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羌人之俗“披发露面”。《北史》卷九六称:宕昌、邓至羌人“衣裘褐”。披发是留全发在头,垂于项背,不结髻编辫。图中农夫衣褐,披发。似在耙地时,头发为风吹掠的形状。因此,这个农民可能是羌人[15]59。据《汉书·西羌传》载,羌族人早在战国时期就居住于河湟地区。魏晋十六国时期,羌人更活跃于河西各地。《晋书·张轨传》中讲,前凉张茂在位时,刘耀进攻陇西,前凉“发氐羌之众,击耀走之,克服南安。”此氐羌之众为张氏统治集团所掌握,应在凉州境内。《晋书·沮渠蒙逊载记》写道,蒙逊任西安太守,举兵反段业,在氐池聚众万人,于时羌胡多起兵响应,西安郡设于张掖东,氐池在民乐县境。由此知在张掖东南祁连山麓一带也有羌人活动。

五凉时期的羌人,仍然以河湟地区比较集中。《晋书·秃发乌孤载记》记载:“隆安元年,(公元399)……(吕)光遣将军窦苟来伐,战于街亭,大败之。降光乐都、湟河、浇河三郡,岭南羌胡数万落皆附之。”岭南指洪池岭以南,洪池岭在威武南山,故此羌、胡应在河湟地区。同书《秃发傉檀载记》云:“傉檀伪游浇河,袭徙西平、湟河诸羌三万余户于武兴、番禾、武威、昌松四郡。”这是人为地把河湟地区的羌人迁到姑臧周围,以便对其控制使用。

M3:043穹庐图。左一人卧,右一人蹲踞,用瓦器煮食,持棍作搅拌状,皆赫衣髡发。《后汉书·鲜卑传》“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其言语习俗与乌桓同,婚姻先髡头。”《后汉书·鲜卑传》云:“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其言语习俗与乌桓同,唯婚姻先髡头……。”乌桓习俗,《后汉书·乌桓传》记载:“乌桓者,本东胡也。……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父子男女,相对蹲踞,以髡头为轻便……。”《太平御览》卷64引《风俗通》也称鲜卑人是“皆髡头而衣赭”。可见鲜卑之习俗是髡头、衣赫、蹲踞,以穹庐为舍。因此,上述图中之少数民族应是河西鲜卑[15]68。

河西鲜卑主要以秃发部为主。关于河西鲜卑的迁入时间,据《元和篡姓》记载:“秃发氏,河西鲜卑也,与后魏同出,圣武帝诘汾长子匹孤神元时率部众徙河西。”时间应是神元帝力微之时,即公元174年至公元277年之间。经白雪进一步考证,时间为公元219年至256年间[17]31-34。《晋书·秃发乌孤载记》记载:“秃发乌孤,河西鲜卑人也。其先与后魏同出。八世祖匹孤率其部自塞北迁入河西。”公元397年,乌孤建号太初,建立政权,次年称武威王。历三世十八年,至公元414年亡。秃发乌孤统领部众后,史称其“养民务农,循结邻好。”说明秃发氏及其邻下诸族人民已逐渐由游牧向农业定居转化。公元395年,乌孤征服青海乙弗及折崛两部鲜卑后,筑廉川堡为都,标志着游牧向定居过渡。但仍有相当部分保持着原有的游牧经济。

秃发鲜卑迁至河西到建立政权的一百三十多年间,虽保留着自己原有的部落形式和习俗,但由于与河西汉族杂居,仍不断吸收汉族的文化。政权建立后,原有的部落组织解体,大批汉族豪门参与政治。同时建立学校。秃发傉檀对汉族传统文化颇为精通,被称为“经纶名教者”。其子明德归“年始十三,命为昌高殿赋,授笔即成,影不遗漏”[18]16。可见其汉文水平相当高。

(二)社会状况

河西地区的经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是这一地区没有经历像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那样大规模战乱的侵袭,因而社会相对稳定。再加之五凉政权的经营,使得河西地区社会相对安定,造成了河西地区四到五世纪人口的猛增。自西晋末年起,河西经济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因人口的大幅度增加,土地和牧场资源得到了大幅度的开发和利用,经济能力也因此大幅度提升。当时北方诸州中只有凉州能拿出人力物力来支援西晋,这便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五凉时期,畜牧业和手工业也为社会提供了较多的产品。由于鲜卑、羌族等善于畜牧的民族在河西地区的聚居,促使了这一地区畜牧业的发达。另外,汉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家畜饲养业的发达也是牲畜数量大幅增长的原因。地主与士族参与大型的家畜饲养,从而导致了大型的畜牧业庄园的出现,如金城游氏和麴氏。另外牲畜数量之多从战争中也可以发现。前凉张重华二年(公元347年),谢艾讨斯骨真部,获牛羊10万余头;西秦更始三年(公元411年),乞伏炽磐攻南凉,获牛马10余万;西秦永康六年(公元417年),河西鲜卑乙弗部降西秦,西秦主乞伏炽磐一次税其部马6万匹;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八月,北魏对北凉用兵,军队刚渡过河西,便虏获北凉牛马等畜产20余万头。在嘉峪关魏晋墓壁画中对于畜牧和家畜饲养就有很多的体现。如表现畜牧场景的M5:010畜牧图,M7:051牧马图,M6:051牧羊图,M5:018牧牛图;表现家畜饲养的M5:047养猪图,M3:037养猪图;反映屠宰场景的M5:052宰牛图,M5:056宰羊图,M6:044宰猪图,M5:058杀鸡图等。特别以屠宰中的宰牛一项来说,牛作为农耕所需要的重要动力来源,却用来宰杀食用,说明其数量是远远超过农耕所需要的,因此才会被作为食物而宰杀。这从侧面反映出这一地区畜牧业和家畜饲养业的发达。畜牧业的发达,为河西地区提供了充足的肉类及乳酪,也为手工业的生产提供了毛、皮、骨、角等原料。大量良马的驯养,使得五凉各政权都有强大的骑兵部队。以至于有“凉州大马,横行天下”[2]2227的谣谚。

M 5:052宰牛图

在手工业中,毡毯制造、纺织、建筑和酿酒以及制醋等行业有较大的发展。其中的都城和宫殿建筑被后世所仿效。壁画中M3:023制醋图,M1:05制陶图,以及从宴饮图M1:026和M7:071等中反映出的酿酒业等都是较为发达的手工业。M5:013采桑图中作“辫发”的氐人,M6:09采桑图中“剪发”赤足的龟兹人,说明这些原来从事游牧业的少数民族也开始参与手工业的制造。同时,河西地区也有丰富的盐资源。徐邈任凉州刺史时用武威和酒泉所产食盐与羌胡民族来交换粮食。五凉时期,武威和酒泉仍然是河西地区的主要的食盐供应地。

五凉存在的4—5世纪中,河西绿洲的主要产业仍然是农业。特别是粮食产量颇为乐观。《晋书·吕光载记》记载后凉时“中积仓粟,数百千万”。嘉峪关魏晋壁画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反应农业耕作活动的。如M1:037耕作图,前为二农夫在犁地,次为二农妇持缽随后进行播种,最后是二农夫在用牛耱地;M4:013耕作图,一农妇在前面播种,一农夫在后面用耰碎土等。从壁画中农耕的场景中发现,前期耕作大多用二牛挽犁的方法,耕作的效率不是很高;而到了后期,普遍使用一犁一牛一人的耕作方法,大大的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反映了畜力的节省和农业生产的发达。同时,那些从事于游牧业的少数民族也参与到了农业耕作的活动中,如M6: 29“衣赫披发”的羌人蹲在耙上耙地;M6:039一“编发”的氐人蹲在耙上耙地;M6:055以“披发”的羌人蹲在耢上耱地等表现少数民族耕作的场景。

M1:026壁画中主人头戴“角巾”,而当时的“角巾”盛行于隐士之中;[15]67再加上宴饮图中的主人都宽衣薄带,颇有汉族隐士和士人之风。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地区的人受汉民族的影响颇深。五凉政权对教育尤为重视。在前凉张轨时期,设置崇文祭酒,掌州学教育,征集九郡胄子入校学习。张骏时改州学为国子学,同时起讲堂,筑门阙,刻写石经,立辟雍明堂。紧随前凉的这些举措,后凉、南凉、北凉和西凉也都兴建学校,聘耆德硕儒以教胄子之举。同时五凉政权也提倡民间办学,使私学教育蔚然成风。不但弥补了官学教育的不足,而且使得民间教育成为了河西教育的主流。因此在《魏书·胡方回传》中记载:“凉州虽地居戎域,然自张轨以来,号有华风”[9]1150。

同时,魏晋壁画中还有反映军事屯田的屯营图M3:08,M3:036等;反映邮驿的驿传图M5:025,M5: 031等;以及反映社会土地与财富集中的坞壁图M6:017,M3:025,M5:08等。

嘉峪关魏晋墓葬壁画反映了河西地区地区在魏晋时期经过执政者和老百姓的不懈努力,经济、文化均有了长足的进步。

四、魏晋时期入迁河西移民的影响与启示

(一)影响

1.为河西地区的开发补充了劳动力同时带去了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当时,农业作为一种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对人口的需求是很大的;再加上河西地区“土旷人稀、阙田宜稼”,人口的迁入就意味着更多的土地将会被开发出来。一方面可以增加这一地区的人口容量,另一方面又会增加这一地区的赋税收入,而赋税收入又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尺。

在壁画的农耕图中,应用了用牲畜拉的铁齿耙和耢这两种碎土保墒的新农具。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耙、耢的形象资料之一,也是耕作技术上的一大创新。

同时,在壁画中的蚕桑业也占有很大的比重。据《十六国春秋·前凉录》说:张轨拜为凉州刺史,即在河西“课农桑”。而《晋书·张轨传附张天锡传》也记载“会稽王道子曾问西土所出,天锡应声曰:桑葚甜甘,鸱鸮革响,乳酪养性,人无妒心。”说明桑蚕业是较为发达的。从壁画中也可以看出,从事采桑的人有妇女亦有孩童。

2007年5月,在武威市西郊的一座早期被盗的魏晋墓中共清理出22件陶器。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件陶奔马,与武威雷台墓中出土的铜奔马如出一辙[19]①姜爱平、张振华:《罕见陶奔马惊现武威造型与“铜奔马”如出一辙》,《武威日报》2007年6月11日第1版。。可见当时这一地区手工业的发达。

并且在壁画中还发现有酿醋这一种工艺。同时壁画中有较多的宴饮图,说明酿酒业也应是相当发达的。

2.移民的入迁加速了河西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

自汉武帝开通河西之后,河西地区作为与西域交流和通商的必经之路,商胡贩客接踵而至。东汉时,“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日,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7]2931。

粟特人世世代代以经商为业,“善商贾,争分铢之利。男子年二十,即远之傍国,来适中夏,利之所在,无所不到”[20]5310。曹魏明帝太和(公元227—233年)年间,仓慈迁敦煌太守,对旷无太守二十余年的敦煌地区多方进行治理,“常日西域杂胡欲来贡献,而诸豪族多逆断绝;既与贸迁,欺诈侮易,多不得分明。胡常怨望,慈皆劳之。欲诣洛者,为封过所,欲从郡还者,官为平取,辄以府见物与共交市,使吏民护送道路,由是民夷翕然,称其德惠”[13]512。这里记述了经敦煌领取过所转往内地的商胡,还有到敦煌就地贸贩即返回的胡商,说明敦煌确实是当时中西贸易的重要市场和中心之一。

大批粟特人世代留居河西,在个别地区粟特人口甚至占了大多数,这样就必然出现了粟特胡人参与地方行政管理的现象,有不少粟特人担任了河西各级政权的地方长官。除了上述凉州刺史安兴贵、安修仁等,至少有以下诸人:

凉州建康表氏人史宁,西魏文帝大统十二年(公元546年)任凉州刺史,废帝元年(公元552年)除凉、甘、瓜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北周武帝保定三年(公元563年)卒于凉州[21]465-469。建康郡为前凉所置,大概在今甘肃高台境内,是粟特胡人世居之地,史索岩、史宪诚、史孝佑等,都自称出自凉州建康,史宁理应也是粟特胡人[22]196-197。

1907年,斯坦因在我国敦煌西北的长城烽隧遗址发掘中,获得八件粟特文文书。由于该书信涉及古代中西交通贸易的内容,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兴趣和研究。林梅村和李均明氏合编的《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一书中的第8页注文里,认为“这些粟特文书文书的时代不应晚于汉代”[12]8。这部分文书有力的证明了粟特商人在河西地区进行的商业活动。到魏晋时期,敦煌已日渐成为西北的军政中心和商业城市[23]20-21。

东汉时期有大量的世家大族迁入河西,他们参与河西地区的政治活动,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其可考者,如《北史·江式传》记载:“陈留济阳人也。六世祖琼,字孟琚,晋冯翊太守,善虫篆训诂。永嘉大乱,琼弃官投张轨,子孙因居凉土,世传家业。”又如河南赵氏,《北史·赵肃传》:“河南洛阳人也,世仕河西。”再如河内赵氏,《魏书·赵默传》:“其先河内温人也,五世祖术,晋末为平远将军,西夷校尉,因居酒泉安弥县”。

中原世族来到河西地区以后,不仅求得自保,而且在其所到之处,又继续发挥其在政治领域的优势,这在前凉、北凉政权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3.大量的文人智士的迁入促使了河西地区文化的繁荣

对于河西文化,陈寅恪先生曾给以很高的评价,认为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北)魏、(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绵延一脉”[4]46-47。凉武昭王李玄盛称凉州“此郡世笃忠厚,人物敦雅,天下全盛时,海内尤称之,况复今日,实是名邦”[2]2262。

魏晋河西地区政权的建立者都兴办教育,办官学、鼓励私学。如前凉张轨时期就兴办学校,为贵胄之子教授学业。由于官学的兴盛,私学也逐渐的发展起来。到北凉沮渠蒙逊时期,颇为重视士人和汉族封建文化。牧犍“聪颖好学”[18]669。尤喜文学,以敦煌人阚骃为姑臧太守,校经籍,曾校定诸子三千余卷;宗钦在河西撰有《蒙逊记》10卷等。北魏克凉州后,俱迁至平成,“皆礼而用之”[3]3877。这些学者或是著书修史,或是讲授学业。故胡三省称:“代北以右武为俗”,“而魏之儒风,及平凉州之后始振”[3]3488。这些都说明河西学者及学风的东渐对北魏学术的影响是很大的。

除了统治者重视文化教育外,也有一大批从其他地区迁入的士人,参与到河西地区的文化建设中来,如:

《北史·常爽传》载:“常爽,字仕明,河内温人,魏太常卿林六世孙也。祖珍,苻坚南安太守,因世乱,遂居凉州。父坦,乞伏世镇远将军、大夏镇将、显美侯。爽少而聪敏,严正有志概,虽家人僮隶,未尝见其宽诞之容。笃志好学,博闻强识,明习纬候,《五经》《百家》多所研综。州郡礼命,皆不就”[24]1554。

“江式,字法安,陈留济阳人。六世祖琼,字孟琚,晋冯翊太守,善虫篆、诂训。永嘉大乱,琼弃官西投张轨,子孙因居凉土,世传家业。祖强,字文威,太延五年,凉州平,内徙代京。上书三十余法,各有体例,又献经史诸子千余卷,由是擢拜中书博士。卒,赠敦煌太守。父绍兴,高允奏为秘书郎,掌国史二十余年,以谨厚称。卒于赵郡太守”[9]1960。

沮渠氏在佛教东传中也起了一定作用。河西自前凉张氏以来,佛教盛行。沮渠蒙逊尤笃信之。史称“蒙逊素奉大发,志在弘通。”蒙逊曾厚待僧人昙无谶,请他在姑臧翻译佛经。《魏书·释老志》记载:“先是,沮渠蒙逊在凉州,亦好佛法。有罽宾沙门昙摩谶,习诸经纶。于姑臧,与沙门智嵩等,译《涅槃》诸经十余种。又晓术数,禁呪,多中所验,蒙逊每以国事谘之。”都城姑臧为当时重要的译经据点。蒙逊之弟、其子都笃信佛教。因此北凉地区“村坞相属,多有塔寺”。后北魏克姑臧,僧徒和经卷都被迁徙平城,这对于原就“盛行佛教的北魏地区,更是“象教弥增矣”[9]3032。佛学的兴盛直接促使了石窟造像的繁荣。河西地区保存至今的有张掖大佛寺、武威天梯山石窟和金塔石窟等。其中天梯山石窟的造像艺术被认为是中原地区石窟造像的鼻祖。

此外在历法、建筑和音乐方面也有影响。历法方面如《玄始历》;建筑方面最为后世所称赞的是在前凉张轨时期对都城姑臧的建筑模式,为后世都城和宫殿的建造提供了一种建筑模式;音乐方面有“西凉乐”,西凉乐“至魏周之际,遂谓之国伎”[20]883。

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论稿》之《序论》中这样说道:“又西晋永嘉之乱,中原魏晋以降之汉文化转移保存于凉州一隅,至北魏取凉州,而河西文化遂输入于魏,其后北魏孝文、宣武两代所制定典章制度遂深受影响,故此(北)魏、(北)齐之源其中亦有河西一脉。”[4]4

(二)启示

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移民入迁河西地区的重要原因。魏晋时期是一个大动乱的时代。在这近三百年中,各政权为实现统一中国或者独安一隅的这一愿望而不断发动对周边政权的战争。但是战争是需要资本的,是一种耗费极大的政治活动;包括对物质的耗费、人的意志的一种消磨、最重要的是对人口的耗费。无论在任何时代,人最基本的愿望就是能够在一个稳定的、舒适的社会环境中稳定的生活。而此时的河西恰恰提供了这些条件;在中原动乱的同时,河西地区政局稳定,“秦雍之民死者十八九,唯凉州独全”[9]2194。因此会有大量的人在这一时期迁入河西,并且在这一地区有了很好的发展。

各种技术人才的入迁河西是河西迅速发展的客观原因。河西地区在汉武帝开通之前是匈奴故地,为匈奴的主要活动区域。主要从事游牧业,遇到一些自然灾害就有可能造成大量的人口、牲畜的死亡。汉武帝通河西后,设立郡县迁内地居民到这一地区定居,同时还进行大量的军事屯戍。国家给迁入这一地区的居民发放农具、牲畜等耕作农业作所需的器具等,很好地开发了这一地区,但是其主要目的还是从国防的角度来进行的这一行为。到了魏晋时期,中原地区动乱不堪,大量的士人、平民、豪族等迁入这一地区的,带来了中原地区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农业用具,加速了这一地区的开发。从魏晋壁画中可以看出的手工业部门有纺织、酿酒、制醋等行业,显著地提高了这一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保护生态环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移民开发的前提。移民是一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活动,并不是所有的移民都是合理的。魏晋时期有大量的移民入迁河西一方面是因为河西地区稳定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地区“土广民稀”,即这一地区有大量的未被开垦的土地,说明其人口容量并没有达到饱和状态,而是还有很大的空缺,因此才能够容纳像魏晋时期那样庞大的移民人口。再者,大量土地被开垦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地表森林植被将会被破坏掉;同时,移民居所的修筑、城市的建筑、以及生活用木等都对森林植被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从魏晋墓壁画中反映出其畜牧业相当发达,由此可以推测出当时的畜牧对草场的破坏也应该是相当大的。对于河西地区的沙漠化也应该是有一定的影响的[25]。

因此,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护好生态环境是移民必须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东汉〕班固.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2.

[2]〔唐〕房玄龄.晋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 ].北京:中华书局,1956.

[4]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 ].北京:中华书局,2005.

[6]黄兆宏.西汉河西地区防御工程体系及相关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7]〔清〕范晔.后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8]〔唐〕杜佑.通典[M ].北京:中华书局,1988.

[9]〔北魏〕魏收.魏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南朝〕沈约.宋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南朝〕萧子显.南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12]林梅村、李均明.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13]〔西晋〕陈寿.三国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14]〔唐〕李延寿.南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15]甘肃省文物队.嘉峪关壁画发掘报告[R].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6]王梓杞.甘肃少数民族[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17]白雪.魏晋时期河西的民族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1(5).

[18]〔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南凉录[M ]//丛书集成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85年.

[19]姜爱平、张振华.罕见陶奔马惊现武威—造型与“铜奔马”如出一辙,武威日报[P]2007.6.11(1) [20]刘昫.旧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21]〔唐〕令狐德芬.周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22]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M ].北京:文物出版社[M ],1996.

[23]宿白.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J].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

[24]〔唐〕李延寿.北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25]李并成.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赵旭国)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区域发展”专题研究】

The Im m igration and Integration: a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Im m igration that m oved into Hexiarea in W ei Jin dynasties

HUANG Zhaohong1, ZHANG Xiangpeng2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nXi 710119)

Abstract:Hexi area has a long history and splendid culture.From the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it was the key route on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It is also a place where many nationalities gather here.In Han dynasty,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from other places moved into Hexi area, becaus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immigration policy, which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border popul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border force.In Wei J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of Hexi was relatively stable, and other factors, such a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 on, some people moved into this area and lived forever.This made the national structures and the social conditions greatly changed, it also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Hexi area.

Key words:Wei Jin,Hexi area,immigration,the Mural of Wei Jin,influence

[作者简介]黄兆宏(1965-),男,甘肃平川人,历史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国古代史与西北史教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20[网络出版时间]

[中图分类号]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304(2016)01-0018-09

猜你喜欢

魏晋移民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没落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签证移民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Immigration移民
魏晋风流,纵是静坐也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