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自信心培养策略探讨
2016-04-05覃柳虹
覃柳虹
【摘 要】根据高职生自信心理现状以及高职学制及学生特点等,探索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为载体、以辅导员为教育主体的高职生自信心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职生 自信心 培养 辅导员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C-0108-02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号召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从事挑战性工作和创新事业。高职教育也不能再单纯地进行就业教育,而应担负为“中国创造”培养创新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要创业创新,自信心必不可少。
一、高职生自信心理现状
教育界喜欢谈论“前十名现象”,且大多人认同如下的论断:社会上事业有成的大多并不是在学校中成绩排列前十名的学生,而是十名之后成绩居中的学生。依据之一是“前十名现象”长期大量客观存在;二是众口一词的调研结论:成绩居中的大多不是死读书者,他们不满足于书本知识,喜欢社会实践,善于观察和了解外面的世界,学到书本学不到的知识能力,因而见多识广,富于独创,适应力强,脱颖而出的机会自然较多。
多年观察研究发现,高职院校中不仅存在“前十名现象”(高职生也可以分为三类,即成绩前十名、成绩居中和成绩差生),而且其分化的情况更突出更明显。调研还发现,高职生学习成绩前十名者,超过80%的学生往往走不出高考失败的阴影,始终怀着本科梦;与前十名学生比,成绩居中者,其开朗活泼的背后其实也隐藏着自卑心理,比例超过70%;而成绩差生,自卑心理最为强烈。调研结果表明,高职生心理上缺乏自信心非常普遍。高职生自信心重建非常重要并且迫在眉睫。
二、高职生自信心培养总思路
(一)教育策略。理论和实践证明,要培养和提高高职生自信心,必须采取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和要求的教育策略:把自信心的教育培养融合到高职三年的各个阶段、各个教育教学和管理环节,并做到课内外结合、各方面配合。
(二)教育载体和主体。多年研究和实践发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以及辅导员的管理与教育工作,是培养高职学生自信心理、转变价值观和职业观、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最好载体和途径。在高职院校,一个辅导员一般带至少250名学生,肩负学生管理、思想教育、德育培养等职责,不少高职院校还安排辅导员讲授职业发展指导课程。根据上述提到的教育策略,辅导员有义务有条件做好高职生自信心培养和提高的工作,是高职生自信心培养教育的主体。
三、高职生自信心培养策略
利用职业发展指导显性和隐性课程,调动相关人员参与培养学生以自信为主的综合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一)探索实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显性课程教学改革,把自信心的教育培养融合到高职三年的各个阶段、各个教育教学和管理环节。根据高职生普遍缺乏自信心的客观事实,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入手,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以教会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并实施”为核心,围绕这一任务整合和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根据爱好、兴趣、特长和条件选择和确定职业目标,指导学生分析目标职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帮助学生测试和分析个人能力和素质特点,制订能力素质培养的具体计划,评估和督促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改革后的课程教学,能真正落实把自信心的教育培养融合到高职三年的各个阶段、各个教育教学和管理环节的教育策略。
根据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文件精神,从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等方面着手改革。
1.教学目标重新定位。教学目标改革以解决态度层面问题为主,即树立职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自信心,以掌握技能为辅。把教学目标任务化、项目化:教会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并实施”。教学的各项具体目标通过完成这一任务来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也以此为据。
2.教学内容按需整合。教学内容基本有六个部分(这是教育部规范要求),下文从教学目标方面对它们进行概述。一是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主要让学生了解影响职业发展与规划的内外部重要因素,为进行职业规划做好准备。二是职业发展规划:主要使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学习决策方法,并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规划。三是提高就业能力:主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已确定职业及其需要的专业和通用技能,以及对个人素质(如自信、自立、责任心等)的要求,制定学业规划,并制订具体计划来有效提高相关技能和素质。四是求职过程:指导学生搜集、处理和利用就业信息,制作简历,掌握面试技巧和心理调适方法。五是创业教育:指导学生了解创业过程相关知识、问题和政策,培养创业意识、精神、素质与能力。六是职业适应与发展: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与工作、学校与职场的区别,适应生涯角色的转换,促进职业发展。
按内容层面分,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职业适应与发展部分偏于知识层面,而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就业能力、求职过程、创业教育则包含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根据高职生心理特点以及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核心内容应该是: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就业能力和求职过程。这三个方面的成功教学,能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任务,把课程其他内容整合其中,促进学生以任务带动学习,也能培养学生按照计划实施学习和活动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对自身素质能力自觉培养、自我评估,并提高自信心。
3.课程设置的灵活调整。根据高职学制和学生特点以及上述提到的教育策略,把课程分为三门具体的课,分别是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和就业指导。开设时间为:大一上学期开设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大一下学期开设职业素养提升课程,大二下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目的是避免“教书而不育人”,切实督促学生按照职业规划实施学习并评估成效、增强信心,真正发挥职业发展指导课程促进学生成人成才的作用。
4.教学模式切实探索。因为课时有限,知识层面的教学内容服务和融合于核心教学内容,采取老师讲授、学生自学等形式为主,而融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于一身的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就业能力和求职过程,则采取理实结合、课内外结合、教学相长,师生互动、与企业行家互动、与专业教师协作等教学模式。
5.教学评估方式选择。以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为依据,评价内容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质量、按计划实施学习和训练成果成效为重点;评价重在过程评价,关注求职训练或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技能、心理和其他素质变化;做好评价结果记录存档,记录进步用以鼓励,增强信心,记录差距,用以提醒,加强锻炼弥补不足;评价方式则根据实际采取定量、定性或两相结合。
(二)通过职业发展指导隐性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提高学生职业知识、技能和素质水平,单靠职业发展指导课程课堂教学是不可能的,还要在课程之外,通过班级活动、团学组织和社团工作和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来共同提高。这些可以作为职业发展指导的隐性课程,要加以关注和运用。
1.班级活动。利用辅导员的优势条件,规定并指导各班级开展班委竞选、班委活动、团支部活动、文娱活动、公益活动、社会实践、各种比赛、主题班会、专题讨论等多种活动,创造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发现发挥自身优势,增强自信心,培养相应机能和素质。这一过程,要和思想教育、职业发展指导联系,让职业发展指导落到实处;要建立班级个人档案,记录个人的班级贡献和素质变化;要制订相应激励机制,让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让活动富有吸引力。
2.团学组织、社团工作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发挥学生特长和能力的时空环境,培养和促进学生的自信自强及自主意识和心理。辅导员的任务是,新生入学时就大力号召学生加入相应组织或社团,并在随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根据学生职业目标和个人特点给予指导和建议,促进学生在相关社团中发现优势、发挥特长,体验成功,收获信心。这方面也强调建立个人档案,制订激励机制,还要注意和相关部门协作。
3.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活动是学生的能力素质的倍增器。高职生以技术、操作能力见长,可鼓励他们参与社区服务等社会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和自豪,发现自己的发展方向、社会价值,同时也在实践活动中自我检测,自找差距,自我评价,自觉纠正,发展提高。想方设法提供接触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如科技下乡、担任基层单位技术顾问等活动,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增强信心。
(三)通过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提高学生自信心。具体如下:
1.对成绩前十名者,要尊重他们的追求。对这类学生,要针对三种分化的可能进行教育。成绩拨尖的,鼓励升本;中等的,要做好思想工作和职业发展指导,促进顺利就业;成绩居十名末端,心理和综合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缺陷的,要加以预见性教育和引导。辅导员要和专业老师配合,帮助他们在专业学习中发挥优势,引导他们在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中培养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动机和信心。
2.对成绩居中者,要扬长避短树立信心。通过团队活动,用人所长,发挥特长和能力,培养自信心。注意既“扬长”又“补短”,全面发展,以此引导他们在专业学习方面的加强和进步。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职业生涯规划的计划指标进行自我激励、评价和促进。
3.对成绩差生,要挖掘特长和任何可能存在的亮点,重点在于鼓励和增强自信。教育过程坚持鼓励参与,给予机会,关注观察,悉心指导,言语劝说,积极评价,树立信心。最终以信心引导树立目标,以目标强化动机,以动机的维护促进其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信念。
把学生自信心和就业竞争力培养和提高上升到学院发展的战略高度可谓当务之急。这项工作重在落实,而要真正落实,学校必须解决三大问题:一是确定辅导员的教育主体地位;二是教学部门要吸纳辅导员参与职业发展指导课程教学,并同意辅导员根据实际进行的教学改革;三是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包括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管理以及教育主体辅导员工作管理和评价制度等)。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杨小微.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