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编辑出版《南京那一年》
2016-04-05张鹰
文/张鹰
我们为什么要编辑出版《南京那一年》
文/张鹰
那是一次奇特的相遇。
那天,我们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刚下车,就遇到一群少先队员。他们也就十来岁的样子,叽叽喳喳,小鸟一般快乐。他们没有不快乐的理由:他们生于和平,从来不知道苦难为何物,更不了解几十年前发生在他们脚下这块土地上那场血腥的杀戮。
从纪念馆的雕塑前走过,他们突然沉默了,花朵般稚嫩的面庞上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严肃,甚至沉重。接着便听到他们唱《国歌》,一副副小嗓子都唱劈了似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我相信,那是他们发自心底的呐喊,歌声里一定和着他们的血泪。他们的成长,也许就从那一刻开始了。
跟在孩子们身后,我们走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不知道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承受着怎样的震颤,他们又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了那段历史。而我们,却有一种喘不上气来的沉重、愤懑……我们突然明白,原来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承受着我们民族记忆的巨大伤口。这次参观,把我们心中从未真正愈合的伤口撕裂开来,我们的心在淌血。
从纪念馆出来,重新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我们决定为南京的孩子,为中国的孩子,甚至为全世界的孩子出版一本书。
我们民族经历过巨大的战争伤痛: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也经历过战争的苦难。我们有责任把战争的真实面目告诉孩子们:我们也必须把我们民族经历过的梦魇般的惨痛呈现给孩子们。
我们的想法得到了南京本地的画家和作家、学者们的共鸣,我们决定,共同完成这部表现1937年的南京的史诗性的绘本。这是我们对于无辜死难的30万亡灵的祭奠,也是我们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准备的一份礼物,更是献给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孩子们的沉甸甸的纪念。
《南京那一年》
叶兆言等文
武建华等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2500年的建城史、450年的建都史,赋予了这座城市以浓厚的文化底蕴,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更是把这座城市美丽中的柔靡渲染得淋漓尽致。“金陵帝王州”“江南佳丽地”“六朝金粉,十里秦淮”……城市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性格。南京人在醉心于他们生活的土地之美丽与富庶的同时,也把他们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节日是活色生香的日子里最快乐的音符,南京人对生活的用心也都集中到了各种节日:元宵节的夫子庙灯会,清明节牛头山的踏青、祭祖,端午节的龙舟比赛,玄武湖夏日赏荷,中秋夜文德桥的中分明月,秋高气爽中的重阳登高,下元节祈福先人保佑他们来年的好日子……中国的每个城市、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的节日,唯有南京人能把节日和他们城市的美景风物有机地融为一体,并尽情地享受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自然美景所赋予他们的一切。
如何来表现1937年的南京?由此我们想到了以中国传统节日为时间轴,再现了那一年的南京城。
1937年的上元节,南京人照常撮汤圆、扎花灯、折梅花,绘本的开篇是一派热闹的节日景象,但在民居的窗户上已经出现了防止窗户被炸裂的“米”字条——其实,战争的阴云正在一步步地向他们逼近。或许,南京市民们对此还有一种近似天真的幻想:首都嘛,总不能轻而易举就被日本人攻下吧?他们照常在清明节祭祖、踏青、吃野菜,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夏日黄昏在玄武湖悠闲地赏荷花……直到中秋节那天上午,评事街遭到日军飞机轰炸,画面变得暗淡下来,“文德桥上半边月”的奇特景象在此时也显得异常清冷。昔日热闹的夫子庙,只有一个报童在叫卖,一个导弹作为对市民的防空警示矗立在画面中间。就在这一天,多少南京人月饼还没吃上,也还没来得及和家人赏一轮明月,便永诀人世。接着,战争一步步逼近,出现了南京市民逃城的画面,妇女们做军鞋支援抗战的画面……再接着,便是那个阴冷的冬日了,一切的一切,在那场血腥的屠杀中灰飞烟灭。
这个悲剧属于我们民族,也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
我们用绘本的形式把这个悲剧告诉孩子们,告诉世界,也告诉整个人类,就在于遏制这样的悲剧重演:让全世界的孩子们,孩子们的孩子们……永远沐浴在和平的清空丽日下。
(该书被新阅读研究所评为“2015年中国童书榜最佳童书”。)★
责任编辑:曹舒雅
猎书报告
猎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