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内制剂通脉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2016-04-05李世红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心内科都匀558000

北方药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强心通脉内分泌

何 江 管 慧 廖 沙 李世红 田 伟(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心内科 都匀558000)



院内制剂通脉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何江管慧廖沙李世红田伟(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心内科都匀558000)

摘要:目的:探讨院内制剂通脉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0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通脉强心胶囊,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两组血浆心房钠尿肽、B型脑钠肽、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ANP、BNP、PRA、Ald、AngⅡ、ET-1含量及血清IL-6、IL-10、TNF-α及TGF-β1含量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结论:通脉强心胶囊可以通过调控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的水平改善心功能。

关键词:通脉强心胶囊慢性心力衰竭中药疗法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

通脉强心胶囊是我院院内制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1]。为了进一步探讨通脉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的影响,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们对采用院内制剂通脉强心胶囊治疗的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心房钠尿肽(ANP)、B型脑钠肽(BNP)、血浆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心内科就诊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患者,排除合并肝肾等其他原发病、凡能增加死亡因素的疾病、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导致的心力衰竭、精神病或不愿意合作者,共收集病例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63.8±4.9)岁。心功能分级:Ⅰ级6例,Ⅱ级16例,Ⅲ级18例。病程9个月~14年,平均病程(4.7±1.3)年。原发病冠心病18例,高血压心脏病13例,肺心病6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4.5±4.2)岁。心功能分级:Ⅰ级5例,Ⅱ级15例,Ⅲ级20例。病程8个月~15年,平均病程(4.8±1.7)年。原发病冠心病17例,高血压心脏病12例,肺心病8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文献推荐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使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强心、扩血管、利尿治疗[2],1周后依据病情,调整用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院内制剂通脉强心胶囊(处方:黄芪、人参、麦冬、丹参等20多味药物。每粒0.5g,含原药材1.83g,本院制剂室加工生产)治疗。每次4粒,每天3次。两组共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血浆ANP、BNP、PRA、Ald、AngⅡ、ET-1含量及血清IL-6、IL-10、TNF-α及TGF-β1水平(试剂购于美国罗氏公司),所有检测由专人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神经内分泌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浆ANP、BNP、PRA、Ald、AngⅡ及ET-1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ANP、BNP、PRA、Ald、AngⅡ及ET-1含量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见表1。

表1 两组血浆ANP、BNP、PRA、Ald、AngⅡ及ET-1含量比较(±s)

表1 两组血浆ANP、BNP、PRA、Ald、AngⅡ及ET-1含量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②P<0.01;与对照组比较,③P<0.05,④P<0.01。

ET-1 (ng/L)对照组 40  治疗前 345.8± 85.6组别 例数 时段 ANP (ng/L)PRA(μg/ L·h)BNP (ng/L)Ald(ng/ L)AngⅡ(ng/L)80.6± 16.7 40  治疗后 302.7± 56.8①3.53± 1.52 876.9± 124.7 122.6± 47.4 93.8± 33.2 64.6± 15.8①治疗组 40  治疗前 349.2± 87.3 2.79± 1.06①775.3± 101.8②95.6± 35.7②80.7± 24.6①81.5± 17.3 40  治疗后 278.9± 54.3②③3.51± 1.48 879.5± 128.4 121.4± 48.3 94.2± 35.6 2.26± 0.87②④709.8± 98.7②④87.6± 32.4②③67.5± 21.6②③51.3± 11.5②③

2.2两组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清L-6、IL-10、TNF-a及TGF-β1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L-6、IL-10、TNF-a及TGF-β1含量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IL-6、IL-10、TNF-a及TGF-β1含量比较(±s)

表2 两组血清IL-6、IL-10、TNF-a及TGF-β1含量比较(±s)

注:同表1。

TGF-β1(μg/L)对照组例数 时段 IL-6 (KU/L)IL-10 (KU/L)TNF-α (μg/L)治疗组40 40 40 4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0.43±3.52 8.82±2.01①10.97±3.91 6.82±2.43②③4.59±1.47 5.89±1.42①4.62±1.68 7.81±1.84②④10.82±3.32 8.93±2.02①10.96±3.45 6.34±2.41②③19.56±6.32 24.54±8.72②19.89±6.45 31.56±8.12②④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一体液因素紊乱与长期预后变化呈正相关[3]。心室重塑是导致心力衰竭不断进展的病理生理基础。本文结果显示,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后,加口服通脉强心胶囊血浆Ald、AngⅡ、PRA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可能与通脉强心胶囊具有抑制Ald、AngⅡ、PRA神经内分泌作用、延缓心室重塑有关。治疗组加口服通脉强心胶囊后能降低血浆ANP、BNP及ET-1含量。其机制可能为通脉强心胶囊具有利水、利钠作用与方中葶苈子、猪苓利水消肿作用有关[1]。方中人参能增加心肌收缩力,丹参扩张血管通过减轻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心脏的负担[4],川芎对心肌细胞线粒体具有保护作用[5],起到增强心肌收缩力、修复受损内皮功能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炎性细胞因子、抗炎细胞因子激活和平衡的失调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涉及内皮细胞损伤、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壁退行性变等[6]。本文结果还显示,治疗组加口服通脉强心胶囊后能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升高IL-10、TGF-β1水平。其原因可能与通脉强心胶囊能降低炎性细胞因子

IL-6和TNF-α含量,升高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TGF-β1水平有关,通脉强心胶囊通过调节炎性细胞与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减缓心脏损伤,达到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目的[7~8]。

参考文献

[1]何江,管慧,周棉勇,等.通脉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随机对照研究[J].右江医学,2011,39(5):550-553.

[2]戴闺柱,顾复生,戚文航,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7-23.

[3]吴以岭.络病与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及治疗[J].中医杂志,2006,47(3):164-165.

[4]刘玉英,张继红.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34-35.

[5]金玉青,洪远林,李建蕊,等.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与临床,2013,4(3):44-48.

[6]汪明灯,高修仁.炎症细胞因子与慢性心力衰竭[J].新医学,2006,37(3):200-202.

[7]王扬,杜立建,陈希芬.益气活血汤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抗炎细胞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J].河北中医,2009,31(9):1292-1294.

[8]申素琴,申玉敏.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5,39(9):1388-1390.

·药物与临床·

·临床药学·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01-0129-02

猜你喜欢

强心通脉内分泌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通脉养心丸对ApoE-/-小鼠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分析清肝降火,通脉活络类中药配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十未通脉汤的应用
明道强心,循德尚美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临床效果
他能为中华神盾“强心”
稳住内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