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48例临床观察

2016-04-05夏培涛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新区医院滑县456400

北方药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偏头痛分量有效率

夏培涛(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新区医院 滑县 456400)



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48例临床观察

夏培涛(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新区医院滑县456400)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用于偏头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我院收治的9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观察组行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经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75%)与对照组(79.17%)相比明显较高,可见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偏头痛患者以中医辨证的形式进行治疗对于症状的缓解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中医辨证偏头痛临床疗效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上高发的神经性头痛,特征为头部偏侧或双侧疼痛反复发作,疼痛类型有胀痛、搏动痛、裂开样痛或锥钻样痛等,发作时长可延续数小时甚至数日,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1~2]。为探究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文着重探究了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以不同方式进行治疗的效果,来验证中医辨证治疗应用于偏头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现将取得的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3年1月~2014年1月为时间范围,以抽签的形式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诊治的96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每组48例的人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中风与精神疾病杂志》中偏头痛的诊断标准。观察组中共有女性28例,男性20例;患者年龄在38~68岁之间,平均年龄(54.16±3.66)岁;平均病程为(5.42±3.61)年。对照组中共有女性29例,男性19例;患者年龄在37~68岁之间,平均年龄(54.28±3.54)岁;平均病程为(5.56±3.63)年。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经均衡性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取尼莫地平(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40)给予患者以口服的形式进行治疗,每次用量为40mg,服药频率为3次/d,疗程为1个月。

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根据患者病理特征的不同进行辨证分型,具体治疗措施如下:①肝肾阴虚型。针对此类型的偏头痛患者主要以滋补肝肾为主,取分量均为15g的茯苓、牡丹皮、熟地黄、延胡索以及分量均为10g的山药、山萸肉、知母、柴胡、泽泻、川芎、丹参制为知柏六味地黄丸给予患者进行加减治疗。②风阳上扰型。针对此类型的患者主要以熄风通络为主,取分量均为15g的钩藤、川牛膝、石决明、龙胆草、夜交藤、延胡索以及分量均为10g的栀子、天麻、夏枯草、黄芩、丹参、川芎、柴胡制为天麻钩藤汤给予患者进行加减治疗。③气血两虚型。针对此类型的患者主要以益气补血为主,取黄芪(18g)+分量均为10g的当归、人参、白术+陈皮(6g)+分量均为3g的升麻、柴胡+炙甘草(5g)制为八珍汤给予患者进行加减治疗。④瘀血阻络型。针对此类型的患者主要以活血化瘀为主,取分量均为10g的佛手、川芎、赤芍、川牛膝、桃仁+分量均为30g的葛根、丹参、生牡蛎、生龙骨+红花(5g)制为血府逐瘀汤给予患者进行加减治疗。以上各类型药方服用频率均为1剂/d,疗程为1个月。

1.3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患者的病情基本得到控制,临床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且半年内无复发。②有效:患者的病情出现一定好转,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半年内偶尔出现复发。③无效:患者的病情无好转,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半年内复发次数频繁。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3]。

1.4统计学方法: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所有数据的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并将P<0.05作为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的依据[4]。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中医辨证治疗后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9.17%),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n/%)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偏头痛在临床上可以外感和内伤进行划分,内伤性偏头痛通常表现为阵发性的胀痛,且伴随着精神紧张、肝气郁结等感觉的出现,长期发展将形成化火伤阴,导致气血上扰,这也是与外感性偏头痛相互区别的关键。在中医学中,普遍认为偏头痛是因风邪所致,同时合并着寒、热、湿之邪,其外邪对人体经络形成了阻碍,使人体出现气血失和现象,患者由此出现肝脾失衡、机体营血亏损、经络失调等现象,进而导致头部出现疼痛现象[5]。基于此理论,通过中医辨证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通过疏通与扩张患者的毛细血管、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来从根本上对偏头痛的病情进行控制,利用不同中药的药理特点来达到治疗的作用。例如,白芷可对头痛症状起到良好的止痛作用,川芎具有化解血管痉挛、活血化瘀等作用。总之,这些药物的药理作用得到合理的发挥,便可对患者起到对症治疗的效果。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取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可见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偏头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可从根本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大大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颂.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性眩晕92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4):282.

[2]刘永平.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综合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4):462-463.

[3]付春玲.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4):233.

[4]卢彩艳.中医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3):155-156.

[5]何向国.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8(6):370.

中图分类号:R7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01-0013-01

猜你喜欢

偏头痛分量有效率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画里有话
一斤生漆的“分量”——“漆农”刘照元的平常生活
一物千斤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很有效率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偏头痛吃紫菜干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