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振兴背景下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2016-04-05单丽娟李大庆李庆满渤海大学学报编辑部辽宁锦州03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辽宁锦州03

关键词:东北振兴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驱动

单丽娟李大庆李庆满(.渤海大学学报编辑部,辽宁锦州03;.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辽宁锦州03)



东北振兴背景下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单丽娟1李大庆2李庆满2(1.渤海大学学报编辑部,辽宁锦州121013;2.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摘要:辽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当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近年来,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快速,但在产业规模、结构、技术创新的投入与转化、创新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辽宁高新技术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要从产业重组、创新主体、资源配置、协同创新和园区建设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东北振兴;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驱动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前,国际范围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国创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2013年8月28日至31日,习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国家既定战略,要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增添原动力。”《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国发[2014]28号)提出:“紧紧依靠创新驱动发展,要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国家集中力量扶持东北地区做大、做强智能机器人、燃气轮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集成电路装备、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石墨新材料、光电子、卫星及应用、生物医药等产业,形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显然,在新一轮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设想当中,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被寄予厚望,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破口。辽宁是装备制造业大省,具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辽宁振兴的必由之路。

本文在对辽宁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辽宁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二、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总体情况

据统计,2013年,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247家。从地区分布来看,沈阳为322家、大连441家、鞍山95家,居全省前三位;从技术领域来看,1247家企业分布于电子与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环境保护、航空航天、地球空间与海洋工程、核应用技术及其他高技术领域,其中,光机电一体化领域有企业347家,新材料领域有企业237家,生物医药企业95家,数量居行业前三。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5970.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2%①。如果严格按照《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3)》进行统计,2013年辽宁的高新技术企业数为735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62.4亿元,占东北三省的53.64%,占全国的2.04%②。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高新技术产业分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比较见表1。

辽宁现有14个地级以上城市,每个城市都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沈阳、大连、鞍山、辽阳、本溪、阜新、营口(以下简称沈大7市)的高新区属于国家级,在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当中承担主力军作用。我们项目研究团队对沈大7市进行了多次调研,取得了第一手统计数据等资料,为项目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基础和优势

据统计,2013年,沈大7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834.5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80.6%,占东北三省生产总值的40.1%,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6.0:52.5:41.4,已初步构建了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结构体系①。

1.产业基础丰厚。辽宁的工业体系门类齐全,积聚了全国很大一部分工业资产存量,拥有众多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是我国重化工业的重要基地。辽宁的装备制造、冶金、石化、船舶制造、汽车等产业发展位居全国前列。沈大7市的数控机床、机器人、IC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和先进材料、信息技术、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2.科技资源丰富。据统计,沈大七市共有高等院校71所,占全省的62%,占东北三省的30%左右;科研机构548所,占全省74.7%;国家级高新区7个,占东北三省的47%;国家级孵化器31个,占东北三省的55%;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占东北三省的40%;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0个,占东北三省的56%;共有研发人员11万人,占辽宁省的78%、东北三省的36%。沈大7市的创新成果众多。2013年,沈大7市共申请专利32200项,占全省的70%、东北三省的36%;授权专利15955项,占全省的74%、东北三省的33%②④。沈大7市的创新成果主要来自于各城市重点产业集群中的创新型企业,创新成果具有明显的区域产业特征,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能够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三)态势与特征

1.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东北地区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和开放步伐;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先后于2009年7月和2010年4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极大地促进了辽宁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新动力。2010年,沈阳、大连被国家批准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2012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促进高新区转型升级”,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高新区的发展方向。在第三届中国自主创新年会上,沈阳、大连双双入选“国家十大创新城市”。

2013年,辽宁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创新体制机制、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等指导性意见,通过激活高新区发展内生动力,整合各类创新资源等措施,全面、系统地推进了省内高新区的发展。2014年,《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提出,紧紧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并研究在东北地区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和省两个层面的政策支持,促进了辽宁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沈大产业带高新技术产业聚集效应开始显现。沈大7市紧密围绕自身优势产业,打造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高科技产业集群,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据统计,2013年,沈大七市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1273.4亿元,同比增长了9.8%,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660亿元,同比增长了23.1%,引领上下游企业呈集聚发展①。本溪制药产业集群、鞍山激光产业集群、大连信息技术及服务产业集群获批科技部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及培育单位。2013年,沈大7市高新区正在全力建设的特色产业集群有26个,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17个,超500亿元的3个,超1000亿元的1个④。

3.电子信息产业增长强劲,装备制造产业优势明显。沈阳高新区大力推进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电子商务、互联通信等重点产业和项目建设,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推进两化融合步伐,构建新的产业优势,2013年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257.5亿元。大连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平稳较快发展,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241.3亿元①。阜新高新区、营口高新区、大连金普新区也把信息技术产业作为高新区发展的一个重点产业。同时,拥有传统优势的装备制造业一直是辽宁发展的重点。2013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在面对诸多困难的条件下,通过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高端制造和智能化装备等领域不断实现突破。2013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5943家,资产总计12856.7亿元,同比增长了9.7%④。例如,沈阳的数控机床、汽车零部件、鞍山的柔性输配电及冶金自动化、激光和装备制造产业、阜新的液压装备、大连船舶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迅速,在国内形成一定的比较优势。

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呈增长态势。近年来,沈大7市高新技术产业依托高新区迅猛发展,产业集聚规模不断扩大,各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逐年增加。据统计,2013年,沈大7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总计4825亿元,占同年7市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为38.6%,同比增长了11.6%①⑤。这一态势是辽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重要成果。

5.各市创新投入持续增长,科技与金融结合效果初显。据统计,2013年,沈大7市高新区固定资产投入共计1502亿元,同比增长了14.5%。高新区管委会财政科技投入金额107042万元,同比增长了9.8%。所在市本级财政科技资金支持高新区金额21322万元,同比增长了15.8%①⑤。沈大7市全力打造科技金融全产业链,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正在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为辅助的多元投融资体系。

三、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产业整体规模偏小,产业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1.主导产业规模偏小。沈大7市主导产业规模偏小。据统计,2013年,大连市只有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沈阳市只有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743.7亿元,汽车及零部件、建筑产品、农副产品加工、化工产品制造业、钢铁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等五大优势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1807亿元;鞍山、营口、本溪、辽阳、阜新等市主导产业规模则更小。相对于国内领先地区则差距较大。以深圳为例,2013年,深圳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为4162.87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为3370.67亿元、六大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达5002.5亿元①④。

2.产业同构问题突出,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沈大7市产业同构问题突出。在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均有产业规划并投入实际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相互竞争和产能过剩等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后果。而且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均衡,沈阳和大连最强,其他五市发展较弱。沈阳和大连作为省内核心城市,占据地域和政策优势,集中了省内大部分的创新资源,若不能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效应,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利。

(二)创新投入相对不足,创新成果转化缓慢

1.创新投入相对不足。具体来看,沈大7市中,阜新、辽阳、鞍山和营口每万人拥有R&D人员数低于全省均值和全国均值,人员投入不足;阜新、辽阳、鞍山、营口、大连的R&D强度低于全省均值和全国均值,资金投入不足;辽阳、本溪、鞍山、营口的每万人拥有科研机构数低于全省均值和全国均值,科研平台条件不足。

2.创新成果转化缓慢。阜新、辽阳、本溪、营口每位R&D人员申请专利数低于全省均值;除鞍山外,其余6市每位R&D人员申请专利数低于全国均值;辽阳、本溪、鞍山、营口的每亿元R&D经费转化为专利数低于全省均值,全部7市的每亿元R&D经费转化为专利数均远低于全国均值,阜新、辽阳、鞍山低于全省均值,只有本溪和营口略高于全国均值;沈阳、阜新、辽阳、鞍山的每项专利转化为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低于全国均值,除本溪和营口外,其余5市远低于全省均值(如图1至图7所示)④⑤。

(三)产业集群化培育滞后,产业集中度不高

长期以来,我国产业发展坚持政府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地产业集群的市场化进程。一方面,各地招商引资工作以“量”为先,缺乏对企业之间技术关联的考量,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对落地项目扶持力度不足,企业成长缓慢,缺乏能够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的核心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配套和互补企业的进驻,延缓了产业的集聚和产业链优化。辽宁无论是具有传统优势的高新装备制造业,还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产业集群发展并不完善,市场份额分散,产业集中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集聚速度。

(四)产学研协同创新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当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经成为国内外产学研联合的主要形式。我国广东、山东和浙江等地,产业技术创新(标准)联盟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8号)指出,目前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许多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制约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从实际来看,辽宁的产学研联盟虽然已达34个,但由于大多数联盟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不健全,联盟目标不明确,产学研之间联合的动力不足,在投资上缺乏相互信任,在研发上没有合理分工,在知识产权管理、收益分配方面未建立科学的机制,创新效率低下,有些联盟有名无实。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较,辽宁的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数量偏少、创新效率低,要想实现由“辽宁制造”向“辽宁创造”转变,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五)产业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全省各地产业园区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没有建立起园区之间协同管理的体制机制。具体表现为:缺少刚性的指导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缺乏协同的决策机构;产业管理部门之间缺少定期的沟通与交流;各管理部门在数据统计上存在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各市、各园区在产业定位上缺少协同性,在招商引资上各自为战,部分产业结构趋同,影响了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进程。

四、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优化产业定位和布局为前提,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产业集群化为主线,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发挥企业主体、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作用,坚持“创新驱动、注重特色、开放合作、协同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与要素,加快世界一流产业园区建设,不断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产业集聚、示范、辐射和带动效应,推动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推动产业重组,优化产业结构

首先,推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规划和发展一体化,寻求在各产业园区之间构建产业链,实现跨园合作,避免产业同构现象加剧。其次,要大力推动优势企业开展纵向、横向一体化。通过兼并收购,理顺产业链条关系,带动盘活低效资产,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横向一体化的第一梯队是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新能源等各地重复建设的产业。通过重组,优化产业组织内部的技术和数量关系;新材料、电子元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之间则在纵向一体化上有较大发展空间。再次,鼓励从事基础零部件、工艺辅具和适宜专业化发展的配套产品制造企业开展专业化协作配套、合资合作,形成一大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二)做强创新主体,培育产业集群

1.创造适宜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环境,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应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使之发挥集聚、带动和示范效应,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技术创新最重要的主体是企业,要建立完善覆盖企业从初创、成长到壮大各个发展阶段的支持体系,创造适宜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环境,加快对科技企业进行梯队培育(项目培育——产品开发——高企认定);大力扶持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产业整合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各产业领域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

2.培育其他创新主体。在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的同时,还应培育其他创新主体,主要包括中介机构、协会(或商会)和战略联盟等,尤其要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根据学科基础,发挥相关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和实验室的技术创新优势。同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积极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加快科技成果在产业集群内的转化,争取在新兴产业的重点细分领域取得先动优势。

(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能力

1.优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育和使用机制。应建立健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体制、机制,实施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培育工程。深入实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海外学子尖端人才归国工程、海外研发团队引进工程,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围绕主导产业,建立重点领域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

2.实施科技金融发展工程,多渠道筹集创新资金。一是发展各类科技金融机构。整合现有科技金融机构,筹建科技投融资集团,支持民间资本和现有商业银行在发展区域内成立科技银行,吸引风险投资和融资中介机构入驻发展。二是推进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发行科技债券,建立科技信贷风险补偿制度,支持金融机构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贷款等融资服务,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三是努力发展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企业以自建、合作共建、并购等方式,建立企业各类研发机构。吸引跨国公司、国内龙头企业、国内大型科研院所和大学在区域内建立研发机构,增加和整合创新资源积累。

(四)强化协同创新,开展标准竞争

组织和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骨干力量,建立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科研开发、市场开拓、业务分包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联盟管理体制,探索公司制等具有法人地位的联盟组织形式,建立成员之间联合研发的动力机制、信任机制、经费使用机制、研发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技术扩散机制和监督机制。其中,协同创新的一个重点任务是政府提供土地和部分硬件设施,吸引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和省内外重点研究机构进驻产业园区开展主导产业、重点项目和重点产品的联合技术攻关。建议增建和完善已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先进设计与制造、装备智能化、精细化工、先进材料、大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领域打造技术标准联盟,实施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制定和扩散,争夺产业技术标准的主导权,提升本地产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位置,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五)加快园区建设,促进科学发展

产业园区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载体。《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创新型特色园区等三类园区。辽宁应该通过分类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提高层次,培育特色,科学发展。首先,要想成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应该做到技术创新领先、产业领先、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先、体制机制创新领先,对其它区域发展形成引领和示范。为此,要探索建立完善的产业政策和制度体系,培育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其次,创新型科技园区要拥有引领示范作用的科技、经济、社会等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功能区,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中枢。为此,应该完善城市功能规划和定位,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创新型经济成分比重,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竞争优势。再次,创新型特色园区要成为具有创新驱动能力、符合区域发展特点和特色优势突出的园区,就要引领产业技术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突出产业发展特色,注重发展模式创新。

①参见国家统计局.2014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年。

②参见国家统计局.2013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

③参见辽宁省统计局.2014辽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年。

④参见辽宁科技统计年鉴2013年。

⑤文中数据为本项目研究团队根据对辽宁省各城市调研访谈记录整理并计算所得。

(责任编辑林喦)

作者简介:单丽娟(1964—),女,渤海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从事经济管理与编辑学研究;李大庆(1976—),男,渤海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技术创新管理研究;李庆满(1971—),男,渤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管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从事区域发展与创新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辽宁省软科学项目“建设‘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可行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401039);辽宁省社科联项目“辽宁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机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6lslktglx-01)

收稿日期:2015-10-16

中图分类号:F207:F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254(2016)02-0051-06

猜你喜欢

东北振兴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驱动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创新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创新研究
浅谈惠安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对策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创新驱动与我国创新生态研究
“东北振兴”区域政策经济效益评价
东北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
资本市场发展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产品升级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