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问题

2016-04-05韩巍岩

世纪桥 2016年3期
关键词:家庭高校教育

韩巍岩

摘要:高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发挥家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合力。本文深入分析了家庭教育与高校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和家庭教育缺位高校教育的原因,探讨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可能性,研究实现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关键词:高校;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3-0058-02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必要环境,学校教育伴随孩子的全部学习过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应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目前家庭教育与中小学的学校教育联系紧密,却与高校教育相分离,高校教育中应重视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阶段教育中的作用,实现家庭教育与高校教育的结合,发挥合力作用。

一、 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高校在教育中不应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高校教育需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适应大学生思想发展。

(一) 是高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的现实需要

家庭教育是重要的教育力量,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对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孩子的榜样。在大学教育阶段,如果家长能够时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将使家长与学生、家长与学校进行更好的沟通和交流,家长就能参与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对大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教育,进而能与高校教育管理相结合,及时解决大学教育阶段的学生个人教育问题,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二) 是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

家长在高校的管理和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积极发挥家长在高校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家长是高校教育的建议者,家长的积极建议是高校的宝贵财富;第二,家长是高校教育的协同者,学校的有很多工作、很多教育活动是需要家长支持和参与的,家庭教育和高校学校教育必须是同步的;第三,家长是高校教育的参与者,家长要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让他们了解学校具体教育情况,用自己可行的方式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第四,家长是高校教育的监督者,家长参与民主监督是促进学校工作的重要手段,能促使学校各项工作在阳光下操作。

(三) 是适应在校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迫切需要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他们在成长中得到了家长的太多关注和付出。家长在中小学长期约束和制约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进入大学后,离开家长的束缚后会有一个“断乳”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表现自制力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很容易投入到网游等非正常的学习生活中,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如果家庭教育能及时地介入,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将会降低这个“断乳期”的危险系数。

二、家庭教育缺位高校教育的原因

家庭教育缺位于高校教育是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思想观念问题也有历史因素,既有高校的问题也有家长和学生的问题。

(一) 家长因素

一方面,是家长教育观念的原因。中国的家长一直关注孩子的中小学教育,从学校的选择到与学校教育的配合都是尽心尽力的,但当孩子考入大学后,家长认为没有升学的压力了,就放松了对孩子的关注,家庭教育基本与大学阶段的学校教育是相脱离的。另一方面,是家庭结构不稳定的原因。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婚姻家庭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离婚率不断上升,甚至每年在高考过后出现离婚高峰期,离婚后的父母对上了大学的孩子的关注度会急速降低,直接影响家长对孩子在大学阶段的教育关注。

(二)高校因素

传统的高等教育观念一直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缺少认识的,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十分重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教育途径和手段中也主要集中在利用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和条件,但很少提及家庭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大学阶段,高校平时与家长没有什么联系,只有学生在学校有重大事件时才找到家长、告知家长,但到了这个阶段的学生多数已经是出现很严重的问题,在正常的教育教学中缺少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没有使家庭教育与高校的学校教育相结合。

(三)空间距离因素

大学生就读的高校所在地与生源地一般都有较大的空间距离,空间上的距离阻碍了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家长一般很少有机会到孩子的就读大学,家长不能像中小学教育阶段那样与高校进行时时关注、事事关心,学校也不能随时随地与家长沟通、事事向家长通报,事事找家长沟通,这种客观上的空间距离影响了家庭教育与高校教育相结合。

(四)学生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从年龄上看已经进入到成年人的阶段,在中小学阶段一直受到家长的约束和牵制,当脱离家长的约束走入大学后,就象逃离了鸟笼的鸟儿,迫切希望就此彻底摆脱家长的唠叨和束缚,自认为已经成熟,渴望拥有生活的自主权,不需要他人的指手画脚,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拉开与家长的距离,与家庭的联系减弱,家庭逐渐成为“提款机”,家庭教育也就缺少了及时性和针对性,家长的影响力自然也就锐减。

三、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可能性

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学校和家长有着共同的培养对象,信息技术在技术层面打破了空间的障碍。

(一) 家长的关心是家庭教育与高校教育相结合的前提条件

每个大学生都背负着家长和亲人的希望,当孩子进入大学后,家长主观上对孩子的学校中的表现和未来的前途是一如既往的关心的,关心着学校和孩子的现状和未来,家长有热情和有意愿参与到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只是一直以来没有寻找到合适的途径和方法,家长的关心是家庭教育与高校教育相结合的前提条件。

(二) 新技术是家庭教育与高校教育相结合的技术支撑

新信息时代到来前的大学,要克服时空距离,把家庭教育与高校教育相结合是很困难的。今天,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中国的互联网迅速发展,不仅高校网络畅通发达,而且中国的网民呈现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青年与中老年网民都发展的态势,就读于大学的众多家长已经是网民,所以高校就可以通过网络打破家庭与学校的时空距离,利过网络可以构建起高校与家长联系的网络平台,使学校与家长可以时时互通,进行双向互动,使家庭教育与高校教育相结合成为可能。

(三) 高校教育增强实效性是家庭教育与高校教育相结合的现实需要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高校也面临着对大学生的教育欠缺实效性的问题,知识性的教育与非知识性的教育都面临着困难,学校教育效果需要进一步提高。高校在教育中要探索如何发挥好家庭教育的作用,实现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进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四、 实现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要实现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就是要抓好落实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各方面因素,综合各方面力量。

(一) 高校重视家庭教育是实现家庭教育与高校教育相结合的基础

高校需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发挥各方教育的综合作用,在制定教育管理中应把家庭教育纳入高校的教育管理体系中,主动设置相关的部门,制定相关的规定,下拨相关的经费,纳入到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中,通过必要的手段和途径,让家庭教育参与到高校教育中来,发挥家长的影响力,形成高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

(二) 大学生是实现家庭教育与高校教育相结合的决定性因素

大学生对待家庭教育的态度决定着家庭教育与高校教育结合的效果,在高校的教育中应正确引导大学生对于家长和家庭的态度。在教育中注重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多种文化形式和活动,让大学生感受家长的爱,如,通过给父母写一封信等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去表达和理解家长的爱,在对家长的尊敬和理解的基础上主动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家长参与到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教育中来,从而实现家庭教育与高校教育的结合。

(三)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实现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技术支撑

为突破家长与学校的时空距离,必须运用信息技术架起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高校要注重建设学校的校园网络,把校园网络建设成为家长了解学校情况、各个学院系部情况的平台;高校和院系有专属的公众微信平台,家长可以通过关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和院系微信公众平台了解情况,家长通过关注学校和院系的情况入手,不紧可以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而且可以与孩子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促进双方的交流和沟通。

(四) 辅导员是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关键环节

在大学,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管理和思想教育,综合掌握着大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这就需要由辅导员组织建立微信群、QQ群等,使辅导员与家长能够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家长随时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动态,与学校的教育进行随时的配合,促进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五) 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互动长效机制是保障

学校要确立与家长固定联系与随机联系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如,把学生每学期期末的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固定反馈作为固定项目;把定期收集家长的反馈信息和意见建议作为常规工作内容;随时与家长联系互通学生的思想状况、生活状况;不定期的组织学生与家长进行互动,增进双方的互相了解;发挥家访的作用等等。

(六)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是实现家庭教育与高校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条件

家庭教育延伸至大学教育阶段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全民族的文化素养的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责任感直接关系到影响家庭教育的持续性和长期性,家长的文化素质和水平的提高会使其与大学生子女的交流内容会更丰富、更深入,才能增强家庭教育的影响力。

总之,高校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再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应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与家长进行互动,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促使家庭教育继续延伸,实现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发挥两者的合力。

参考文献:

[1]张剑峰,卢忠萍,罗浪.大学生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分析与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08,(6).

[2]赵崇峰.对高校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工作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7,(6).

[3]桑冬平.大学生家庭教育作用弱化成因分析与对策 [J].扬州大学学报,2007,(6).

[责任编辑:褚永慧]

猜你喜欢

家庭高校教育
家庭“煮”夫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恋练有词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