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凤文化在民俗中的体现
2016-04-04黄春霞
文/黄春霞
浅谈凤文化在民俗中的体现
文/黄春霞
【摘要】凤和龙一样,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它融合了各个时期、各个民族所崇拜自然物的特征,是中国古代先民崇拜的对象。凤被人们认为能带来光明,能让祥瑞降临于世,预兆天下太平,使人们能生活得更加美满幸福。故而,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把凤看作是美丽和幸福的化身。因此,在丰富多彩的中国民俗文化中,凤更是成为了一个能形成共鸣的活跃形象,出现在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中。
【关键词】凤文化;民俗文化;装饰纹样
人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喜欢用凤作为装饰纹样,凤题材也常常应用于宫廷、民间的各种各样的工艺美术品上;历代工匠画师、民间艺人以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刻画力,创造性地描绘出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凤鸟纹样。艺术家集天下鸟类之美丽于凤鸟一身,遂使它的形象更加完美无瑕。在中国装饰艺术史上,凤纹以其独特的民族形式和艺术魅力,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之一,使各民族的民俗风情显得更具有魅力和特色。
一、凤的源起
(一)凤源于何时
1991年,湖南省洪江高庙遗址出土了距今达7800年的陶器凤纹,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凤纹。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凤起源于距今约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在这个时期,生产活动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比原来更多的食物,另一方面却也使人们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更加紧密,于是人们开始寻找能够驾驭自然的心灵寄托,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六畜兴旺,因此凤的形象在这一时期诞生。
(二)凤源于何物
古书上记载:“凤乃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可见凤本身是不存在的,它是由生活在现实中的多种动物以及某些自然天象融合起来的神物,而凤崇拜是源于人们对鸡、燕、鹤、乌鸦、鹌鹑、孔雀、鸳鸯、天鹅、鹰雕、蛇、虎、鱼、太阳、风的崇拜,人们崇拜鸡的羽毛绚丽,鸣声嘹亮;崇拜燕子色黑身轻还能带来春天;崇拜孔雀的羽毛华丽;崇拜鹰能成为空中霸主……人们将所有美好的愿望和敬仰都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凤的形象。
二、凤在民俗中的体现
民俗是人类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例如:结婚时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我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有不一样的民俗,而作为中国标志性的图腾——凤,在诸多民俗中都得以体现。
(一)凤在传统服装上的体现
凤服为女性所专用,大概起自明代。一般为宫中皇后、皇妃或民间比较富足的官宦人家的女性穿着。到了近当代,穿凤服的范围就更加宽泛了,如传统的婚礼还保留有穿凤衣、戴凤冠出嫁的穿着习俗。凤衣凤冠是绣有龙凤图案和彩饰的衣、冠,象征吉祥富贵,原为古代贵族妇女所独有,后不分贵贱,一般女子都可以穿戴,继而又传袭于婚礼。旧时的富贵官宦之家,女子出嫁,多为其特制;民间嫁女,多向人租借。现在的婚礼西式婚纱为多,但许多婚纱影楼还准备了凤衣、凤冠,为新人拍传统风格的照片。
位于江南丘陵地带的畲族就有“信凤凰”及“穿凤凰装”的习俗。畲家女都穿凤凰装,以示吉祥如意。凤凰装分为两种:未成年或婚前的女子穿“小凤凰装”,用红线将头发扎一圈在头上,衣领衣袖衣边绣饰大红、桃红,夹着黄色的花纹,象征凤颈、凤身和凤翅。腰带扎在背后,向下飘逸,末端垂有花絮,象征凤尾;结婚的女子穿“大凤凰装”,用红线扎起高髻,象征凤冠,有的还要插三把银凤头花,围成环状。银凤的嘴、翅、爪悬挂若干串闪闪发光的银链。衣领衣袖衣边绣着很宽的各色花边,象征鲜亮的凤凰羽翼。向后飘的腰带增宽,末端刺绣的五彩花纹增多,象征凤凰美丽的尾巴。周身银器叮当作响,象征着凤凰的鸣叫。老年妇女穿“老凤凰装”,头髻低小,穿着颜色淡雅的衣裳和腰带。
畲族女子出嫁时要穿上全套的凤凰装。于是,在有些地方,凤凰就成了新娘子的代名词。迎接新娘时,新郎就要高唱:“喜日吹的吉祥风,我迎凤凰入花丛;迎得凤凰露美容,寨前美酒香又浓。”
(二)凤在头饰中的体现
与服装相比,凤在头饰中更能体现其传统性。凤在服装等方面的应用在现代设计中较为常见,而头饰则具有较强的传统性和地域性。如古代结婚时新娘所用的凤冠最具代表性,凤冠最早期是明朝的皇帝的后妃所佩戴的,到后期才发展演变成作为民间结婚所用的头饰。
凤冠上的饰物主要以龙凤为主,以金银为主要制作材料,根据制作者的情况选择珠宝加以装饰,以达到龙凤呈祥的视觉效果。凤冠上的龙凤均正面朝前,或并列,或叠加,使人感受到金龙升腾奔跃在翠云之上,翠凤展翅飞翔在珠宝花叶之中。
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凤冠所用甚少,但与凤冠相仿的苗族银冠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遗留至今。银饰品是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热衷于使用的装扮材料,特别是苗族妇女在盛大节日或生活中喜庆日子里,都会戴凤尾银冠,插银凤发簪,配饰凤银角。苗族银冠上的凤凰多则九只,少则成双,配饰银花、银叶等。
(三)凤在民俗节目中的体现
我们知道与凤有关的服装、头饰、饮食,在很多地区,这三者的出现往往也是为了庆祝或举办当地民俗活动而准备的。而一次成功的活动少不了极具特色的民俗节目,因此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凤的形象除了在具有民俗风情的物品上得以体现,同时在一些民俗节目中也能找到凤的影子。
在各民族的民俗活动中,壮族的凤凰舞在与凤有关的活动中最具代表性。这种舞蹈多流传于左江流域。据《壮族概况》一文介绍,此舞大致有两种形式:一是单一的凤凰舞,即由一人或二人执凤凰道具、穿凤凰服饰进行表演。表演者头戴用珠子串成的晶亮闪光的凤冠,身穿艳丽的凤凰装,凤尾长垂,脚穿带有羽毛的鞋袜。表演以模仿凤凰形态为主,时而停立、啼鸣、抖翅、舔羽,时而沐浴、饮水、展翅飞翔,形象生动。这类舞蹈均在春节期间拜年表演,或在广场演出。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民俗活动——凤舟赛。人们对龙舟的了解较多,对凤舟似乎了解较少。在传统文化中,龙是男性的象征,凤是女性的象征。而凤舟的出现,自然与历史上的两位在政治史上具有较高地位的女性有关。早期的凤舟赛是女性“半边天”向男权社会的挑战,而现在的凤舟赛则是对民俗文化的一种传承,也填补了女子水上集体划船比赛的空白。特别是在武则天的故乡广元,每一年武则天生日都会举办大型的凤舟赛。当地人把这一天称为“女儿节”。
凤舟在造型设计上有四个特点:一是凤舟造型成流线型,扁长、轻巧、美观大方;二是型深、型宽改动更符合竞赛规则,有利于运动的实际操作;三是船身经反复打磨后才着色、彩绘,工艺精湛,高昂的凤头和绚丽的凤尾雕刻精致,彩绘鲜艳;四是凤头、凤尾可拆卸,便于运输、保管。
结语
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物,凤凰体现着中华民族求明、献身、敬德、尚和、爱美、重情、惜才的精神,因此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在民俗文化中总能看到凤的形象,就像是人们始终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在学习和探究民俗中凤文化的同时,更为前人的聪明才智感到敬佩,也有义务和责任将中国的民俗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庞进.中国凤文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2]鸿宇.中国民俗文化——服饰[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3]陈江.少数民族风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黄春霞,河南经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