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限度的视觉“实在”
——奥尔巴赫作品精神内涵探究
2016-04-04钟海鲜
文/钟海鲜
最大限度的视觉“实在”
——奥尔巴赫作品精神内涵探究
文/钟海鲜
【摘要】弗兰克·奥尔巴赫是英国20世纪的表现主义画家,他饱含个性的艺术风格以及几乎极致的表现性手法和深髓而纯粹的艺术观念深受世人关注。奥尔巴赫在传统和当代的艺术作品中吸取养分,逐渐形成了成熟又深刻的绘画语言。
【关键词】奥尔巴赫;表现主义;主观情感;艺术风格
奥尔巴赫始终坚持着他“不可理喻”的执拗,一如既往地对伦敦城市景象、人物模特进行独特的创作;画面没有过多的生活情节和具体细节,一反文艺复兴时期传统的写实画面,不强调自我表现,只传达作品本质的“真”和“美”。在奥尔巴赫的创作过程中,用笔方面大多是拖拽、扫摆,大笔挥洒呈柔和、尖锐之视觉效果。堆积颇厚的颜料本身的肌理美、色彩运用和超强的可塑性特征表现得炉火纯青,泥性般的斑斓画面给人震撼的视觉冲击力。
一、奥尔巴赫创作的历史背景分析
弗兰克·奥尔巴赫,犹太人,1931年出生在德国柏林。二战期间,父母被无情的纳粹党在集中营残害致死,当时正需要父母关爱的奥尔巴赫只有8周岁,却和一群德国难民一起被迫逃亡至英国的一所慈善学校才所幸保住了性命。天伦之乐是一种奢望,家的温暖荡然无存。人生遭遇悲惨,这也是一种人生激励,这让他变得更加刻苦,更加渴望实现自己的梦想,能在学习上、生活上活出自己的一片天。随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对逆境的挑战,在1948年1月进入英国的巴洛夫工艺专科夜校学习艺术之前,跟着德国的戏剧表演天才马克·沃尔德学习戏剧表演,在这一段学习过程中,他在众多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许多对艺术的独特见解。随后,凭着出色的表现和对艺术的热爱,有幸得到启蒙老师大卫·邦勃格谆谆教诲而受益终身。邦勃格曾经提出:学习绘画就要实实在在地去把握一个由重力定位的人体的分量,扭动身姿,去锻造一个纪念品。
邦勃格是一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摧残下几乎精神崩溃的艺术家,他曾经对着自己的双脚开枪的“失败者”,这对他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奥尔巴赫面对这样一位对艺术并非离经叛道,而是有着自觉魄力的艺术家老师,没有什么能比得过学习自己所爱的绘画了。同年9月,各方面都成绩优异的奥尔巴赫如愿进入英国著名的圣马丁学院学习,1952年他顺利地进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这对他来说正是人生的微光。可他并不因此而骄傲自满,为了梦想,每天“蜷缩”在工作室,人和绘画几乎成为一体,不辞疲倦,在外人看来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1956年在伦敦至美艺术画廊举行了首次个人展览,他辉煌的艺术生涯由此展开。1986年,作为英国画家获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
作为一名孤儿,孤独的存在,只有将这种孤独感和生活的困苦体会发挥在他的绘画作品中,他曾说过“我想要做的是记录,记录这种充满感情但又不断流失的生活”。这样的人生经历,为他后面的创作埋下了情感的种子,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经常感触到作品背后的各种惊悸、孤寂、绝望的情感因素,奥尔巴赫所传达的并不是画面本身的悲情,而是一种不可抗的命运。
二、奥尔巴赫艺术风格探析
弗兰克·奥尔巴赫的画面效果受巴黎画派表现主义大师苏丁的影响颇深。肌理美的有形、强大力量的无形两者之间深入透彻地交织,肆意挥洒着画面,他时常能快速地挥舞着笔刷在画布上纵横交错式地发挥他自我的主观情感。
(一)奥尔巴赫和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和北欧国家的一种艺术形式,最早体现在1901年马蒂斯的一组油画作品中。“表现主义”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自我感知,刻意夸张客观形态,用以宣泄不快或者兴奋的情绪,坚持主观意识是仅有的实在,否认客观世界的真实性,辩驳带有目的的艺术。著名的画家梵高、克里姆特、蒙克等,他们通过一些浪漫和悲剧主题显示自己的主观主义。奥尔巴赫则吸收传统的绘画营养,在他诸多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1959年创作的《从泰晤士看去的希尔建筑工地》就是代表性的表现主义手法的作品,画中多赋予脚手架般的搭建感和画面的色条色块勾勒风景手法有了不一样的概念。
奥尔巴赫一生笼罩在悲惨的阴影中,他的作品中不管是城市街道还是人物模特,都由内而外地透露着令观察者内心忧伤的情绪。在《J·Y·M头像2号》(1984—1985)中,整个画面呈黑暗的生褐色调,人物的塑造方式均由很自由随意的大笔挥洒而就,模特侧面仰头卧倒,情节不连贯,线索不明晰,没有细腻的质感和精致的刻画,却依旧能见人物忧伤的眼神和沉闷的面部表情,看着画面会令人不禁的内心隐隐作痛。奥尔巴赫凭借内在的人生经历的主观精神,把这一经历的过程转化为激情,始终没有放弃追求内心深处的“幻想”细节。作品中的人物常常是为了反映某种抽象的本质,没有对客观事物真实的再现,这是奥尔巴赫与表现主义的完美结合。
三、最大限度的视觉肌理美和色块美
肌理美的特质是奥尔巴赫始终的坚持,他运用挥洒骄纵的笔触结构、大胆的色彩构成来表达他纯粹的艺术语言和精神力量。对于所绘画的对象内容没有多大限定,而是把握综合材料的选取、颜料的本身,来达到自我的创作所具有建筑感和最大限度的视觉“实在”的要求。对于不尽如人意的画面效果会不厌其烦地刮掉后再来一次,多次的重复刮抹刷涂,最多的时候可以重复40多次,典型的《桑德拉肖像》就画了一月出头,画面中有明显的炭笔痕迹呈现,像被腐蚀过的金属器皿的表面的色彩效果,肌理感会比之前越发深厚而具有丰富性,既丰富画面的表现力,又能增加画面凝重的稳固感,还有笔触之间揉搓的生动性、趣味性和节奏感,最大限度的视觉“实在”效果着实强烈。
奥尔巴赫作品内在的理念不是一味地追求综合材料为目的,而是追求厚重的精神力量。丰富多变的肌理效果和大块的色彩质感在其作品中充满了别样的意蕴,许多自由随意又脱离规矩有序的笔直或者曲折的笔触与色彩形块曲调纵横交错,如同交响乐跳动着的每一个音符,其独特的绘画语言在这基础上逐渐形成并且成熟。在这个过程中色块被赋予思想情感,作品与作者最深处的精神合二为一,达到超世绝伦的境界。《大卫·邦勃格》(1988-1989)这是一幅黑白色调的作品,画面人物是奥尔巴赫老师的正面肖像,几乎看不出来具体的面目,只有大笔过后的色彩堆积肌理的厚重效果,人物的五官完全被主观处理的夸张变形扭曲,半身的衣服是采用高度概括的表现手法,丝毫没有常规的人物质感和黄金比例分割,不被具象的外表所束缚,以意象的手法加以处理,当人物的客观真实特征被完全脱离了之后,人物的内在精神和本质内涵令人感到震撼。同类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的作品还有《麦克·保德罗头像》(1981)《石油在船上》(1952)等。
结语
奥尔巴赫一生在艺术的道路上坚持自我,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纵使命运的不公,并没有将之击垮。奥尔巴赫自我解释道:“简单辛苦的工作是我唯一的道路,哪怕在艺术上有微小的贡献对我而言都是幸运的……”他一生中创造性的情感体验、高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娴熟的绘画技巧整合在一起,造就了他的艺术地位,正是一种卓越的“奥尔巴赫”精神。
参考文献:
[1][澳]罗伯特·修斯.弗兰克·奥尔巴赫:素描大师的成长[M].王天兵,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2]张元.油画教学·材料艺术工作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陆琦.肌理美的凸显——看弗兰克·奥尔巴赫的当代绘画[N].美术报,2009.
[4]孙珺.关于奥尔巴赫绘画艺术语言的解读[J].艺术评论,2012(11).
【钟海鲜,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