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6-04-04王玉珍吴昌伟山东省肥城市新城街道办事处山东肥城7600山东省肥城市农业局山东肥城7600
王玉珍吴昌伟(.山东省肥城市新城街道办事处,山东肥城7600;.山东省肥城市农业局,山东肥城7600)
南瓜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
王玉珍1吴昌伟2
(1.山东省肥城市新城街道办事处,山东肥城271600;2.山东省肥城市农业局,山东肥城271600)
随着南瓜籽、南瓜粉、南瓜饮料等南瓜系列加工产品的相继开发,南瓜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一些南瓜生产基地在连年大面积种植的同时,为病害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南瓜病害逐年加重,给广大农民造成较大损失,影响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南瓜炭疽病是南瓜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各生长时期均可发生,一般造成减产5%~20%,严重时甚至绝收。现将南瓜炭疽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发病症状
南瓜炭疽病在南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可危害叶片、叶柄、茎蔓和瓜果。(1)幼苗期发病:病苗子叶边缘出现圆形至半圆形褐色或黑褐色病斑,外围常出现黄褐色晕圈,病斑上长有黑色小粒或淡红色黏状物,以后逐渐扩大呈黑色,病部干枯易破碎穿孔,叶片枯萎至死;茎基部染病后变成黑褐色,病部缢缩,致使幼苗倒伏死亡。(2)成株期发病:病叶初呈水浸状圆形病斑,后呈黄褐色;在茎或叶柄上病斑呈圆形、凹陷,初呈水浸状黄褐色后变成黑色,病斑蔓延至周围,致使植株枯死。(3)果实发病:幼果受害后发育不正常,多呈畸形或萎缩腐烂;成熟果实染病,初现浅绿色水渍状斑点,后变成暗褐色凹陷斑,逐渐扩大,病斑凹处龟裂,湿度大时,病斑中部产生粉红色粘质物,严重的整瓜腐烂。
2 发病规律
炭疽病病菌菌丝体及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潜伏在种子上越冬,翌年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随雨水或地面流水再侵染,往往贴近地面的叶片先发病。湿度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因素,在温度适宜、空气相对湿度85%~95%时,病菌潜育期只有3d;在10~30℃温度范围内均可发病,最适发病温度20~24℃,湿度越大发病越重;相对湿度低于54%,发病较轻或不发病;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条件适宜时南瓜炭疽病发病速度快,如不及时防治,2~ 3d后病害明显加重,造成植株生长停滞。南瓜生长中后期炭疽病发生较为严重,多阴雨、地块低洼积水、重茬地种植、施用氮肥过多、通风透光性差、植株生长衰弱等因素有利于发病。
3 综合防治措施
3.1农业措施
(1)合理轮作: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减少病菌侵染源。(2)种子处理:选无病虫的植株采收种子,播种前进行浸种处理,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浸种20min,也可用4%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min,用清水洗净后催芽。(3)播后处理:播种后及时喷施新高脂膜保温保墒,防止土壤结板,提高出苗率。(4)土壤消毒:每667m2用生石灰100kg灌水溶田20~30d,然后冬翻晒白待种,消除越冬菌源,调节土壤酸碱度;结合浇定根水,用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进行土壤消毒。(5)加强田间管理:筑高畦覆膜栽培,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适当控制灌水,雨后及时排水;及早摘除初期病瓜、病叶,减少田间菌源;露水干后进行绑蔓、采收等农事操作,避免人为传播病菌;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将其深埋或烧毁;在南瓜生长期喷施壮瓜蒂灵使瓜蒂增粗,强化营养输送量,增强植株抗逆性,促进瓜体快速发育,提高南瓜产量。
3.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利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施保克乳油4000倍液、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4000~60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防治,视病情隔7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