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油画创作中偶发性因素的可控性
2016-04-04李倩
李 倩
论油画创作中偶发性因素的可控性
李 倩
在现代美术发展过程中,早期的达达主义直接采用实物和拼贴方式借用偶发性因素来反抗传统审美的限制,而超现实主义则通过怪诞的方式来传达内心精神的自由,后来的抽象表现主义则在创作过程中把偶发性因素发挥得淋漓尽致,来强调自我的情感。当代是多元艺术并存的时代,随着当代艺术中偶发性因素在图像的实践、表现、研究,它成为当代美术发展新的领域之一。偶发性因素普遍存在于当代绘画中的现象说明了偶发性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应适当控制和把握绘画中出现的偶发性画面效果,将其转化成视觉审美感受的油画语言。
可控性;偶发性因素;油画
处于多元化并存的时代,有相当多视觉观察方式和思维意识存在。美术趋于多形式发展,绘画技法也从单一的传统技法发展成多元技法的探索。艺术家要不断挖掘、实验和探索出更多的审美素材,在无意识和有意识的有机结合下,来获得新的艺术灵感和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民族意味和技法的本土油画。在技法的研究过程中会伴随着偶发性因素的产生,而这种偶发性很大一部分可能成为艺术家的个人艺术语言。
油画由最初的传统绘画发展到具有自身独立意义的现代主义绘画,以及后现代主义,绘画在创作时由于手段和技法的不同,伴随而来的艺术观念也随之改变。画家摆脱了程式化的作画方式,逐渐转变为表达自己内心意愿的自由创作。当代艺术已经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材料的拓宽、技法表现的多样性为油画创作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同时,也为偶发性效果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正如贡布里希说的:“我们的意识心理和潜意识心理总是要指导和影响我们对偶然事件的反应方式。墨迹是随机事件,我们对它有何反应,决定于我们既往经历……我们总是观察其效果来控制和调整我们的行动。”[1]
一、偶发性因素的内涵
油画创作中的偶发性因素主要是指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产生偶然性画面效果的因素,这也是每个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一种情境。绘画材料的丰富性、技法的多变性、绘制过程的复杂性等等因素都会导致艺术创作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偶发性因素。这种自然天成的效果不是画家刻意去雕琢的,因而在视觉上给人以一种独特、自然的艺术趣味。当然,创作者可以选择是否保留它,这很大程度上要因画面的需要而论。对艺术创作者来说,偶发性因素是每个画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都可能遇到的一种情境,自身带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加上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更增加了偶发性因素产生的可能性。画家在创作之前希望最终的画面效果和自己最初所设想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情感达到高度的统一。在创作过程中,有时一个偶发性因素的突然出现会导致创作者产生新的艺术观念。如果及时将材料和技法进行合理的利用,创作出来的作品比预期的要更具表现力和趣味性。如果创作者在创作理念上打破传统的观念和方式,作品将更能打动观者,更富有绘画性。能否将这些偶发性因素发挥得淋漓尽致要看作者掌握的知识和创作经验。当然,有时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跟最初的设想不尽相同,创作的过程随时会受外界和自身的干扰。因此,这里讨论的是对画面起画龙点睛作用,帮助画家传情达意且精神高度一致的那部分“偶发性因素”。不经过画家刻意设计的偶发性正体现了画家的潜意识,画面看起来不做作﹑不乏味,是不可求的,这种偶发性的艺术效果会促使画家不断地追求创新。总之,对偶发性艺术表现力的追求,就是不仅限于对客观事物的简单写实,也不只是创作前的精心安排和理性思考,更强调的是自然生成与精神的共鸣。在创作过程中,积极将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充分利用,与主观的、主动和被动、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因素相结合,最终得来神来之笔,这是创作者大量的创作实践、丰富的经验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效果,新的绘画语言形式将慢慢形成。
二、油画创作中偶发性因素的可控性
油画创作中随着表现方法的创新,伴随而来的艺术观念也受影响发生转变,画家打破旧有的传统作画方式,构建起能够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自由创作方式。这整个过程中,创作由最初的理性可预知的“可控”逐渐变成在“可控”的基础上,对随时出现的“偶发性”效果和“可控性”效果进行整体的把握。当代很多艺术作品都是创作者在“有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无意识”创作。绘画创作中的“无意识”通常是在“有意识”的前提下产生的,并非真正的“无意识”创作,在清晰自觉的“意识”前提下通过内化作用转移到“无意识”的创作中来,自觉的“意识”与“无意识”交织在一起,似是而非中夹杂着“无意识”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创作出来的作品当然称之为“无意识”创作。好的绘画作品是感性的技巧发挥和理性的安排秩序之间形成的无限张力,游离于无意识的描绘和有意识的控制之间,是深思熟虑和意料之外有机结合的产物。
自19世纪后期印象派开始,由最初的传统绘画发展成油画颜料不经过调和直接用到画布上,绘画变得更直接纯粹。画家们不再单一注重严谨的作画程序,更多是专注和研究绘画形式语言,这为画面出现偶发性提供了很大的可能。非理性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于西方的一种哲学思潮,它主张艺术的偶发性和随机性。现代主义哲学强调审美的非理性和艺术创作的无目的性和无意识性,对现代的艺术创作和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20世纪中期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波洛克、德库宁等画家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精神性存在于偶发性中,偶发性向精神性升华。偶发性因素体现着创作者的心理期待和激情,不同形式和风格的作品是创作者个性的体现,是形成新的绘画语言的动力和契机。美国著名抽象表现艺术家波洛克就是典型的代表。他是行动绘画的创始人,用绘画的行动代替观念和主题。这种绘画方式改变了绘画的空间观念和传统的绘画构图。通过滴、洒、泼、甩的方式形成自己的绘画作品,整个创作过程中无不伴随着偶发性因素的产生。他的绘画行为是自由和灵活的,但他的这种滴洒行动并非是一种完全的无意识行为,而是经过长时间的构思和设想才构成画面的均衡与和谐——挥洒颜料时需要考虑画面的构图,颜色的搭配和线条的布局。虽然作画时滴洒的颜料流动的痕迹是无法调整和改动的,但是画家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这些偶发性因素转变成可控的因素,把创作主体和创作客体结合起来,把脑海中随时出现的新观念和新发现运用到画面中去,使之为画家的创作意图服务。这使人觉得这些偶发性效果恰到好处,正是画家需要的效果。在可控的范围之外却是意念之中的。画家作画时笔触或颜料滴洒行走的过程,会在画家无意识的状态下呈现出偶发的画面效果。这些偶发效果促使画家对无意识的画面效果进行有意识的处理,把有利于绘画创作的部分保留下来,形成画家个人独特的风貌。
从偶发性产生出来的意象效果是一种冒险,也是一种挑战,要营造这种独特的视觉空间,就需要我们对偶发性因素进行合理运用。尽可能利用偶发性这个契机来发现新的审美直觉。不管是创作者无意识产生的偶发效果还是反复修改时遗留下来的痕迹,或是其他因素造成的偶发效果,创作者在进行创作之前对比都是不确定的,整个过程带有某种程度的不可控性。只有经过对偶发性因素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才能有所收获。我们应该有意识强化自己的敏感度,不断地了解和熟悉产生的偶发痕迹,努力使其变成一定程度可控的因素,或有规律可寻。换而言之,虽然偶然性的画面效果不是人为的刻意制造,但背后隐藏有一定的必然性,在研究探索中发现了偶发现象的可控性之后——当然不是指绝对的“可控性”,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如何即时把握画面中出现的这些偶发效果,使其为创作服务了。
三、把握和有效利用创作中出现的偶发性因素
任何形式的绘画产生的偶发性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到必然性的支配,纯粹受偶发性因素支配的绘画是不存在的,透过作品的偶发性因素可以窥见必然性的痕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绘画作品看出创作者的艺术修养、技术水平及内心情感等层面的必然性因素。在油画创作中,不能一味强调偶发性而忽视了必然性,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容易空洞,技艺上粗制滥造。作品与艺术家的个人综合艺术修养息息相关。同样的,只考虑必然性因素而抛开偶发性因素,那会削弱绘画的表现形式,显得呆板没有生命力,也会削弱绘画样式的多样化发展。当偶发性因素出现在画面中时,就需要创作者对绘画中的偶发性进行筛选、归纳、总结、控制和运用,使画面上最终呈现的是经过理性思考而形成的必然“偶发性”效果。在一次次偶发性画面效果的运用和操控中,画家要学会控制这种偶发的效果,使其为画面服务。
如何对所产生的偶发性效果进行有效的筛选,将其转化成可控的必然性?首先,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对油画创作中出现的生动的偶发性画面效果进行选择和重构。这种选择很重要,创造者应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对偶发性的控制。其次,就是对出现的偶发性效果进行研究,了解原因、创作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创作的步骤,清楚产生的原因。偶发性具有随机性和普遍性,如果不进行及时记录,事后容易忘记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原因。再次,要控制偶发性与画面的整体关系,切勿一味追求偶发性效果,不懂得舍弃多余的部分,使画面失去整体的平衡和呼应关系,最终画蛇添足,弄巧成拙。偶发性效果的使用应该是画龙点睛,符合画面的氛围和格调。最后,借助偶发性的最大特性之一随机性来进行创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当代艺术中,创作中出现的偶发性因素带来的艺术趣味是非常重要的,要意识到这一点,就要转变思维方式。偶发性思维算是逆向的一种思维方式。一件作品没有绝对的失败和完成之分,应该换一个角度去欣赏发现另一种美。此外,把握好随机性,保留偶发性带来的天趣在画面中的主导地位。在进行艺术作品创作时,很多创作者会反复地修改自己的作品,这个过程有时会把偶然出现的富有灵性和意义的效果覆盖掉。修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发现偶发性画面效果,不能适得其反。因此,对出现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偶发性画面效果,应积极加以重构和利用,实现艺术家与自然对话。这就需要艺术家对偶发性艺术实践具有一定的可控能力,把偶然转化成必然。
油画创作中偶发性因素的生成与获得与否,关键看这种效果自身是否具有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能否成为精神载体的形象,并最终构成画面的图式。偶发性因素的发现和合理运用,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从而形成了新的绘画形式,使得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因此,艺术家要不断发掘、实践和探索出更多的审美素材,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有机结合下,来获得新的创作灵感和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绘画性”是对绘画形式的重点强调和突出,是对艺术家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的个性和偶发性的一种肯定。人们对生活有了激情和感受,借用一种形式表现出来,于是产生了最初的创作动机,但每个人创作的方式和方法不尽相同,审美方式和综合能力也不一样,导致结果也不一样。有的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喜欢一气呵成,有的则喜欢反复修改,但不管是哪一种方式,能充分把握好偶发性因素在画面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创作出新颖的艺术作品来才是至关重要的。
李倩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1]贡布里希. 艺术与错觉[J]. 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翟墨,王瑞廷. 抽象表现主义[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3]常宁生. 国外后现代主义绘画[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
[4]徐志坚. 绘画偶然肌理效果刍议[J]. 美术观察,2001,(8).
[5]阿恩海姆. 视觉思维[M]. 滕守尧,译.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J04
A
1009-4016(2016)04-01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