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2016-04-04杨敏丽
杨敏丽
农机化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杨敏丽
2015年12月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关于2015年粮食产量的公告》: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2143.5万吨(12428.7亿斤),比2014年增加了1440.8万吨(288.2亿斤),增长2.4%,实现了粮食生产史上难得的“十二连增”。从总体上看,我国粮食供给极为充分,但为何还要大量进口?据测算,2015 年1-9月份国内小麦、玉米、大米的平均价格比进口到岸完税价分别高出36.6%、50.6%、41.6%。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和玉米的临时收储价格,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但随着内部条件的变化,国内粮食价格与国际市场严重背离,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的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国际竞争力面临新挑战。
一、影响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产业竞争力,亦称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产业国际竞争力重点与生产要素的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的经营战略、结构与竞争方式、机遇与政府政策等六要素相关。按照波特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推论,农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为农业创造良好商业环境,使该国农业企业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能力。那么,什么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本质呢?产业竞争力的高低实质是劳动生产率高低问题,农业国际竞争力强弱的根本也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别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高,农业竞争力则强,反之则弱。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各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哪个国家的农业生产率高于或优于其他国家,这个国家的农业就具有竞争优势,相应地,也就占有更高的农产品市场份额。因此,可以认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本质就是农业的比较生产率。
由此可见,影响农业比较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状况、农产品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发展状况、农业经营主体的状况、机遇和政府行为。其中,(1)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农用土地、水、气候等自然资源条件,农业劳动者、劳动资料、科学技术、信息、资金、管理等。除自然资源条件外,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状况有很大不同,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主要是凭体力和经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力(农业劳动者)和手工工具,还辅之以畜力。生产工具的改进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重要作用。现代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与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相比,几十倍、上百倍的大幅度提高。所以,农业生产要素状况不同,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大小也不同。(2)农产品是人们生活中的最基本物品,既有刚性需求,又有弹性需求。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结构都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进行调整。(3)农业经营主体主要从两方面来影响农业国际竞争力:一是农业经营主体的素质。二是农业经营规模大小,适度的农业经营规模可以获得规模效益,对于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使用、农产品成本的降低、农业经营主体驾驭市场的能力都有影响。(4)政府对提高本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有很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本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获得竞争优势创造环境条件;二是保护国家和农民利益。
二、新时期农业机械化成为影响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一)农业机械化与农产品生产成本
根据《2015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比较分析2014年中国和美国的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和棉花六大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发现,我国亩均生产成本、每50公斤生产成本、亩均劳动力成本及生产成本中劳动力成本占比等均高于美国。其中,在亩均生产成本中,小麦和棉花均是美国的3倍多;在每50公斤的生产成本中,玉米和大豆是美国的2倍多;亩均劳动成本中,稻谷和花生是美国的7倍,大豆是美国的10倍,玉米和小麦分别是美国的17和18倍,棉花更是高达31倍;在劳动力成本占比中,美国六大农产品均在10%以下,玉米和大豆更是在5%以下,我国除小麦和大豆在40%以下,其余农产品都在40%以上,花生和棉花更是分别高达50.47%和61.81%。可见,劳动成本过高是导致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快速上涨的主要因素。
2004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但农业生产成本上涨、效益下降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且日益显现“高成本”特征。近年来,农资价格、土地租金、人工成本等生产要素都持续上涨,特别是人工成本上涨迅速,农忙季节一天100多元都请不到人,一些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难以承受。从种植收入看,比较效益偏低并呈下降趋势。据实地调查,山东、河南等多数地方,一亩粮食的纯收益只有100多元。根据《2015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4年全国小麦、水稻、玉米单位面积产值、成本、利润分别为1193.35元/亩、1068.57元/亩和124.78元/亩,粮食生产效益连年快速下降,极大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偏高特别是劳动成本普遍偏高,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主要还是我国大宗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劳动力投入较多所致。美国大宗农作物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并且已经进入高度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阶段。而我国大宗农作物很多环节机械化水平还很低,水稻种植和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仅为39.6%和56.7%;马铃薯、油菜的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花生收获机械化水平均不到30%;棉花采摘机械化水平仅为15. 2%;小麦虽然在耕、种、收环节上全面实现了机械化,但仍然存在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二)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劳动生产率
我国2000年以来,随着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粮食单产特别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2014年农业劳动生产率是2000年的6倍多。因此,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发展阶段,要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大农业机械要素投入,减少人力劳动要素投入,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生态环境及品质安全
粮食实现“十二连增”是付出巨大代价的。我国在田间管理(施肥、植保)、产后处理等方面机械化水平还很低。水田施肥机械缺乏,田间植保大多还是采用简易背负式植保机械;机电灌溉、机械植保水平仅为40%,机械深施化肥水平也仅为20%;机械烘干水平仅为15%,大部分粮食产地处理仍然采用自然晾晒方式。由于机械化水平不高、机械有效供给不足,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直接导致农田土壤、水源、农作物受到污染。粮食收获后采取自然晾晒、烘干不及时引发的污染、霉变,不仅造成粮食损失,而且直接威胁粮食品质安全。
三、新时期农业机械化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已经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从主要追求数量增长向质量和数量效益并重、从生产导向向需求导向、从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向创新驱动的集约经营转变。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必须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还面临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开展全国性农机装备保有量普查
农机装备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农机装备保有量是衡量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科学指导农业机械化发展、合理引导农机装备配置的重要依据。没有足够的农机装备投入,将不能达到预期的机械化作业水平;过多的农机装备投入,则会造成动力和装备的浪费或闲置,效率低下。由此可见,迫切需要开展全国性农机装备保有量普查,摸清家底,科学引导各地农机装备发展,达到宏观指导农业机械化科学健康发展的目标。
在远声场中,长横孔为线状缺陷的典型代表,在实际探伤时,由于试样制造过程中机械加工的工艺是困难的,所以理论推导及其运算结果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与参考.
(二)开展农业机械化区划及装备布局研究
农业机械化区划是农业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地制宜指导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迫切需要通过全面系统地调查研究,摸清情况,认识和掌握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律,将客观存在的差异及其规律性,利用系统科学、信息技术等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归纳整理,划分出不同的农业机械化区域。根据各农业机械化区域的不同特点,研究提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向、途径、重点、步骤和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通过实地调查、跟踪试验、横向比较,探索不同作物、不同区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以及不同机械化技术的生产效率,逐步建立起全国范围和各地适宜的最优农业机械化生产结构,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机械化农业生产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高度重视区域特别是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研究
我国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从区域发展看,北方地区、平原地区、粮食主产区特别是北方产区机械化水平提高较快,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南方地区特别是水田地区、丘陵山区发展缓慢,这些区域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造成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一是与地形地貌、经营规模等因素密切相关。针对丘陵山区,可采用坡度分级的办法,分析剔除不适宜于机械化作业的区域。二是农机农艺结合不紧密。基于农业机械化区划及装备布局,针对短板环节和滞后区域,深入研究种植制度和机械适应性,促进协调发展。
(四)健全完善农业机械化统计制度及水平评价方法
农业机械化统计,是为各级政府和农业机械化管理等部门搜集、整理准确及时详尽的统计资料,为科学评价、制定政策、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农业机械化统计是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的基础,也是“互联网+”环境下农业机械化大数据的基础。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是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全国及各地农业机械化科学协调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统计人员流动性大,人手短缺,对统计指标理解各异,致使一些数据统计存在偏差,直接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和对宏观发展形势的判断。因此建议:深入研究农业机械化统计指标和报表制度,加强基层统计人员培训,建立奖惩机制,保障数据质量;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方法。
针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农机装备技术存在许多短板甚至空白,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效率、多功能、精准化农机装备缺乏的现实状况,加强农业机械化与农机装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提高有效供给能力。重点研究基于农机农艺融合的粮棉油糖等大宗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主要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研究突破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瓶颈,研发适合于丘陵山区及特色作物机械化生产的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研究构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的农机管理、推广、监管、流通体系;研究提升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的方法与路径。
(六)加强新时期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体系研究
一是加强差异化扶持政策研究,包括区域差异化、不同机械品目的差异化;二是加强研究农机装备保有量预警制度与补贴机制创新,提高政策的指向性、精准性和财政投入效率;三是研究实施秸秆还田、高效植保、工厂化育秧和机插秧、油菜种植与收获、棉花采摘及甘蔗收获机械化,以及粮食产后烘干等环节作业补贴的可行性;四是基于《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探索农用燃油补助和燃油税减免的可能性;五是进一步加大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力度;六是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安全监管、农机企业技改和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七是在“阳光工程”等有关培训项目中设立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专项;八是研究建立农机金融扶持政策体系等,为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机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