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中的地域特色的审美需求与文化共识

2016-04-04盘莉娜

文化与传播 2016年2期
关键词:美术艺术文化

盘莉娜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中的地域特色的审美需求与文化共识

盘莉娜

摘 要:中国的近代美术教育随中国的政治变革、文化的更新而产生。只有充分认知了美术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才能更好地将美术教育这一教育形式做好。美育将以社会文化学的基础主线为依托,进行追根溯源性探索,将美术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多角度关联以紧密的“捆绑联系”方式,放置在互动性的发展历程中梳理清楚一些基础理论关系,从而明确体现出美术教育在人类社会文明的整体历程中独有的深刻文化意义与不可替代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高等美术教育;地域特色;审美需求;文化共识

中国的近代美术教育,是随着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从传统美术教育的师承关系的教育方式中变革而来。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从发展史的角度看其意义:虽然从起步到发展的过程历经坎坷,并且不成熟的教育体系也有许多缺憾,但是它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美术教育走向现代奠定了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中国的近代美术教育随中国的政治变革、文化的更新而产生。

一、社会政治诉求下的地域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而人本身是他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他进行的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300页。中国新式教育发韧于19世纪中期,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变革的结果,新式教育体制培养出大批人才又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社会变革遵循从人类衣食住行基本生活方式向制造技术、政治体制和精神文化不同层面逐步推进、逐步深入的客观规律,中国新式美术教育发端于适应人们基本生活方式和技术手段变革需要的实业教育。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推行“洋务运动”,输入新式机器,开办新式工厂,并开展实业教育。实业教育是以培养西方工业社会的工程技术和设计人员那样的人才为目标,“洋务派”设置的工艺局、实业学堂、艺徒学堂、师范学堂等新式教育机构,孕育了新式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的胚芽。

王国维综合西方哲学、美学、心理学等研究成果,提出以体、智、德、美四有培养“完全之人物”的主张。他与1906年发表《论教育宗旨》一文,指出:“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为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两种: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精神与身体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而精神之中又分三部:知力、感情和意志是也。对此三者而有真善美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①姚淦铭编,《王国维文集》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8页。

新中国的成立,使得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执行。在整个革命年代积累起来的文艺经验,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所形成的延安文艺传统成为新中国文艺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强调的“二为”方针成为主要基调。文艺包括美术与政治的关系被提升到国家政策层面。1950年,《人民美术》创刊,遂按照文代会的精神将中国画列入旧文艺范畴,推动了一场“新国画运动——亦即国画的改造运动”。参加讨论的画家纷纷表示,从改造画家的思情感情入手,深入人民生活,创造人民需要的内容和形式。

建国以后的全国性美术展览,描绘伟大领袖、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的全景式大场面的美术作品比较多地获大奖。直到近年来,“红军长征”和“农民工”的作品还是比较容易获得金银铜奖。这里面就有很强的传统的“社会评论”意识在起作用,即从社会革命和发展角度来看,那些反映革命和劳动人民的作品具有道德上的题材优势。

在1986年12月28日召开的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国家教委副主任彭佩云指出:“美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各类各级学校中加强美育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需要。美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它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系统地传授审美知识,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因此它是德语、智育、体育所不能替代的。”②杨力、宋尽贤主编《学校艺术教育史》,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页。

政治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国家政权及其制定颁布的法律制度。一是指人们的政治立场和观点,艺术在这两方面都和政治发生联系。从国家来说,它必然要对文化,包括艺术进行某种形式的管理制定出某些成文或非成文的文化,用以规范社会文化,这在古今中外的国家中都有不同国家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化艺术的管理可能采取差别很大的政策。可以是民主宽容的,也可以是专制严厉的,无论民主还是专制,政权对文化艺术在总体上会有某种干预的。 从艺术家方面来说,社会生活中的政治内容从来就是艺术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艺术家往往从中取材创作。而艺术家在生活中又有一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当他们采用政治内涵的创作题材时不能不表现出自己的政治倾向性。

在今天,做艺术不是仅仅做出物品,发出声音、表达意见、进行对话论辩,就是艺术;艺术家与所有其他公众参与的网络世界已经是一种新型的公共领域,它因为中国的特殊性而具有了特殊的历史意味和现实意义:当物理世界不允许意见陈述时,这里是一次机会;当没有结社的可能,但可以有群居、结为艺术小组的机会;不能聚会,但可以组织艺术活动,展示为一种社会不同阶层的存在力量。当代艺术是一种政治性的艺术,就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政治寓言。

当代艺术的先锋性、实验性、思想观念的前沿激进性是它的特质。而这些特质正是引发人们激烈思辨讨论的原因。从另一个角度说,对一个事物的可值辩论探讨之处也是因其具有某种活力,以及其自身前瞻性魅力。不可否认的一个道理是,任何具开拓性精神铸造的先进文明的价值都是矛盾的产物,这个过程是否定与肯定之对抗的历史,消极意识形态与积极意识形态同构的历史,也是相互转换的历史。当代艺术的初级政治性表现为对艺术“自在性满足”的“内在的真实性”结构之怀疑,以相异的方式从内部开始对其动摇。所有的对原有艺术模式之颠覆都是从内部开始的。在任何一个主流审美系统中,被镶入与主体审美意识相异的元素,自然会引发主体的排异危机意识。因一个异在的力量存在必然对原审美的纯粹性、稳定性带来某种“危害”,所以,一个新事物的出现也一定遭到具有支配地位的审美意识形态机制的压制、排斥、进而消灭之。不过,这也从反面证明了一个新的艺术思想的价值。

二、地域特色的审美需求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以其作品的静态性、可视性、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性为主要特点而区别于其他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美术作用不仅存在于展厅和博物馆,它的作用更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美术教育不是单纯教授“图画”、不是简单的“涂鸦”,而是学习者通过这一视觉教育的方式,在社会大环境中、在整个人类的发展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认识事物的一种意识形态。在这种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体会用视觉的认知方式,另一方面在过程中体验自我的价值,反过来这种意识形态又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美术教育具有审美、实用、教育、认识和传播交流等社会功能,尽管各类功能侧重不同,但都以审美性实现其效用,通过审美发挥其社会功能却是一致的。因此美术教育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要靠人才来实现,人才问题是一个掌握技术的问题,也是一个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问题,人的审美潜能作为一种素质,有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对现代艺术教育有着无可或缺的影响,作为中国近代大学历史的开拓者,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西方现代文明对于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追求,在蔡元培那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或者说,蔡元培给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注入了新的、富于时代特征的内涵。

美育是人类用社会实践所创造的美来进行自身建设的一种手段。美育不同于艺术教育,但艺术教育是美育最基本、最有效,也最具可操作性的方面。美术院校是生产占有一定空间,构成有美感的形象,使人通过视觉来欣赏的艺术,多姿的线条,多彩的色调,多样的造型,精美的构图,深刻的内涵,都会给充满丰富情感的人们,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的荡漾,并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情操得以提升,正如康德所说“美是沟通道德和知识的桥梁”,也如朱光潜所论“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怡情养性”,它能解除压抑,释放郁积,使人在对世界的审美观照中获得眼界的解放和生命的活力,从而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为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总之美术院校是以审美感性直观的艺术形象,对社会中的人进行美育教育,即把人所具有的求知,向善、爱美和健康成长的潜能加以开发,并使他们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和全面的发展,从而引善启真,启迪智慧,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国民精神素质,使之成为具有崇高情操与富有真、善、美的人。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要下工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灵魂,源源不绝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纵观世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际上体现为人力资源的积累严重不足。所谓人力资源,在当今社会主要指的是知识资源,因为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不是人的体力资源,而是人的脑力资源或知识资源,其特征就是人的创造力。

众所周知,美术学科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这是由美术活动的思维特点——发散性思维和美术活动的过程决定的。所谓发散性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作了如下描述:“由给定信息而产生信息,强调从同一起源发生结果的多样化和数量,它往往体现出迁移的作用。”同时他又进一步指出:“一种新产品的发明,一种视觉艺术的创新,都较多依赖形象思维、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精髓。”国家教育部下发的艺术教育文件,三令五申地强调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是,现实是美术教育学科在中小学的作用并没有使美术学科的特点得以良好地发挥。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有美术学科发展需要完善、美术教学设施场地(比如博物馆的稀少)缺乏、教育观念需要转变等多种原因,但真正使美术学科处在附属地位这一现实的原因:一方面有应试教育在起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对创造力的价值虽然很重视,但对培养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美术教育的作用却没有相应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美术教学。“2006年,我国公布了《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系列社会调查》,调查结论认为:我国青少年有创造能力者不足一成半。在调查中,设定了三项基本能力:探究能力、有与新事物相关的想象力和有收集信息能力。这三种能力在问卷中分别通过三个问题来反映:喜欢甚至习惯寻找事物的起因;喜欢联想、头脑中不时有新想法涌现;可以从众多的信息源中迅速选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对这三个问题作出肯定回答的分别是65.3%、72.8%、33.5%,而学生中同时对这三项都作出选择的比例只有14.9%。”据调查五所高师美术大学中,57.4%的教师对美术教育的前景不抱有乐观态度,69.3%的学生感到美术教育专业前途渺茫。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对美术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得不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然而,在我们生活中、在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里,美术的作用却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肩负着育人的功能,而且对促进人类智力的开发、事物发明创新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研究表明,逻辑思维多用左脑,形象思维多用右脑,而左右脑的均衡发展才能使人类变得更聪明。科学家从事技术研究与发明,需要有丰富的想象能力,而美术教育最主要的培养目的就是开发人的想象与创造力。21世纪是信息与科技的世纪,信息时代的显著标志就是快捷便利,当今时代的表达方式已不是单单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而是全方位的、多方面的。图像、符号、数码在现代技术中(电脑、多媒体)广泛使用,并在许多时候取代了文字,它以直观、易懂、快捷的特点,将最新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达给人类,图像正体现着新时代的精神。因此美术教育的作用在人类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美术教育作为完整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认知了美术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才能更好地将美术教育这一教育形式做好。但是,目前在我国对基础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并真正在教育中发挥其作用。

三、地域特色的文化共识

人类既是一般文化创造的主体,又是特定审美活动的主体,没有人类的文化创造和艺术活动,也就没有人类的审美活动和作为审美主体的存在价值。也就是说,只有当人类首先是文化创造主体时,他才是艺术活动的主体。因此,从一般意义上看,人类艺术活动的过程与终结,都标志着它属于人类文化创造活动的审美层面,或者说,人类艺术活动是带有特殊审美属性的文化创造活动。人类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文化创造活动,不仅给审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雄厚的基础,而且还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领域。从而使美术教育活动最终能够成为人类文化创造与建设的重要部分,实现其特殊的文化价值。

整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所从事的工作大都可以称之为文化评论,“五四运动”被称之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启蒙运动,其核心理念即提倡从西方引进的“科学”与“民主”,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素质,进而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五四新文化运动隐含的意图不仅在于引进西方的文化产品,同时也引进西方的文化精神。

上个世纪的80年代兴起“文化热”,其实质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反思与批判,即使是文化热中出现的“85现代美术思潮”,青年一代艺术家继30年代上海的现代美术团体“决澜社”和“中华独立美术协会”之后,再一次展开对西方艺术的研究和借鉴,但这一美术思潮的思想解放意义还是大于艺术语言和形式研究的意义。美术评论家栗宪庭先生认为“重要的不是艺术”,鲜明地表达了那一时期中国现代艺术的启蒙意义。85时期的现代美术伴随着那一时期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关注的是人性的尊严,个体的价值,以艺术形式的革命表达社会开放的潮流。对85时期中国现代美术的认知,应该更多的从那一时期的“文化批判”与“启蒙思潮”及“价值重建”等方面切入,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反对“写实主义绘画”等艺术风格与技术问题。

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延续了85时期的现代美术,关注的仍然是激烈变化中的社会生活与人的心理状态,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政治资源,以图像化、符号化的平面绘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逆反,并且在最近10年得到了国际艺术市场和收藏的支持,获得了资本社会中现实生存的合法性。由于这一原因,在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中,很少出现纯粹艺术语言的探索潮流,像蒙德里安、康定斯基这样的抽象主义艺术家与安迪·沃霍尔、李希特相比,后者在中国青年艺术家中的知名度与模仿率,是远远超过前者的,中国当代艺术关注图像、内容与主题的兴趣与主流艺术是一致的,只不过前者回避艺术中的情节性、文学性,更注意符号化的图像挪用与个体经验的表达。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当今中国已被置于世界文化的共时性状态之中,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另一点也使我们看到了希望,今日中国的国力已促使中国艺术家的本土意识抬头。需要重视本土文化的价值,开掘和运用本土文化的资源,在弘通西方艺术精要的基础上复归本宗,开创当代‘中国艺术’具有特色的整体态势。

众所周知,美术教育体现为一种文化制度,它也是社会整体的文化范式的一部分,所以它的发展脱离不了大文化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我们的社会当前正处于一个转型阶段,超常的发展速度造成了文化的滞后和断层,这种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和标准,经济功效性所主导的工具技能化成为了优先价值理念,文化变得边缘和破碎,人文价值有所失落。学院美术教育在这种文化先天不足和混乱的前提下,与所擅长的形式主义风尚和功利实用的工具技术理念很快产生了默契和结合,这种程式技术教育手段能使当前的规模化美术教育获得了操作的简单化和短期的业绩效果,省略了人文建构的长期性和深度性引发的教育难度,所以这种快餐式的工具技术教育很自然地成为了学院美术教育的主流方式,美术教育变得浮躁和浅显,在获得实用和普及后失去了艺术的精神性和超越性。

学院美术教育的文化性缺失和工具技能倾向已经引起了许多美术界人士的关注,许江就指出:“针对艺术学院的专门化教学所可能或正在出现的知识偏颇和视野狭化的现象,要提出必要而及时的警觉。”①许江主编,《人文艺术》,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6页。文化是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得以可持续和创新发展的背景和营养,对美术教育尤其如此,艺术离开了文化就变得空泛和苍白。所以,我们对当前的学院美术教育出现的规模化和技术化的歧途,应该进行及时的纠正,把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全面的融合,以文化为基础来建构和健全美术教育,在普及的同时提升美术教育的厚度和深度,就像易英所提倡的:“现代美术学院不是为了单纯的技术教育,而是应该让学生接受创造性的艺术观及其训练,以适应现代社会各个层次的视觉文化对专门人才的需求。”②易英著,《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美术教育》,原载于《美术同盟》, 2001年2月。

美术作为文化存在,其主体意识理所应当成为美术教育过程中的关键。由于美术教育自身的特殊文化属性,使其在文化主体意识的确立中面临两个方面的选择。一是以文化方式的特殊性决定其意识的存在,即以特殊的意识方式、特殊的符号系统和行为方式决定自身的文化定位和属性;二是以教育的培养规律、要求和目标来完成美术文化教育的特殊过程。美术文化的特殊性必然带来美术教育的特殊性,诸如美术文化的特殊地理位置、历史变迁、不同的社会生活、习俗以及各民族美术文化传统中特殊的心理感受方式、意识方式和行为方式等。

美术教育文化主体意识的确立,体现在教育过程中便是对主体意识的确认和选择,即把握美术文化主体意识的本质属性。美术文化作为文化的特殊形态,有其自身的特殊意识方式、特殊符号系统或语言系统以及特殊的行为方式。美术文化的特殊表现方式,集中体现了文化主体历史性的情感积淀,体现了文化主体在特定存在状态下的心理反应。为此,美术教育的文化主体性的确认和选择,不能脱离特殊的符号系统或语言系统,不能脱离特殊的行为方式,也不能脱离特殊的意识方式。这不仅仅是美术文化生存发展的规律,也是整个文化系统生存发展的规律。

作为审美文化教育,美术教育正是以此实践着对人类艺术活动形式及内涵的理解与接受。它源自对文化建设的渴求,包括共同享有和学习的行为模式、信念以及情感,使得我们即使承认美术活动应高度重视独创性和独立性,但其本身也仍然要归属到人类文化创造活动的大“文化圈”里。人类艺术活动就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文化创造活动,不仅给审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更雄厚的基础,而且还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领域,从而使美术教育活动最终能够成为人类文化创造与建设的重要部分。强调美术教育的人文性特点,在当今已成为主导的观点。而在信息化时代全球化的背景中,大众文化、文化产业和消费文化凸显的状况下,如何在视觉艺术的教学中,把握美术文化的价值,确定教学目标,达到教育最大化的效益,这应该是在当前艺术教育改革背景下,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美术与美术教育在文化环境的创造与建设中,历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文化是“人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能力习惯,例如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它等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整体。”因此,现代美术教育本来就包括艺术在内,而且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产品,它就不可能再局限于某一狭隘封闭的文化圈子。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渗透、影响和综合,已使人类在精神上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艺术形象。美术教育必须建立起一种宽容的审美心理和开放的文化心态。

美育将以社会文化学的基础主线为依托,进行追根溯源性探索,将美术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多角度关联以紧密的“捆绑联系”方式,放置在互动性的发展历程中梳理清楚一些基础理论关系,从而明确体现出美术教育在人类社会文明的整体历程中独有的深刻文化意义与不可替代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金元浦、王军、邢建昌主编,《美学与艺术鉴赏》,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2、查常平著,《当代艺术的人文追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3、张岱年著,《文化与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

4、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版。

5、徐俊东著,《艺之为道》,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6、潘耀昌编,《世纪中国美术教育》,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7、张道森著,《浙江近现代美术教育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8、倪志云主编,《美术的地缘性》,重庆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

9、黄仁贤著,《中国教育管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列维·史密斯著、滑明达译,《艺术教育:批评的必要性》,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10月第1版。

11、陈默著,《艺术与艺术教育的当代性》,原载于川音成都美术学院院刊《大艺术》,2003 总第1期。

12、冯远著,《美术·2003年的关注与思考》,原载于《美术观察》,2003年第3期。

13、吴廷玉、胡凌著,《绘画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14、张小鹭编著,《现代美术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0

作者简介:盘莉娜,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讲师。

基金项目:广西艺术学院2012年度科研立项项目“中国现代高等美术教育中的地域美术资源研究”(QN201234);广西艺术学院2013年度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项目。

猜你喜欢

美术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