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念到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关于“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的思考
2016-04-04张昕黄悦
张 昕 黄 悦
从理念到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关于“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的思考
张昕黄悦
作为文化部在全国遴选的首批23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计划”院校之一,湖北美术学院承担的“非遗”培训班于2015年7月13日在全国23所试点院校中率先开班,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工作完美结束。本文从时代与传统、理论与实践、传承体系与高校教育几个角度出发,对此次培训工作进行总结思考,旨在归纳工作经验,作为今后“非遗”培训工作的理论基础,也为其他高校相关活动的举办,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
一、“非遗”培训是时代审美与传统手工艺造物美学的对话
按照“项目相对集中、生源地相对集中”的原则,湖北美术学院的培训任务主要针对湖北省目前现有的3个刺绣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即“黄梅挑花”、“武汉汉绣”、“红安绣活”展开,总共招收60名学员,学员在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结构上,呈现多样化特点,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所受教育程度有限,也与社会流行元素交集甚少,这给传承人群的艺术创作带来不便与限制。
在培训工作中发现,无论是师承关系的口传身授,还是家族性的传授继承,大多数传承人群对传统元素的把握,已有一定基础,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流露出显著的传统手工艺造物美学思想,令人眼前一亮。然而,过多的作品在主题选取、色彩搭配、呈现形式上受制于传统思维方式还有所不足。针对此种现象,培训工作在课程设置中,一方面向传承人群讲授系统的传统手工艺知识背景,加深传承人群手工艺历史记忆,另一方面更多的在授课、讲座、参观中融入现代信息元素,落实“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基本原则。培训课程针对汉绣、黄梅挑花、红安绣活专门特色,结合湖北美术学院资源优势,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艺术设计教师、工艺美术大师、代表性传承人、知名服装设计师从传统文化与时代审美多角度开设课程20门,涉及“非遗”政策宣讲、“非遗”传承人群概述、湖北省手工艺概述、民俗与手工艺、服饰文化源流、图案基础(服饰)、“非遗”与造物、设计基础(造型、色彩)、楚工艺纹饰赏析、刺绣艺术鉴赏、“非遗”与旅游产业、服饰设计基础、传统与时尚、服饰材料基础、湖北“非遗”的审美特征等。其中专业基础课(如图案基础、设计基础)占20%,实用设计课(如服饰设计基础、传统与时尚、服饰材料基础)占20%,审美鉴赏课(如服饰文化源流、刺绣艺术鉴赏、民俗与手工艺、“非遗”与造物、楚工艺纹饰赏析)占25%,各方向课程所占比例较为均衡、合理。
“非遗”的保护初衷,是尊崇多样性原则提出来的,绝不可抹杀地方性传统审美理念。美既有普适性,又不能忽略一定区域的文化审美,具有地方性。培训课程在设置上有意避免现代流行对传统元素的冲击,盲目判定地方性艺术审美的去留,而是在自身一套艺术知识理论下,加大对培训地文化艺术核心的了解及掌握,将现代视野更多地融入到讲台授课中,结合传承人群自身特点,因人施教,让传承人群尽可能地开拓眼界,放宽思路,感受时代艺术气息,从而建立起传统手工艺造物美学与时代审美的交流对话,平衡地方传统造物观与时代审美的交融。
二、“非遗”培训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实验
在“非遗”保护工作的落实上,无论是对保护政策的研讨、部署,还是在传承人群的保护、培训工作上,重中之重,在于实践,不实践永不知政策实施、教学成果的好与坏。因此,在培训工作的课程设置上,不仅为传承人群配置了优良的教师团队,悉心讲授设计理论、文化艺术理论等讲座,强化传承人群对于自身传统手工技艺的全面认识,还安排了观摩交流与创作展示等实践性授课形式,使传承人群实地考察、切身感受各类优秀的文化瑰宝、古代文物及现代创作的手工艺制品艺术魅力,学以致用,将书本理论联系于生活实物,将课堂所学结合自身创作。
结合项部长上海讲话的精神,减少一般文化课和政策课,增加专业基础课、实用设计课、审美鉴赏课,增加不同审美风格介绍课、应用技术和衍生品开发课,做到课堂时间不过一半,实践研讨不少于一半。此次培训在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上做了合理的调配,上午为课堂讲授和讲座,下午为交流、座谈、研讨和参观等,晚上在艺术区放映“非遗”专题片共学员自由观看,补充信息量。
参观与考察活动囊括了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艺术区、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美术馆、武汉市博物馆、武汉美术馆、中南民族大学博物馆、昙华林艺术街区、武汉海山古玩城,考察武汉江欣苑国家级“非遗”生产保护示范基地(武汉汉绣博物馆)、武汉非遗文化传播公司、手工艺作坊、艺人工作室,以及湖北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湖北美院文化发展公司、武汉美城文化公司、武汉朗丁设计公司等机构和场所。其中湖北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为全国三所“文交所”之一。通过参观了解文化产权交易流程,让传承人群知晓“非遗”作品可作为文化艺术产品上市交易,拓展“非遗”产品规范交易的渠道。“非遗”作品如何转化为艺术品,成为产品,变为商品,如何从实体市场进入电商和网络销售,引起了学员们极大的兴趣,加强了传承人群的自豪感。
三、“非遗”培训是文化遗产传承与学院教育体系的交流
熟练的手法,精巧的做工,一幅幅绝妙的佳作令我们叹为观止。称赞之余,民间手工艺人所代表的文化遗产传承方式,又表露出令人担忧的一面。自小拜师学艺,家中作业,鲜处高等教育环境,是存在于民间手工艺人中的普遍现象。培训期间,言语交流存有障碍,民间艺人难以习惯课上探讨、课下练习模式,困扰着培训工作的教职工们。
据了解,部分传承人群少有、甚至没有在百人教室中学习的经历,只是操练于几人的工作作坊中,穿针引线是他们的拿手绝活,羞于表达却成为这份光鲜背后的无奈。单纯技艺上的专业知识,难以成为经济腾飞的助推力,生活的困乏再次导致教育的缺乏。文化遗产的民间传承自然风光无限、魅力非凡,但多数传承人的生活现状又着实令人担忧,却也昭示着传承体系中的问题所在。
“非遗”培训成为一次良机,在大学的校园中,既为学子们鲜活地展现着民间文化,又赤裸地揭露出它自身的痼疾。在过去的日子里,大部分传承人接受着基础的教育,承袭着专门的技艺,但鲜有专业的艺术知识,他们的美是祖传,仅停留于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在学院环境中,精品课程的讲授正可补传承人群文化修养之缺、设计意识之缺,亦可提高艺术创作质量,增收经济效益。而高校学子勤于书本,淡于操练的劣习,更使两者相得益彰、各得其益。文化部门在搭桥传承人和高校教师之间,双方都需备好教学相长的特殊必要性,相互尊重,通过高校教育提高传承人对地方文化的自信心,让传承人更多的在讲台上展现自我,交流创作体验。
魅力迷人的民间文化传承,进入高校课堂,势必会讲述一番故事,学术、严谨而又风趣的高校教育模式借“非遗”培训之契机,幸于对话民间文化之传承。手工艺人在培训期间通过课上交流,提高自身对民族文化的全面认识,自信于传统,自信于中华文化,自信于表达,自信于创作,开拓视野,融合时代美学;高校将民间手工艺引入课堂,呈现于校园,让学子见识到真实的传统,活态的传承,实为幸事。
四、结语
作为“非遗”传承人群,首先他们是“社会人”,对传承人群的保护应是文化保护,而不单单是技艺传授。过于强调“技”就容易让“非遗”保护工作转向纯工艺美术中,偏离本质。本次湖北美术学院所承担的“非遗”培训工作,本着“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基本原则,在培训内容中设立“时代审美与传统手工艺造物美学对话”、“理论联系实践”、“文化遗产传承与学院教育体系交流”的工作方向准则,谨遵党中央提出的“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工作方针,贯彻“非遗”保护理念。
对传承人群的培训,做到技艺、文化齐头并进,从理念到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始终围绕“非遗”保护的价值与目的、原则与措施、主体与权益三个基本问题,安排教学、组织讨论、开展实践。真切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竭力加强“非遗”的教育、宣传和能力培养,以达到如下目标:第一,使“非遗”在社会中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这主要通过以下四种途径完成:a向公众,尤其是向青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b有关群体和团体的具体的教育和培训计划;c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管理和科研方面的能力培养活动。d非正规的知识传播手段。第二,不断向公众宣传对这种遗产造成的威胁以及根据公约所开展的活动;第三,促进保护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的自然场所和纪念地点的教育。
“非遗”的继承发展,需要多方协作,共同努力,让传承人群真切成为“非遗”保护工作的中心,让传统文化充分融入现代生活,更让传统韵味永远流淌在时代审美的滚滚长河中!
张昕 湖北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 教授
黄悦 湖北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1]范生彪,何荣誉.关于“非遗”保护三个基本问题的话语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6.
[2]宋闽旺.台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及启示[J].人民政坛,2015.
[3]罗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4]刘锡诚.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方式[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5]李华成.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之完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G122;G720
A
1009-4016(2016)01-007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