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的黑龙江版画

2016-04-04于承佑

关键词:版画家北大荒版画

于承佑

新时期的黑龙江版画

于承佑

1999年,韩国KBS电视台曾四次来黑龙江拍摄“黑龙江版画”的专题片。在一次采访中他们让我简要地描述一下“北大荒版画流派和黑龙江版画”。当时我谈论了三点:1.时间:自1958年至今,这个流派或称创作群体,走过了近半个世纪,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2.艺术家:在半个多世纪中,从1958年开始第一代版画家到现在,全省的版画家,先后有数百人加入到这个创作群体。目前这些版画家仍然活跃在创作一线。3.作品:上世纪50年代至今,这个创作群体产生了数千件作品。这些作品在不同历史时期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些优秀作品载入了中国美术史。

今天,距离这次采访已经过去了17年,在这17年中,这个群体或称流派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这些艺术家的状态如何?他们创作了那些作品?带着这些问题,我试图通过简述黑龙江版画的现状及未来回答这些问题。当然,这并不是理论文章,只是想让关心这个群体的人,更多地了解黑龙江版画的发展现状,透过这个现状也许可以看到黑龙江版画的未来。

一、新时期的黑龙江版画

1.黑龙江版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张秋萤先生在《北大荒版画从群体到流派的历史发展》一文中写到:“从1961年开始,二十多年来他们(晁楣、张祯麒、杜鸿年等人)曾不间断地对省内很多地市的版画作者进行过创作辅导,次数之多是难以完整统计的。通过对版画作者的培养,在那里洒下了北大荒版画创作的种子,对这些地方后来版画创作的勃兴,群体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可以看出,阿城、大庆、大兴安岭版画创作群体在上世纪80年代崭露头角,是与老一代北大荒版画家的传播、培育具有历史性渊源,与先行的垦区群体的创作具有纵向联系的,从而可以说明阿城、大庆、大兴安岭的版画创作群体都是起源于北大荒版画之母系的姊妹分支,是构成北大荒版画的不同版画创作群体。从北大荒版画反映的生活方面和创作群体的继承、影像关系,却不难了解1961年后北大荒版画作为流派创作,实际上已经远远地突破了北疆垦区的区域生活的界定和农场局所涉农场网络的囿限,而走向全省了。”

从上所述,北大荒版画和现在的黑龙江版画创作群体的形成清晰可见,半个多世纪这些创作群体不但没有消亡,并且正在蓬勃发展着。

2.黑龙版画的创作群体现状

1987年在晁楣先生的倡导下,黑龙江省编制委员会印发了《关于成立黑龙江省版画院的通知》,批准成立我国首个以省级画院为组成形式的版画专业创作机构——黑龙江省版画院。

自成立之日起,黑龙江省版画院即承担了全省的版画创作、组织、辅导、研究、交流等工作任务。29年过去了,时至今日,版画院坚持聘任画家制度,团结全省的版画家,积极开展一些艺术活动,如组织全省版画家集体采风、每年召开全省版画工作会议;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展览,如《女版画家展》《优秀青年版画家提名展》《创作群体优秀作品展》《院校师生版画作品展》《全省少儿版画展》等;注重和全省各群体的联络,依托“黑龙江版画原创基地”的阵地,加强全省版画队伍建设和青年后备人才的培养,几年中,共培训全省青年版画家80余人次。创作作品两百余件,这些青年作者的作品多数都入选国际、国内重要展览,有的作品还获了奖。

近些年除原有的黑龙江版画创作群体,包括北大荒、大庆、阿城、大兴安岭、鸡西,后来又发展创建了庆安、宝清、绥棱等创作群体。这些群体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逐渐地由业余创作发展成半专业状态,各创作群体依托地方文化部门,分别成立了专业创作机构。全省现在有:北大荒版画院、雁窝岛版画院、大庆版画院、大庆工业版画研究院、大兴安岭版画院、阿城版画院、鸡西北大荒版画研究院、鸡西工业版画研究院、庆安版画院、宝清版画院、绥棱版画院等。这些版画院都设有专业创作室、有不同程度的专业设备、专业创作人员,有的编制达10人左右,版画院的设立既保证作者队伍的稳定,也保证了所在地区的作者队伍集中创作有去处,组织联络有人管。这些地区的版画院在政府的支持和经费的保障下,每年都不定期地接纳来自本地区的作者来版画院创作。

通过以上组织形式,从省版画院到各地区创作群体,就形成交织在一起的黑龙江版画的大格局。这个组织形式有力地保证了创作队伍的稳定发展,也提供了多出作品、出好作品的创作环境。

黑龙江全省从事版画创作的作者有300余人,这些作者除一些专业作者以外,多数作者都集中在大专院校和中小学。工作性质相对比较稳定,这样也就保证了作品的创作时间和创作的连续性。这些作者中中国美协会员有50人左右,省美协会员有200余人,在人员年龄结构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作者占到80%,这些青年作者在继承和学习中,既能立足本地区,又能很快接受外来优秀的艺术思想和表现形式。

在人员的学历结构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0%,可以说学院式的教育和群体创作的双重滋润,能够给予这些版画家以更宽广的视野和踏实、沉静的创作心境。

二、黑龙江版画的艺术表现与取向

李桦先生在纪念北大荒版画30周年《为北大荒版画庆功》一文中写到:“北大荒版画的成功,不仅仅在于版画家的艰苦奋斗,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作出了很大贡献;而且在于他们30年来坚持深入生活进行创作,在现实主义艺术道路上做出了光辉的典范。这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有人说今天现实主义已经过时了,这未免说得过早……须知现实主义这个概念很宽广的,不是凝固了的,它随着时代而发展。80年代北大荒版画给这个问题以答案,它提供给我们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的现实主义版画面貌,说明现实主义还是生气勃勃的……如果离开生活,便没有过去和现在的北大荒版画……如果离开生活,更不会有未来北大荒版画。生活培养了北大荒版画家的生命,而且保证它未来的成长和壮大。”

28年过去了,重温先生的文章,仍觉得对现在的黑龙江版画创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半个多世纪以来,黑龙江版画家们一直秉承着扎根生活、贴近人民、紧随时代的现实主义创作理念。近些年,这些版画家,立足本地区,长期深入生活,努力艺术实践,创作出了以反应现代大农业的新北大荒版画;以反映林业开发到天然林保护转型后的大兴安岭版画;以反映新时代农村建设的阿城版画;以反映大庆油田现代工业和湿地保护的大庆版画;以反映煤矿工业为主的鸡西工业版画等一大批优秀作品。

纵观和分析这些作品有以下特点:

1.作者长期生活在本地区,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很深的感情,对这里的生活和所掌握的素材,全面、深入、详细、真切,带着真情实感投入创作。

2.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没有受到现在流行艺术思潮和外来因素的干扰。版画成为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作品透出朴素、单纯的创作心态。

3.作品的价值取向鲜明,很少受到当前市场影响。

这些作品通过参加国际、国内的一些展览,得到了好评,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

三、黑龙江版画的发展趋势

2012年12月14日至23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在中国美术馆主办了“画说龙江——黑龙江省美术馆五十年馆藏经典作品特展”。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省政府主办的展览,足以说明黑龙江版画在本省的重要,更说明政府对黑龙江版画的重视程度。这次展览共展出了各个历史时期黑龙江版画经典作品189件(组),这些作品都在不同历史时期,在国内产生过重大影响。展览开幕后召开了学术研究会。宋源文先生在会上发言说到:“黑龙江是多群体的,当年是北大荒,现在很多个群体都出来了,有后续梯队……这个现象我就感觉跟别的地方有点不一样了。因为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国家很多群体都解散了,慢慢都消失了,那个时候就有一种说法,群体过时了。但是在黑龙江很奇怪,现在不仅没有消失,比以前发展得更好、更多。所以我就想,群体现象也值得研究……现在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而是发展很好,作者队伍很重要,有群体,而且很多群体……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组织,黑龙江版画一贯有个组织领导,各级组织,从兵团到省到下面的农场、到市,各级都有这个组织,一直到现在都有。”

从以上谈话不难看出黑龙江版画整体创作格局。

黑龙江版画同建设黑龙江一样经历了艰苦卓绝、创造辉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一个画种也好,一个流派也好,会继续发展下去吗?会发展成什么样?这也是当代黑龙江版画人经常思考的问题。总结历史,开创未来,以下几点是要坚持的:

1.依靠组织领导。从省文化主管部门到各地市文化部门,版画创作紧紧依靠各级组织的领导和扶持,积极融入本地区文化建设中去,将版画创作与当地文化建设相结合,把创建地方文化品牌与版画群体建设结合起来。

2.发挥各级版画院的作用。以黑龙江省版画院为中心,辐射各地方版画院,各创作群体都依托在版画院,创作群体带头人也是版画院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全省及各地区的版画作者,经常开展各种活动,创作中集体研讨、集思广益、集中创作,继承北大荒版画的艺术思想、审美追求。

3.加强全省各群体的创作队伍建设,培养青年后备人才,引导各地区院校毕业生投入到版画创作中来,关心他们的成长,给他们创造各种学习机会。采取分层次、分批次集中办创作班的形式,鼓励他们参加国内和省内各级展览,锻炼自己,早日成才。

4.立足本地区,贴近生活,紧随时代,自觉承担新时期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努力研究版画创作的自身规律、本体语言。加强交流,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学习方式,向国内外优秀的版画学习,努力形成艺术样式多样性,多元化的创作态势。

黑龙江版画是黑龙江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黑龙江版画家们任重道远,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关心、扶持下,通过不懈努力,会创作出更多彰显时代、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从而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的贡献。

于承佑(1953-),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委员,黑龙江省版画院院长,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猜你喜欢

版画家北大荒版画
版画作品选登
挥刀向木,大爱无声——著名版画家戴政生教授抗疫作品选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工友艺苑
从北京到北大荒
版画之颠——当代著名版画家张敏杰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北大荒:新航母,再出发
北大荒的脊梁——《老军垦》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