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绘画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启示
2016-04-04冯睿
冯睿
中国传统绘画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启示
冯睿
抛离任何中国传统艺术单独来说设计都是单薄没有力量的,中国传统绘画讲求天人合一,讲求留白,讲求意境与神韵,这恰恰是设计的灵魂所在。而现今的平面设计涉及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各行各业,中国画是我国优秀的瑰宝,如何从古人的智慧中寻找灵感,为人类服务,怎样中西合璧,中外交融,同时又能使我国传统艺术大放异彩,不丧失民族个性,很好地传承和发展,是我们要做的重要功课。所以在教学中以传统做基础、做铺垫,方法与表现手段为筋骨,优秀案例分析为填充,视为一个整体,环节缺一不可,是我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深入,下面就谈一谈传统绘画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几点启示:
一、线条艺术的审美应用
中国传统绘画中对于线条的追求体现出了最高的境界。疏密排列,以形写神,似断非断,似连非连,有以顾恺之为代表的游丝描,还有以吴道子为代表的行云流水描等等,这些作品体现出了线条对视觉的美感,或游动,或剧烈,或弯曲盘旋,或棱角分明。唐代张彦远云:“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此为用笔的意义。联系艺术设计中的点、线、面教学就尤为具体和生动了。中国画线条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大量的生动的线条冲击视觉,图案化、装饰化是中国绘画线条艺术中的一大特色。中国画的线条极其重视韵律、节奏和装饰,平面设计应该关注构成的视觉表现,南朝齐有谢赫的“骨法用笔”,笔到意到,无论线条粗细、长短、曲直皆张弛有度,把用笔提升到了书法的高度。
在设计中线条的应用尤为重要。强调对不同物象的描绘训练,训练眼睛的敏感度、手眼的协调度,同时线条本身也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尤其在教学中还加入了传统绘画工具,如毛笔、墨等,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古人的心境。表现出物象与物象、物象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艺术找到设计的灵魂和精髓,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设计技巧和方法,也就能较熟练地掌握线条的排列、疏密、形态与韵律了。在教学中Logo的设计,看似简单的几根线条,却要在方寸之间体现出全部被描述物品的内涵,克服长期依赖视觉的惯性,寻找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发散思维和联想思维的能动性,这就得去古人的智慧中寻找灵感,结合当代设计思维方式,创造出优秀的设计。
二、中国绘画中墨色的审美应用
谈中国画必谈笔墨,两者交相辉映,“画之气韵出于笔墨”。所以谢赫的“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在六法中占到了重要位置,说明了两者的重要性,也是成功的关键所在。黄宾虹语:“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笔墨功深,气韵生动。”笔墨分好坏,功夫高低自然意境气韵自见高下,这是长期修炼的结果。中国画的墨分五色:浓、淡、干、湿、焦。墨不单单指黑色,由于毛笔里的含水量的不同,同时画家们运用皴、擦、勾、点、润等不同手法使画面产生了不同的色彩变化。浓墨,墨的成分很足,水的成分很少,多用于物象的暗面;淡墨,不论是干的淡还是湿的淡,多用于明亮的地方;干墨,墨中水分很少,用于创造肌理,可以是树木的皴擦、石头的质感,可产生苍劲有力的真实感;湿墨,水分比较多,使画面有温润之感,或晕染,或泼墨,能把水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焦墨,墨的比重在浓墨之上,从以上这五种墨色也看出了中国画要均衡统一,还要有层次和变化,这是中国画的高深之处。同样结合艺术设计的色彩来看,最为关键的特征就是从审美出发,有色彩语言、色彩归纳和分析,不受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的影响,通过高度概括、提炼、归纳等手段表现出来。这种由三维向二维的转化过程,也是学生由写实向设计的转化过程,是教学中需要掌握的难点,使学生摆脱对具体物象的依赖,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把握对抽象物象塑造的能力。如:《岁寒三友》是靳埭强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松、竹、梅三者结合,表示松柏长青、节节高升、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主题内涵,象征了高尚的人格、忠贞的友谊。而“岁寒三友”也演变为现今的吉祥图案,家喻户晓。
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经营位置”与设计中的构图的重要启示
中国画的构图不是平铺直叙,常常隐晦,强调的是意境与空灵。画深山古寺不见庙宇,只见挑水的和尚;画鱼无水,但好似看到了江河,跃然纸上。以少胜多,以一当十,以小见大,言简意赅。明确地告诉你这是艺术,而非真实世界。中国传统绘画强调留白的重要性,这空白既是江河又是远山,既是村落又是草场,给人无限想象空间。以此联想到设计中的正负形的设计表现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利用隐晦于空白中的想象空间来体现真实的形态,即用负形显现出正形,正形依附于负形,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成为一个整体。大师级人物埃舍尔对负形的研究启示我们艺术与设计是相连通的,正所谓言而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表达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法则。谢赫也在六法中强调了“经营位置”的重要性。经营原意是营造,建筑。“经营,位置是也”说的是画面的布局构图。经营是思考,是深思熟虑,是周密安排、反复斟酌,不是一蹴而就。这个经营充分体现了人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经营位置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关系着全局的成功,因此没有好的经营,也谈不上好的作品了,这是检验作品的重要原则之一。
四、读懂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
意境美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和灵魂,无论谈笔墨还是讲构图,无论工笔还是泼墨,无一不体现出意境美的精髓。谢赫把“气韵生动”放在首要位置,讲的是气势与韵味。放在首位,说明它的重要性不可取代。因此具备气韵生动的作品才被视为上乘之作。读黑格尔的评论:“所以艺术的真实不应该只是所谓‘模仿自然’所不敢越过的正确性,而是外在因素必须与一种内在因素协调一致,而这内在因素也和它本身协调一致,因而可以把自己如实地显现于外在事物……艺术理想的本质就在于这样使外在的事物还原到具有心灵性的事物,因而使外在现象符合心灵,成为心灵的表现。”因而得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结论。“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其时代的产儿,同时也是孕育了我们情感的母亲”。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美学为理论依据,本自心源,是人心灵深处的智慧,艺术要根源于现实,以现实美为源泉,而现实美要通过艺术家的心去实现升华。
“用一根线去散步”说的是线的意境;唐代张彦远的“运墨而五色具”说的是墨的意境;“疏能跑马,密不透风”说的是构图的意境。“象中有意,意中有象”“立象尽意”“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的是人性内在的品格,要求“意随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境界。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何将这种能力显现而引发出来,靠的是勤奋、累积、引导和领悟。“给设计以灵魂”,这个灵魂就可以理解为传统绘画的意境,设计不仅要具有实用价值,同时它还要反映时代特征,体现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从传统中来,到现代中去,给我们的设计注入灵魂,视为好的方向和启示。
在当代的平面设计中,有许多巧妙地利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优秀作品,但也不乏生搬硬套、复制拼凑的作品。民族的即世界的,这句话适用于各行各业,我们要学习的是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丰富精神世界,是渗透着中国人民智慧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承。不是披着美丽外衣的简单复制,不是打着中国传统文化旗号的不伦不类的作品,而是用发展的眼光、灵活的手段,用国际化的语言来表达,把意境美做到极致,这样的作品才能长久流传,才能引人思考,发人深省,使观者产生共鸣,最终使我们的作品在国际设计的艺术舞台中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给设计与灵魂》,喜多俊之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9月。
2.《美学》,黑格尔著,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1日。
3.《论艺术的精神》,瓦·康定斯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4.《六法生态论》,董欣宾、郑奇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