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仅吻合动脉的手指末节YamanoⅠ区断指再植

2016-04-04孙大炜刘晓春吴伟炽黄国英祝李霖兰万利黄东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显微外科断指指尖

孙大炜,刘晓春,吴伟炽,黄国英,祝李霖,兰万利,黄东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创伤显微外科,广东 广州 510317)

手指末节在抓握动作时有良好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美学效果,人们在操作或探索时,手指末节往往是最先接触外界环境的部位,因此极易损伤。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手外形审美要求的提高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手指离断后要求再植的愿望也越加强烈。2013年6月-2015年2月,我们对手指末节Yamano(1985)Ⅰ区分型[1]断指再植病例,术中仅吻合动脉,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急诊收治手指末节YamanoⅠ区断指患者,根据缺损情况和患者意愿,选择残端修整、皮瓣修复或指尖再造28例(36指),排除不符合再植手术指征病例、动脉缺损或找不到可吻合动脉的病例。本组男23例(30指,术中未找到远端静脉10指),女5例(6指,术中未找到远端静脉2指);拇指4指,食指12指,中指9指,环指6指,小指5指;年龄6~48岁,平均(32±8.5)岁;均为断面较为整齐的完全指尖离断伤,致伤原因为利器切割伤20例,撕裂伤8例。手术均由从事显微外科工作5年以上的经验丰富的医师主刀完成。

1.2 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手术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指根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部分病例辅助基础麻醉。麻醉后常规上臂止血带或指根部橡胶条止血,断指远近端清创、消毒,以备进一步手术操作。

手术操作:16倍显微镜下彻底清创,拔除指甲,注意避免甲床损伤。主要根据找寻动脉情况确定再植条件,标记0.3 mm左右指尖动脉1~2条,神经1~2条,若预计动脉回缩,术后吻合口有张力,指尖截骨2.0~3.0 mm。首先用0.8 mm克氏针固定指骨,用11/0无创尼龙线吻合动脉3~4针,缝合神经2~3针。吻合时强调稳、准、轻、巧,避免反复进针造成血管损伤。术毕松开止血带见再植体通血良好后,用5/0无创尼龙线缝合伤口,创面用无菌敷料覆盖,患肢石膏固定。术后常规抗凝、抗血管痉挛、抗感染治疗,并注意观察患指末梢血运情况。对于血管危象病例,行甲床放血,必要时给予指尖缝合口拆线(指尖若无吻合处,则行“鱼口”状切口3.0 mm)放血。

2 结果

本组28例(36指),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月随访(平均8.5个月)。吻合2根动脉23指,其中13指缝合口远端肿胀、瘀血48 d之内缓解,全部成活(成活率100%);吻合1根动脉13指,其中8指远端肿胀、瘀血4~5 d缓解,3指坏死(吻合1根动脉病例成活率76.92%,总成活率91.67%)。成活患者均对术后指尖外形满意,两点辨别觉6.0~10.0 mm,按断指再植评分标准[2]评价,均为优。

3 讨论

3.1 手指末节YamanoⅠ区断指再植解剖学基础

手指末节的功能与感觉的完整对手的抓、握、提、持等功能的正常发挥极为重要,以往限于技术上的困难,常仅做残端缝合。随着解剖学和显微外科学的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强调显微缝合神经、血管的重要性。章伟文等[3]通过对35指新鲜标本手指末节显微解剖,于10倍显微镜下测量发现:远侧指间关节横纹至指腹螺纹中心动脉直径为0.3~0.6 mm;指背和指腹侧静脉直径为0.3~0.6 mm;螺纹中心以远动静脉直径在0.1~0.3 mm。柴益民等[4]通过100例手指标本分组行乳胶灌注显微解剖法、断层解剖法以及明胶-氧化铅灌注加X线摄片法发现甲根水平通常可以找到1~3条管径为0.2~0.5 mm的指掌侧浅静脉。该团队在后续的研究中[5]认为0.3 mm直径以上的指尖微静脉在甲根水平有一定规律性,而小于0.3 mm的指尖微静脉临床难以吻合。

3.2 无静脉可吻合的手指末节YamanoⅠ区断指再植的手术方法及机理探讨

指尖裂伤或挤轧伤导致手指末节YamanoⅠ区断指,由于离断组织小,损伤复杂,因此没有形成治疗共识。目前认为其治疗目标为:术后最小化的疼痛,防止神经瘤,满意的愈合时间,手指感觉、长度和外形尽可能完全恢复,以及避免指甲变形,最终使患者尽早恢复工作[6]。由于手指末节YamanoⅠ区是指指固有动脉以远离断,此区无肌腱、关节,术后也无需康复治疗[5],因此,此区断指再植关注于移植后的指尖成活和感觉的恢复。

手指末节YamanoⅠ区断指离断远近端静脉往往撕裂,由于静脉壁薄,管径纤细,临床中有些病例难以找到可供吻合的静脉,有些病例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寻找静脉,小于0.3 mm静脉,即使勉强吻合,再通率也不高,临床上选择不吻合[5]。Yamano教授本人也认为此区切割性离断有手术再植指征,而撕脱和挤轧性离断再植成活率与功能恢复不甚满意,有相对的再植指征[7]。临床上,对于YamanoⅠ区断指离断,需要慎重选择再植,尤其是注意术前离断远端指腹或甲下有瘀血斑病例,若术中不能找到可吻合动脉,我们选择“V-Y”皮瓣覆盖残端等处理方法,或Ⅱ期行指尖再造,而对于不吻合动脉的指尖离断原位移植,我们持保留态度。

我们结合既往研究[8,9]认为末节指仅吻合1~2条指动脉断指再植机理如下:⑴依靠动脉吻合口近端的侧支循环。在心脏舒张期,吻合口近端压力为舒张压,而吻合口远端动脉管径小、压力大,其血流量形成的压力仍然接近于收缩压,这样就与吻合口近端形成压力差,形成血液的逆向流动,当在吻合口近端有侧支时,逆向血流能在下一个收缩期到来前经侧支的动-静脉交通支产生回流,从而形成了一个低水平的回流代偿结构。吻合动脉越多,根据拉普拉斯定律(Laplace Law)P=T/R,回流代偿也更多,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也一致。⑵手指末节YamanoⅠ区由皮肤、甲床、指骨及少量皮下组织构成,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较高,此处断指再植,仅吻合1~2条指动脉已完全能够提供足够的血液供应,术后部分静脉危象患者配合甲床放血、指尖放血,能有效缓解静脉回流障碍。⑶我们也尝试对数例手指末节YamanoⅠ区断指采用指骨扩髓的方法进行再植,也能有效解决静脉回流问题[10],因此我们认为,髓腔静脉回流也起着有效作用。

3.3 注意事项

为确保YamanoⅠ区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率,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⑴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前离断远端指腹或甲下有瘀血斑病例,术中发现断端血管床破坏严重,不能有效吻合动脉,放弃再植。⑵手指末节血管口径较细,直径在0.3 mm左右,这就要求术者和助手都要有精细准确的显微外科技术,在吻合时用肝素盐水溶液缓慢冲洗血管断端,以便管腔打开,便于在高倍显微镜下吻合血管,力争一次性吻合成功。⑶术中注意保护甲床。⑷术后绝对卧床制动,抬高患肢并注意患肢保温,密切观察患指循环情况,在动脉有效供血前提下,结合甲床、指尖放血,能有效提高指尖再植的成活几率。

[1]Yamano Y.Replantation of the amputated distal part of the fingers[J].J Hand Surg,1985,10(2):211-218.

[2]朱盛修,王惠敏.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讨论-手部创伤后显微修复座谈会讨论之一 [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89,12(2):116-117.

[3]章伟文,陈宏,王欣,等.手指末节血管神经的应用解剖[J].实用骨科杂志,2004,10(5):415-416.

[4]成亮,陈铿,柴益民,等.手指末节指掌侧浅静脉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1,34(2):131-133.

[5]Cheng L,Chen K,Chai YM,et al.Fingertip replantation at the eponychial level with venous anastomosis:an anatomic stud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J].J Hand Surg Eur,2013,38(9):959-63.

[6]Peterson SL,Peterson EL,Wheatley MJ.Management of fingertip amputations[J].J Hand Surg Am,2014,39(10):93-101.

[7]Yamano Y.Ultramicrosurgery:Fiingertip replantation essential hand surgeon's skill and aesthetic sense.The 5th Congress of the Asian Pacific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for SurGery of the Hand[J].Abstract Book,November,12-15:2004.

[8]张家俊,廖坚文,张振伟,等.仅吻合单根动脉指尖再植的血流动力学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8,24(1):24-26.

[9]唐继全,甘干达.指尖离断再植的临床进展[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1,25(3):215-217.

[10]吴伟炽,黄东,黄国英,等.指骨扩髓在无静脉可吻合的断指再植中的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5,38(2):199-120.

猜你喜欢

显微外科断指指尖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再植术后中指持续肿胀成功1例
治理“指尖乱像”不宜一散了之
虔诚之花在指尖绽放
指尖上的生活,指尖上的美
指尖童话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低龄儿先天性并指
断指再植十年进展
多节段断指再植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