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思考

2016-04-04王晓松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物象素描创造性

王晓松

关于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思考

王晓松

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基本设计能力,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则需要教师进行理性和科学的思考与研究。文章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探索和讨论:首先分析了素描课程之于设计专业的意义,阐明素描是实现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然后论述了设计视角下素描的特质与内涵;最后探寻了如何实现素描教学实践优质化的问题。本文主张通过相关的教学内容和课题训练,使学生逐渐地走向设计之路,积极完善教与学两方面的交流和互动,推动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持续发展。

素描基础课程;设计造型能力;创造性思维;审美能力

随着现代设计教育的建设与发展,设计类基础课程教学迎来了改革创新的契机,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这个大背景下,素描基础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这促使我们必须理性地把握设计专业素描和传统绘画性素描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又有着必然的联系。绘画性素描是造型基础,侧重于表现技巧的基本功训练,为设计性素描提供积极的、充分的资源;设计性素描在造型技能的基础之上,更加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设计观念的传授,为日后设计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理论性的逻辑关系,看似很好理解,但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对设计专业素描课程的理解有所偏颇。有的学生习惯于传统绘画性的写生素描,认为“准”和“像”是根本目标,忽视了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性。还有的学生盲目追求“奇”与“变”,脱离了造型的形式法则,导致“视觉垃圾”的产生。基于素描实践中的现状,我们应该进行深刻的研究和思考,完善教与学两方面的互动和融合,推动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健康发展。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1.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课程的意义

在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素描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素描训练能够增强设计门类各专业学科的综合造型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正如德拉克洛瓦所说,素描就像读和写一样,是教育的基础之一。我国设计基础素描教学处在发展和改革的阶段中,需要大家的共同研究和探索,来使之逐渐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

素描是我们认识事物、表现物象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手段,它的工具材料简易有效,表现技巧丰富多样,便于基础造型的训练和思维意识的调动,具有深入描

绘、精细刻画事物的极大优势。根据艺术设计的属性特点,我们不难看出,素描与设计活动之间具有交集融合的关系,二者都是心理活动和视觉信息的外化表现。不仅如此,素描还是设计表现的一种途径。设计需要搜集素材,素描会是一种快捷、高效的便利方法;设计需要表达构思和创意,素描则会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性,准确生动地将设计构想转化为视觉形象。更重要的是,素描基础训练可以挖掘出设计所需要的创造和想象。可见,素描课程之于设计教育的意义是不容小觑的,素描能力和造型观念是一名杰出设计师必备的艺术素养。

2.设计视角下素描的特质与内涵

在设计教育体系里,素描的范畴比较宽泛,包括一切与造型活动有关的具象表现和抽象构成,特别注重基础造型技能与创造性抽象思维的交集融合,旨在培养基本的设计能力和专业素质。在这种观念与视角的前提下,设计专业基础素描的目标与内涵主要包括:增强学生的造型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三个方面。

2.1 增强造型技能

艺术设计诚然是构想与创意的产物,但在本质上它是一项造型活动。设计的各种创意最终是需要表达出来的,如果没有一定的造型能力,何谈表达呢?再好的想法也会付诸东流,成为空想。所以,设计活动即造型技能的应用过程。当然,设计专业需要的造型技能是一种综合性能力,是在传统素描造型观念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是客观表现与主观创造的能动结合。设计性素描训练在增强造型技能这个环节上,涵盖了三点内容。第一,借鉴绘画性素描,在写生训练中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运用透视原理与规律表现形体的结构关系、空间关系。第二,通过在具象中发现抽象的方法,进行抽象形态组合构成的造型训练,学习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法则。第三,任何一种技能的价值都在于更好地应用,在素描实践中,培养灵活应用的能力至关重要,应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表现对象和表现目的,选择性地使用造型手法。

2.2 提高审美能力

早在20世纪初期,包豪斯设计学院提出了“艺术与技术:一个新的统一”的宣言,倡导设计与艺术交融结合,遵循视觉审美规律。这一理念在现代设计的发展中逐渐凸显出它的美学价值。在当代生活中,人们为实现自身的精神追求,对设计产品的审视不仅停留在实用功能上,更多的是品味它的艺术美感。设计作品能否使人们获得审美体验,主要取决于设计师是否具有较好的审美能力。所以,设计专业的素描课程应该重视审美认知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这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向学生传授艺术形式的基本法则,包括构图构成形式、黑白灰的层次变化、视觉空间的多样性、肌理效果的营造等几个方面。

2.3 培养创造性思维

设计是一项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艺术活动,离不开设计者的构思与创想,每一件成功的设计产品都蕴含着作者活跃的思维与创新意识。显而易见,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是设计保持生命力的根本源泉。因此,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主观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在课程实践中,通过课题训练潜移默化地转变学生固有的程式化的单一思维模式,激发他们以发散性、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去创造新的艺术形态,敢于表达自我、发现自我,逐步加强自身的设计素质,以实现由基础素描向设计方向的顺利过渡。

3.探寻素描教学实践的优质化

从理论上明确设计专业素描基础教学的意义与内涵,仅仅是素描课程的一个好的开端,如何将这些理论性的认识贯穿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则是素描课程最为实质性的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实践则是理论可行性的实证过程。基

于设计性素描课程的目标,教师应在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优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总体进程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来设置相关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造型技能、把握审美特征,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课题训练,激励学生在基础学习中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分析力、表现力、创造力等基本设计能力。

3.1 调动观察视角,表现客观物象

教学实践中的第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习惯,有选择性地调动观察视角,并把通过这种观察方式看到的物象表现出来。观察视角,顾名思义是指观察事物的视点和角度,当然这里所指是物理空间的范畴。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一个或一组物象,会察觉到多方面的特征和变化,并会产生一些丰富的视觉信息,从而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但在实践中会发现,学生的观察思维是单一、保守的模式,缺乏主动性,习惯于定点观察,简单地依赖自己固定位置上的角度,看到什么便是什么。这种消极的观察方法极大地束缚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设计专业学生的发展。

考虑到学生这种被动的观察方式,教师必须通过具体的讲解和示范,转换其观察思维,注意强调要主动、多角度地去看事物。在这个课题训练中,首先,我们向学生讲述视点和角度的多元化。例如,从视线的方向上讲有俯视、平视、仰视的不同,不过,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大部分人惯于俯视和平视,但对于从事设计的人来说,要以开放的思维容纳万物,就不能放弃仰视的角度所带来的新意。同时不要忘了视线的角度有正视和侧视之分。从视域的广度和深度来看,又有空间环境和大场景的视角,它可以借用周围场所的特点和变化,将所要表现的物象置身于现场氛围之中。然后,在画室内摆放一组静物,让学生从多个视角去观察,以速写的方式记录下不同角度的静物形态,在此过程中,静物的位置和数量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感受做出主观的调整和改变。由此一来,通过自由调动观察视角,每个人都收获了多样性的结果,再从中选择一幅感触最深或最有趣的形态组合进行写生表现。在课题的实践中,要准确地应用透视原理和造型方法,恪守艺术形式的基本法则。

3.2 寻找新奇,发现未知

毫无疑问,设计活动是一个创新的过程,问题在于,这种创新是凭空臆想、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设计来源于生活,它的创意和构思不管是灵光一闪还是从长计议,都是基于对某一视觉信息的感应和分析,从而产生的设计灵感。这得益于对客观物象深入观察的经验积累。设计需要新奇的东西,而这种新奇不是上天所赐,需要在客观世界里耐心寻找,要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不可思议”的新景象,进而给设计带来宝贵的资源。现当代很多设计作品是受到自然生活中物象的启发而得来的,例如,我国北京奥运会的“鸟巢”体育馆,其设计创想源于大自然鸟巢的外形特征和内部构造,再者,丹麦设计师汉宁森的一系列“PH”灯具设计,则是以“松果”的形态引发的创作灵感。这些都离不开设计师灵巧的心思和敏锐的观察力。在设计领域里,以物象的形态特征为原型进行创作的案例不胜枚举,所以,在基础素描的实践中,就要着手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设计”的思维意识和专业习惯。

很多时候,学生对某一物象的观察和了解是处在“大致差不多”的模糊状态,只看到了所有人都能观察到的一般特征和基本轮廓,缺失艺术与设计专业人士必须具备的犀利。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的第二个环节中,设置了“从观察中寻找新奇、发现未知”的课题训练,让学生以专业研究性的态度再去仔细地观察物象,并将看到的描绘表现出来。需要观察哪些物象呢?这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而且是身边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形态。学生可以根据所选择形态的结构、肌理、质感等特征进行局部观察和分析,由此设定一个微观世界。在这里会看到一些平日被忽视了的新奇

和未知,仿佛踏上了一段奇妙的旅程。例如,画室里的衬布,在静物的组合中它或许只是一个陪衬,学生很少去注意它的质感和微妙变化,但在通过细微观察后会发现它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再比如,经常作为静物组合主角的玻璃器皿,之前可能更在意它的外貌与形体,而忽视了它本质上玻璃材料的质感特性。一旦以设计视角来观察,就会发现这个半透明体身上映衬着周围环境的变化与交融,形成一种“光怪陆离”的景象。设计需要精细严谨的态度与坚持不懈的精神,这要求教与学两方面都要以此为鞭策。教师锻炼学生观察与发现的能力,学生要持之以恒、反复研究和琢磨,来促进自己的成长进步。

3.3 改变或借鉴物象,重新组合构成

艺术设计需要创造性思维,我们应该在基础课程中加强这种思维教育,所以,如何利用素描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教学实践的重中之重。在前两个教学环节中,主要通过多元化的观察视角和发现形态特征的课题训练,启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性思维是设计的本能反应,它的价值在于能够将客观世界提供的素材和灵感转化为设计作品,它以改变借用物象、创造新的艺术形态的方式来实现设计创意。那么,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我们着重锻炼学生改变或借鉴客观物象、重新组合构成的能力,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同时,又以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指导课题实践。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和激情的创新过程。在这个课题中,涉及到构成、组合的形式语言,我们有必要向学生讲述现代艺术对艺术设计的影响与启示,以及现代艺术的创作思路和造型观念。

大部分学生对于设计的造型方式的理解比较狭隘,仅仅停留在真实的具象表现这个层面,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在素描实践里,他们可以运用现有的造型技能描绘物象、刻画细节,却无法应对抽象的形态组合和构成形式。面对如此现状,我们应该通过素描训练使学生拓宽思维,打开眼界,深化对设计的认识。艺术设计汲取了现代艺术的某些形式因素,在造型上包括具象和抽象的形式,也有半抽象和半具象的形式。所以,我们在素描课程里设置了相应的教学环节,前两个环节侧重于具象的组合和表现,第三个环节注重抽象形态的组合构成,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抽象思维能力。实质上,抽象并不是凭空而来,是在对具象的演变中形成的,即在具象中发现抽象。如何在具象中生成抽象形态呢?在素描的基础训练中,主要通过改变或借鉴物象,进行重新组合构成。依据学生现阶段的能力和水平,可以应用几种基本的方式方法,包括多视点的结合、直接分解、多次重复使用、分割错位等等。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尝试多样化的素描表现手法,而不是仅限于排线条画调子,这有利于创造自由多元的艺术形态,激发内心潜在的想象力。

4.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课程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因为它是提高造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实现设计创意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随着设计的日益发展和变化,素描的教学环节和课题训练也要与时俱进,实现自身的价值最大化。这势必要求教师应根据设计学科的特点和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素描教学的有效内容与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向学生传授和灌输设计创造的新观念和新形式,增强学生的设计造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架设一条通向杰出设计师的桥梁。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僵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88-189

2.梁玥亮.设计素描基础教程[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9-10

3.[英]克莱夫·贝尔.艺术[M].薛华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28

王晓松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物象素描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汉素描
素描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跟踪导练(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