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美术专业校企合作之路
2016-04-04闫超
闫超
(厦门理工学院 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浅析高校美术专业校企合作之路
闫超
(厦门理工学院 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近年来,高校在推进美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仍存有诸多问题。如何破除障碍,使得“校企合作”顺利进行并产生实际效益,日益成为各高校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文章就美术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给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校企合作;美术专业;教学实践
一、美术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
了解现状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要做好美术专业的校企合作,认识高校美术专业合作的现状是基础,很多艺术院校开启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但仍存在种种不足和缺陷。
首先,信息不对等,美术专业教学目标不够清晰明了,授课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只是为了通过考试,与企业和市场的需要不匹配。同时存在着教学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在实践上并没有相应合宜的考核标准,因此校企合作的实践类型的课程,还只是单纯地理论构想,与社会和企业需求迥然相异。
其次,虽然诸多学校为增加学生们的实践机会,相应地启动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因为一些学校美术专业的场地和配套设施无法跟进,加之企业是以利益为自己的核心目标的经济体,并不会甘愿奉献精力和时间在各大高校。如何让企业正确而有效地充当美术专业学生们的向导,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合作和探索。
再次,现今全国范围内的实践课程体系尚未完备,无法真正进行革新,无法驱除传统老旧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对美术专业的束缚,活动氛围不够浓厚,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性的提升,进而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无疑,学校和企业须明白“校企合作”这一模式的重要性,它不能仅仅作为形式主义而存在。
二、提倡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第一,深化校企合作对企业和学生的积极影响
在21世纪的今天,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加之科技的飞速发展,同行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市场竞争,关键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优先争取到大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对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人才储备足够了,企业才能强劲发展,更能立于不败之地。
多年来,校企合作的模式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互相补充。做好校企合作,于企业而言有如下好处:1.实用性强。校企合作在进行了前期对学生的培养后,会更加了解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更会让企业寻找到适合企业的人才,同时在企业需求的引导下,学校能够“有的放矢”地根据社会需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这就为企业和国家培养了紧缺人才。2.更经济。学生尽早接触企业后,会大幅度缩短学生与社会、与企业之间的磨合期,在学校期间就知悉了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这会大大降低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成本,提高综合效益。3.稳定性好。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此举有利于减少员工流动性,加强企业内部稳定性,有利于企业凝聚力。于学生而言,解决了在校学生的后顾之忧,使得学生们可以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学习并掌握技术,以使得他们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立稳脚跟。
第二,美术专业的现实需求
美术专业在我国高校不同于其他专业,其设计学科具有实用性强的特征。在物质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人们对于艺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这就在无形中要求学生在实操项目中扎实自己的绘画功底的同时,还要不断进行创新,广博的知识成为了学生们不可或缺的成长要素之一。然而事实是,诸多应该具备的良好素质,在学校这个相对较为狭窄的学习环境中,是远远不能满足的。在何伟的《高校美术专业与企业联合办学思路及途径探析》中提到:“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是高校美术专业培养优秀人才最有效直接的途径。校企合作可以解决校内美术专业设备器材不足、环境狭窄、实际工作经验缺乏等等问题,校企的针对性合作有利于从实践中锻炼学生,提高学生就业率,为企业提供新血液。”
第三,美术专业在社会中的趋势走向
根据近几年高校美术专业的分类,总体有三个大方向:纯美术类、设计类和传媒类,总的来说,仍是设计类的专业偏多,而传媒专业体系成熟较晚,但由于社会媒体等网络传播手段的迅速发展,一直成为热捧的专业,一跃成为社会专业中的新宠儿。然而社会整体的对美术类专业的认知是——没什么实用前途。由此可见,纯美术专业一直显现不出它的优势,长此以往,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美术专业的发展。因此,认清三个方向的社会发展趋势不仅具有个人意义、经济意义,还同时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那么它们便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忽视。
由此可见,提倡校企合作在现今的经济环境下,是一个很明智的理想选择。
三、对于推进高校美术专业校企合作的几点建议
校企合作是以社会需求,以及市场指向的各大院校和企业之间同时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我们在考虑合作之初,在充分了解自己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政策或制度等。
第一,我们可以实行“教学——研发——生产”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立属于自己,又可以实时对接企业的合作型实践基地,从而促进建立高校美术专业和企业之间共同发展的教育模式。同时采取专门人员负责制,对各个职能部门专门管理,比如美术作品创作场地,由制定学生或领导负责管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部门,也由双方特定的领导或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甚或不定期开会讨论协商发展计划。学校和企业之间,按合宜的比例承担费用,进而共同合作,同时后期也按照合宜的比例进行责任分担或利益分红。
第二,可建立导师制,由学校或学院引入不同特色的优秀的老师做专项指导老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爱好兴趣和学习特点等来选择自己的导师。同时导师之间不实行封闭的导师制,而是老师之间可随时沟通交流,学生之间也互相学习。与此同时,各导师需要对接企业的需要,共同协商,制定相应的课题任务或实践内容,进行研发或生产。这样便更加有针对性地以市场或社会为导向,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又具有全面发展的土壤,使得学校和企业双方都是在有限的空间或时间内,进行多样或专门的创作,让学生在有专门导师和企业的双重指导的基础下,更加适应社会需求。
第三,实践再强,也不可忽略理论基础,校企合作之下的美术课程,也是教育活动的重头戏。学校的教学理念,应从单纯的学校美术专业教育到校企合作教育的模式转变,因此课程的设置,应多方面考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校企合作模式是以课程为核心纽带,如何做到学校和企业需求兼顾,是我们要严肃认真思考的问题。学校需根据本科美术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对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企业也需要在以自己公司利益为目标的同时,兼顾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因为学生的发展是校企合作模式下最终的成果。在课程上,应增加实践教学部分,多进行现场教学,做到 理论实践相结合,加之从“以教为纲”到“以学为本”的改革和优化。给学生创造真刀真枪的实际操作机会,而不是给出一张“空头支票”只为应付或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活水”下成长。
四、结语
合作双赢是值得企业和学校之间深思熟虑并为之付诸实践的经营模式,如何挖掘校企之间的利益共同点,实现效益最大化,是学校和企业领导人都应该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如何使得校企合作不成为“空头支票”,实实在在产生影响,才是问题的关键。对于学生而言,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机会,获得进入和了解更多社会需求和信息的路径,提高学生们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对于企业而言,他们需要流动的新鲜血液,带动企业内部的改革和创新,推进经济发展和企业的竞争力。此过程中,如果各环节做到位,校企合作必然是利于学校和企业的优秀的发展模式,可形成良性循环,造福社会。
[1]何伟 .高校美术专业与企业联合办学思路及途径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 2014(1),
[2]刘俊生.高职美术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J]大众文艺:学术版 , 2015(12).
[3]张春新 ,冉旭 .关于校企合作中艺术类人才培养的思考[J]艺海,2014(2).
[4]李洁, 麻尧莹.校企合作模式下民族地区美术教学改革初探 ——以美术本科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例[J]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4(11).
[5]刘中华 .校企合作拓展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4,13(6).
[6]张鸿.艺术设计类院校“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实施研究 [J]中国成人教育 ,2014(19).
[7]刘净 .艺术设计专业就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浅析[J]才智,2015 (1).
[8]刘建华.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J]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02).
G642.0
A
1003-9481(2016)06-0076-02
闫超(1963-),男,山东人,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传统绘画、设计艺术基础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