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中国雕塑与书法、绘画的关系
2016-04-04周耀文
■周耀文
简谈中国雕塑与书法、绘画的关系
■周耀文
梁思成曾言:“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代,艺术之最古者也。”史前先民为了记录日常事务,将简单的图形记录在崖壁上,这就是象形文字的雏形。仓颉造字于黄帝时期,可见雕塑的出现要早于绘画,绘画早于文字。虽然雕塑是最先出现的艺术形式,但在中国社会进入近现代后,中国雕塑却逐渐湮没在历史的云烟中,完全被西方雕塑取代。它的消亡固然有其自身的历史和社会因素,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近现代以来,国人的文化不自信逐步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唱衰传统文化的论调更是甚嚣尘上。中国雕塑的衰亡与近现代以来国人的盲目崇洋,全盘西化的文化心态密不可分。
一、中国雕塑的历史沿革与艺术特色
中国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作方法的总称。甲骨文、金文以雕刻为表现形式,从本质上说也是雕塑。《说文解字》说:“文,错画也。”这里的 “错”包括雕刻、涂金和打磨三个过程,可见当时的文字书写、雕刻和绘画是一体的。那一时期,以记载文字为功能的竹简雕刻盛行,它们共同创造了夏商周时期的中国雕塑的辉煌。
秦汉时期的雕塑是中国雕塑由繁入简的第一个发展期,这个时期的雕塑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工艺性雕塑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秦汉雕塑的巨大气魄和强健精神,为中国雕塑的历史留下了辉煌的一页。秦兵马俑,霍去病墓大型石雕群都壮丽恢弘,气势磅礴,气魄雄浑。这是秦汉时代艺术的总体特点。书法、绘画及雕塑作为艺术的分支,也带着那个时代的鲜明烙印,其共同特点为大气雄浑,民族个性十足鲜明。
魏晋南北朝是古代雕塑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其规模之巨大,传世绝笔之多、技巧之成熟,对民众精神生活影响之巨大,都超过了前代。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秦汉时期的艺术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外来的艺术精华,创造出了独特的风格,对其后隋唐艺术的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华夏文明,造极于宋,雕塑却是例外。与宋代的书法、绘画艺术成就相比,雕塑艺术的成就相对来说简直不值一提。这与统治者的好恶及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当朝统治者不重视雕塑,雕塑行业的从业人员得不到重视,甚至还受到歧视。而备受艺术界关注的秦砖汉瓦艺术,发展到北宋时期已不如唐代之春潮澎湃。随着文人画的兴起,雕塑艺人的社会地位愈加低下,客观上造成此类造型艺术不断走向衰落。值得庆幸的是,各种供人赏玩的小型雕塑作品却越来越多,成为宋代雕塑中较为引人注目的现象。
佛教雕塑到了宋代明显转化为世俗题材和写实风格。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的大足石窟136窟八菩萨像,129窟数珠观音,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的侍女像等,这些雕塑除外形上的表现为世俗的写真外,受时风的影响,更加注重人物内心活动的特征,即身体姿态、瞬间表情的捕捉与刻画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
元代的道教雕塑也多有遗存,甚至元代还有属于道教的石窟。由于元蒙统治者尊崇藏传佛教,因而一种新的佛教造像形式——“梵式”造像在中原内地兴起。“程式化”是这种造像形式的特点。据 《元史》记载,元代曾设立 “梵像提举司”并在 “匠作院”中分设石、玉、木、瓦等局,专司雕塑之作。《元代画塑记》中,曾把佛、道像和金刚、神鬼、罗汉、圣僧像列于画工十三科之先 (见 《经世大典》),元代对于佛、道雕塑造像虽然很为重视,但佛教的龛窟造像到元代已接近尾声,很少再见到大型石窟造像。
元代冥器雕塑由于元蒙贵族没有冥器雕塑随葬的传统,以及佛教火葬习俗和焚烧纸扎冥器的风气盛行,元代冥器雕塑并不普遍。但比较明、清两代,元俑在艺术上比后代仍要出色不少。
元代以后,雕塑艺术的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宫廷、皇家园林的环境雕塑方面。元大都宫殿建筑已毁,但从遗址出土的凤麒麟石雕、走龙栏板等建筑饰件中,犹能见到元代雕刻富丽繁缛的特点。元代著名的雕塑家有生于尼泊尔的阿尼哥和他的学生刘元。元代还留下了有关雕塑史料的著作以及大型石刻的丰富经验,也标志着民族宗教雕刻艺术的完全成熟。
世俗特征在明代的佛像雕塑中更加显著,也出现了木雕。罗汉像在造像题材上最值得称道,数量之多,占据此时佛像造像最重要地位。与宋代比,明代的罗汉像气韵不够生动,更不具有唐朝佛像的瑰丽大气。在技法上,虽然堆金描银的手法富丽堂皇而且细腻,然对细部衣纹现实的表现,却远远赶不上不拘形式和生动自然的宋代雕塑。在程式化特征的束缚下,明代罗汉像在整体的作风与技法上都不及宋代,水平反而降低了。可喜的是明代家具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清代宗教雕塑中的大、中型石窟造像已基本停止,陵墓及其它建筑中仪卫性雕刻总体上反映了神权与皇权的逐渐衰微,佛教雕塑主要集中在寺庙内。从总体上说清代寺庙中的佛道教造像失去了往日庄重威严的气氛,流于堆饰和繁琐,失去了淳朴和高雅,市侩气显露,呈现出的是一派世俗化气象。
总体来说,清代陵墓雕塑不具备秦汉、盛唐的气韵,富于装饰性、生动细腻,表现了作者在造像中装饰性、把玩性、趣味性的强烈兴趣,更接近于当代雕塑的样式。因此说清代雕塑是由宗教、皇权雕塑向现实主义雕塑过渡的重要时期,它是中国雕塑从形而上到形而下转变的标志。
清代小型工艺品雕塑分为宫廷和民间两类,宫廷工艺品雕塑精工细致,有章法,繁琐程度达到鬼斧神工的效果。民间雕塑则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和个人风格。清代得以留名的雕塑家较多,如昆明筇竹寺五百罗汉的作者黎广修,供职于宫廷的竹雕家封锡禄、沈尔望、周颢等人,还有如天津 “泥人张”一家。但大量默默无闻的民间雕塑艺人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
二、中国雕塑与中国书画的关系
中国雕塑与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一脉相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都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借鉴。
1.中国书法的发展对中国雕塑的影响: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左书,八曰隶书。”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的滥觞奠定了基础。这个时期,草书进入章草阶段,行书、楷书亦在萌芽之中。秦汉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与雄伟的万里长城和兵马俑一样,气魄宏大,开一代风气之先。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艺术走向的最关键时期,也是书法,绘画,雕塑相互影响的最早时期。书法在这一时期完成了书体演变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且俱臻完善。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它们的定型、美化,无疑是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 “书至初唐而极盛。”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真、行、草、篆、隶各体书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家。宋代为后世所推崇的书家不多,主要有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四大家。而徽宗赵佶独树一帜,亦堪称道。自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至元顺帝北走塞外,历90余年,元初经济文化发展不大,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新。
明代像宋代一样帖学大盛,法帖传刻活跃。由于士大夫清玩风气和帖学的盛行,影响了书法的创作。因此,整个明代书体以行楷居多,未能上溯秦汉北朝,篆、隶、八分及魏体作品几乎绝迹,而楷书皆以纤巧秀丽为美。清代260余年,书法由继承、变革到创新,挽回了宋代以后江河日下的颓势,其成就可与汉唐并驾,各书体都有一批造诣卓著的大家,可以说是书法的中兴时期。
魏晋后,中国雕塑艺术中 “线”的元素得到强化,而中国书法正是一门专门的线条艺术。因此,中国书法的发展,无形中对中国雕塑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艺术养料。书法中对线条美的追求,对绘画、雕塑都产生了极大影响。被后世尊为中国雕塑一个高峰的 “二戴像制”的创作者,就是集画家、雕塑家于一身的东晋戴逵、戴颙父子,他们之所以出现在魏晋时期,与那一时期中国书法已诸体兼备且达到一定艺术水准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古代,书画是不分家的,很多书法家同时又是绘画大家。很显然,书法线条的过硬运用本领,使得他们在绘画和雕塑中的线条运用游刃有余。这让他们在雕塑中处理线与刻、与塑、与体、与面等方面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书法对线条质量近乎苛刻的追求,对绘画和雕塑的影响不言而喻。线的功能一般有三种:一者表现轮廓;二者表现体积;三者表现精神、神韵。关于 “线”的运用,在佛教雕塑中显得尤为突出。其典雅、悠游、流畅、圆润、华滋、静穆,顺圆厚之体而流动,就如同人们对 “二戴”作品的评价:“情韵连绵、风趣巧拔,善图圣贤,百工所范。”
2.中国画的发展对中国雕塑的影响:
秦汉时代的绘画艺术,大致包括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帛画等门类。秦代的绘画实物流传极少,现在能够据以了解秦代绘画面貌的遗物,仅是历年来从陕西临潼、凤翔等地出土的模印画像砖,咸阳秦宫遗址出土的壁画残片、刻纹画像砖、建筑瓦当纹样,以及在其他地区发现的少量工艺品上的装饰图案等。其实,这些画像砖、建筑瓦当纹样就是一种浅浮雕。
如果说汉代雕塑重 “体”的话,魏晋则发展了中国雕塑艺术中 “线”的元素。这主要是因为画家参与了佛像范本的创制。两晋南北朝时期,各地佛寺石窟画师荟萃,西域佛画仪范与汉民族审美尚好相融合。卫协、顾恺之、张僧繇等画家参与到佛教绘事中。东晋顾恺之在 《论画》中说卫协 “七佛”伟而有情势;师学卫协的张墨则 “风范气韵、极妙参神”;陆探微启 “秀骨清像”一格,其人物 “使人懔懔,若对神明”;张僧繇创 “面短而艳”之体;曹仲达立 “衣服紧匝”之法;陆探微之子陆绥 “体运遒举,风力顿挫,一点一拂,动笔新奇”。“曹衣出水”风格的佛像出自印度笈多式佛像,在后世佛像雕铸中被奉为图本、仪范。张僧繇笔不周而意周的“疏体”风格样式,作用于盛唐以后。杨子华所创的佛像身躯修长秀美,天衣微扬,神情含蓄的风格影响隋至初唐。吴道子、周昉等画家在绘画上用 “线”的成就,亦对佛教造像起着很大的作用和影响。这个时期的绘画、雕塑,其共性是吸收、融合、成熟、发展的时期。
绘画艺术的变化虽然不像书法那么显著,但是社会风气的变化,崇佛思想的张扬,都让本来简略明晰的绘画又一次变得繁复起来。曹不兴创立了佛画,他的弟子卫协并加以弘扬。作为绘画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南方出现了顾恺之、戴逵、陆探微、张僧繇等著名的画家,北方也出现了曹仲达、田僧亮等诸多大家。画家这一身份开始出现在了历史书籍中,开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绘画形式在保留前朝的壁画、漆画、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同时,出现了纸绢卷轴画。这一形式大多出自士大夫画家之手,他们地位显赫、画艺精湛、声誉卓著,其作品也为人们欣赏、收藏和流传。但随之也出现了仿制品,于是就有了鉴定问题。皇室和藏家纷纷开展鉴别、评级、著录等一系列活动,拉开了我国早期鉴藏史的帷幕。因此,对古画鉴藏的研究亦应从魏晋南北开始。
唐朝时期,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全面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唐代中期的一百多年间,政治稳定,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民族融洽,中外交流活跃,当时涌现了大批的著名画家。画家们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使绘画的表现技巧更加丰富,题材更加广泛,人物画也越来越注意反映现实生活和刻画人物的精神气质;山水画划分出青绿和水墨两大体系,产生了南方、北方不同的地域风格;花鸟画创立工笔设色和水墨淡彩、没骨画等多种表现手法;宗教画也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可以说,唐代的绘画成就,超过了以前历代,影响到当时的东方各国,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
唐代最有成就的画家是吴道玄 (又名吴道子),他画工出身,对人物画和山水画都有很高的造诣,有 “画圣”之称,他的绘画对同时代及后世的雕塑影响很大。正如威尔斯在 《世界简史》里所说,唐代雕塑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雕塑的转折期和最高峰,就是因为它充满接纳外来文化和创造求新的思想。这种文化背景为外来艺术大规模进入中原提供了条件,将这种思想包容进自己的文化中不断地民族化、世俗化。唐代的雕塑艺术就是伴随着从丝绸之路传来的佛教文化和西域文化而来,并对中国的本土雕塑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唐代雕塑的风格更加民族化、世俗化,更加包容外来文化,从而共同构成了唐代雕塑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特点”。大唐帝国正是敞开如海的胸襟,使雕塑风格更加民族化、世俗化,她以巨大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将它们融入到自己民族的文化中,并最终演变成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形成了光耀千古的大唐文化。
至宋代,绘画进入了手工业、商业行列,与更多的群众建立较为密切的联系。在五代南唐、西蜀建立画院的基础上,宋代继续设立翰林图画院,以培养宫廷需要的绘画人才。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互相影响、吸收、渗透,构成宋代绘画丰富多采的面貌。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它反映广泛的现实生活,运用多采的艺术形式,创造了很多表现手法,这与当时的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元明清绘画的风格样式及理论大多可在宋代绘画中找到根据,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绘画在宋代的成熟与高度繁荣。宋以后的绘画成就没有突破前代,直到明末,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古典主义的油画、版画及其他工艺美术品,尤其是版画,明末呈现出了繁盛的局面,也促使中国艺术家对中西美术进行比较和对西画方法的斟酌取舍。然而,雕塑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虽然书画不分家,但是雕塑在人们的眼里,似乎只是工匠做的事。纵观整个中国艺术史,很少有知名文人以雕塑闻名于世,即使他们偶尔也有作品问世,但那也被看作是一种雅玩之作,当不得真的。也因此,在受到西方绘画严重冲击的中国绘画,依然由画家积极探索保留中国画的传统,吸收西画的营养,以求更完善。但是却很少有雕塑家做此方面的探索,这也是造成了鸦片战争后,这个雕塑迅速被西方雕塑所取代的悲剧命运。
三、中国雕塑消亡的历史及社会原因
近现代以前,中国雕塑虽然自诞生那天起就从未取得与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同等的地位,并且随着历史的进程逐渐式微,但并未真正消亡。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国雕塑的传统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清代后期,陵墓雕塑失去社会条件而彻底消失,宗教思想和势力日渐衰败,宗教雕塑完全萎缩,传统雕塑已经没落。只有贴近百姓生活的民间小型雕塑还有一定的生命力,但却构不成主流。上世纪头十年,中国雕塑虽然已接收不少外来因素的影响,但它的各个分支形态仍在各自的路径中延续着。1911年辛亥革命成为中国社会大革命的开端,宣扬西方的民主与科学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包括雕塑在内的新文化运动的开端。民国现代雕塑源自西方写实主义雕塑,主要由一批留学生传入中国。那一时期,在美术革命浪潮的鼓舞和推动下,中国新一代艺术学子相继远渡重洋,到西方寻求雕塑的维新之道。中国开始出现 “全盘西化的雕塑家”,形成前所未有的 “雕塑界”,并借助雕塑创作使其在中国传播,从而生根发芽。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现有的史料梳理显示,民国时期,雕塑教育并没有在中国现代雕塑起源问题上扮演最为重要的角色。得出这个结论是悲凉的,但这似乎正是历史事实。
20世纪,“为社会,为人生”成为中国艺术的主导潮流,雕塑也随之远离了宗教内容,转而以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它的发展和变化,更是与社会背景,时代变迁紧密相关,雕塑创作有了明显的时代烙印。
从传统看,中国雕塑与西方雕塑不同,中国从来没把写实放在第一位,而是以写意为目的采用多种手法相结合来表现对象,不刻意追求视觉的真实而去追求事物的精神之美;而西方雕塑追求以客观自然真实为美。由此看,民国雕塑倾向于写实这一点,使得它脱离了中国传统雕塑,而更倾向于西方雕塑。
在这一点上,中国绘画还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她在不断冲击和吸收中,茁壮成长了起来。不仅吸收了外来的精华,更重要的是没失去自我的文化根脉。书法的发展虽然曲折,但是因其独特性,外来文化对它的冲击远远比雕塑及绘画小得多。
如今的书法虽然失去了实用性,但是当今的书坛还是流派纷呈,繁花似锦,一片繁荣景象。然而与之相比雕塑就没那么幸运了,从清末开始,西方的雕塑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中国传统的雕塑一直处于边缘化的、民间的、非正统的境地。
中国传统书法、绘画与雕塑同样发轫于相同的社会背景下,受到相同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形式、技法和美学理论亦相通,为什么结出的果实却有如此的差异?我想各种原因虽复杂,但是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和国人自觉或不自觉的全盘西化,让近、现代的中国雕塑逐渐脱离本土特色。而中国传统雕塑,在西方的雕塑进入中国时没能像中国书法和中国画那样,谨守自己的传统,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元素,从而形成新的不同于传统又脱胎于传统的流派和风格。这是中国雕塑的不幸,也是中国雕塑界的不幸。
作者单位:e胡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