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唱中最朴素的美
——歌唱语言艺术探析

2016-04-04赵伟晶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意大利语歌者歌唱

赵伟晶

(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3)

歌唱中最朴素的美
——歌唱语言艺术探析

赵伟晶

(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3)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凭借语言,人们可以互相交换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阐述歌唱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是我们在歌唱语言艺术的理论探索及演出实践中绕不开的焦点话题,也是我们必须面对并解决的一个问题。

歌唱语言;歌唱艺术;审美

歌唱是音乐艺术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形式,由于歌唱运用语言这种最朴素最普遍的形式,歌唱语言的正确运用对歌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歌唱是用音乐和语言结合起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1](23)它既是一门语言化的音乐艺术,也是音乐化的语言艺术。不论何种唱法,都以运用清晰的语言、展示美化的声音、表现真挚的情感来给听众带来美的体验和感动。本文通过对歌唱与语言关系的论述,阐述自己对歌唱语言重要性的几点见解,与歌唱者共商榷。

一、语言是歌唱的“魂”

我们无法想象,一首动听的歌曲如果没有优美的语言来点睛,如何能够表情达意,感动听者,引起共鸣。可见语言是一首歌曲的“魂”。人体发出声音需要用语言来配合,语言的美妙魅力使之能够最直接传达到人的心里,这是任何一种音乐表达方式所没有的特点。因此如何掌握运用歌唱语言的魅力对歌者来讲至关重要,也可以说语言决定了歌曲的风格特点。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表达的情感都是一样的美,充满了奇幻的新奇的美。就拿我们中国不同地方民歌的演唱来说,不同地方方言鲜明的展现出该地区的民俗民风及地域特征;我们演唱外国作品,意大利语、法语、德语等等,语言的准确表达使音乐不分国界。一首音乐作品总是表达了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而歌唱语言更加清晰准确的表达了作曲家想要的情感,它或是悲伤、哀愁,或是欢喜、高亢,一切崇高的美好的爱的音符都用语言来诉说。而这一切的传达语言艺术功不可没,成为塑造音乐形象的最重要手段,是歌唱作品是否成功的标志。这里所阐述的歌唱声音并非单纯的是歌唱的发声技巧,更多的是讲歌唱时语言运用时的一种声音状态。我们在听一些作品时,总能听到歌者声音虽嘹亮、高亢,但却无法产生与之共鸣的状态。更有不成功的现象则是完全改变了作曲家的创作初衷,作品已无原有的情感特征,好似无病呻吟的感觉。究其原因就是忽略了歌唱语言的声音表达,没有做案头工作,没有进行歌曲语言的分析与声音运用的关系。一首好的歌唱作品,一定是强弱有控,利用歌者的声音忽而高忽而低,忽而高亢忽而低沉来尽可能的表达作曲家的一种感受,传达一种美。生活中的语言在共鸣腔的运用上多在口腔或胸腔,而歌唱的语言讲求“上贯于顶,下沉于底”,上下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声音具有穿透力。尽可能地集中于头声区的声音也是能使听众听到的声音。[2](43)这就使得在一个偌大的剧场里,声乐演员无需借助各种扩音设备,就能使在各个角落的听众听到一样的美好声音。

歌唱语言中的文字-歌词的运用也尤为重要。在古代我国很多诗歌是用来吟唱的,从乐府诗到唐诗宋词,文字的凝练与精致,美不可言,至今我们读《诗经》都能感受到它的歌唱韵律美。

在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歌唱艺术的歌词演变成一场诗词大战,从歌德、席勒到海涅、缪勒,作曲家们争先采用伟大诗人的诗词来创作歌曲,直到今天,那一时期创作的艺术歌曲至今是世界歌唱领域中的瑰宝,是声乐演唱者包括歌唱家们必唱的声乐曲目。即使是脍炙人口人民群众熟知的作品歌词也一样流畅精炼,如我国著名作曲家乔羽老先生的的作品,没有华丽的辞藻,无需堆积文字,朴实真挚、感人至深。其中一首代代相传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横跨半个世纪,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先队员们。“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通过对歌曲背景的理解、歌词的语义表达,从而在歌曲演唱中把握情感表达,而这种表达主要是通过语言的这种载体体现的。

二、歌唱语言的把握与运用

不同国家就会有不同的歌唱语言,而歌唱语言也决定了歌者是否能够掌握运用该门语言的特点特征,继而能够轻松愉快地驾驭歌曲,带给观众美的享受。这就要求歌唱者要善于学习各门歌唱语言。拿我国的语言来说,南北方言各不同,各少数民族有其各自的语言文化,例如要想唱好蒙古族传统民歌就要细心学习蒙语,体会蒙语的语言魅力。同时要了解解读蒙古族这个长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3](28)民歌艺术上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纯朴本色,思乡曲是当时的蒙古族青年女子受“族外婚”的影响,远嫁他乡,长期不能与父母亲人相见而出现的一种音乐题材。

著名歌唱演员雷佳曾经演唱了一首蒙古族古老民歌《诺恩吉雅》,雷佳经过悉心的钻研学习,使观众听到了美丽的蒙古族姑娘诺恩吉雅仿佛站在远方遥望家乡的方向,唱出的凄美的草原天籁之音,这对于不是蒙古族的雷家来说就是一次语言的学习,也是歌唱家对艺术的无限追求的表达。我国地域辽阔,除了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语言外,我国汉字的语言特征也有着它严格、具有韵律美的特征。元音辅音是国际语音学通用的分类,是按照音素的发音特点而进行分类的。

我国汉字的传统分类还是按音节的结构进行分类。因此我们通常称为声母韵母、声调等。歌唱中我们详细的把汉字分为声母、韵母、韵头、韵腹、韵尾、归韵收音。韵母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种。其中单韵母10个,如a、e、i、o等,复韵母有13个,如ai、ei、ia、ie、iao、iou等,而鼻韵母则包括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16个,如en、an、in、ang、eng、ing等。根据汉语的语言特性通常我们在歌唱中都会采用民族传统唱法的十三韵脚来进行语言分析。十三韵脚即“十三辙”,十三辙中科学的划分了汉字的咬字、吐字和发韵的方法。分别是:“发花”辙;凡收“a”“ia”和“ua”的字,例:巴、家、蛙;“梭波”辙;凡收“o”“uo”和“e”的字,例:歌、坡、郭;“乜斜”辙;凡收“u”的字,例:除、靴;“一切”辙;凡收“i”“u”的字,例:扶、付;“姑苏”辙;凡收“u”的字,之姑;“怀来”辙;凡收“ai”和“uai”的字,之例:摔、拐;“灰堆”辙;凡收“ei”和“uei”的字,之例:飞、围;“窈窕”辙;凡收“ao”“iao”的字,例:滔、消;“油条”辙;凡收“ou”“iou”的字,例:抽、优;“言前”辙;凡收“ian”“uan”的字,例:千、欢;“人长”辙;凡收“en”“in”“uang”的字,之村、允;“江阳”辙;凡收“eng”“ing” “ong” “iong”的字,例:方、放。“中东”辙;凡收“eng”“ing”“ong”“ueng”“iong”的字,例:星、用。

按照上述的理论依据,关于汉字的咬字吐字归韵收音是我们所有从事声乐演唱及教学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剧“江姐”的第一代塑造者金曼老师,在当时只有22天排练时间的情况下,克服一切困难,成功的塑造了观众们至今难以忘怀的江姐人物形象。[4](115)“字清腔纯,有板有眼”,这与金曼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对汉字语言的深刻研究分不开的。反之如演唱歌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时,“唱亲人边防军”这句时,“亲”字应为“人长辙”,归韵为前鼻音,反之容易使听者听成“情”,也就是归韵到后鼻音上了。此种现象多为演唱者受地方方言的影响,也有一种现象是一些青年歌者不认真学习揣摩中国汉字发音规律导致。

运用比较的方法我们再来看看意大利语歌唱中的语言特点。意大利语的语言特点是相对于其它语言更利于唱歌,这是与它的发音特点有着紧密的联系的,母音较多,字正腔圆,便于学生演唱学习。意大利语作为世界声乐学习的首选语言,掌握意大利语的发音特点是唱好意大利歌曲的前提。

在歌唱时,意大利语是一种重母音的语言,在歌唱时母音唱得好,就能把声音唱得好、唱的清晰,子音唱得好,就能将字唱的生动并使听众理解。所以我们在学习意大利语时,应该母音、子音都学得标准,也就是元音和辅音要读的准确,唱的准确。[5](1)意大利语中,共有五个元音:a[a]、e[e]、i[i]、o[o]、u[u]。这五个元音中,其中e与o这两个元音都有闭口音和开口音之分。所以在学习意大利语元音时,应该注意元音e、o的开口与闭口的分辨,准确的读准每一个元音,因此,在意大利语e与o的两个元音上,对比口音和开口音认真的加以辩正,准确的唱出不同的元音,是学习元音的关键。意大利语中另一部分就是辅音,也称子音,辅音有清音和浊音之分。辅音有16个,即:b、c、d、f、g、l、m、n、p、q、r、s、t、v、z、h。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注意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对比,在不同的词中,可能同样的字母,不一定读作同样的音,所以我们在学习时应跟着老师或者是购买有录音的磁带认真学习。[6](87)在辅音中还应注意r的发音,此音称为大舌颤音或是齿槽舌颤音,在意大利语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了解了意大利语的语言规律,再演唱时还要进一步去查阅歌曲的时代背景及创作过程,最终方能做到不失原味的演唱。沈湘老师在一次讲座中曾经强调过,“学习语言的能力”是声乐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不能只会拼读出几个单词就可以了。可见语言的把握与运用一直是声乐工作者不断努力学习的一个方向。

三、歌唱语言的审美艺术

歌唱的语言是一种音乐化了的语言,歌唱语言的表达有时会较真实语言所表达的情感更加易于打动人。它使人们引起联想,产生感官的审美性,达到享受艺术美的体验,净化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歌唱的语言正是通过语言的韵律美来淋漓尽致的展现歌唱的美感,使得广大听众更易理解,乐于接受。

首先,是歌唱语言的音质美,在我国经典的声乐论著《唱论》中记载:“凡人声音不等,各有所长。有川嗓,有堂生,皆合破箫管……”意思是人固有自己的声音特点,而歌唱中的声音却要必然使之完美,这就需要演唱者除了具备一定的歌唱技术技巧外,还能感知声音的音质美。这里所说的音质美是与歌者对歌唱语言的更深刻理解意义之上的,换言之如果歌者没有深厚的文学及音乐修养,是很难体会到声音除了音准之外的一种和谐美。这种美是自然且柔和的,华丽不失质朴。世界著名的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卡巴耶,她的演唱高度流畅,纯净的音色,特别是卓越的轻声技巧,弱声演唱时悠远清晰,甚至现场到安静到能够听到剧场人们的呼吸声,人们被这样神奇美妙的声音所吸引征服。

我国著名的青年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被冠以最抒情的男中音称号,他演唱的《老师我总是想起你》情真意切,声音融入到每个人的心田。这样的音质音色绝不仅仅是歌唱技巧的高超和天生嗓音优美的因素,起决定因素的是歌者拥有良好的歌唱及艺术修养,二度创作中达到了艺术的审美高度,才能带给人们无法忘记的美好记忆。

其次,是歌唱语言的情感美。音乐的最重要作用是它的审美功能。音乐的审美功能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还在于提高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音乐的对人民的生活及工作起着深远的影响。一个懂得欣赏音乐并且热爱音乐的人是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的,是热爱生活充满阳光的人,并且有着与音乐家一样的文学修养。

目前我国在各大高校都开设了音乐赏析、艺术鉴赏、歌剧赏析等等这样的课程,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及鉴赏艺术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自己的学习研究领域具有创新意识,对人生未来充满正能量。歌唱艺术作为最普遍的一种音乐活动,它的作用不可忽视。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采用京剧进校园,民族传统艺术进校园等活动,使学生们从小就能体会到传统艺术的美。

在中国传统戏曲中,更加讲求有眼有板,即字音的纯正、清晰;用强弱、力度来演绎出歌唱戏曲艺术的审美性,最终突出出声调抑扬顿挫艺术变化美感效果。这里的字音美包含了字正腔圆,也就是行腔的美感,他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当歌唱艺术达到了“声情并茂”这样一个重要的美学标准,才能表现出声乐作品的艺术美感,给观众带来美的体验。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歌唱艺术家自身联想起曾经的经历,唤起曾经的情感,之后用艺术活动、感情色彩、歌唱的语言来展现这种情感的艺术形象,引起他人感情上的共鸣”,而歌唱艺术是最能直接表达这一情感的艺术种类。歌唱中的字音美正是这一表达方式的直接载体,字字如歌,声声入耳。

笔者刚刚参加了在西安音乐学院的《中国第二届高等艺术院校美声教学研讨会》,大会以“如何唱好中国歌”为主题,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一名优秀的歌者不能很好地运用母语来歌唱,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马金泉老师在做题为《美声歌者演绎中国声乐作品韵味不足之探讨》的报告中,阐明了通晓中国语言的逻辑重音和词义体现一个人文学修养及文化水准。笔者认为研究学习过中国戏曲、民间艺术歌曲等一些国土文化的歌者,就不会出现演唱中国歌曲韵味不足的现象,或者说至少出现的问题少。一些长期旅居国外的歌者能够很好地学习国外的语言文化,唱出地道的贴切的原文歌曲。这两种现象都是一致的,都是潜心研究该国文化与该门语言的结果,所以结论不得而知。作为声乐教育工作者,研究语言与文化是我们不能懈怠的一项任务工作,是歌唱艺术的前提条件、重要保障。

总之,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或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美好的,歌唱是用人声唱出与语言结合的音乐艺术,,语言与声音同等重要。而我们学习声乐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声音,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学习,结果是既没有情感,也体现不出歌曲的风格,甚至吐字咬字也不清晰,唱的是什么,听众也听不懂,违背了歌唱是听觉的艺术这一基本规律。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我的声乐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黑海涛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唱歌就要说清楚,让别人知道你唱的是什么,”在很多时候,我只重视了声音的好坏,而忽视了语言的重要性,如何将音乐与语言完美的结合是我们声乐人的一项课题,也是我们努力前行的方向、目标。

[1]韩勋国.声乐艺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晋玮 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3]乌兰杰.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4]杨曙光.中国歌剧演唱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5]陈蓓.论歌唱语言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北京:音乐创作,2011(01).

[6]薛奇缝.意大利语文与文化艺术“美声歌唱”唱功技术历史知识[M].北京: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

【责任编辑 贾玉宁】

“The Pure Beauty of Singing”——Art of Language in Singing

Zhao Weijing
(College of Music,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Tongliao 028043)

As the means of communication, languag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exchanging ideas and expressing feelings. Language in singing is also indispensable to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singing and performing art. Thus the aesthetic value of language in singing is explored in this paper.

Language in singing; Art of singing; Aesthetic

J60

A

1672-9838(2016)04-071-04

2016-07-10

本文为国家民委2014年度科研课题“蒙古族风格歌剧的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4NMZ013)系列论文之一。

赵伟晶(1975-),女,辽宁省新民市人,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意大利语歌者歌唱
学唱意大利语作品的基本环节
意大利语在美声演唱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草原歌者的大爱情怀
蒙古族青年长调歌者——都兰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我国非通用语专业辅修教学探究
歌者和履痕
歌唱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