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作品的演练
——论马蒂斯作品小稿的重要性及我们的认知
2016-04-03蒋长虹
蒋长虹/
纵观世界有成就的艺术家在其艺术实践过程中都有一个明显特征,他们极其重视作品的演练及小稿的研究过程,这既是绘画经验的不断积累,也是绘画思考方式的理性认识和筛选过程。同时,在这种不断循序渐进的绘画过程中艺术家的创作技巧得以提升,更重要的是有使思考和演练成为绘画哲学的可能。艺术家通过不断地演练作品并对绘画内部和外部关系及其成因有所发现,以确定其工作方向和目标。目前在中国艺术教学和个人艺术实践活动中,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多体现为缺少对作品目标的把持或认为有了文本和观念其他都是技术上的事,或认为创作只是对生活的简单的速写和记录。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阐明,演练是艺术家对作品终极需要的一种理想和追求,艺术家往往以小稿的方式推导演练出作品的具体形式,也就是说,绘画思考最重要的内容是确定语言和形式的生成。那么绘画作品的演练及小稿的重要性和意义由此产生,对此问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阐释。
一、原型的重要性
原型在文化意义上有两重内涵,分别是自然原型和人文的原型。自然原型是指自然状态的原始特征,如艺术学院使用的模特、写生的自然景物等等。而人文的原型是指艺术家通过作品消化后的原型,用于为以后的艺术家架构思想及观念,例如塞尚、马蒂斯这样艺术家。这里提出的两个原型,其意义在于,无论是写实绘画还是抽象绘画都存在这两个基础,说明形式和形态的生成不是偶然的,而作品越是清晰的有条不紊的表达越需要心智的清明。更进一步理解是自然要在艺术家的手中重生,艺术要在艺术家手中获得意义。按此思路,一个艺术史上的最重要的人物马蒂斯的出现为我们在20世纪困境中的艺术找到了答案,即“浓缩”“简化”,这是造型时代的马蒂斯的伟大创举。他非常重视形态提取的自然基础,因此他认为造型的意义就是斗争,通过与自然的交流磨砺重整自然以获得新的平衡。这也意味着他要从自然中获得造型的本质特征,从而获得看点和有效的艺术方法,并对自然进行全面的解读,以获其绘画的真实性,进一步分离传统的看点。以至后来马蒂斯回忆他向罗丹请教时罗丹告知他的“警言”,而此时的马蒂斯早已和他的工作方向背道而驰,罗丹也的确没有意识到他作品预示的方向。这里我们还应注意原型的另一点是他对塞尚的研究,他是马蒂斯的精神之父。他看到塞尚造型的意义和原型实质,继续以先师为榜样,扩展对自然的看点以及对塞尚本质的重新解读。塞尚的艺术密集而有方向性,节奏性的斜笔触契合到一个几何意义的形态上,而马蒂斯则采用平涂法以及大块的结构对位法展现绘画的音乐性质,前者是教堂中的管风琴,庄严静穆,后者舒适、清澈、华丽,是一把舒适的摇椅。
的确,这是“塞尚的神明”的启示,也表明塞尚与自然的关系,马蒂斯与塞尚的关系从此获得一种新的联系。马蒂斯说:“塞尚有那么长久而那么一贯的犹豫不决,对此我们不应感到奇怪。就我而言,每当我站在画布前时,我都觉得自己像是初次画画似的,塞尚有着比别人更多的可能性,他必须组织自己头脑的东西,你知道吗,塞尚是绘画的某种神明。”以至马蒂斯在不同的场合下提到塞尚的《三浴女》,这件作品是他在处于困境时买下的,他也进一步说,《三浴女》在跟随他的全部的艺术生涯的过程中,像神明一样地给予他启示,重新点燃了他的目标和确定性。而这种联系及它的实质是原型与艺术精神的再延续,进而马蒂斯的作品的新的组合关系由此产生。其标志是,形体更简化,结构更清晰,色彩更直接,绘画本体更纯粹,也就是说马蒂斯通过对自然的缜密观察导出了绘画的形式及形式的真实性。他的绘画有一种内在成长的力量,自然精神和艺术精神融为一体。概括起来马蒂斯的原型积累有四点:一、塞尚的造型观;二、东方艺术;三、自我与自然的重新组合;四、绘画的音乐性质。这个方向的确定在今天的艺术家实践中所产生的影响仍是不言而喻的,它从中纠正着我们混乱的思维和模糊的判断,也预示着21世纪的人文更加复杂,更加缺少哲学的指引,以至大量的艺术家在困境中游离,在自我和市场中迷失方向,由此马蒂斯作为20世纪的造型大师毫无疑问是座历史的丰碑,所形成的马蒂斯绘画哲学的影响一直存在并扩展着。
二、小稿演练的重要性
很多画家高产勤奋,画了大量速写、素描(中国式的细化和区分),但仍找不到艺术的方向,只是无休止的肌肉重复,以为量大了熟练了问题就解决了,实际上这是误区。前面我们探讨了原型的重要性和意义,这里我们要解决在自然和绘画中如何看的问题。马蒂斯所有的绘画都是研究性的,在西方的艺术史记载中观察自然也是在规则中进行的,我们称之为科学精神。它的好处在于可发展艺术的逻辑精神和在系统中完成观察和认知,这种认知习惯通常是不同阶段要解决不同的问题。我们知道马蒂斯画了大量的变体画,以获得一个完美的艺术经验,这其中,要解决绘画不同性质的组合关系,推导出绘画的理想状态,就像马蒂斯所说,“你必须和事物一起成长”。这时小稿所起的作用实际是一种精神推进,很多已完成的作品都有这样的经历,因此小稿的推导演练在于发现问题。
就目前艺术家的状态和工作习惯而言,有相当一部分画家缺乏小稿演练的研究习惯,精神与语言分离。我们无法区别和感知艺术语言本身的含义,实际上是观察和看点没有转换,更多的情况是从喜欢的艺术家的表面度测,这对于艺术精神的体验来讲是退步的表现。拿着照片画画似乎是中国画家的集体记忆,这说明小稿的演练对于一个从事艺术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2015年的某一天,我和画家孔千聊了很多关于素描的问题,其实谈的是他作品研究的稿子,有风景也有人物,其中有些是反复出现的,主题相似而形式不同。绘画中的形体造型就像心理日记,更有形体意味和形体暗示在里面,表明了他对绘画的理解和研究方向。他说以这样的方式研习绘画问题已有数十年的经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但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下,然而认真地分析他的绘画线路和思考仍是很有意味的事。孔千的作品线索是把造型、历史、心理、象征共同拧结在一起,是把心理研究和造型意味并在一起,以一种独有的体验和面貌出现。有时是通过绘画解决看点上的转化,用以发展一个局部含义,其中一些局部上的看点很特殊,有造型和语义的双重安排,他经常通过绘画加强对这种语义的强调。孔千的作品内部有一种语义上的艰涩感,它隐含着一种持续不断的力量。他自己更认定是他世界里的经历和救赎,如此坚持自己的观点不仅丰富了语言,而且使绘画方向更明晰,但更多的时候是用小稿发展大型作品,其成效令人称赞!
因此绘画准确的含义势必是通过艺术家看点的改变而改变,不了解这一点,你就不能发现艺术家的形式诉求所隐含的秘密,也不会发现不同的艺术家的艺术思考和线路是不同的。恰巧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时间探讨这些问题,更深入地理解绘画实质与人的精神是怎样的关系。曾几何时我们也注意到不同艺术家的精神来源的问题,像马蒂斯追问塞尚时感到的困惑,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罗思科面对马蒂斯时也同样存在困惑。进而不同的精神轨迹其精神来源是不同的,发展到个人就是精神体验和高度,所以以小稿的方式演练会把绘画的直觉与启发整合并扩展出来,使艺术真正地成为具有方法论的哲学。它不仅是每一个艺术家读解不同精神状态的必修课,而且在有效地指导着我们的实践。
三、使小稿成为有效的工作方法和习惯
我们知道,西方艺术家以独立艺术家的身份居多,以马蒂斯为例,他曾办过私立艺术学校,后来觉得教学和发展艺术是两回事,于是毅然弃之。中国目前体制画家和独立艺术家的区别在于前者有依附的体制需求,在艺术理解和诉求上有学院的特征,精神状态相对保守,以语言性探索为主,更多的是处理一些问题的假设,因此精神锐度不够。在教学上观点老套,知识结构断层,习惯性地跟风,无独立的思想及观点,在研究方法上缺乏创造性,基本上属于在技术和思想上原地打转。思想行为与社会脱轨,实际是一种自我发展中的自障。所以,使小稿成为有效的工作方法与习惯,对于教学和独立艺术家来讲都非常重要。特别是学院画家,长期的重复性教学活动使认识更加表层化,加之样式化的学风损害了人格的健全,艺术精神全无,想来可悲!因此有计划、有条不紊地工作可以帮助学术研究进入不同的阶段,解决不同的问题,在不断的小稿演练中发展作品的深度,这仍是一项积极而缓慢推进的工作。我们还应知道,很多艺术家是为了艺术精神的理想倾注了一生的精力,进行了几乎和生命一样长的语言探索与语言锤炼的艰辛过程。他们通过无数次语言试练、反复,最终确定他们的艺术哲学和观点,这仍是意味深长的经验。无疑,正是通过对马蒂斯的精神世界的理解和认知,我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并与大师的精神会合。
至此,我们还要意识到,大师并没有走远,所有伟大的精神都是高度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