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的辩证统一性
2016-04-03方世南
方世南
(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论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的辩证统一性
方世南
(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215123)
[摘要]“新常态”是一个描绘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状态的客观现实和前瞻这些领域的未来走向,以风险意识、忧患意识、预见意识和建设性心态全面深入地反映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综合性概念。只有从主客体相结合的视角领会“新常态”概念的深刻蕴涵,探究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具有的双向生成性、双向互馈性以及双向构建性的辩证关系,深入研究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产生的深刻时代性和动态变化性,增强对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预见性,才能促进人们深入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和积极引领新常态,准确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发展规律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客体;主体;新常态;心常态;辩证统一性
“新常态”作为现阶段风靡中外、妇孺皆知的流行词,是一个描绘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状态的客观现实和前瞻这些领域的未来走向,以风险意识、忧患意识、预见意识和建设性心态全面深入地反映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综合性概念。深入研究和认真解读“新常态”概念所蕴涵的丰富内涵,把握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的辩证统一性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地探究和准确地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发展规律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
一、从主客体相结合视角领会“新常态”概念的深刻蕴涵
任何概念和理论学说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也因此而赋予其应有的特定内涵和基本规定性。恩格斯指出:“一切历史现象都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说明,同样每一历史时期的观念和思想也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经济的生活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只有深刻地认识一定的概念和理论学说问世的时代背景,才能达到对于这一概念问世的逻辑必然性以及其基本内涵的精准把握,这是深入讨论该问题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在此基础上达到认识认同和形成价值共识,并推动科学研究深入进行的重要保障。
目前在对“新常态”概念的解读上,国内存在着三大主要认识误区:一是将“新常态”作为一个具有积极性、肯定性和重大利好的概念加以使用,许多媒体往往对“新”字望文生义,将“新常态”与新事物、新动力、新形象、新机遇作为同等概念,如同讴歌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城市化一样讴歌“新常态”。二是将其单一地局限于经济领域,将“新常态”当作只是反映经济现象和经济发展规律的一个概念,否认其与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心理意志的内在关联性。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9页。三是不适当地加以衍生,完全背离了“新常态”这个概念问世的特定时代背景、特定的语境和应有的内容,将“新常态”这个概念当作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派生出什么教育新常态、文化新常态、管理新常态等等,更有甚者,还有所谓餐饮新常态、旅游新常态、房地产新常态、股市新常态、舆论新常态、婚姻新常态、爱情新常态、结婚新常态、离婚新常态、情感新常态等等。毫不夸大地说,如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现在有一千个领域,就有一千个新常态的概念在使用。在各大搜索网站,只要在“新常态”这个词前面随意地再打上一个词,就会跳出某某新常态的一大串题目。而看其内容,则与“新常态”这个概念往往风马牛不相及。
其实,新常态这个概念并不是随意的杜撰,而是应运而生的概念,它应当今时代之运和人们的心理之运而生,其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新常态”(New Normal)这个词最先源于美国战略投资者罗杰·麦克纳米(Roger McNamee)2004年出版的《新常态——大风险时代的无限可能》一书(TheNewNormal:GreatOpportunitiesinaTimeofGreatRisk)。该书主要讲经济危机、经济转型和潜在风险。该书认为上世纪40至60年代,人们能预知未来和设计未来,如果运气好的话小投资可以赢来大收获,这是一种常态。到了70至90年代,技术与全球竞争改变了世界,尤其是股市的繁荣使得人们错误地认为依靠个人意志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而到了今天,经济危机颠覆了传统的经验和传统的思维,这是一个无法预知的时代,即使经济恢复了,也无法再回到过去的辉煌。作者把这一时代带来的无法预知未来的深刻变化叫做“新常态”。以后,无论是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比尔·格罗斯和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这两位首席投资官在2009年初用“新常态”一词归纳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所发生的变化,还是2010年1月在达沃斯论坛上,“新常态”成为论坛最突出的关键词,都将“新常态”当作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发展的难以预知性所表现出来的新现实,要求人们必须从心理上进行新的调整,以便重新适应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难以预知性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新常态这个词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蕴涵着作为客体的经济社会现象与作为主体的人的精神世界交互作用的双重规定性,包含了客体的新常态与现实的人作为主体要在这样的新常态下生活的一种精神层面的“心常态”。从客体来说,“新常态”反映的是在宏观经济领域被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是特定阶段出现的经济运行规律的新特征。从主体来说,新常态是主体对客体在特定阶段出现的新特征的客观如实的反映,体现了主体要将自身心理的忧患、失落、惶恐、焦虑、悲观、无奈平息下来重新构建一种稳定安详的心态以适合客体新变化的过程。
中国学者最早使用“新常态”这个词的是原世界银行副行长、经济学家林毅夫,他在2012年的一次演讲中指出,全球经济大衰退可能是未来五至十年的新常态,也就是美欧将无法走出政府债务过大,投资回报率不高,风险非常巨大,经济增长非常缓慢,失业率非常高的国际经济新常态。*《“新常态”来源考》,2014年5月28日新华网。林毅夫进而认为,在这个新时代里,一切惯例可能都会被打破,一切新规都要重新学习,直到习以为常。很显然,林毅夫也是从客体的变化必定会引起主体的心理相应调整以适应其变化的角度阐述新常态涵义的,他实质上注意到了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的辩证统一性问题。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讲了这样一段话:“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刘然:《习近平两提“新常态”人民日报连续3天发文阐释》,2014年8月8日新浪网。习近平总书记虽然没有对什么是新常态下过定义,但是,我们从其讲话包含的基本含义看,他也是从主客体相结合的视角来阐述“新常态”这个概念的。从客体角度看,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阶段性的新特征,传统的发展方式已难以继续下去,必须进行发展方式的新转换。从主体角度看,新常态要求主体按照客体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在心理上去适应当今时代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新变化,构建一种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的“心常态”。由于面对着客观存在超出人们的心理预期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危机、曲折和艰难,要求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在应对客体发生的变化时,要增强信心和信念;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复杂性和变幻不定性,需要调整好心态,特别是要保持战略上的一种平常心态,主动地去适应这种客观的新常态。正如施芝鸿同志所说:“在当下中国,新常态已大量出现,今后还将持续涌现。对此,不仅我们党内外、体制内外有一个逐步适应和习惯的问题,相关国家、相关外国投资的市场主体也都有一个逐步适应和习惯的问题。还是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的那句话:‘要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要正确认识、逐步适应和习惯当下中国的新常态,关键是要迅速调整心态,因为心态决定状态;迅速调整思路,因为思路决定出路;迅速调整眼界,因为眼界决定境界;迅速调整定位,因为定位决定站位。”*施芝鸿:《逐步适应和习惯当下中国的新常态》,《 人民日报 》2014年10月13日07版。
总之,从“新常态”这个概念问世的原初语境以及特定的时代背景看,新常态都是指在旧的格局已出现根本性变化又面临着各种风险的态势下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如何以一种淡定的心理去正确地把握现实和清醒地前瞻未来的主客观相统一的状态。新常态表明的是客体与主体从现实到未来的一种趋势性和难以逆转性的阶段性新特征和发展状态。不能将新常态简单理解为新生事物、新动力、新形象、新生力量或重大利好,也不能离开挑战、风险和危机而只是从机遇、顺境的角度理解新常态概念。鉴于新常态指称客体与主体两个方面,涉及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不能将其单一地局限于经济领域;也不能离开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内在心理世界,只是从经济现象、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规律方面去解读新常态;更不能将“新常态”概念泛化,遇到了任何难以解释的问题一概都美其名曰“新常态”。
二、把握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的辩证统一性
既然“新常态”概念蕴涵着客体与主体紧密结合的内容,因此,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具有内在的辩证统一性,这种辩证统一性突出表现在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具有双向生成性、双向互馈性以及双向构建性这三大主要特性。把握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的辩证统一性,对于深入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发展规律的辩证关系,对于在客体新常态下如何促进主体以建设性心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从而积极应对新的挑战、新的风险和新的困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整体进步,并有力地提升人的素质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具有双向生成性。社会是人所组成的社会,社会发展决不是无主体的自发运动,决不是人的空场,而是与人的活动和人的发展紧密联系着的自然历史进程。主体与客体作为一个相对应的概念,是在紧密联系中双向生成的,即参与社会运动的主体和客体是相互对应而同时在场和出场的。没有客体就没有主体,没有主体也就无所谓客体。客体的状态都是主体人的活动的结果,客体状态的优劣与否都应由主体人来承担。由于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制造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难题、新矛盾和新困境,而解决这样的新难题、新矛盾和新困境同样需要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人的新担当、新智慧和新作为。时代从原先经济社会发展的顺境状态进入到现在的高风险、复杂性加剧和难以预测未来趋势的新阶段,都是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的结果。主体的功利主义、金钱至上、个人主义、主观主义、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按照经济运行内在的固有的规律办事,出现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加剧的贫富分化、扭曲的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恶化的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都是导致客体新常态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而主体对此进行的心理调整,也是为了认识和适应以及改变这种新常态的需要。因此,全面认识作为客观现实的客体新常态,必须将作为主体的人以及人的精神世界引入视野,呼唤着主体人的出场,必须将主体与客体紧密结合起来分析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化解风险性和增强预见性。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有效地应对复杂多变以及具有巨大风险的客体新常态,需要一种既淡定平常又具有战略智慧的主体的心常态。要通过培植主体健全的人格心理特征,营造理性、平和、务实的心智,在探索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规律中因势利导,促进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在更高阶段上的优质生成。
其次,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具有双向互馈性。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双向生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双向互馈的过程。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本质上是一个由“经济——社会——人”所组成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系统,客体新常态构成这个系统中的物理环境部分,而主体心常态则是这个系统中的人文环境部分,两者紧密结合形成一个由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交织在一起并相互作用的宏大系统。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在双向生成的同时,就处于双向互馈的关系之中,这种双向互馈的关系表现为客体新常态这一物理环境与主体心常态这一人文环境之间每时每刻都发生着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不断交换关系。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的双向互馈关系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这个系统高效有序运行的重要前提条件、根本保障和强大动力。新常态对于客体而言,意味着旧阶段的结束和新阶段的开始以及随之发生的传统惯常状态的打破与丧失、相对均衡稳定趋势的中断、风险性和难以预测趋势的倍增,意味着物质、能量、信息需要随着客观情势的不断变化而加以重组。客体的这种变动状态必然直接影响到主体心理世界的相应变化,需要主体以一种适时应变的心理和更新更高超的智慧来有效应对客体新常态的发展趋势,以主体自身物质、能量、信息的快速重组来适应客体新常态的变化。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之间的双向互馈性,既表现为客体新常态对于主体心常态的影响作用,也表现为主体心常态的构建对于客体新常态发生的既顺应又能动的反作用。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双向互馈形成的合力,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进入一个更新的阶段。
再次,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具有双向构建性。这种双向构建性突出表现为在主体与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显示出的实践性,即客体对主体的影响性以及主体对客体的适应性和变革性。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6页。,马克思在这个文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仅从实践这个词出现的频次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总共11条,实践这个词出现了14次,可见其重要性。马克思将实践作为连接主体与客体、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关系的中介,以生产实践为逻辑起点构建了与旧唯物主义相区别的新唯物主义即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是一致的,我们应该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中去考察人的本质,并通过实践来丰富和检验理论。这是马克思对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说明。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之间的双向构建体现了实践这一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的主要特点。客体新常态的形成和发展对主体心常态的构建,主要表现为客体新常态会有力地改变着主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冲击着主体具有的传统的相对稳定的心理世界,更新着主体观察问题的传统视界,考量着主体应对客体变化的知识、智慧和能力,要求主体通过心理的适时调适和行为方式的及时改变以及知识能力的迅速更新来重新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而主体心常态的形成和发展对客体新常态的构建,则要求主体以保持定见的理性以及战略上的淡定从容心态,更好地探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在规律,积极矫正失衡的经济社会发展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进入平稳顺利的坦途。
三、正视客体新常态对构建主体心常态的基本要求
蕴涵主体与客体紧密结合内容的新常态对客观物质世界和人的主观精神世界都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把握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的辩证统一性关系的目的,就是要正视客体新常态对构建主体心常态的基本要求,更加深入地探究和准确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发展规律,构建科学合理健康稳定以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要从更加深入地研究时代性、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和人的发展基本规律的正确认识、增强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预见以及更加积极地探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固有规律性的视角,正视客体新常态对构建主体心常态的一系列基本要求。
首先,要深入研究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产生的深刻的时代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7页。这句话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任何理论的产生和在实践中的运用,都与时代问题、时代需要、时代特征和时代使命密切相关。从时代性的高度深入研究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物质与精神、客体与主体、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诸多方面的辩证关系以及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
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产生的深刻的时代性突出地表现为,当今人类的物理环境与人文环境都与传统社会具有不同的内容,都面对着信息化时代、差异性时代、全球化时代、流动性时代、风险性时代等等新时代所带来的一系列全新的变化,无论是客体新常态还是作为对其反映的主体心常态,都是对于新的时代产生了新的时代特征、新的时代问题、新的时代矛盾的真实写照。阿尔文·托夫勒以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再从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的第三次浪潮理论,预见到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揭示了差异性时代的基本特征,特·莱维提出了资本、人才、技术、信息都进入到了全球化时代的概念,乌尔里希·贝克、安东尼·吉登斯以及亨廷顿都对风险性时代进行了深入分析,齐格蒙特·鲍曼通过固体和流体所具有的性质阐述了现代性经历着“稳固的现代性”和“流动的现代性”,提出了流动性时代到来的思想。这些思想家对当今时代发生着的深刻变化的生动描述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预测,都有力地变革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也有力地推动着人们提高应对客体变化的能力。新的时代带来新的问题、产生新的时势、形成新的格局、造成新的发展趋势,从主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心常态健康构建的要求看,必须高度注重信息化时代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高度重视知识和智力的价值;必须深入研究差异性时代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的多样性变化以主动寻找适应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发展策略,特别是要注重利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通过坚持以民为本的价值导向,对社会弱势群体予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经济保障,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公共政策的调整,使之达到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和谐;必须把握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牢固地确立全球思维方式和全球性视野,积极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必须顺应流动性时代发生的一系列动态新格局,以多元多变的眼光确立流动性的发展理念和社会治理方式,以促进流动性社会的发展;必须正视风险性时代的社会发展新特征,充分认识多样性、复杂性的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文化风险、社会风险、生态风险以及国际风险问题,牢固地确立风险意识,增强防范风险的预见性思维,发展风险文化,创新抵御和防范风险的制度体系以及加强全社会提高风险的能力建设。
其次,要全面认识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的动态变化性,增强对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预见性。任何正确的概念都是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新常态”这个概念是对当今时代呈现出日新月异发展变化态势的真实反映,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之所以要以主体心常态这个概念与客体新常态相对应,就在于客观世界的变化必定会引起人的主观心理世界相应的变化。只有推动人的主观心理世界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才能追赶上时代发展的潮头,攀登上时代发展的高峰,孙中山先生所说的“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名言以及“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古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虽然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但是,事物的运动变化则是绝对的。如同法国科学家所说,现在一年的变化,相当于牛顿时代300多年的变化,相当于新石器时代3000多年的变化。客观世界的迅猛变化,需要主体的主观心理世界随之相应地变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只有立足今天,反思昨天,谋划明天,展望后天,才能将过去与现在以及将来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发展思路和把握发展大局的基础上顺势而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进步。
再次,要揭示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的本质特征,积极地探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固有规律性。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具有区别于以往时代发展阶段的一系列新的本质特征,这些新的本质特征显示了在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特征。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的本质特征突出地表现在,机遇与挑战并存过程中的风险性程度加剧的特征、常规性经验型思维与科学理性交织过程中的对未来预见难度增加的特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交互影响过程中的人的主体性更加突出的特征、主体人的精神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精神对物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功能空前放大的特征、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普适性原则与国别性、民族性、本土性发展经验比较中的一般与个别相互转化的特征,等等。
无论是社会发展规律还是人的发展规律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特征,都反映了客体与主体之间以及它们各自内部本质的必然的稳定性的一种联系。主体的实践活动只有充分认识规律、尊重规律和顺应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才能使实践活动的主体在把握必然性的基础上获得自由,从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一旦主体的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违背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如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必然事与愿违,因主体与客体的分裂脱节而遭致失败。马克思在1866年8月7日致恩格斯的信中引用了比·特雷莫于1865年在巴黎出版的《人类和其他生物的起源和变异》一书中的话:“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1页。恩格斯也深刻地指出:“然而对于现今的自然科学来说,辩证法恰好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辩证法才为自然界中出现的发展过程,为各种普遍的联系,为一个研究领域向另一个研究领域过渡提供类比,从而提供说明方法。”*《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6页。恩格斯高度评价具有辩证法的理论思维的重要性,认为没有理论思维和缺乏辩证法,就无法把握自然界的既有联系,就会受到惩罚,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惩罚,就是人类的活动违背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恩格斯说:“实际上,藐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对一切理论思维尽可能表示那么多的轻视。可是没有理论思维,的确无法使自然界中的两件事实联系起来。或者洞察两者之间的既有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2页。强调客体新常态与主体心常态之间的辩证统一性关系,就是要求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要在自觉地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相符和一致,从而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把握规律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
(责任编辑:周文升)
[中图分类号]B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6]01-0010-05
作者简介:方世南(1954—),张家港市人,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收稿日期:201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