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翻译策略的选择对修辞译法的影响

2016-04-03张晓波

文学教育 2016年31期
关键词:原语喻体译法

张晓波

例谈翻译策略的选择对修辞译法的影响

张晓波

修辞是文学作品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不同的修辞可以为文学作品带来各种各样的效果,或是增强语势,或是使文章直观生动,抑或能增强作品的文学美感。对于译者而言,要想在翻译中再现原著修辞的形式和功能更是难上加难。本文以《赎罪》两个中译本中,两位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来分析其对修辞译法的影响。

赎罪 翻译策略 修辞的译法

一.比喻的译法

比喻(明喻和暗喻)是语言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手段之一,它能使抽象的概念或含义赋有具体的形象,增强语言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比喻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比喻的翻译策略,一般有如下几种:一,直接移植喻体形象。有的喻体和所表达的喻意在原语和目的语中是相似甚至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直接将原语中的比喻移植到目的语中,修辞手法和喻意都不会出现缺失。二,寻求相应的喻体形象。对于原语和目的语中不存在文化重叠的表达,喻体形象的翻译就十分不易。译者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在目的语中找到一个与原文有着相似喻意的喻体进行替换,这样才能一方面保留了修辞的使用,另一方面表达了原文的喻意。三,略去喻体形象。对于原语中的有些比喻,译入语中很难找到相应的表达。这时,译者只能牺牲喻体,通过一定处理,保留喻意。这样做虽然没有保留原语的修辞手法,但至少也传达了原语的意思。

例(1)

原文:P9

The play she had writtenfor Leon’s homecomingwas her first excursion intodram a, and she had foundthe transition quite effortless.

郭国良译:P9

布里奥妮为利昂回家而写的剧本是她向戏剧迈出的第一步,她觉得这一过渡并不艰难。

赵丕慧译:P12

她为欢迎里昂返家所写的短剧是她跨足戏剧的处女作,而她发现她写得相当得心应手。

在本例中,原著作者将布里奥妮的这个剧本比喻成excursi on,即远足或短途旅行之意。两位译者选择了同样的翻译策略,即都选择舍弃原来的喻体,再寻求相应的喻体形象。译者郭国良将喻体译为“第一步”,译者赵丕慧将其译为“处女作”。两人所选目的语的喻体不同,但是喻意相似,也都是符合目的语语言习惯的表达。

例(2)

原文:P62

There were some on theboard who were convincedthere should and would bean accommodation with Germany and that A rm y A m owas a dead duck.

郭国良译:P54

但有些董事深信英国应该而且定会迁就德国,那么阿莫大军注定要功亏一篑了。

赵丕慧译:P48

董事会里有人坚信将来应该会和德国调解,也绝对会调解,到时“阿莫大军”就会滞销。

在本例中,原著作者将书中保罗·马歇尔所经营的巧克力公司阿莫公司比喻成“a dead duck”。 查 询 M erri am-W ebst er Di ct i onary,a dead duck i s one t hat i s doom ed,即注定失败的人。由于“死鸭子”这个喻体在目的语中没有相应的表达方式,所以两位译者选用了相同的翻译策略,省略了原语中的喻体,试图保留喻意,但两者对于喻意的理解不尽相同。功亏一篑一词多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有完成,在这里,笔者认为译者郭国良的处理在意思上并不准确。而译者赵丕慧处理成“滞销”更符合语境,因为前文提到五个新的工厂将会建成,生产量将会加大,所以“滞销”才是文中所指的不成功之意。

例(3)

原文:P40

But he was bound tofeel it as reproof as hestood at the vast stone sinkwhich rose level to hischest, suds creeping up hisbare arm s to soak hisrolled-up shirtsleeves, the wetsheets as heavy as a deaddog and a general sense ofcalamity numbing his will.

郭国良译:P35

但他本人却没把这一切当作惩戒。可是当他站在齐胸高的大石头水槽前,肥皂水流过赤露的双臂,浸透了卷起的衬衫袖子,还得拎起死沉的湿床单的时候,他必定觉得这是一种非难—他觉得灭顶之灾麻痹了自己的意志。

赵丕慧译:P34

可是杰克生站在及胸高的石头水槽前,肥皂泡从光裸的手臂往上爬,浸湿了他卷起来的衣袖,拉扯着像死狗一样重的床单,意志力逐渐被一种大祸临头感给麻痹,他还是会觉得是受到责难。

本例中,喻体的直译是“死狗”。在这个比喻的处理上,译者郭国良认为在这个语境下,“死狗”这个喻体在目的语中没有相应的合适表达,于是省掉了喻体,保留了沉重这一喻意。但译者赵丕慧选择了不同的翻译策略,直接将原语喻体借用过来,翻成“像死狗一样重”。笔者认为“像死狗一样重”并不是地道的目的语表达,而且也不文雅。所以,此例中省略喻体,保留喻意的策略更合适。

二.矛盾修饰法的译法

矛盾修饰法,一种把互相矛盾或不调和的词合在一起的修辞手法。这一修辞手法极富哲理性,在文学作品中,能表现出人物复杂的心里矛盾,给人耳目一新,出奇制胜的感染力。

矛盾修饰法的译法主要有直译和意译两种。直译适用于结构和汉语上的反衬相似的矛盾修饰语。而意译则适用于那些结构和意义与汉语相异,需充分理解其引申含义后,用适当的目的语表达的矛盾修饰语。

例(1)

原文:P18

As she saw the dressmake its perfect, clinging fitaround her cousin and witnessedher mother’s heartlesssmile.

郭国良译:P17

布里奥妮仿佛看到这件衣服服服帖帖地穿在表姐的身上,而且目睹她母亲冷冰冰地一笑。

赵丕慧译:P19

她看着缎袍完美无瑕,紧贴着她表姐的胴体,并且目睹她母亲无心的微笑。

查询Concise Oxford EnglishDictionary,heartless meanscompletely lacking in feelingor consideration,即完全缺乏感觉或考虑。译者郭国良的翻译策略基本可视为直译,冷冰冰和笑之间确实表现出了矛盾的状态。而译者赵丕慧将heart l ess译为“无心的”,并不贴切,弱化了这种矛盾感。

例(2)

原文:P100

They idled away an hourwith nervous jokes, andhanded cigarettes about.

郭国良译:P86

他们不自然地闲聊了一个小时笑话,转圈递着香烟。

赵丕慧译:P74

他们消磨了一个小时,讲着紧张的笑话,传递着香烟。

笑话本应是引人发笑的,而原著作者用了“紧张的”这一形容词,为的是表现出男女主人公在剑桥上学期间,呆在一块时略显尴尬的气氛。译者郭国良选择意译的策略,将nervous译成了副词不自然地,这样一来虽然没有直接显示出作者使用的矛盾修辞手法,但是在传达原语意思方面却很到位。而译者赵丕慧选择了直译,虽然保留了修辞手法,但是却没很好地传达原语的语境。

学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没东西写,想不出写什么。其实,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怎么会没东西写呢?只是少了一个切入点。初二时,我们班有一位学生要移民去澳洲了,我猛然想到好妹妹乐队的一首歌《你飞到城市的另一边》与这件事很契合,是一个好的切入点。于是当天就让学生听了这首歌,学生都认为歌词写的就是那位即将远行的同学,我接下去引导学生,让大家想想:你在听歌的同时脑海里有没有闪现什么画面呢?除了他要走了,有没有曾经的画面呢?我们能不能将这写下来,作为分别的礼物送给他呢?

三.头韵的译法

头韵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的词首发音相同的一种修辞手法,多用于诗歌等文学作品中。头韵这种修辞手法能给语言增添音乐美和整齐美,还有强化语势或使语句听起来诙谐、幽默的作用。

由于中英文在语音和结构上的差异,头韵的翻译通常依靠补偿性翻译策略。补偿性策略分为语音补偿和结构补偿。当语音补偿和结构补偿同时适用于头韵翻译时,语音补偿应为最佳补偿方式。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依附于有声的外壳,首先诉诸于听觉,而英文中的头韵就是注重音韵效果的修辞手法。

例(1)

原文:P5

Whereas her big sister’sroom was a stew of unclosedbooks, unfolded clothes,unmade bed, unemptied ash-trays…

郭国良译:P5

赵丕慧译:P9

她大姐的房间就像是猪窝,书本没合上,衣服没叠,床铺没整理,烟灰缸没清空……

在本例中,译者郭国良对“un”为开头的头韵处理在结构上和语音上都非常到位,结构整齐,发音上也都押了“不”这个音。译者赵丕慧的处理中,“衣服没叠”这个短语打破了其他几个短语的整齐划一。如果将“没叠”译为“没叠好”的话,可以说这个头韵的处理也兼顾到了语音和结构两方面。

我们从以上译例分析中可以看出,要想在修辞手法的翻译中保持其功能和形式并非易事。译者主体性影响下的翻译策略的选择对修辞翻译的好坏有着重要影响,当然译者个人的文学功底也十分关键。在修辞翻译中,译者应该结合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特点,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才能更好的再现原著中使用的修辞。

1.郭国良(2011),《赎罪》.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周白羽(2010),头韵翻译的补偿性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无锡:江南大学。

3.赵丕慧(2009),《赎罪》.台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

猜你喜欢

原语喻体译法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密码消息原语通信协议介绍及安全分析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浅谈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基于ZigBee协议栈的PHY服务研究
喜马拉雅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
英语中的明
“快”字的不同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