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现当代文学应用性教学的实践探索
2016-04-03苏雯婷
苏雯婷
高职现当代文学应用性教学的实践探索
苏雯婷
根据目前对高职院校中关于现当代文学应用性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还存在着教学中的三大显著问题。而社会形势对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中强调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应用性。本文通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设想以及改进实践,并对教学实践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高职院校现当代文学应用性教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高职院校中汉语专业中的基础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各种问题和挑战。通过对现代社会需求分析得出,该课程在学校开展的意义除了引导学生理解和审视文学作品,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价值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写作创作能力。本文希望通过高职院校针对社会需求培养学生方向性问题上加以讨论,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将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合理设置教学课程的终极目标。
一.当前现当代文学应用性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出现的问题
1.内外因素的挤压下学科魅力的消弱。现当代文学是一门研究对象的文学,在现代物质社会的大环境下,其学习的意义逐渐被边缘化和世俗化,现代社会中的人们越来越不重视这种学科的存在和学习。而现当代文学对比外国文学和古代文学而言,其自身也存在这先天的不足。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和国家政策的影响,主要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主,针对性和主观性较强,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就越来越不被重视。
2.课程教学中教学理念和手段陈旧,缺乏创新。目前的高职的文学类课程教学中,大多还是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况保持不变,授课方式也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即使在新媒体环境下,采用了新媒体教学设备,但也仅仅限于一些知识层面上的直观性。在文学类课程的考核问题上,片面的强调和考核了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则过于忽视,因此出现了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不一致的现象。
3.高职院校学生“内外交困”学习动力不足。高职院校中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除了在专业知识水平上有一定的差异,更多的不足体现在人文素质上面,他们在学习上欠缺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很难静下心去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高职学生受到社会风气影响,认为只要多考证就会给就业多条出路,正是这种不正确的思想导致学生将精力过多的放在考证上,而在课堂上不能专心一志,对于文学的感悟能力极差。
二.高职现当代文学课程应用性教学的有效实践
1.设置专题化模块,突出作品的深度阅读和欣赏。现代当文学课程从本质上看是一门素养性课程,因此其功利性不强,虽然在学习中不需要具备过多的理论知识和文学相关知识,但是需要对文学史有一定的了解,侧重对问题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鉴赏以及创作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内容要针对这一学科的学习特点,简化教材中关于理论化知识的内容,侧重对作品阅读和欣赏的能力,通过分析能力的提升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
2.创新教学方式,运用“学导互动”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三大特点即:以教师为学习的主导地位,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地位,极大的打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虽然在高职的考核体系中可能效果还可以,但是针对教学的实质而言则不尽人意。应用性教学应该做到“学导互动”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关于高职院校现当代文学应用性教学实践的再思考
1.突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首先就得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课堂讨论、问题研究等各种交流形式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双方的理解,课堂气氛的活跃也带动学生思维的活跃,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课堂环境中更多的去分散自己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2.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影视的发展为高职现当代文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件素材,但是不能单纯依靠多媒体教学来达到教学的最终目标,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同时要注重取长补短。虽然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丰富的图片、影视等各种资料,具有教学的直观性优势,但是始终取代不了文学中的语言文字的解读,在文学作品中具有感染性、精神性层面的东西还是需要教师表达出来,因此要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中现当代文学应用性教学强调其应用性,必须要积极推行“学导互动”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的阅读范围和创新思维意识的。将高职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课程中的各个环节。
[1]吴晶晶.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关系对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影响 [J].长江丛刊. 2016(17)
[2]王锐.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教学现状与改善措施[J].长江丛刊.2016(17)
(作者介绍:苏雯婷,四川眉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