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母乳喂养评价对母乳喂养效果的临床研究

2016-04-03谢晓君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个体化母乳喂养婴儿

徐 健,谢晓君,赵 颖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

个体化母乳喂养评价对母乳喂养效果的临床研究

徐 健,谢晓君,赵 颖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

母乳喂养;评价;效果

1 母乳喂养的意义

近年来,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已成为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母乳喂养(breast feeding,BF)对母婴的健康均有益。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产科1998年创建爱婴医院并获得省级爱婴医院称号。为提高和巩固母乳喂养,我科对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设计出贯穿于整个孕期、产程、产后的个体化母乳喂养护理路径表,针对每个个体有评估、有计划、有目标、有落实、有质量控制。由于目前国内传统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多以口头指导、健康处方、示范教育、母婴同室等方法为主,计划性不强,效果不理想。本项目旨对每个个体进行评估,根据存在的差异性进行个体化、标准化、系统化的指导,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每个个体所需,实现母乳喂养工作个性化、阶段性、预见性、连续性的特点。个体化母乳喂养护理路径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研究,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妇主动掌握知识能力、建立母乳喂养信心,对BF有全面系统的认识,从而增强母乳喂养的依从性。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BF效果及工作效率,提高BF教育普及率,从而提高BF率。对于提升护理质量和“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理念,提高母婴健康,使个体化母乳喂养工作更具专业性具有特殊作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 母乳喂养的作用

母乳喂养是最适于婴幼儿的自然喂养方式,为婴幼儿的成长和发育提供了最合理营养。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母乳喂养是确保儿童健康和生存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它不仅可以为婴儿的健康发育提供所需的营养素,而且既卫生又安全,特别重要的是其中所含的免疫物质和抗感染成分能保护婴儿免受感染和其他疾病。研究表明早期母乳喂养可以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感染性疾病、肥胖和糖尿病[1-5]的发生,促进智力的发展。同时纯母乳喂养能有助于自然避孕、降低产后出血和肥胖的发生率[6],也可以降低母亲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从长远来看,它对整个人群的健康都有促进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CNICEF)倡导婴儿出生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为最佳的喂养方式。澳大利亚2000年母乳喂养的目标是出院时母乳喂养率达95%、3个月母乳喂养率达80%。我国政府已将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列为一项国策,同时将“除有医学指征,80%以上新生儿出生后即开始纯母乳喂养”作为爱婴医院的政策性指标,目的是通过促进、提高纯母乳喂养,减少婴儿疾病的发生,保障婴幼儿健康和正常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婴儿的健康水平。但是,母乳喂养现状不容乐观,加拿大有项研究显示产后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只有50%,同样在美国产后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也低于2010年制定的50%的目标,只有27%的母亲能在产后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从20世纪70年代起,母乳喂养率下降的国际化现象开始波及我国,纯母乳喂养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如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报告显示,0-6个月儿童纯母乳喂养率为27.6%,城市地区为15.8%[7],与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的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对母乳喂养认识的提高和促进母乳喂养措施的实施,我国的母乳喂养水平正在提高,但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与发展纲要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3 母乳喂养的影响

母乳喂养是一种脆弱、易变的行为,早产、剖宫产、母亲孕期疾病、低出生体重、家庭社会支持、间接喂养经验、产妇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等多种因素都会造成影响[7-9]。Basire K等[10]报道,虽然所有的妇女都知晓母乳喂养有哪些好处,但是他们发现实际上母乳喂养要比她们想象的困难。2001年,郭清[11]等对广州1320例4个月的婴儿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有母亲的母乳喂养知识水平和母乳喂养态度,而影响纯母乳喂养持续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家庭经济收入、母亲喂养信念;2013年,李青颖等对重庆市633名0-36个月龄的婴幼儿母亲的研究结果显示,自觉母乳能满足婴儿需求,是母乳喂养自信心的有利因素[12];2013年,代兰芬对160例住院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认知研究发现,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状况不足、对自己的乳汁量和母乳喂养信心不足、社会支持不足是影响纯母乳喂养建立的原因。多个研究中心证实,在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中母乳喂养自信心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基于以上影响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传统的母乳喂养方法与个体化母乳喂养护理路径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为临床母乳喂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个体化母乳喂养护理路径针对个体,整体的、全面的看待产妇,对其生理、心理、情感等多方面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制定符合个体的护理计划。满足不同产妇的需求,使其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护理路径对每个孕产妇进行充分的评估,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指导与护理。节约人力资源,重点突出,避免了内容千篇一律,充分体现尊重个体的人性化护理理念。方法简单易于实施。母乳喂养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发挥产妇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目标明确、具体,内容详实,杜绝了产妇教育程度不同,知识面的差异性。护士按照护理路径进行工作,按质按量完成计划性工作。促进护理服务水平的提高。其最终结果是为产妇建立档案,选择最佳的母乳喂养护理方案,降低医患双方成本,提高护理效果。

[1] Dennis CL. Identifying predictors of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in the immediate post Partumperiod [J].Research in Nursing and Health, 2006, 29(4):256-268.

[2] Baghurst P, Pincombe, Peat B, et al.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and other determinants of the duration of breastfeeding in a cohort of first-time mothers in Adelaide Australia [J].Midwifery, 2007,23(4):382-391.

[3] 赵 旻.北京地区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的人研究 [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2008.

[4] 朱杰敏,李伟丽,沈 曲,等.初产妇喂养自信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7):464-467.

[5] 赵小阳.新生儿母乳喂养性黄疸的相关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7(2):38-39,42.

[6] 梁蓓堃,汪 彬.纯母乳喂养和疾病发生的研究概述[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1):38-39.

[7] 黄会堂,梁 辉,胡建伟,等.中国5个地区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4):454-458.

[8] 尹晓光,桂娟娟,王慧琴,等.婴儿早期母乳喂养影响因素的随访研究 [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3):148-152.

[9] 朱杰敏,李伟丽,沈 曲,等.初产妇喂养自信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7):464-467.

[10] Basire K, Pullon S, McLeod D. Baby feeding: the thoughts behind the statistics [J].N Z Med J.1997,110(1044):184-7.

[11] 郭 清,湛小卫.爱婴医院院内外影响母乳喂养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1,4(11)20-30.

[12] 李青颖,刘 琴,等.重庆市0-36月龄婴幼儿母亲母乳喂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11):1222-1225.

R248.3

B

ISSN.2095-8803.2016.12.139.02

猜你喜欢

个体化母乳喂养婴儿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艺术家婴儿推车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纵向发展 应对“婴儿潮”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