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脾肾论治乳腺增生病
2016-04-03常玉慧
常玉慧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从肝脾肾论治乳腺增生病
常玉慧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乳腺增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增加,近年来其发病率及癌变率均呈增高趋势。本文运用中医基础理论试从肝脾肾角度论述乳腺增生的病因病机、预防及治疗,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中医;乳腺增生病;肝脾肾论治
乳腺增生是一种既不属于感染性疾病也不属于肿瘤性疾病的增生变性病变,是妇科临床常见病之一。本病绝经后较为少见,发病集中在30~50岁的女性,近年发病率不断上升,据报道在乳房疾病发病中70%~80%的属于乳腺增生性疾病[1]。乳腺增生初得者易治愈,发病越久治愈难度越大,容易复发,且存在一定癌变倾向,须给予充分重视,积极尽早治疗[2]。现代医学多认为乳腺增生发病与内分泌密切相关,多采用调节内分泌、情绪调护等方面治疗,并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西医常规治疗疗效欠佳,副作用大[3]。笔者一直从事妇产科相关疾病的诊疗,试从中医肝脾肾论治乳腺增生病,现报道如下。
1 肝脾肾失调是发病根源
中医认为,乳腺生理病理均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从脏腑经络与脏腑的关系来说,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足阳明胃经贯乳中;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真阳,通盛冲任二脉,冲任二脉与乳房、乳头、乳内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人体一身之气机通畅与否与肝主疏泄关系密切。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极易受情志因素影响,若因抑郁恼怒而影响了肝的疏泄功能,则痰、瘀之邪郁滞乳络;脾失健运或肝木克脾土,则水谷精微聚湿为痰,凝涩血脉,亦可形成肿块结节;肝肾同源,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则肝疏泄功能失常,抵抗外邪能力下降,诱发乳腺增生[4]。
2 肝脾肾调和是预防关键
中医认为,肝主一身之气,肝气条达舒畅才能气机通顺,情志怡然;反之情绪异常、过度,情志不顺,气郁不畅,气机紊乱,出入失调,首当其冲的便是肝脏,直接影响肝之疏泄功能,日久则痰瘀之邪聚而致病,故乳腺增生的首要预防是调畅情志,自我调节和适当释放不良情绪相结合,人情绪舒畅,肝才能气机通顺,气血津液输布全身四肢百骸,人体各脏腑方可正常运行[5]。脾居中焦,喜燥而恶湿,故妇人入胃之饮食需性平而忌辛辣油腻湿浊之物,使脾土运化水谷精微而不困于寒湿,又不聚湿生痰,亦为预防乳癖之要。肾为先天之本,肾精足则血津液生化有源,濡润全身,故育龄妇女勿纵房劳之事太过,以防肾精遗失,因之本失而百病生。
3 肝脾肾同治是治疗根本
中医药博大精深,对于乳腺增生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疾病的发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以往的研究多囿于某证,仅从肝论治、从肾论治、从脾论治或三者之二同论,易顾此失彼,非真正的从本论治。而临床常见乳腺增生患者多脏腑功能紊乱 ,表现为脾失健运 ,肝失疏泄,肾精亏损[6]。因此,肝脾肾三脏同论治,选用麦冬、石斛、生地、五味子、知母、女贞子等,以补肝肾之阴,养脾胃之津,保持肝脾肾三脏的充盈和协调 ,使三脏发挥调节、滋养和固护乳腺生理功能的作用,同时注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从心理上加以疏导,这或许可以为我们未来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4 小 结
乳腺增生以乳房肿块、疼痛为主要表现,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将其描述为“乳中结核”,具有“其核随喜怒而消长”的特点,一语道破其病机为“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笔者认为,肝脾肾失调是乳腺增生的发病根源,肝主疏泄,情志不遂,疏泄失职,痰、瘀之邪易于郁滞乳络,导致肿胀疼痛;脾主运化,脾失健运,则聚湿化痰,凝涩血脉;肾阴不足,肝肾同源,肝阴亦不足,水不涵木,导致肝运化失常,肾阳不足,无力蒸腾气话,水湿易于停聚,有碍脉道。肝脾肾调和是预防关键,肝气条达则气机通顺,脾土运化水谷精微则痰湿不生,肾阴肾阳平衡不虚则有利于五脏安康、气血调和。总之,肝脾肾与乳腺关系密切,在乳腺生理健康和病理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乳腺增生病的预防和治疗应该重视肝脾肾三脏并调。
[1] 刘 娜,刘建设,王玲玲.从肝脾论治乳腺增生[J].内蒙古中医药,2016(2):59-60.
[2] 马 瑞,张 丹,林从尧.小金丸、逍遥丸及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 24(2):140-142.
[3] 王一君.乳腺增生疾病的中医防治策略[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0):2748-2749.
[4] 王 称,严 俊,胡泽楠,等.不同职业女性乳腺增生筛查分析[J].中国保妇幼保健,2012(28):4385-7.
[5] 谭 工,胡 波,刘 奉,等.基于文献探析乳腺增生症的中医证治规律[J].重庆医学, 2013,(24):87-90.
[6] 司富春,刘亚丽.乳腺增生中医证型和用药分析[J].中医学报,2010(3):50-53.
R655.8
B
ISSN.2095-8803.2016.12.041.02